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学案(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学案(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4 15:1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程标准 目标分解
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 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1.结合古代以来士绅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古代的基层管理组织。(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结合古代社会救济兴盛的原因和影响,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自主预习】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1.演变
(1)战国时期: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2)秦汉:秦朝对户籍实行①    制度,包括一般百姓的户籍、宗室籍、宦籍、市籍等。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设有专人管理户籍。
(3)隋唐:隋统一后,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4)宋元:宋代户籍分主户与客户,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为②    。元朝户口类型复杂,一旦定籍,世代相袭。
(5)明朝:继承元朝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户籍册称“黄册”。
(6)清朝:基本沿袭明制,由于赋役改革,户籍永停编审,名存实亡。
2.目的: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
3.影响因素:社会环境(战事频繁、社会稳定)、政府政策(赋役改革)、统治者的重视程度、经济发展(如商品经济活跃)等。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1.演变
历史阶段 (政府设置)基层组织 民众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
秦汉 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后代沿袭了乡里制度(乡里制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的性质) 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唐朝 设里正、坊正、村正 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王安石实施的保甲制即源于此
明朝 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王阳明推行③   
清朝 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 初期实行里甲制,后推行④    (旨在维护社会治安),保长、甲长、牌长每天傍晚稽查各户有无异样
2.基层组织的任务:征发赋役、维护稳定。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原因
(1)古代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
(2)有识之士的推动。
2.演变
(1)汉朝为积谷备仓,调节粮价,建立⑤      ;秦汉时期统治者会赐给高龄老人鸠杖,以示尊重。
(2)隋唐在备荒方面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倡导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也鼓励民间自置⑥      ;从唐朝开始,政府设立专门机构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
(3)宋朝以后,⑦      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范仲淹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
(4)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3.特点
(1)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社会处于辅助地位。
(2)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日常生活中的赈济。
4.作用: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有利于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客观上有利于维护统治。
  【答案】①分类登记 ②主户 ③十家牌法 ④保甲制 ⑤常平仓制度 ⑥义仓 ⑦宗族内部
【概念解读】
