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程标准 目标分解
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1.结合西晋和元代的民族交融,了解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背景和特点。(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历史解释) 2.结合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对外交流的史实,探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内容、发展变化及其特点。(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自主预习】
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1.地位:秦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
2.方式
方式 史实
民族战争 秦朝北逐匈奴;① 派遣卫青、霍去病三次攻打匈奴
设置机构 秦朝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在今天的两广地区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置“河西四郡”,在西域设② ,在东北设护乌桓校尉
和亲会盟 汉初对北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屯守贸易 汉朝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1.地位: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发展与丰富时期。
2.方式
方式 史实
设置机构 唐朝在西北设③ 都护府,在北方设安北、单于都护府,在东北设安东都护府,在南方设安南都护府
和亲会盟 唐朝先后送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
册封加封 隋朝百越女首领冼夫人被册封为谯国夫人;南诏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
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随堂检测】
1.地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新发展。
2.方式
方式 史实
民族战争 清朝通过军事斗争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
设置机构 元朝在中央设④ 管理西藏,在东北、云南等地设立行省;明代中央有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的⑤ ,明朝在边疆设羁縻卫所和土司;清朝在中央设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在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⑥ ,在西南“改土归流”
和亲会盟 清朝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
册封加封 元世祖忽必烈册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明朝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清政府分别册封五世达赖与五世班禅为“⑦ ”和“⑧ ”
屯守贸易 明朝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开展贸易,通过贡赐、茶马贸易与西藏进行经济交流
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秦汉时期的对外交往
(1)地位: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扩大。
(2)交通: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到达⑨ 。
(3)方式
方式 史实
政治交流 东汉甘英出使⑩ ,东汉光武帝刘秀赐给倭国国王 金印
经贸交流 汉朝对外打通陆海两个通道
2.隋唐宋元时期的对外交往
(1)地位: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活跃。
(2)原因:国家统一,海陆交通发达,政策开明开放。
(3)交通:隋唐时期与西域商路畅通,隋唐与外国之间的海路交流活跃;宋代开辟了由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元朝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
(4)方式
方式 史实
政治交流 隋大业年间与赤土国(约今马来半岛南部)使节往来
经贸交流 隋唐陆上丝绸之路畅通,隋炀帝设立官员管理与西域的经贸往来
文化交流 唐朝与大食国接触,中国造纸术外传;日本留学生、学问僧随遣唐使来唐学习唐朝文化
3.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
(1)地位:逐渐开始衰落。
(2)政策:闭关锁国。
(3)原因:明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上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异族的侵略,中俄签订《 》;中国皇帝的无知。
(4)表现: 来华,请求通商交流遭拒。
【答案】①汉武帝 ②西域都护府 ③安西、北庭 ④宣政院 ⑤提督四夷馆 ⑥驻藏办事大臣 ⑦达赖喇嘛 ⑧班禅额尔德尼 ⑨印度南部 ⑩大秦 汉委(倭)奴国王 明州 泉州 尼布楚条约 马戛尔尼使团
思考点 军事防御的长城,为什么不能完全隔绝长城内外的交流
解题关键:长城内外交流的表现。
思路引领:结合史实,理解当时各民族间虽有冲突,但交往交流交融才是主流。
答案提示:(1)虽为防范蒙古骑兵入境袭扰,明朝修筑长城,并且沿长城布置九个重要的军事重镇——“九边”,但在相对和平的时候,在“九边”的辽东、宣府、大同等地,也会开放马市。
(2)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贸易早在明朝以前就已经有了,如唐朝“以金帛市马”,宋与辽、金之间的交易物品更广泛,明朝也通过食物、纺织品、日常生活品及其他手工业制品与蒙古族进行交易。蒙古族提供的商品主要是马,故称“马市”,当然也会有牛、肉、羊毛、马鬃、皮张等商品。
学思之窗 阅读材料,想一想:明清时期政府对民间海外贸易是如何管控的
解题关键:注意史料中的“商引”“牙行”等关键词。
思路引领:关注明清政府对民间海外贸易的态度,结合史实论证。
答案提示:明清两代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态度都不是很积极。明朝开放海禁后,向出海贸易的商船发放“商引”(实际上是一种需要缴纳税款才能获得的准许证),征收“引税”,以进行管控。清朝则通过具有官商性质的“十三行”来垄断对外贸易。
【探究与拓展】
问题探究 结合所学内容,探讨历代各民族之间以哪些方式交往交流交融。
解题关键:对教材中民族关系问题的相关内容进行概括。
思路引领:可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角度思考。
