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单元重难点应用题达标练习-数学五年级下册青岛版
1.一辆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开出,停靠站点时载客数量记录如下表。
起点站 A站 B站 C站 D站 E站 …
上车/人 ﹢15 ﹢10 ﹢3 ﹢5 0 ﹢1 …
下车/人 ﹣2 0 ﹣4 ﹣3 ﹣6 …
(1)从起点站到E站中哪个站点没人上车?哪个站点没人下车?
(2)公共汽车从C站开出时车上有多少人?
(3)从起点站到E站,下车的一共有多少人?
2.鑫星鞋店2020年上半年每月盈亏情况如下:
一月份:盈利18000元 二月份:亏损8000元 三月份:盈利7000元
四月份:盈利15000元 五月份:亏损5000元 六月份:亏损5000元
(1)根据上面的数据,用正数表示盈利,用负数表示亏损,填写下表:
月 份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盈亏/元
(2)这家鞋店从一月份到六月份是亏损还是盈利了?亏损或盈利了多少元?
3.下面是木森水果店8月5日~8月8日水果进货和售出情况.
8月5日:进货500千克 售出350千克
8月6日:进货350千克 售出450千克
8月7日:进货600千克 售出500千克
8月8日:进货450千克 售出500千克
(1)请你根据上面的数据填写下表.
日期 8月5日 8月6日 8月7日 8月8日
水果进货和售出/千克 +500 -350
(2)算一算,如果8月9日再进货300千克,那么这一天售出多少千克的水果,才能使水果店的水果全部卖完 (8月5日前的水果已全部售出)
4.下图是某市世纪联华超市附近的平面图。仔细观察,填一填,画一画。
(1)若从世纪联华往北走50米,记作﹢50米,那么从世纪联华往南走150米记作( )米。
(2)幼儿园在世纪联华南偏东60°方向400米处,请在图中标出幼儿园的位置。
(3)金箔路与上元大街平行,并垂直于竹山路,距上元大街500米,请在图中画出金箔路。
5.某产品的包装袋上标明重量是100±3克,实际测量时,测得产品的实际重量是104克,那么这件产品合格吗?为什么?
6.六年级学生为美化城市做贡献,参加卫生志愿活动,第一组4人清扫垃圾15千克,第二组6人清扫垃圾20千克,第三组8人清扫垃圾27千克。按人数平均,哪一组清扫垃圾最多?
7.小明用15分钟走了1km路,平均每分钟走几分之几千米?
8.一本故事书共100页,小红第一天看了25页,第二天看了20页,两天一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9.期中考试中,五年级500人,有45人不及格。五(2)班45人,有5人不及格。五(2)班考试成绩与五年级的总体情况相比怎么样?
10.有同样大小的红、黑、白玻璃球共38个,按1个红球、2个黑球、3个白球的顺序排列着。白颜色的球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11.五(1)班有50人,在“六一”汇演中有8名男生、15名女生参加演出。这个班参加演出的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呢?参加演出的男生比女生少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结果要求约成最简分数)
12.熊冬眠约5个月,睡鼠冬眠约7个月。
(1)睡鼠的冬眠时间是熊的几分之几?
(2)熊冬眠的时间是睡鼠的几分之几?
13.有个分数,如果分子加2,这个分数等于四分之三;如果分母加2,这个分数就等于二分之一。这个分数是多少?
14.从家到图书馆,小红用了小时,小华比小红少用小时,小王比小华多用小时。小王用了多少时间到达图书馆?
15.甲、乙两队要修一条公路,甲队完成总长的,乙队完成总长的。
(1)两队一共完成了这条公路的几分之几?
(2)还要修全长的几分之几才能修完?
16.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同学们准备了一块长15分米,宽10分米的长方形花布,想裁成正方形手绢(没有剩余),手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分米?能裁多少块?
17.实验小学五年级部分同学参加义务劳动,男生有35人,女生有25人。把他们分成劳动小组,如果每组中男生人数相同,女生人数也相同,那么最多可以分成几组?每组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
18.春笋学校五(1)班有四十多名学生,如果每4名分一组,或每6名分一组,正好分完,没有剩余,那么五(1)班共有多少名学生?
19.一堆煤重3吨,第一天用去这堆煤的,第二天用去这堆煤的,第三天又用去这堆煤的,这堆煤用完了吗?如果没用完,还剩下几分之几?
20.仓库运进一批水果,已卖出吨,比剩下的少吨,这批水果共有多少吨?
21.一根竹竿插入水中,入水部分长米,入泥部分长米,露出水面米。这根竹竿长多少米?
22.悦读悦心图书整理工作中,第一个周完成整理总量的,第二个周比第一个周多完成总量的,还剩下整理总量的几分之几没有完成?