1.中国古代户籍制度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是历代王朝对编户齐民进行控制的最重要手段,户籍制度的核心是对人口的占有与支配。对封建国家而言,赋役是国家的根本,而户籍是赋役征役的依据,因此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户籍的编制与管理。户籍制度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登记制度,二是管理制度。户籍制度通过各级权力机构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它是统治者征调赋役、落实行政管理、执行法律的主要依据,也是国家对农民实行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
2.输籍定样
输籍定样是隋朝制定户等和纳税标准的方法。为了防止地方官吏、豪强在户籍、户等、赋税方面营私舞弊,585年(开皇五年),隋文帝采纳高颎的建议,在全国实行输籍之法,即由政府规定各界民户所应负担的赋税徭役数目,并从轻定额,使之低于豪强地主对于依附农民的剥削,再由政府规定划分户等的标准,作为定样,颁发各州县,使依样划分户等。这一办法颁布以后,许多原来依附于豪强地主的农民纷纷脱离他们,向官府申报户口,纳税服役,成为国家的编户,使得国家财政收入增加,赋役的来源扩大,削弱了豪强地主的经济实力。
思考点 东晋和宋朝户籍制度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解题关键:人口与户籍制度之间的关系。
思路引领:结合东晋和宋朝户籍制度的内容,从人口与户籍制度之间的关系分析说明。
答案提示: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
学思之窗 想一想:古代政府为什么要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无依的人群进行救助 这样的法律规定能落实吗
解题关键:古代政府制定法律的实质及其局限。
思路引领:第①小问,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从根本目的的角度分析其实施的必要性;第②小问,从古代政府制定法律的本质及其局限性可以说明其落实的效果有限。
答案提示
原因: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生活的进行,适应了维护统治的需要。
局限:落实效果有限。
【探究与拓展】
问题探究 结合所学,谈一谈:为什么说对下层贫苦无依的人民进行救济是“仁政”之始
解题关键:“仁政”的含义及实施的目的。
思路引领:结合材料“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从民本思想的角度分析统治者实施“仁政”的必要性。
答案提示:统治者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心和爱心是“仁政”的民本思想,而对下层贫苦无依人民的救助是统治者对人民的同情心和爱心的最基本表现和最低要求,所以说对下层贫苦无依人民进行救济是“仁政”之始。
学习拓展 查阅古代族规家训及相关研究著作,了解宗族在古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解题关键:宗族对社会管理的作用。
思路引领:根据所查阅的古代族规家训的内容,结合所学宗族救助活动的作用,从宗族、文教、社会秩序等方面分析概括。
答案提示:阅读族规家训,关键是了解古代宗族在维护社会秩序上所起到的作用,如提倡和睦乡里,提倡勤劳致富,互助济困,维护政权稳定社会,对于一些违法行为也会以族规家训的方式加以禁绝。要注意剔除古代族规家训中的封建糟粕。
【合作探究】
任务1 中国古代的基层管理
材料一 某同学绘制:宋朝以来社会治理结构图
材料二 某同学整理:宋朝以来绅士阶层社会地位的提升
社会问题 解决方案
均田制崩溃以后,国家不能越过地主阶级直接掌握土地与农民。宋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地方绅士阶层难以将自己的经济、文化力量上升为政治力量,进而控制乡村社会,出现了国家与地方社会脱节的现象 方案 提出 内容 结果
三舍法 北宋王安石 将各地选送的太学生分为三等,层层培训选拔官员,改革单纯通过考试选拔官僚的制度 变法的政治实验失败
学校 取士 北宋程颢 通过学校选拔官员,要求由儒家学者主导文化教育并获得向朝廷推举官员的权力 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采纳
科举 理学化 南宋姚勉 通过科举理学化,让皇帝承认信奉理学的乡村绅士才是国家选官的恰当对象,承认他们在乡村社会的文化权力和政治地位 理学的最高解释权归皇帝,将科举、理学与官学体系相结合,秀才和举人成为功名身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宋朝以来社会治理结构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以绅士阶层社会地位的提升为视角,对材料所蕴含的相关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参考答案】 (1)特点:以儒家思想为主导,通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达州县,再以乡绅自治为中介,延伸到宗族家庭,实现家国同构和中央集权。
(2)解读:均田制崩溃,大地主势力强大,绅士阶层缺乏稳固地位,国家与地方社会治理脱节;王安石变法通过三舍法取士,但改革最终失败;北宋学者提出的文人主导学校取士的方案未被统治者采纳;南宋学者试图将科举理学化,这有助于绅士阶层获得功名身份;绅士阶层地位的提升是利益集团博弈的产物。
“四读” 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得出重要信息: 材料一:从题引得出是关于“宋朝以来社会治理结构”,进而概括出示意图中它的特点。 材料二:从题引“宋朝以来绅士阶层社会地位的提升”得出视角,进而提炼表格信息并进行解读
“两定” 限定词(时间、空间、角度): 第(1)问,时空限定——宋朝以来;内容限定——社会治理结构。第(2)问,时空限定——宋朝以来;角度限定——绅士阶层社会地位的提升
