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单元规划】
时期 法律与教化
先秦 “敬天保民”、礼制、“铸刑书”、德治、法治
秦汉至明清 律、令、律令儒家化、理学、乡约
近代西方 《十二铜表法》、“日耳曼法”、教会法、普通法、英美法系、大陆法系、无罪推定原则、宗教伦理、新教
当代中国 依法治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程标准 目标分解
1.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德治与法治关系的讨论。 2.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与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1.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探讨中国古代的礼法思想。(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结合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了解春秋战国以后中华封建法系的发展。(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自主预习】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夏商时期:夏有《禹刑》,商有《汤刑》,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
2.西周时期: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① ”的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3.春秋战国时期
(1)变化原因
a.经济:铁犁牛耕的使用,土地私有制发展。
b.政治:东周时期,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
(2)变化结果
a.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出现:郑国子产的“② ”。
b.引发一场辩论,出现早期的③ 之争。
4.德治与法治之争
儒家 法家
代表人物 孔子与孟子 商鞅与韩非
出发点 人性本善,重视教化,主张德治 人性本恶,重视刑罚,主张法治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时期封建法律体系形成
(1)内容:秦律、《九章律》。
(2)体系:④ 都具有法律效力。
2.魏晋儒家教化向法律渗透
(1)表现:律令儒家化。
(2)原则: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之一。
(3)目的: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
3.隋唐时期法律教化臻于完备
(1)法律体系
确立标志 唐高宗时期,对法律逐条进行解释,以便于官员使用,撰成《⑤ 》,即《唐律疏议》
历史地位 《唐律疏议》继承了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主要特点 礼法结合
时代影响 成为后世王朝的立法蓝本
(2)教化体系
确立标志 732年,唐政府颁行《⑥ 》
主要内容 吉、宾、军、嘉、凶五礼
主要特点 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重视家训,强化⑦ 教化
历史意义 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法律继承
(1)宋《天圣令》以唐《开元二十五年令》为蓝本。
(2)明律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
(3)清朝沿袭《大明律》,制定《大清律例》。
2.教化发展:渗透基层,有强制力。
(1)过程:宋代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程颢、程颐、朱熹等通过教育将理学深入族规、家训之中;宋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明朝后期,乡约开始带有强制力。
(2)表现:朱熹的《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吕大钧撰写的《⑧ 》,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明后期,乡约改讲明太祖朱元璋的“⑨ ”;清代,乡约宣讲内容有圣谕十六条、《圣谕广训》、《大清律例》。
(3)结果:乡约被政府利用,成为统治工具,并与法律合流。
【答案】①敬天保民 ②铸刑书 ③德治与法治 ④律和令 ⑤永徽律疏 ⑥大唐开元礼 ⑦基层 ⑧吕氏乡约 ⑨六谕
思考点 为什么法律与儒学的结合会越来越紧密
解题关键:理解法律的儒家化。
思路引领:结合儒学在汉武帝以后地位的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答案提示:儒学成为统治阶级的主流意识形态之后,势必向社会各个层面渗透,包括政治、法律、文化等各方面。儒学向法律的渗透最初体现为儒家士人以经注律,即以儒学的经典来解释法律。这种做法也得到了皇权的支持,儒家思想进一步被注入法律制定和法律解释之中。
学思之窗 阅读材料,想一想:从宋朝到清朝,乡约所讲内容有何变化
解题关键:对比《吕氏乡约》、“六谕”、“圣谕十六条”的异同。
思路引领:比较材料内容、作者身份的差异,联系教材知识分析乡约的变化。
答案提示:乡约最早是儒学士大夫用来教育百姓向善互助的,后来逐渐为统治者所利用,改而宣讲最高统治者皇帝的“圣谕”,其教化内容也更多地强调顺从(如尊敬长上、安分守己、各安生理),这说明乡约已完全从教化手段沦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
【探究与拓展】
问题探究 上述材料反映了统治者什么样的治理思想
解题关键:理解法律与教化在统治中的关系。
思路引领:知道王、霸、教、刑、礼、法都是统治手段。
答案提示:汉宣帝教育儿子(汉元帝)所说的“王”与“霸”,就是指主张仁义、教化的“王道”与主张武力、刑罚的“霸道”。朱元璋说皇帝治理百姓,靠的就是“教”和“刑”,即伦理教化与刑罚。颜钧说《大明律》这样的一部法律,其实也是“一部礼经”,守礼教便不会触犯法律,而不遵守礼教则自然就会触犯法律,必定受到刑罚,所谓“出礼入刑”。因此,整个社会实际上被统治者所设计的两套统治手段——教与刑(或者礼与法)——完整地覆盖了。
学习拓展 查阅资料,了解宋朝以后理学在教化上所起的作用。
解题关键:搜集资料,开拓视野。
思路引领:理解理学在社会行为规范、思想观念方面的影响。
答案提示:宋明理学有各种遗存,包括文献性的或机构性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朱熹的《白鹿洞书院学规》《家礼》《小学》,有条件的学生可以了解一下本地区、本家族在宋朝以来出现过哪些理学家,他们有哪些主持和参与社会教化的事迹,了解一下相关理学家创立的书院,还可以翻阅一下家谱或族谱,了解理学对家族教育与规范等方面的渗透。
【合作探究】
任务1 中国古代的礼法思想
材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可分为价值性标准和功能性标准。价值性标准侧重真理层面,功能性标准侧重实践层面。相较而言,价值性标准兼顾现在和未来,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均具有文化建设的价值;而功能性标准侧重现在,即优秀传统文化对国家建设、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提升以及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摘编自王学伟《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内涵》
