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程标准 目标分解
了解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1.结合现代中国法制建设的进程,探讨法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结合中国依法治国理念发展演变的特点,了解其历史背景。(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自主预习】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起步
(1)背景:解放战争基本结束,国民党政府已被推翻。
(2)标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法律文件。
(3)地位:开始了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2.曲折发展
(1)背景
a.政治:社会主义革命和向社会主义道路迈进。
b.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逐步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开展。
(2)社会主义法制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的法律制度。
(3)过程
a.初创
时间:20世纪50年代。
成就:通过一系列法律、法令;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① 》等法律。
意义: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b.破坏:“② ”时期,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3.新时代
(1)背景
政治: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③ 。
经济: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全面推进④ 建设。
(2)成就
a.初期建设:制定了以1982年宪法为代表的一批法律,中国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b.形成体系: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提出要“⑤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2010年年底,⑥ 法律体系形成。
c.中共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我国切实贯彻落实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国方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阶段。
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全社会的共同意愿。
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
(1)内容: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2)成就:各个领域涌现出杰出代表。
(3)意义:在全社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氛围,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这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
(4)地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2.改革开放以后
(1)政治保障:中共中央的指导与鼓励。
(2)主要内容:“⑦ ”是20世纪80年代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20世纪90年代,开展以创建⑧ 、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系列创建活动。1994年,中共中央加强爱国主义教育。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⑨ 》。
3.新时代
(1)成就:中共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⑩ 。
(2)地位: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答案】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文化大革命 ③社会主义法制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⑤依法治国 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⑦五讲四美三热爱 ⑧文明城市 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⑩核心价值观
【概念阐释】
1.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了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国家内部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宪法的发展与变化,国际关系也对宪法的发展趋势有所影响。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通过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新时代的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思考点 把“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制”改为“治”。请你谈谈对这一字之改的认识。
解题关键:准确理解词语含义。
思路引领:理解并阐释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提示: (1)“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同时,“法治”还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
(2)法制的本质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法治的本质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要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
(3)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法律在社会各种调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权威性和强制性。
(4)法制的产生和发展与所有国家直接联系,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法治的产生和发展却不与所有国家直接联系,只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我国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学思之窗 阅读材料,体会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解题关键: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法治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作用。
思路引领:对课文材料进行分析判断,用史实论证。
答案提示
材料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第二部分讲的是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联系;第三部分讲的是依法治国事关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人民的幸福安康、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材料既明确了依法治国的性质,又明确了依法治国的方向,还突出了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
思考点 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作用与影响
解题关键:准确理解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含义。
思路引领:理解三者之间的联系。
答案提示: (1)爱国主义是个历史范畴,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应突出爱国主义的时代精神和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大旗帜,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我们需要凝聚人心、团结全部力量去攻坚克难,为更高的目标努力奋斗。爱国主义始终是凝心聚力的兴国强国之魂。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是中国人民的伟大目标,凝聚着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要实现这个伟大目标,就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澄清关于爱国主义问题的思想是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2)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3)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4)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问题,具体包括:普及理想教育,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国家;普及道德教育,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一切都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探究与拓展】
问题探究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与地位。
解题关键: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史料形成判断。
思路引领:结合新时期的新问题分析其作用。
答案提示: (1)分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的双重影响。
(2)说明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解决哪些问题。
(3)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现了哪些优势。
学习拓展 查找宪法,结合上述内容,谈一谈你对我国“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的理解。
解题关键:理解宪法的结构及内容。
思路引领:围绕宪法的根本目的思考宪法各部分内容的关系。
答案提示
宪法结构的调整更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具体表现在:一是充分保障人民依法享有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广泛权利;二是有利于动员人民以国家主
3.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为保卫祖国和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爱国主义不仅体现在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等各种意识形态和整个上层建筑之中,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成为影响民族和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
人翁的地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三是有利于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实行民主集中制,保证国家统一组织各项事业;四是切实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法律是最重要的制度形式,也是制度的最高形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随着人民对包括法治在内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不断增长,随着国内外发展环境和形势的日益复杂,我们要健全保障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健全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保障制度,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上。