定位词(原因、特点、影响): 第(1)问,根据材料“通过学校选拔官员,要求由儒家学者主导文化教育并获得向朝廷推举官员的权力”“通过科举理学化,让皇帝承认信奉理学的乡村绅士才是国家选官的恰当对象,承认他们在乡村社会的文化权力和政治地位”概括。第(2)问,根据“地方绅士阶层难以……出现了国家与地方社会脱节的现象”“三舍法”“王安石”“变法的政治实验失败”“通过学校选拔官员,要求由儒家学者主导文化教育并获得向朝廷推举官员的权力”“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采纳”“将科举、理学与官学体系相结合,秀才和举人成为功名身份”等关键信息,从本质角度进行解读
任务2 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
材料 从隋朝到清朝粮仓经历的主要变化
朝代 粮仓设 置时间 名称 所在地 存粮 来源 管理和监督
隋朝 585年 义仓 社 捐献 社长
唐朝 627年 义仓 附加税
北宋 963年 义仓 州县 附加税 地方官
南宋 1181年 社仓 乡村 捐献 地方管理,官员监督
元朝 1269年 义仓 社 附加税 地方管理,官员监督
明朝 1529年 社仓 社 附加税 地方管理,官员监督
清朝 1654年 (1679年) 义仓、 社仓 城镇、 集市 捐献 地方管理,官员监督
——据萧公权《中国乡村:19世纪的帝国控制》整理
  提取表中有关信息,并结合所学予以说明。(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示例:中国古代政府比较重视积谷备仓进行社会救济。
从隋朝到清朝,政府通过建立义仓和社仓等地方粮仓体系来贮存粮食。义仓是公益粮仓或设在乡镇的粮仓,社仓是社区粮仓或乡村粮仓。义仓和社仓贮存的粮食不同于常平仓的粮食由官府提供,而是主要来自乡绅富民的捐献以及征收的附加税。早期建立的义仓设有社长,由地方官管理和监督,后期逐渐演变为由地方乡人管理,受当地官府监督。如此演变的原因在于,乡人管理可以更好地保证粮食的来源,官员监督可以确保乡村粮仓体系的运作。
古代粮仓的建立对政府控制灾荒、救济饥民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问题会设计、知识能迁移、思维讲层次、分段有讲究)
审试题要求,确定命题主旨 初步设计“问题”(论点) 提取表中有关信息,并结合所学予以说明。(试题主题不明确——提取表中有关信息)
读相关素材(史料、图表等) 有效信息 “从隋朝到清朝粮仓经历的主要变化”“义仓”“社仓”“社”“州县”“乡村”“城镇”“集市”“捐献”“附加税”“社长”“地方管理,官员监督”
时空定位 中国古代,从隋朝到清朝
史实梳理(准备论据,先“多多益善”,再“去伪存真”) 义仓和社仓的功能;义仓和社仓的异同;义仓的管理及其演变;古代粮仓建立的意义
层次鲜明 粮仓的建立、救济的性质、资金来源、管理方式、演变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其他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
答题步骤 确定论点 中国古代政府比较重视积谷备仓进行社会救济
梳理论据(2个为宜,不贪多求全) 义仓和社仓的功能与异同
义仓的演变及其原因
得出结论(回望论点,展示素养) 古代粮仓的建立对政府控制灾荒、救济饥民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
【随堂检测】
1.秦代乡里制度逐渐定型,县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职权。这反映出秦代(  )。
A.农村基层实行地方自治
B.皇帝直接掌握了乡官的任命权
C.乡里属于社会经济组织
D.乡里组织基层治理作用的凸显
【解析】根据“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职权”可知,乡里组织基层治理的作用凸显,D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自治”,A项不符合题意;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根据材料“县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可知,乡里属于地方行政管理组织,C项错误。
【答案】D
2.《隋书》中记载,长孙平奏请朝廷,让民间每年秋收时每家拿出一石以下的粮食,贫少出,富多出,储存在乡里,用来防备荒年,名叫“义仓”。据此可知,“义仓”(  )。
A.在隋朝之前已经广泛设置
B.主要用于保障朝廷粮食供给
C.具有民间赈灾自救的作用
D.满足了百姓荒年的粮食需求
【解析】根据材料“让民间每年秋收时每家拿出一石以下的粮食,贫少出,富多出,储存在乡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时的“义仓”是指民间百姓出一部分粮食储存起来,以备荒年,具有自救的作用,C项正确;A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B项“保障朝廷粮食供给”说法错误,“义仓”主要用于民间储存粮食以备荒年,与朝廷无关,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义仓”满足了百姓荒年的粮食需求,排除D项。
【答案】C
3.古代户籍制度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以下①②③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
A.“编户齐民”“大索貌阅”“黄册”
B.“编户齐民”、“大索貌阅”、主户客户
C.“大索貌阅”、“编户齐民”、主户客户
D.“大索貌阅”、“编户齐民”、户贴制度
【解析】在中国古代不同的朝代推行不同的户籍制度,汉朝时期推行“编户齐民”的政策,隋朝时期推行“大索貌阅”制度,宋朝推行主客户制度,B项正确;明代推行“黄册”制度排除A项;C项中的“大索貌阅”和“编户齐民”顺序颠倒,排除;户贴是宋朝发给民户的纳税通知书,与户籍制度无关,排除D项。
【答案】B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