答案提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方式有很多种。第一,政治上的隶属关系,主要是在民族地区设立郡县或者羁縻性质的机构,如汉朝的西域都护府、唐朝的大都护府、明清时期的羁縻卫所与土司等。第二,经济上的往来,其中最典型的是自唐朝以来的马市、宋代的榷场等,而且受汉族影响,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也会发生变化。第三,在历史上,民族冲突也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部分。在军事冲突中,残酷斗争是一方面,但客观上还有民族交融的一面,斗争与交融是同时进行的,斗争结束的时候交融也完成了,这一点不必讳言。而且,在民族冲突中,不少民族作为雇佣军也会加速民族交融的进程。第四,社会文化上的交融,包括各民族之间的大杂居、往来通婚、生活习俗的影响等。
学习拓展 唐朝国力强盛,首都长安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市之一。查找资料,了解这个说法的依据。
解题关键:搜集资料,拓展思维。
【归纳总结】
一、中国古代中央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政策
(1)民族战争。
(2)设置机构。
(3)和亲会盟。
(4)册封加封。
(5)屯守贸易。
二、对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1.民族交融:民族交融的主流,从方式上看,以和平为主,冲突为辅;从方向上看,以胡人汉化为主,汉人胡化为辅。
民族交融的本质:少数民族封建化;民族文化交融;游牧文明农耕化。
2.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和民族交融。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发展,共同反抗压迫。尽管各民族间也有掠夺、迁移、战争、议和,但战争是短暂的,友好则是长期的,这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3.要正确看待民族之间的矛盾和隔阂。民族隔阂主要指民族间的矛盾、斗争和战争。它只是民族关系中的次要部分。由于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民族间的矛盾、斗争和战争从根本上说都是各民族的统治者所挑起的,从这个角度看,民族矛盾说到底就是阶级矛盾。
三、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趋势与实质
【随堂检测】
1.古代外交趋势:中国古代外交经历了由开放到保守的变化过程。
2.外交政策变化的实质:从秦汉以来外交开放到明代中期以后外交逐步保守,其反映的实质是农耕文明的前期上升与后期的衰落,这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外交政策。中国古代的外交本质上是农耕文明与世界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思路引领:可结合《礼宾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来分析。
答案提示:(1)在唐朝的都城长安,不仅生活着井真成那样来自日本的遣唐使,还活跃着来自中亚、印度、阿拉伯乃至东罗马帝国的使者、僧侣、客商、学者和匠人等。那时,长安不仅是唐朝的政治、经济、军事中枢,也是东西方文化交融汇聚的中心。(2)《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中说:“贞观以来,边裔诸国率以子弟入质于唐,诸国人流寓长安者亦不一而足……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在长安的西市,有不少胡商。唐朝的服饰、饮食、宫室、乐舞,也大有胡风。从唐朝人的诗中也可以看到长安的国际性。例如,李白的诗中就有不少写“胡姬”。《少年行》中写道:“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 笑入胡姬酒肆中。”
【合作探究】
任务1 中国古代的民族交融
材料一
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元朝时期,蒙古人的西征和南下,产生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交融,大批东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因此来到中原定居,并与其他民族的人通婚繁衍,逐渐形成……穆斯林少数民族,使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获得了可靠而广泛的群众基础。
——摘编自刘杰《试析元朝时期回族的社会地位及其形成原因》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状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民族交融的特点。
【参考答案】 (1)状况:北方战乱;少数民族内迁,北民南迁,民族交融加强;南方经济得到开发。
(2)特点:规模扩大,表现为外来民族与中华民族的交融;民族交融的程度加深,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影响更深远,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四读” 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得出重要信息: 材料一:从题引“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及其示意图得出当时的社会状况。 材料二:从题引得出“元朝回族的形成”,进而提炼出材料中元朝民族交融的特点
“两定” 限定词(时间、空间、角度): 第(1)问,时空限定——西晋末年,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内容限定——社会状况。第(2)问,时空限定——元朝;内容限定——民族交融
定位词(原因、特点、影响): 第(1)问,依据材料一“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并结合所
“两定” 学知识,从北方战乱、民族交融加强、南方经济得到开发等角度说明。第(2)问,根据材料二信息“大批东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因此来到中原定居,并与其他民族的人通婚繁衍,逐渐形成……穆斯林少数民族,使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获得了可靠而广泛的群众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规模、程度、影响等角度对比材料一分析得出
任务2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材料 下表所示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史实
时间 史实
汉朝 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奉命出使大秦,到达了波斯湾。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东汉
魏晋南北 朝时期 226年,大秦商人来到建业,西晋初年又派使者来到中国。波斯及大月氏的商人、使者不断来华。445年,波斯王朝遣使来华。佛教传入中国并不断发展,印度等国的僧侣来华传教。日本、朝鲜多次派使者来华
唐朝 日本、朝鲜派遣唐使、留学生来唐朝。玄奘西游,鉴真东渡日本,日本高僧空海到长安求法。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定居
宋朝 高丽政府遣使到宋朝搜求书籍。日僧寂昭、元灯等乘宋朝商船渡海入宋。明州城出现多处“波斯馆”“清真寺”。印刷术外传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以及北非和欧洲国家。广州、泉州城内居住着许多阿拉伯富商