【合作探究】
任务1 新中国法制建设的进程
材料
时间 主要法律法规(节选)
1949~1978年 工会法、婚姻法、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等;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
1978~1982年 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个人所得税法、经济合同法、商标法、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国籍法;1982年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1982~1992年 修改1982年宪法;加入《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决定,涉外经济合同法;民事诉讼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行政诉讼法
1992~1997年 1982年宪法第二次修改;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商业银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拍卖法等;对外贸易法;教师法、科学技术进步法
1997~2002年 第三次修宪;证券法、信托法;行政复议法、政府采购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改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高等教育法、科学技术普及法
提取表中不同时期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实准确,论述充分。)
【参考答案】 示例一
论题: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1954年宪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提供了法律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公司法、对外贸易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等,适应了改革开放的需要,规范了市场行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奠定了法治基础。
我国的法制建设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
示例二
论题: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完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1954 年宪法的颁布,以根本大法的形式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初步奠定了中国法制建设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保障了人民民主,加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国法制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我国通过立法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问题会设计、知识能迁移、思维讲层次、分段有讲究)
审试题要求,确定命题主旨 初步设计“问题”(论点) 提取表中不同时期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论述。(试题主题不明确——自拟论题)
读相关素材(史料、图表等) 有效信息 表格中不同时期的主要法律法规
时空定位 中国现代
史实梳理(准备论据,先“多多益善”,再“去伪存真”)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法律;1954年宪法的颁布及其作用;改革开放初期的法律;1982年宪法三次修订;1992年以来的法律
层次鲜明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再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其他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
答题 步骤 确定论点 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答题 步骤 梳理论据(2个为宜,不贪多求全) 1954年宪法及其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出台的一系列法律及其作用
得出结论(回望论点,展示素养) 我国的法制建设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
任务2 中国依法治国理念的发展演变
材料 改革开放开启时,邓小平同志就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依法治国的要求变得更加迫切。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郑重提出,并把过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提法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极其鲜明地突出了法治的理念。1999年,全国人大修改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部署,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法治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推动。
——摘编自《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和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依法治国理念发展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依法治国理念发展演变的历史背景。
【参考答案】 (1)特点:与改革开放进程基本同步;从保障民主建设发展到为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服务;从“法制”发展到“法治”,突出法治理念;依法治国理念受到宪法的保障;依法治国理念与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依法治国成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和国家对法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2)背景:改革开放的启动及其不断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和基本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不断深化和完善。
“四读” 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得出重要信息: 材料:从设问得出是关于“中国依法治国理念发展演变”,进而概括出材料中它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两定” 限定词(时间、空间、角度): 第(1)问,时空限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容限定——依法治国理念发展演变;角度——特点。第(2)问,时空限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容限定——依法治国理念发展演变;角度——历史背景
定位词(原因、特点、影响): 第(1)问,从材料“改革开放开启时……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依法治国的要求变得更加迫切”“把过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提法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全国人大修改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党和国家对法治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推动”中可以概括。第(2)问,从材料“改革开放开启”“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方面的知识分析
【随堂检测】
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
A.国民经济根本好转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三大政治制度确立 D.向社会主义过渡
【解析】材料“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强调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其背景是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故选D项;国民经济根本好转是在1952年,也是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排除A项;“一五”计划的完成是在1957年,排除B项;三大政治制度的确立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而非社会主义民主确立的背景,排除C项。
【答案】D
2.中共十二大报告起草稿将民主与精神文明列为一个部分,即“发展社会主义的高度民主和高度精神文明”。之后修改为“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将民主建设归到精神文明的题目下来论述。最后定稿将“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分出去,单独列为一个题目。这表明( )。
A.精神文明建设影响民主政治
B.民主问题日益受到党的重视
C.“拨乱反正”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D.社会主义的本质被广泛认知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将“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分出去,单独列为一个题目,体现了民主问题日益受到党的重视,B项正确。
【答案】B
3.劳模往往代表着时代的精神和价值追求,下表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劳模评选的特征。由此可见新时期( )。
时期 劳模精神 典型特征
20世纪50~60年代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无私奉献、刻苦钻研 生产型、技术革新型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奋力开拓、争创一流、改革创新、创造价值、与时俱进 知识型、创新型、技能型、管理型
A.物质文明建设更受重视
B.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C.精神文明的内涵得到拓展
D.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转变
【解析】根据材料“知识型、创新型、技能型、管理型”并结合所学可知,新时期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因此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增加了一些适应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内容,这说明新时期精神文明的内涵得到拓展,C项正确;新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等重要,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体现的不仅仅是科技,排除B项;社会主流价值观依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只是添加了一些适应新时期的内容,排除D项。
【答案】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