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程标准 目标分解
1.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2.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 1.结合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探讨赋税制度变化的原因和影响。(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2.结合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改革海关行政制度的措施与影响,探讨近代关税制度的演变。(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自主预习】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一)秦汉时期
1.赋役大致包括了三部分:田赋、人头税(口赋、算赋)和徭役。
2.秦朝:田赋税率极高,史称“取泰半之赋”。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即人头税。秦朝男子17岁起役。
3.汉朝
(1)汉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田赋税率大大降低。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到汉景帝的时候改为三十税一。
(2)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赋,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还要加倍。
(3)汉朝还征收① ,甚至农民饲养六畜都要缴税。农民创造的财富最终还是流入统治阶级的手中。
(4)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后来汉昭帝改为男子23岁起役。
(二)隋唐时期
1.租庸调制
(1)形成:唐朝继承隋朝的② 制度,变成租庸调制,针对21~59岁之间的成年男子征收。
(2)内容:每丁每年纳粟二石,称为“租”。随乡土所产,蚕乡每丁每年纳绫、绢、各二丈,绵三两;非蚕乡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为“调”。租调之外的役,可以缴纳一定的绢布来替代,称为“庸”。
(3)基础:国家向成年男子授田的③ 。
(4)作用:租庸调制是“以丁为本”的赋税制度,纳庸代役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安定人们生活,是一个进步。
2.两税法
(1)背景: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
(2)时间:780年。
(3)内容:政府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4)作用:a.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b.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c.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这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三)宋元时期
1.宋朝
(1)前期: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除了征收类似唐朝的庸一样的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可谓役上加役、役外加役。
(2)中期:北宋王安石提倡④ ,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
2.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但是,元朝在税粮外又有前朝没有过的“科差”,按户之上下征收丝和银两。
(四)明清时期
1.明朝
(1)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
(2)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⑤ 。
a.背景:明朝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
b.内容:赋役合并、一概折银,即不但赋税折银征收,而且役也改由丁、田共同承担,折成银两,统一征收。
c.作用: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它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这也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清朝
(1)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2)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⑥ ”。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一)关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1.含义:海关代表国家,依据国家的关税政策、税法及进出口税则,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称为“关税”。
2.诞生
(1)中国的关税最早出现在⑦ ,当时货物通过边境的“关卡”就要被征税。(2)在关税出现后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存在着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并立的现象。1937年中国正式宣布废除国内关税,实行统一的国境关税。
3.近代关税主权的丧失和争取关税主权的斗争
(1)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⑧ 》开了协定关税的恶例,中国失去了自主调整税率的权力,海关大权也长期把持在列强手中。
(2)南京国民政府为收回关税主权所做的努力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告关税自主,并公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1928年,国民政府发表“⑨ ”的对外宣言,关税自主为其两项主要内容之一。国民政府通过这些措施,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
4.新中国的关税制度建设
(1)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才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政务院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该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海关税法,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
(3)改革开放后,国务院于198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4)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国务院据此重新修订发布了关税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关税的基本制度,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起了重要促进作用。
(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随堂检测】
1.含义:个人所得税是以纳税人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收对象的税种。
2.演变
(1)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于⑩ 。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了所得税条例,其中包括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内容,但并没有实施。