就材料选取一个或多个标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问题会设计、知识能迁移、思维讲层次、分段有讲究)
审试题要求,确定命题主旨 初步设计“问题”(论点) 就材料选取一个或多个标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试题主题不明确——拟定一个论题)
读相关素材(史料、图表等) 有效信息 “功能性标准侧重现在,即优秀传统文化对国家建设、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提升以及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
时空定位 中国古代
史实梳理(准备论据,先“多多益善”,再“去伪存真”) 春秋时期孔子的儒家思想;西汉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宋明理学和陆王心学
层次鲜明 从春秋时期到西汉时期,再到宋明时期
其他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
答题步骤 确定论点 儒家思想具有构建和谐社会的功能
梳理论据(3个为宜,不贪多求全) 孔子的儒家思想及其作用
董仲舒的新儒学及其作用
宋明理学及其作用
得出结论(回望论点,展示素养) 儒家思想在稳定社会秩序、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伦理道德、培育民族气节等方面发挥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参考答案】 示例
论题:儒家思想具有构建和谐社会的功能。
论证:孔子所开创的儒家学派,以“仁”和“礼”为核心,提倡人与人之间友爱相待,也要求统治者重视民生,这有利于社会稳定。汉武帝时期,董仲舒融合儒家、法家、道家等学派思想建立新儒学,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主张,同时通过提出“天人感应”对君主权力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制约,适应了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宋明理学吸收佛道思想,程朱理学将儒家伦理提高到天理的高度,为统治者稳定社会秩序提供了哲学基础,陆王心学注重实践,使儒学伦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修身养性的社会功能和民族气节的培育作用凸显,有助于社会发展;儒家思想中“和而不同”的理念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也为构建和谐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在稳定社会秩序、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伦理道德、培育民族气节等方面发挥了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
任务2 春秋战国以后中华封建法系的发展
材料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合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出现,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颇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被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 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中的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和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特点: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分离;突出伦理犯罪。
(2)影响:尊崇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
“四读” 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得出重要信息: 材料:从设问得出是关于“魏晋法律改革”的,进而概括出材料中它的主要特点
“两定” 限定词(时间、空间、角度) 第(1)问,时空限定——魏晋;内容限定——法律改革。第(2)问,时空限定——西汉、东汉、魏晋时期;内容限定——儒学、法律
定位词(原因、特点、影响) 第(1)问,根据材料“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 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新律中的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和同罪而不同罚”概括。第(2)问,分别结合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与儒家思想之间的关系分析说明
【随堂检测】
1.据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可知,五人共盗一钱以上,要斩去左足,还要在额头上刺字并徒刑六年;某人即使只盗窃一匹马,偷一头牛,也要被判处死刑。这说明秦律( )。
A.公正无私 B.等级森严
C.严苛细密 D.严刑重赏
【解析】材料“某人即使只盗窃一匹马,偷一头牛,也要被判处死刑”体现的是秦朝的刑法严苛细密,C项正确。
【答案】C
2.《晋律》确立了“准五服以制罪”的制度,即九族以内的亲属之间的相互侵害行为,依据五服所表示的远近亲疏关系定罪量刑;服制愈近,以尊犯卑,处罚愈轻,以卑犯尊,处罚愈重。这一规定体现了( )。
A.律令儒家化的特点 B.礼法融合的开始
C.法律与教化的冲突 D.宗法观念的淡化
【解析】“依据五服所表示的远近亲疏关系定罪量刑”“以尊犯卑,处罚愈轻,以卑犯尊,处罚愈重”体现了法律对家族等级制的维护,这是儒家思想在封建法律制度中的集中表现,A项正确;礼法融合早在汉代便已开始,排除B项;C、D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答案】A
3.宋代以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逐渐成为中国大多数家族推崇的经典家训之一。该家训反映出儒家学者所强调的( )。
A.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B.“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C.道德与知识修养并重 D.“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解析】儒家学者强调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但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儒家学者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但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据材料“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可知,该家训反映出儒家学者所强调的道德与知识修养并重,故C项正确;“格物致知”的认识论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