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程标准 目标分解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1.结合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探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结合从秦至元中央政府机构和地方机构演变的特点和意义,理解古代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自主预习】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时期 概况 政治制度
夏 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奴隶制王朝国家夏,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① 传统
商 商朝建立后,实行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据记载,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商周政体中,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响
西周 (1)制度:贵族等级分封制政体。 (2)主要内容:周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则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并允许他们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在国内又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② 制。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但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3)基本特征:分封制与宗法制、礼乐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历史 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③ 关系的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在政治上都进行了重大改革,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主要 内容 皇帝 制度 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皇帝制度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和诸大臣听命于皇帝,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三公 九卿 制度 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秉承皇帝旨意,统领百官;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图籍、文书,监察百官。三公之下是分掌各类政务和皇室事务的卿,泛称“九卿”。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郡县制 在总结春秋战国以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历史教训的基础上,秦始皇断然否定了分封诸子为王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④ 掌监察。秦统一后设36郡,后又不断调整。郡下设县或道,根据户数的多少,置县令(长)、县丞、县尉。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文书行政管理 制度 在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文书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秦朝还建立了以⑤ 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文献与出土材料均反映了秦朝文书十分繁密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行政制度
时期 中央行政制度 内容、特点、作用(影响)
两汉 三公九卿制 汉承秦制
汉武帝设中朝制 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外朝丞相权力大大削弱,加强了皇权
西汉晚期三公制 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东汉尚书台 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隋唐 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与出令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三省共同议政于⑥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三省由皇帝直接掌控;三省长官并称宰相,分掌相权;三省职责明确,相互牵制,削弱相权,可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职能并加强皇权
宋朝 设⑦ 省 其长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履行宰相的职权
元朝 中书一省制 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
明朝 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绵延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更高阶段
内阁制 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内阁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清朝 军机处 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2.地方行政制度
时期 地方行政制度 内容、特点、影响
汉朝 郡、县二级制 郡的最高长官为太守;郡尉、郡丞分掌军事和行政;太守开府分曹理事;各曹属吏分管具体事务。郡下设县(有少数民族地方设道);县设县令或县长,下有县丞、县尉及分曹属吏
王国与侯国 景帝、武帝后,地方权力被不断削弱,诸侯国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
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⑧ ”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州刺史有行政权、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
魏晋南北朝 实行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唐朝 承隋制,实行州、县二级制 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
藩镇割据(唐中期以后) 设⑨ (州以上的地方军政长官),部分节度使逐渐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宋朝 路、州(府)、县 三级制 改道为路,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