23.小刚和小明同时从家出发相向而行,10分钟后,小刚行了全程的,小明行了全程的,两人一共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24.1千克黄豆的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
营养成分 蛋白质 淀粉 脂肪
含量 千克 千克 千克
(1)蛋白质、淀粉、脂肪的含量一共含量有多少千克?
(2)蛋白质的含量比淀粉与脂肪含量的和少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
1.(1)D站点没人上车,B站点没人下车。
(2)27人;
(3)15人
【分析】(1)根据表格我们来分析,上车为正,下车为负,没有人上车或下车,为0。
(2)问C站开出时车上人数,那应该从起点到C站,所有上车人数相加-所有下车人数即可。
(3)从起点到E站,下车的总人数,就应该从起点到E站所有下车人数相加即可。
【详解】(1)从起点站到E站,只有D站上车人数为0,所有D站点没人上车;同理,下车B站点为0,所以B站点没人下车。
(2)15+10+3+5-(2+4)
=33-6
=27(人)
答:公共汽车从C站开出时车上有27人。
(3)2+4+3+6=15(人)
答:从起点站到E站,下车的一共有15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并利用它解题的能力。
2.(1)见详解
(2)盈利;盈利22000元
【分析】(1)用正数表示盈利,用负数表示亏损,结合每个月的盈亏情况完成表格,例如盈利18000元表示为﹢18000元,亏损8000元表示为﹣8000元;
(2)可以算出总共盈利多少,总共亏损多少,然后确定是亏损还是盈利了,以及亏损或盈利了多少元。
【详解】(1)如下表所示:
月份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盈亏/元 ﹢18000 ﹣8000 ﹢7000 ﹢15000 ﹣5000 ﹣5000
(2)盈利:18000+7000+15000=40000(元)
亏损:8000+5000+5000=18000(元)
40000-18000=22000(元)
答:一月份到六月份是盈利的,盈利22000元。
【点睛】熟练掌握正负数的意义及应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1)+350 -450;+600 -500;+450 -500
(2)400千克
【详解】(2)(500+350+600+450+300)-(350+450+500+500)=400(千克)
4.(1)﹣150
(2)见详解
(3)见详解
【分析】(1)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若向北走用正数表示,则向南走用负数表示;
(2)观察图形可知,图上1格表示200米,则幼儿园到世纪联华的距离有400÷200=2格,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及角度信息作图即可;
(3)根据平行和垂直的定义,及到上元大街的距离,在图中画出金箔路即可。
【详解】(1)若从世纪联华往北走50米,记作﹢50米,那么从世纪联华往南走150米记作﹣150米。
(2)400÷200=2(格)
如图所示:
(3)500÷200=2.5(格)
如图所示:
【点睛】本题考查正负数的意义及应用,明确向北走用正数表示,则向南走用负数表示是解题的关键。
5.不合格
【详解】100+3=103(克) 因为104>103,所以不合格。
答:这件产品不合格,因为重量超出了103克
6.第一组
【分析】用除法把每组里平均每个人清扫垃圾的质量求出后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第一组:(千克)
第二组:(千克)
第三组:(千克)
因为,所以,第一组清扫垃圾最多。
答:第一组清扫垃圾最多。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整数除法的应用。
7.千米
【分析】求平均每分钟走了几分之几千米,也就是求速度,小明用的时间、及走的路程已知,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求出小明的速度(结果用的数表示)。
【详解】1÷15=(千米)
答:平均每分钟走千米。
【点睛】此题要求的分数表示具体数量即速度,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即可列式求出答案。
8.
【分析】第一天看的页数加上第二天看的页数再除以总页数;据此解答。
【详解】(25+20)÷100
=45÷100
=
答:两天一共看了全书的。
【点睛】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9.五(2)班差一些
【分析】分别用不及格人数÷总人数,求出五年级不及格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五(2)班不及格人数占班级人数的几分之几,比较即可。
【详解】5÷45=
45÷500=
>
答:五(2)班考试成绩与五年级的总体情况相比要差一些。
【点睛】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此类问题一般用表示单位“1”的量作除数。
10.