(2)1936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随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
(4)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经数次修订完善,愈加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对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答案】①财产税 ②租调役 ③均田制 ④募役法 ⑤一条鞭法 ⑥摊丁入亩 ⑦西周时期
⑧南京条约 ⑨改订新约 ⑩民国时期
思考点 分析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解题关键:历代赋役制度及其演变的规律和特征。
思路引领:第①小问,列举历代赋役制度即可;第②小问,根据历代赋役制度的内容,从征收标准、地租形态、征收时间、税种的变化分析归纳。
答案提示
(1)演变:秦朝的“泰半之赋”,西汉的编户制度,北魏的租调制,隋唐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北宋的募役法,明朝的一条鞭法,清朝的“摊丁入亩”。
(2)发展趋势
①征收标准:以人丁为主→以资产为主。②地租形态:实物地租→货币地租。③征收时间:不定时→基本定时。④税种:繁多→简化。
学思之窗 阅读材料,思考为什么1985年中国要颁布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
解题关键:1985年中国颁布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的历史背景。
思路引领:根据“1980年”的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角度回答。
答案提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需要。
思考点 为什么直到1985年中国才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解题关键:1980年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历史背景。
思路引领:根据“1980年”的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角度回答。
答案提示:①计划经济体制下,公民的个人收入受到种种限制。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
【探究与拓展】
问题探究 搜集资料,了解取消农业税的意义。
解题关键:取消农业税对农民、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思路引领:根据“2006年”这一时间信息,结合我国农业税发展史,从对农民和农业发展、税收制度、社会公平和谐、城乡关系等方面分析。
答案提示:(1)是对农民的一种解放;(2)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一项巨大成果;(3)是我国税收制度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一个里程碑;(4)体现了城乡居民公平负担、统一纳税原则;(5)有助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消除城乡差别;(6)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7)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8)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环节;(9)是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促进力量。
学习拓展 搜集资料,进一步了解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的过程。
解题关键:近代以来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进行的努力。
【重要概念】“改订新约”运动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不久,为了缓和国内矛盾,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树立自主的外交形象,遂于1928年发表《国民政府“修改”不平等条约宣言》,标志着“改订新约”运动的开始。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提高进口货物的关税,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内市场,促进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中国收回了部分帝国主义在华的租界和租借地,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该运动又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与不彻底性,例如:中国的海关行政权仍由外国人把持;总税务司仍由英国人担任;在废除领事裁判权的问题上,虽然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在华外国人要受中国法院之管辖,但他们仍保留特权。
思路引领:根据搜集的资料,结合近代以来中国为收回关税自主权进行斗争的史实来说明。
答案提示:关税自主权的收回历程
(1)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受到不平等条约的束缚,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中国海关成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
(2)1925年五卅运动后,北京政府和英美等十二国在北京召开关税特别会议,但因时局动荡,无果而终。
(3)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告关税自主,并公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
(4)1928年6月,国民政府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关税自主为其两项主要内容之一。
(5)1928年7月,国民政府与美国首先签订了《中美关税条约》。
(6)到1930年,日本也终于同意了《中日关税协议》。国民政府经过这些“改订新约”的措施,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这只是帝国主义所做的某些让步,海关行政管理权仍掌握在外国人手里。
(7)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才真正获得关税自主权。
【合作探究】
任务1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材料
先秦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百家争鸣”、世官制、井田制、贡赋制、初税亩
秦汉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中外朝制度、推恩令、刺史、军功授爵制、察举制、焚书坑儒、尊崇儒术、编户齐民
三国两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南方经济开发、租调制、均田制、三省、玄学清谈
隋唐 三省六部制、节度使、藩镇割据、科举制、三教并行、三教合一、租庸调制、两税法、募兵制
宋辽 夏金元 二府三司、崇文抑武、中书省、行省制、四等人制、理学、经济重心南移、通判、募役法、方田均税法
明清 废丞相、设内阁、废行省、设三司、文字狱、海禁、闭关锁国、八股取士、改土归流、十三行、西学东渐、一条鞭法、地丁银
上表所示是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关键词,请从表中任选三到四个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写出关键词,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示例
关键词:租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