元朝 行省制 行省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掌管一省政务,后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 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明朝 废行省,设三司;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原行省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分割;后来,朝廷又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清朝 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⑩ 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承袭明朝的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答案】①禅让政治 ②嫡长子继承 ③宗法血缘 ④监御史 ⑤邮传 ⑥政事堂 ⑦中书门下 ⑧州 ⑨节度使 ⑩总督
思考点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西周推行贵族等级分封制,你认为两者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解题关键:“政体”的异同。
思路引领:“相同之处”可从实施目的、政体性质、发展状况等角度总结;“不同之处”可从实行条件、建立基础、官吏权力、与中央的关系、地方居民组成等角度总结。
答案提示
相同之处: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②都是中国古代起过重要作用的地方行政制度;③后来都因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逐渐瓦解。
不同之处
①实行条件: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诸侯国的主体都与王室有血缘关系,即使无血缘关系也一般通过联姻与王室形成甥舅关系,作为血缘宗法关系的补充。内外服制度中,王室与附属国是同盟关系,是形式上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但未必有血缘关系;内外服制度的“外服”指臣服于商族的部族,大都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商王的中心地位的。
②建立基础: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内外服制度中臣服关系的维持,是以中央力量的强弱为转移的,同时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③官吏权力:分封制下诸侯拥有封地和相应爵位。内外服制度中的臣服只是在商王强大的军事征服下才结成的一种臣属关系,附属国接受封号,表示对商王承担义务,商王则承认附属国所拥有的土地和臣民。
④与中央的关系:分封制下,诸侯国对周天子的义务更加明确,周天子对同姓诸侯的分封到达边疆要地,周王室的有效管辖范围扩大,形成“天下共主”地位;分封制下诸侯国有较大的地方独立性。内外服制度下,商王有支配内外服的实际权力,但控制力有限,有的附属国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⑤地方居民组成:分封制下,多数封国内血缘关系被打破。内外服制度下,附属国内居民多聚族而居,有血缘联系。
学思之窗 东汉政论家仲长统总结的三公权力被削弱的原因是什么
解题关键:理解材料中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的意思。
思路引领:联系西汉中后期中央集权“失权”的史实,理解光武皇帝设立尚书台,使之成为秉承自己意志的中枢所在的意义。
答案提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中朝作为协助自己决策的中枢机构。汉武帝死后,权臣霍光统领中朝,掌握实权。霍光延续了汉武帝晚年的既定政策,中央集权制度没有受到大的影响。宣帝时,中央集权甚至得到了全面强化。但宣帝之后,皇权衰弱,外戚宦官干政持续不断,中央集权名存实亡,最后导致王莽代汉。这一历史教训使刘秀认识到中央集权“失权”的危害,这也是他在东汉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动因。自汉武帝开始的中朝尚书权力的增大,已经开始制度化约束包括丞相在内的“强臣”干政局面,刘秀果断将尚书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设立尚书台,使之成为秉承自己意志的中枢所在。史书记载表明,东汉的尚书台已经拥有了各方面的参与决策与行政权力。
思考点 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经历了哪几个重要演变阶段
解题关键:“中央行政中枢体制”演变的内在规律和基本特征。
思路引领: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历代中央行政中枢体制的设置的本质和特点归纳其演变过程。
答案提示:秦朝是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大一统王朝的开端,建立了以丞相为首的行政中枢,这一制度延续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设立中朝,使之成为行政中枢所在,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中朝尚书的权力在此阶段发展起来。西汉晚期,三公制取代丞相制,对行政中枢制度产生重要影响。东汉建立后,以尚书台作为行政中枢,三公的权力进一步削弱。隋唐的行政中枢是三省,三省长官并称宰相,三省中中书省又因草拟政令而处于更加核心的地位。宋朝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但又设枢密院、三司分掌军政与财政,分割宰相权力。元朝实行中书省总理政务的中枢制度。明朝初年废除宰相制,以内阁作为行政中枢。清朝雍正时,确立了以军机处作为中枢的制度。从总体上看,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经历了秦汉、唐宋、明清三个重要演变阶段。其总体趋势是削弱宰相权力,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探究与拓展】
问题探究 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中国古代自秦汉以后为什么要坚持实行以郡县制为主体的地方行政制度 它有什么历史作用
解题关键:以郡县制为主体的地方行政体制的形成原因、基本特点和历史影响。
思路引领:第①小问,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历代统治者追求的治理目标、与分封制的比较优势、以郡县制为主体的地方行政体制的特点等角度理解;第②小问,可从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对当今中国国家治理的现实借鉴等角度总结。
答案提示:春秋战国时期,新的生产工具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生产关系开始产生,由此诞生了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中央集权制与郡县制就是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维护地主阶级整体利益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历史很长,其间有很多变化,但这两大阶级的基本性质都没有改变,因此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也就不会改变。郡县制作为中央集权制下的地方行政制度,在层级上历代有不同划分,但其本质没有改变,一直是适应中国古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政治制度。郡县制对维护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以及维护地主阶级整体利益都产生了很大作用。中国历史上有些王朝也曾推行过分土治民的分封制,如汉初郡国并行制,西晋分封并不断扩大宗室诸侯王的权力,但它们都被实践证明是瓦解中央集权的力量,根本起不到藩卫中央的作用,所以郡县制是历代地方行政制度的主体。关于郡县与分封的选择,除了秦朝产生过激烈争论之外,历代政治家对郡县制都持肯定态度。柳宗元和顾炎武尽管不能从本质上认识到郡县制的必然性,但他们朴素的直觉无疑也是正确的。