元朝 元初,高丽从中国购经籍一万多卷。元朝和日本两国僧人互相访问极为频繁,来华日僧仅知名者即达220余人。1299年,妙慈弘济大师把程朱理学传到日本, 程朱理学长期成为日本统治阶层的思想武器。马可·波罗来华
明朝 郑和下西洋,到达亚非各国。华侨开发南洋地区。戚继光抗倭,援助朝鲜抗击日本。利玛窦来华传教,徐光启翻译了利玛窦带来的科学著作。中国人民反对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入侵。政府禁止沿海居民出海贸易
清 郑成功驱逐窃取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来华的传教士将西方的天文、地理、数学等介绍到中国,也向本国广泛地介绍中国社会状况,中国人民抗击沙俄、英国、法国的入侵。仅留广州作为通商口岸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任选一个角度,评述古代中国的对外交流。(要求:写明角度,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示例一
角度:中国对外交流的内容。
评述:中国古代对外交流内容多样,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政治: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东汉;日本、朝鲜派遣唐使、留学生来唐朝;唐朝派使者到天竺;郑和下西洋;等等。
经济: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同亚洲、非洲和欧洲一些国家的贸易往来;从越南传入中国的占城稻,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烟草等作物传入我国;等等。
文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徐光启翻译了传教士利玛窦带来的科学著作;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西亚、北非和欧洲;等等。
总之,中外交流内容丰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示例二
角度:政府对外政策的变化趋势。
评述:从汉到元,总体来看,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统治者大都采取开明的对外政策。如唐宋政府重视中外交流,支持海外贸易,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明清时期,面对西方殖民扩张,明清政府厉行“海禁”,短期内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阻碍了中外交流,使我国逐步落后于西方。
总之,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由开放趋向保守,这既是本国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结果,也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
(其他角度,如:中国对外交流的路线、中国对外交流的途径等,言之有理亦可。)
(问题会设计、知识能迁移、思维讲层次、分段有讲究)
审试题要求,确定命题主旨 初步设计“问题”(论点) 任选一个角度,评述古代中国的对外交流。(试题主题不明确——任选一个角度)
读相关素材(史料、图表等) 有效信息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对外交流的相关史实
时空定位 中国古代
史实梳理(准备论据,先“多多益善”,再“去伪存真”)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东汉”“日本、朝鲜派遣唐使、留学生来唐朝”“郑和下西洋”“波斯及大月氏的商人、使者不断来华”“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定居”“广州、泉州城内居住着许多阿拉伯富商” “玄奘西游,鉴真东渡日本”“高丽政府遣使到宋朝搜求书籍。日僧寂昭、元灯等乘宋朝商船渡海入宋。明州城出现多处‘波斯馆’‘清真寺’。印刷术外传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以及北非和欧洲国家”“利玛窦来华传教,徐光启翻译了利玛窦带来的科学著作”
层次鲜明 政治、经济、文化
其他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
答题步骤 确定论点 中国对外交流的内容
梳理论据(2个为宜,不贪多求全) 唐代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定居
宋代印刷术外传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以及北非和欧洲国家
得出结论(回望论点,展示素养) 中外交流内容丰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随堂检测】
1.史学家翦伯赞诗云:“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作者盛赞的历史事件是( )。
A.汉武帝大破匈奴 B.汉朝和亲匈奴
C.窦宪出击北匈奴 D.张骞开通西域
【解析】材料“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是对王昭君出塞和亲带来边境和平的描述,这主要与汉朝和亲匈奴有关,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无关,均排除。
【答案】B
2.唐代诗人王建《凉州行》中写道:“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养蚕缲茧成匹帛,那将绕帐作旌旗。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该诗歌着重反映( )。
A.民族间出现交流交融
B.唐蕃之间的友好相处
C.曲辕犁传入吐蕃地区
D.匈奴内迁加速封建化
【解析】材料“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反映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交融的情况,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交融,不是“友好相处”,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曲辕犁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匈奴,排除D项。
【答案】A
3.清朝,在东北和西北地区采取军府制统治,设立将军,兼管军务和民政;在北疆的蒙古族聚居的地区推行盟旗制度,盟长由理藩院委派本盟的王公贵族充任;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在西南地区仍实行土司制度。这体现了清朝(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权威被削弱
B.打破了旧的地方行政区划
C.边疆地区的政治局面得以稳定
D.采取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不同区域的边疆各族,因地制宜,实行不同的管理机制,体现了清朝采取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权威在一定程度上被强化而非被削弱,排除A项;仅有边疆管理不能说明清朝打破了旧的地方行政区划,排除B项;材料不足以说明清朝边疆地区政治局面稳定,排除C项。
【答案】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