论题: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
阐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人口锐减,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遂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要求受田者承担定额租调与徭役,对农民人身控制较强。唐初,改租调制为租庸调制,规定男子可以以庸代役,保障了农民有充足的生产时间,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放松。到唐后期,随着均田制崩溃、交税人口锐减,国家实行两税法,征税标准从以人丁为主转变为以财产为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放松。
综上所述,赋税制度的调整体现了国家治理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问题会设计、知识能迁移、思维讲层次、分段有讲究)
审试题要求,确定命题主旨 初步设计“问题”(论点) 上表所示是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关键词,请从表中任选三到四个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试题主题不明确——自拟论题)
读相关素材(史料、图表等) 有效信息 “三国两晋南北朝……租调制、均田制”“隋唐……租庸调制、两税法”等
时空定位 中国古代各朝代
史实梳理(准备论据,先“多多益善”,再“去伪存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的原因、内容和影响;唐代实行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原因、内容和影响
层次鲜明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赋税制度,到唐初的赋税制度,再到唐朝后期的赋税制度
其他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
答题步骤 确定论点 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
梳理论据(2个为宜,不贪多求全)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租调制与均田制
隋唐时期实行的租庸调制与两税法
得出结论(回望论点,展示素养) 赋税制度的调整体现了国家治理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任务2 关税自主运动
材料 宋子文出任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后,加紧改革海关行政制度,为收回国家海关主权而不懈努力。1928年1月,芜湖海关英籍税务司贾士违背命令,擅放食盐通关,宋子文立即决定将其撤掉,另委派西班牙人马悌继任。总税务司英国人易纨士对政府不甚友好,1929年1月,宋子文予以撤掉,由另一位英国人梅乐和担任海关总税务司。为了“慎重关款”及为关税自主做准备,宋子文通令各海关税务司须将实收款额、支出费用分别款目,按期造送表册,以便财政部审查、考核。他认为,海关行政中只使用英语,“不足以重体制而便商民”,通令各海关税务司,嗣后所有海关应用单照、发布文告、批示商人之文件,统应一律以中文为主。鉴于海关职员洋人占绝对优势,1929年年初,宋子文组织海关章制审查委员会,决定停止招收洋人关员,并提高华人关员的地位和待遇,此后“聘雇海关洋员,仅限于技术方面,并须得财长之特许”;主持开办税务专门学校,限制海关方面自行招考关员,逐渐使新关员全由该校学生充任。
——摘编自李新总主编《中华民国史》(第八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子文改革海关行政制度的措施与影响。
【参考答案】 措施:加强对各级海关税务司人员的管理及工作的监督;海关行政用语由英语改为以中文为主;改变海关职员洋人占绝对优势的局面,提高华人关员的地位和待遇;开办税务专门学校,加强对海关关员招考的管理。
影响:加强了对海关行政的管理,有利于收回海关主权,为关税自主创造条件;有利于经贸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中国仍为半殖民地,改革成效有限,关税未能完全实现独立自主。
“四读” 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得出重要信息: 材料:从设问得出是关于“宋子文改革海关行政制度”,进而提炼出材料中改革的措施及其影响
“两定” 限定词(时间、空间、角度): 时空限定——宋子文出任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后;内容限定——宋子文改革海关行政制度
定位词(原因、特点、影响): 第①小问,根据材料中的“宋子文立即决定将其撤掉,另委派西班牙人马悌继任”“总税务司英国人易纨士对政府不甚友好……宋子文予以撤掉”“嗣后所有海关应用单照、发布文告、批示商人之文件,统应一律以中文为主”“鉴于海关职员洋人占绝对优势……决定停止招收洋人关员,并提高华人关员的地位和待遇”“主持开办税务专门学校,限制海关方面自行招考关员,逐渐使新关员全由该校学生充任”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第②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和第①小问,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来回答
【随堂检测】
1.先秦时期,齐国根据土地质量的好坏和数量的多少征收赋税;鲁国根据耕地的多少征收赋税;楚国根据土地产出的多少相应地征收赋税。这些举措( )。
A.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B.极大地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C.使得铁犁牛耕在全国得到普及
D.有效地缓解了土地兼并现象
【解析】据题意可知,先秦时期各诸侯国主要以土地为依据进行征税,该做法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制,从而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故选B项;赋税制度的变革并不会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排除A项;铁犁牛耕得到普及是在西汉,排除C项;赋税制度的改革承认了土地私有,实际上推动了后来土地兼并的出现和加剧,排除D项。
【答案】B
2.史载,隋唐时期关中地区的许多农民被迫贱卖菽粟,然后去市场上以高价购买绢布等纺织品,用以缴纳官府的赋税。这一现象主要说明当时关中地区( )。
A.集市贸易突破坊市界限
B.农业经营模式发生根本改变
C.地方政府放松抑商政策
D.部分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
【解析】根据“隋唐时期关中地区的许多农民被迫贱卖菽粟,然后去市场上以高价购买绢布等纺织品,用以缴纳官府的赋税”可知,政府规定农民需缴纳一定的布调,这迫使农民进入市场,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D项正确;A项发生在宋代,排除;B项“根本改变”表述太绝对,排除;材料不能体现政府态度,排除C项。
【答案】D
3.中国自2002年起逐年调低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由15.3%调整至2009年的9.8%,农产品平均税率由18.8%调整至15.2%,工业品平均税率由14.7%调整至8.9%,基本上取消了配额管理。这是由于我国( )。
A.急需扩大进口增加内需
B.已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C.经济开始与世界经济接轨
D.加入世贸组织后履行责任和义务
【解析】由材料“2002年起逐年调低进口关税”并结合相关史实可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积极配合世贸组织关于关税的要求进行税率调整,故选D项;“急需扩大进口增加内需”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与中国关税的降低无关,排除B项;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就开始与世界经济接轨,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
【答案】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