学习拓展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廷议、朝议、集议的基本形式,进一步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下中央决策的方式。
解题关键:廷议、朝议、集议的基本形式、本质特点和积极作用。
思路引领:阅读材料,把握主旨;查阅相关资料,认识其基本形式;结合廷议、朝议、集议的相关特点,联系所学知识,从廷议、朝议、集议的本质目的、发展轨迹、发挥的作用等角度思考。
答案提示:中国古代自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后,中央决策体制中就形成了以廷议、朝议、集议的方式决定国家重要事务的一种传统。如秦朝的皇帝制度问题、郡县与分封制取舍问题等都经过了廷议。参加廷议的人员也很广泛,并不局限于中央高级官员,参加廷议的人员大都可以畅所欲言,由皇帝集思广益,最后裁定。历代皇帝的很多诏令在发布之前也都经过了廷议。秦朝开始的廷议在后世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其趋势是向较为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廷议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一种“民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决策的合理性。廷议制度虽对君主权力有一定制约,但其作用是有限的,廷议结果是否被采纳,仍然取决于君主意志,而不取决于廷议的结果正确与否,或其是否为多数人所赞成。(答案以廷议为例)
【知识图示】
1.先秦时期
2.秦朝时期
3.明清时期
【分析比较】
1.分封制和郡县制
分封制 郡县制
划分 标准 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按地域划分
官吏 权力 王位世袭,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由皇帝和朝廷任免调动,不能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 的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官员职 责范围 在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 在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利弊 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实质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2.中国古代丞相与明代内阁首辅
丞相 内阁首辅
权力来源 丞相制度赋予 皇帝个人信任
职责 一级决策者 侍从咨询为主
任免 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 直接由皇帝的意愿决定
与皇权的关系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3.内阁与军机处
内阁 军机处
不同点 朝代 明朝 清朝
设置 原因 皇帝政务负担沉重 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皇权;处理西北军务的需要
权限 明成祖时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明宣宗时拥有票拟权 按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再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特点 皇帝的最高幕僚、内侍机构 人员简单(简);行事快捷(速);外界干涉少(密)
相同点 由与皇帝较亲近的人员组成;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无决策权
【合作探究】
任务1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材料 自古迄今,如何处理统与治的关系,特别是如何解决统与治之间的冲突,是郡县制国家治理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家治理”,其实包含两个层面:一为“统”,即国家对其疆域和人民的统治;一为“治”,主要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各项公共事务的治理。对于中国国家治理研究有三种视角,一是“统”的视角,一是“治”的视角,一是“统与治的关系”的视角。统与治的冲突有三种类型,分别为中央统治与地方治理的冲突、国家统治与社会治理的冲突以及中央政府内部的政权与治权的冲突。
——摘编自曹正汉《论郡县制国家的统与治》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示例一
论题:郡县制国家的统与治既紧密联系,又包含着内在的冲突。
阐述:“统”的对象主要指人,目的是形成国家统一体,维护国家的完整和安全,维护中央政权的稳定和延续;“治”的对象主要指事,目的是有效地处理各类公共事务,达到“分治其事、集权于上”的效果。两者互为补充,共同构建起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为统治者所重视,但统与治之间存在天然的冲突。比如在封建制之下,中央统治力量较弱,地方诸侯的治理权过于强大,中央难以统治地方;而在郡县制之下,中央统治力量强大,地方治理权较小,难以有效地治理地方。
综上所述,唯有通过制度化的途径分配好权力和利益,处理好统与治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示例二
论题:解决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冲突是国家治理的关键。
阐述:在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关键是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西汉建立后,实行郡国并行体制,导致出现王国问题,给中央政权带来威胁。汉景帝在削藩的基础上,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汉武帝时,颁布了“推恩令”,使王国数量增多,领地缩小,无力对抗中央。唐中叶以后,藩镇势力增强,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唐亡后,割据势力更加发展,演变成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中央集权制度再次遭到破坏。
综上所述,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时要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也要兼顾地方利益,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稳定发展。
(问题会设计、知识能迁移、思维讲层次、分段有讲究)
审试题要求,确定命题主旨 初步设计“问题”(论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试题主题不明确——拟定一个论题)
读相关素材(史料、图表等) 有效信息 “‘国家治理’……一为‘统’……一为‘治’,主要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各项公共事务的治理”“分别为中央统治与地方治理的冲突……”
时空定位 中国古代
史实梳理(准备论据,先“多多益善”,再“去伪存真”)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关键;西汉郡国并行体制、平定七国之乱、“推恩令”;唐朝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宋代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
