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规划】
类别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方式 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中央集权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上计制、刺史制、台谏合一、考满、考察、京察、大计、六科、科道、六科给事中、都察院
西方的文官制度 “政党分肥制”、文官制度
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 《奏定学堂章程》、学堂选官制度、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五权宪法”、甄别、公务员、干部制度、党管干部原则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程标准 目标分解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1.结合南宋书院与进士的分布,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结合中国古代察举制和科举制的特点,探讨古代选官用官制度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启示及其所蕴含的积极的价值取向。(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自主预习】
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
(1)先秦时期:西周至春秋的① 制是官位世袭的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实行荐举和军功制度。
(2)秦汉时期:秦统一后,官员选拔主要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形成,采取先考察后推举的方式,以孝廉、茂才等为标准。
(3)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门第成为选官标准。
2.官员考核:秦汉官员考核的办法主要是② 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所以考核大都流于形式。
3.巡视监察制度: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汉武帝时设③ 制度。此后,巡视监察制度延续下来。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历史阶段 选拔 考核 监察
隋唐 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隋唐统治者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科举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分为制举和④ 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唐朝考核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 隋唐⑤ 为最高监察机构,长官为御史大夫
两宋 两宋时期“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 宋朝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以考核官员 宋朝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监察制度的变化是⑥合一
三、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元朝的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元朝在⑦ 年颁科举诏,宣布次年开考,恢复了科举制,但仍然时断时续,科举录取人数不多,科举出身者在官员队伍中的人数比例也不高。
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考试从⑧ 中命题。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为举人;会试由礼部主持,考中者为贡士;殿试名义上由皇帝主持,通过者为进士。
2.官员考核:明朝考核有⑨ 和考察,考核的结果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清朝的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⑩ ,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3.巡视监察制度:元朝的监察机构严密,中央设有御史台,地方设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明清监察机构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和六科 ,秩轻权重;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
【答案】①世官 ②上计 ③刺史 ④常举 ⑤御史台 ⑥台谏 ⑦1313 ⑧四书五经 ⑨考满 ⑩大计 给事中
【概念阐释】门阀士族
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集团。它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士族享有特权,把持政权,世代为官,等级严格,标榜门第,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阻碍了社会阶层的流动。门阀政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
思考点 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
解题关键:科举制的作用。
思路引领:根据科举制创立的背景、内容、特点,从选官用官制度的角度分析科举制的作用。
答案提示:(1)科举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2)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和用人范围;(3)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4)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
学思之窗 阅读材料,谈谈隋唐时期地方官员任用上的变化对中央集权有什么样的影响。
解题关键:选官用官权力由地方转归中央。
思路引领:根据材料“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员皆由中央任命,加强了中央集权”等信息概括即可。
答案提示:隋唐时期把地方官的选拔和任用权,从地方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探究与拓展】
问题探究 结合课文,分析中国古代对官员“德”“才”的要求有何特点。
解题关键:“德”“才”之间的关系。
思路引领:根据材料“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以及司马光、朱元璋、康熙帝所说分析总结。
答案提示:对官员的要求是德才兼备,以德为本,先“德”后“才”,目的是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
学习拓展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考核制度的看法。
解题关键:“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思路引领:材料意思是天下的事情,制定法令并不难,难的是认真切实地贯彻执行。听取他人的劝谏不难,难的是把他人的劝谏落到实处。据此从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角度分析总结。
答案提示: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必须从严治官,有法必依、有令必行,敬畏法纪、敬畏职责、遵纪守法。
【合作探究】
任务1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
材料 下表是某学者根据相关资料制作的南宋书院和进士分布统计表。
省区 书院数/所 进士数/人
安徽 14 695
江苏 18 2306
浙江 60 3900
江西 101 3697
福建 48 4525
湖北 4 33
湖南 29 441
广东 20 269
广西 7 187
贵州 1 0