【分析】根据周期问题的解题方法,一组有1+2+3个,求出38个玻璃球有几个周期,确定白色球的数量,再用白色球的数量÷总数量即可。
【详解】38÷(1+2+3)
=38÷6
=6(组)……2(个)
6×3=18(个)
18÷38==
答:白颜色的球占总数的。
【点睛】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此类问题一般用表示单位“1”的数作除数。
11.;;
【分析】求一个量占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分别用参加演出的男生、女生人数除以全班人数;参加演出的男生比女生少7人,求出7人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即可,最后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
【详解】
答:参加演出的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参加演出的男生比女生少全班人数的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一个数÷另一个数;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则用少的量÷另一个数即可。
12.(1)(2)
【分析】(1)求睡鼠的冬眠时间是熊的几分之几,把熊的冬眠时间看作单位“1”,用睡鼠的冬眠时间除以熊的冬眠时间即可;
(2)求熊冬眠的时间是睡鼠的几分之几,把睡鼠的冬眠时间看作单位“1”,用熊冬眠的时间除以睡鼠的冬眠时间即可。
【详解】(1)7÷5=;睡鼠的冬眠时间是熊的
(2)5÷7=;熊冬眠的时间是睡鼠的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确定单位“1”。
13.
【分析】根据“如果分母加2,这个分数就等于二分之一”,设原分子为x,原分母=2x-2,根据“如果分子加上2,这个分数等于四分之三”,可知=。
【详解】解:设这个分数的分子是x,原分母=2x-2。
=
6x-6=4x+8
2x=14
x=7
分母为:2×7-2=12,
答:这个分数是。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4.小时
【分析】先用小红用的时间减小时,求出小华用的时间,再用小华用的时间加小时,即可得出小王用的时间。
【详解】-+
=+
(小时)
答:小王用了小时到达图书馆。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加减法应用题,解题的关键是理清数量关系。
15.(1)
(2)
【分析】(1)用甲队完成分率加乙队完成分率即可;
(2)把公路的全长看作单位“1”,用1减去两队一共完成的分率,即可求解。
【详解】(1)+=
答:两队一共完成了这条公路的。
(2)
答:还要修全长的才能修完。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加减法应用题,解题的关键是理清数量关系。
16.5分米;6块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裁成的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是长和宽最大公因数,根据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求出15和10的最大公因数,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分别求出长方形花布的面积、每块手绢的面积,然后根据“包含”除法的意义,用除法解答。
【详解】
所以15号10的最大公因数是5。
15×10÷(5×5)
=150÷25
(块)
答:手绢的边长最长是5分米,能裁6块。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根据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求出手绢的边长。
17.5组,每组男生7人,女生5人。
【分析】由题意可知:分组后每个小组的男生和女生人数分别相等,要求最多能分成几个小组,只要求出35和25的最大公因数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所以35和25的最大公因数是5,每组男生7人,女生5人。
答:最多可以分成5组,每组男生7人,女生5人。
【点睛】灵活运用最大公因数的求解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18.48名
【分析】如果每4名分一组,或每6名分一组,正好分完,没有剩余,说明五(1)班的学生人数是4和6的公倍数,且这个公倍数在40~50之间;先求出4和6的最小公倍数,再求出最小公倍数在40~50之间的倍数,就是五(1)班的学生人数。
【详解】4=2×2
6=2×3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2×2×3=12
12×4=48(名)
答:五(1)班共有48名学生。
【点睛】本题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9.没有用完;
【分析】把这堆煤的总吨数看作单位“1”,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求出三天共用去这堆煤的几分之几,然后与1进行比较,如果用去的小于1,说明没有用完,再用1减去用去的,就是剩下这堆煤的几分之几。
【详解】三天共用去这堆煤的:
<1,没有用完。
还剩下:
答:这堆煤没有用完,还剩下。
【点睛】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20.吨
【分析】根据题意,已卖出的水果质量比剩下的少吨,即剩下的水果质量比已卖出的多吨,用已卖出的水果质量加吨,求出剩下的水果质量,再加上已卖出的水果质量就是这批水果的总质量。
【详解】++
=+
=(吨)
答:这批物资共有吨。
【点睛】掌握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及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21.米
【分析】根据题意,竹竿入水部分的长度+入泥部分的长度+露出水面的长度=竹竿的全长,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结果是最简分数。
【详解】++
=+
=
(米)
答:这根竹竿长米。
【点睛】掌握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及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22.
【分析】第二个周比第一个周多完成总量的,用+求出第二个周完成的分率;用1-第一个周完成的分率-第二个周完成的分率=剩下的分率。据此解答。
【详解】1--(+)
=1--
=
答:还剩下整理总量的没有完成。
【点睛】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3.
【分析】题中小刚行了全程的,小明行了全程的,单位“1”的量相同,根据分数加法的意义计算即可。
【详解】+=
答:两人一共行了全程的。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注意结果化成最简分数。
24.(1)千克;(2)千克
【分析】(1)蛋白质质量加淀粉质量加脂肪质量即可求出一共有多少千克。
(2)淀粉与脂肪含量的和减去蛋白质的含量即可解答。
【详解】(1)++=(千克)
答:一共有千克。
(2)+-=(千克)
答:蛋白质的含量比淀粉与脂肪含量的和少千克。
【点睛】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是关键。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