层次鲜明 从西汉初期到中期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唐朝中期到五代十国的中央集权制度
其他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
答题步骤 确定论点 解决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冲突是国家治理的关键
梳理论据(2个为宜,不贪多求全) 西汉初期实行的郡国并行体制威胁了中央集权,汉景帝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汉武帝颁布了“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唐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唐亡后演变成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中央集权制度遭到破坏
得出结论(回望论点,展示素养) 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时要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也要兼顾地方利益,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稳定发展
任务2 古代中国君主专制的加强
材料一 秦设三十六郡(实际略多),郡下为县,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在这样的体制下,承担着日常治理重任的是县。另一方面,汉代有由虚到实的州,唐代有道,宋代有路,多少都近于元以后的省,这充分体现出大一统实在太“大”,很难由皇帝直接管理州县。但在有“封建”传统的中国,这类介于中央和州县的机构,常容易产生所谓的“藩镇割据”。
——据罗志田等主编《地方的近代史: 州县士庶的思想与生活》整理
材料二 在汉朝以前,三公的办公场所称为“府”,是当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到了汉成帝时,开始了机构改革,三公行政级别平行,联合执政,大大削弱了丞相的权力。在三公之下,又设置了太常等九个“卿级”官员,卿的办公场所称为“寺”。“九寺”是汉代的九大部委,综合了现今国务院各个部委、机构和单位。九寺中的太常寺,相当于现在的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药监局、中国气象局。一直到明清时期,机构改革不断。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创设“四辅官”,几个人共同为皇帝出谋划策,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清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秦到元地方政府管理机构演变的特点,并说明这种演变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机构改革的特点。
【参考答案】 (1)特点:县是最稳定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县以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在不断调整。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广大地区的管理;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特点:侧重行政机构改革;围绕相权开展;以皇权为中心;实行大部门体制,职能综合性强。
“四读” 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得出重要信息: 材料一:从设问得出是关于“从秦到元地方政府管理机构演变”,进而概括出材料内容的特点。 材料二:从设问得出是关于“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机构改革”, 进而概括出材料内容的特点
“四定” 定向词(依据材料、结合所学): 第(1)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第(2)问:根据材料二(指导学生在设问中画出关键词)
“四定” 定法词(概括、说明、评析): 第(1)问,概括……并说明……;第(2)问,概括……(指导学生在设问中画出关键词)
限定词(时间、空间、角度): 第(1)问,时空限定——从秦到元;内容限定——地方政府管理机构。第(2)问,时空限定——中国古代;内容限定——中央政府机构改革
定位词(原因、特点、影响): 第(1)问第①小问,据材料一“承担着日常治理重任的是县”“汉代有由虚到实的州,唐代有道,宋代有路,多少都近于元以后的省,这充分体现出大一统实在太‘大’,很难由皇帝直接管理州县”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第②小问,据材料一“汉代有由虚到实的州”“很难由皇帝直接管理州县”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2)问,根据材料二“三公行政级别平行,联合执政”“大大削弱了丞相的权力”“‘九寺’是汉代的九大部委,综合了现今国务院各个部委、机构和单位”“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几个人共同为皇帝出谋划策,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清朝”等概括得出
【随堂检测】
1.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下列商周异姓和同姓公卿的比例差异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家国同构 B.等级森严
C.君主专制 D.官僚政治
【解析】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图中从商代到西周中期异姓和同姓公卿比例的变化可以看出西周时期国家的权力大部分由同姓公卿掌握,体现了西周政治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即家国同构,故选A项;图中异姓和同姓体现的是血缘差别,而不是等级差别,排除B项;君主专制是秦朝才建立起来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秦朝郡县制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D项。
【答案】A
2.史料记载,汉文帝时“分淮南为三国,尽立厉王三子以王之”,汉景帝时“赵王有罪,削其常山郡”,汉武帝时“使诸侯得推恩分子弟国邑”。据此可知汉朝地方政策( )。
A.具有妥协性 B.具有灵活性
C.具有继承性 D.具有全面性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都对王国势力进行削弱,说明汉朝地方政策具有继承性,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无关,均排除。
【答案】C
3.古代皇帝集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任用身边的亲信近臣组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使其相互牵制。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属于( )。
A.前者 B.两者兼有
C.后者 D.两者皆无
【解析】汉武帝集权的方式是在中央设立内外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组成内朝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以宰相为首的外朝的权力,故选A项,排除B、C、D三项。
【答案】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