四川 15 2525
总计 317 18 578
结合所学知识,从以上表格中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且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论题:书院的兴盛推动了科举制的发展。
阐述:南宋以后,程朱理学逐渐成为官方哲学,居于统治地位。朱熹注释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教科书。南方各省尤其以江西、福建、浙江等书院数量居多,进士录取人数也相应较多。在朱熹的推动下,书院大力传播程朱理学,讲授《四书章句集注》,促进了进士录取人数的增加,科举制度得到发展。
由此可见,书院的兴盛促进了科举制的发展。
(问题会设计、知识能迁移、思维讲层次、分段有讲究)
审试题要求,确定命题主旨 初步设计“问题”(论点) 结合所学知识,从以上表格中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试题主题不明确——拟定一个具体论题)
读相关素材(史料、图表等) 有效信息 “南宋书院和进士分布”“书院数”“进士数”
时空定位 中国古代
史实梳理(准备论据,先“多多益善”,再“去伪存真”) 南宋程朱理学;朱熹对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考试与书院相互之间的关系
层次鲜明 背景:程朱理学。过程:科举考试、书院数量。影响:科举制度的发展
其他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
答题步骤 确定论点 书院的兴盛推动了科举制的发展
梳理论据(2个为宜,不贪多求全) 程朱理学对书院和科举考试的影响
书院对科举考试的影响
得出结论(回望论点,展示素养) 书院的兴盛促进了科举制的发展
任务2 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特点和启示
材料一 《后汉书·左雄传》有言:“郡国孝廉,古之贡士。”而取士的标准史称“四科”: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脩,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汉武帝时规定:“自今郡国率二十万口,岁举孝廉一人,四十万二人,六十万三人,八十万四人,百万五人,百二十万六人。不满二十万二岁一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汉和帝对少数民族杂居地区的举才员额给予了优待,规定:“幽、并、凉州,户口率少,边役众剧、束修良吏,进仕路狭。抚接夷狄,以人为本。其令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
——摘编自陈荣香、杨月坤《人才选拔应兼顾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汉代察举制的启示》
材料二 科举入仕,是1300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无论科举制与现代的文官制度在考试内容和实施环境上有何根本差异,两者采用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精神是相同的……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史不断证明,在重人情与关系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只有通过公平的考试竞争才能有效地摆脱人情困扰,才能较好地选拔人才。
——摘编自刘海峰《中国科举文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察举制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察举制的特征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启示。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中国选官制度所蕴含的积极价值取向。
【参考答案】 (1)特征:“以德取人”的价值取向;“员额分配”的地域倾斜。
(2)德为先,能者上:察举制奉行“以德取人”的价值取向,察举制的取士标准“四科”充分体现了察举制因能授任、量才取人的倾向。现代人才选拔更应该注重德才兼备。
人才选拔的适度倾斜:人才选拔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适度对弱势群体进行倾斜。为保证地区间的和谐发展,人才选拔应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以实现规则公平和对弱者的保护。
(3)价值取向:扩大了人才选拔范围;提高了用人的合理性;标准明晰,增强选人公正性;不断完善,维护制度权威性;公平竞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律己修身,培养官吏廉洁性。(言之有理即可)
“四读” 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得出重要信息: 材料一:从设问得出是关于“察举制的特征”,进而提炼出材料的信息;从出处“人才选拔应兼顾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可以得出察举制蕴含的积极价值取向和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启示。 材料二:从出处“中国科举文化”得出是关于中国的科举制,进而归纳材料中科举制蕴含的积极价值取向
“两定” 限定词(时间、空间、角度): 第(1)问,时空限定——汉代;内容限定——察举制。第(2)问,时空限定——汉代;内容限定——察举制的特征,现代人才选拔。第(3)问,时空限定——古代中国;内容限定——选官制度
定位词(原因、特点、影响):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取士标准和汉武帝、汉和帝的规定分别概括察举制的特征。第(2)问,根据第(1)问所概括的察举制特征进行归纳。第(3)问,根据第(1)问的分析并结合材料二省略号前后的信息分别概括归纳即可
【随堂检测】
1.有人说:“商鞅治秦,一夜之间,草根与贵族的界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视同仁的公平竞争。平民有可能成为达官显贵,达官显贵则有可能跌落为平民。”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
A.废除井田制 B.奖励耕织
C.推行郡县制 D.推行军功爵制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并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实行军功授爵制度,打破了贵族的血缘优势——世卿世禄制,使得平民阶层可以通过军功进入统治阶级,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项正确;废除井田制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奖励耕织属于经济措施,目的是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均与削弱贵族特权、促进社会流动关系不大,排除A、B、C三项。
【答案】D
2.“面向社会招揽人才,只讲德行与能力,使得许多熟知民间疾苦、体恤劳苦民众的有德之士进入中央政府,为官员集团注入了新鲜血液。”此段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的( )。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解析】两汉时期实行的察举制是以才能和品德为标准的选官制度,故选B项;军功爵制主要是战国时期以军功为标准的选官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主要是以门第为标准的选官制度,排除C项;科举制是隋唐以来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排除D项。
【答案】B
3.下面是元朝元统元年(1333年)蒙古族及汉族进士出身统计表。这一现象的出现折射出当时( )。
进士出身 蒙古军户 汉族民户 蒙古民户
母为汉人 妻为汉人
占比 68.18% 71.73% 15.79% 0
A.汉文化的影响扩大 B.族群差异的消失
C.官员结构发生变化 D.进士人数的增加
【解析】据元统元年蒙古族及汉族进士出身统计表可知,蒙古军户中的进士,母为汉人和妻为汉人的占绝大多数,说明蒙古军户中部分人受到汉文化熏陶,故选A项;B项表述太绝对,故排除;单凭材料信息得不出当时“官员结构发生变化”的结论,故排除C项;材料只是蒙古族及汉族进士出身情况统计,并不能说明进士人数增加,故排除D项。
【答案】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