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素养测评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素养测评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4-04 15:14:05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圆素养测评卷
(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3.测试范围:第五单元。
【第一部分】知识·巩固(35分)
一、用心思考,认真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本题3分)用圆规画圆时,圆规的针尖所在的点叫做( ),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 ),同圆的所有半径( )。
【答案】 圆心 半径 相等
【分析】圆规在画圆时,有针的一脚不动,有笔头的一脚旋转一周,得到圆,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所以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同圆的所有半径相等。据此解答。
【详解】用圆规画圆时,圆规的针尖所在的点叫做圆心,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同圆的所有半径相等。
【点睛】掌握圆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本题1分)壮壮打算利用下图的方法测量没有圆心的圆的直径,这是因为( )。
【答案】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详解】直径经过圆心,并且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壮壮先固定圆周上一点作为线段的一个端点,再通过旋转的方式,尝试并找出圆内最长的线段,从而找出直径。用这个方法测量没有画出圆心的圆的直径,这是因为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3.(本题2分)把一个圆形纸片沿着直径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周长增加了4厘米,则这个圆的半径是( )厘米,近似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答案】 2 12.56
【分析】按照题目的拼法形成的长方形,其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宽是圆的半径,所以周长等于圆的周长加两个半径,所以增加的4厘米是两个半径的长,据此求出半径是2厘米,再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即可。
【详解】4÷2=2(厘米)
3.14×2×2
=6.28×2
=12.56(平方厘米)
这个圆的半径是2厘米,近似长方形的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
【点睛】考查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关键是要清楚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了两个半径的长度。
4.(本题3分)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厘米,这个圆的半径是( ),它的直径是( ),它的面积是( )。
【答案】 4厘米/4cm 8厘米/8cm 50.24平方厘米/50.24cm2
【分析】圆的半径=周长÷圆周率÷2,圆的直径=半径×2,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的平方,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25.12÷3.14÷2=4(厘米)
4×2=8(厘米)
3.14×42
=3.14×16
=50.24(平方厘米)
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厘米,这个圆的半径是4厘米,它的直径是8厘米,它的面积是50.24平方厘米。
【点睛】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5.(本题4分)两个圆的半径之比是4∶3,它们的直径之比是( ),周长之比是( ),面积之比是( ),如果较大的圆的周长是12.56cm,则较小的圆的周长是( )cm。
【答案】 4∶3 4∶3 16∶9 9.42
【分析】由题意可知,两个圆的半径之比是4∶3,则假设两个圆的半径分别为4和3,根据直径=半径×2,圆的周长公式:C=πd,圆的面积公式:S=πr2,据此求出它们的直径之比、周长之比和面积之比;根据圆的周长公式求出较大的圆的直径,进而求出较小的圆的直径,最后求出较小的圆的周长。
【详解】假设两个圆的半径分别为4和3
(4×2)∶(3×2)
=8∶6
=(8÷2)∶(6÷2)
=4∶3
4π∶3π=4∶3
42π∶32π
=16π∶9π
=16∶9
12.56÷3.14=4(cm)
4÷4×3
=1×3
=3(cm)
3.14×3=9.42(cm)
则两个圆的半径之比是4∶3,它们的直径之比是4∶3,周长之比是4∶3,面积之比是16∶9,如果较大的圆的周长是12.56cm,则较小的圆的周长是9.42cm。
【点睛】本题考查比的意义,结合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6.(本题2分)已知圆形纸片的直径是10cm,将这个圆形纸片沿直径连续对折三次,得到的扇形的圆心角是( )°,面积是( )cm2。
【答案】 45 9.8125
【分析】对折三次之后是将360°平均分成8份,用360°÷8,求出扇形圆心角;再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面积=πr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360°÷8=45°
3.14×(10÷2)2×
=3.14×52×
=3.14×25×
=78.5×
=9.8125(cm2)
已知圆形纸片的直径是10cm,将这个圆形纸片沿直径连续对折三次,得到的扇形的圆心角是45°,面积是9.8125cm2。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折叠三次就是把这个圆平均分成的份数,以及扇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7.(本题2分)如果在一个长8cm,宽4cm的长方形纸板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那么这个圆的面积是( );如果剪下一个最大的半圆,那么这个最大半圆的面积是( )。
【答案】 12.56 25.12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剪下最大的圆的直径为4cm,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可以算出圆的面积;如果剪下一个最大的半圆,可以以8cm作为圆的直径,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求出整个圆的面积除以2即可。
【详解】圆的半径:4÷2=2(cm)
圆的面积:3.14×
=3.14×4
=12.56(cm2)
半圆的半径:8÷2=4(cm)
半圆的面积:
=3.14×16÷2
=50.24÷2
=25.12(cm2)
圆的面积是12.56cm2,半圆的面积是25.12cm2。
【点睛】此题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圆的面积公式。
8.(本题3分)钟面上从6时到9时,时针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如果时针长5cm,那么时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 )cm,时针所走的面积是( )cm2。
【答案】 90 7.85 19.625
【分析】把钟面看作一个圆周,是360°,钟面上有12个大格,指针每走过1个大格,就旋转30°。从6时到9时,时针从“6”到“9”顺时针转了3个大格,用30°×3即可求出时针旋转了90°。90°÷360°=,即时针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半径为5cm的圆周长的;时针所走的面积是半径为5cm的圆面积的。
【详解】30°×3=90°
3.14×(5×2)×
=3.14×10×
=31.4×
=7.85(cm)
3.14×52×
=3.14×25×
=78.5×
=19.625(cm2)
所以,钟面上从6时到9时,时针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时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7.85cm,时针所走的面积是19.625cm2。
【点睛】时针旋转的角度占周角的几分之几,时针尖端就走了圆周长的几分之几,时针扫过的面积就占圆面积的几分之几。
9.(本题1分)一个圆环内圆的半径是4cm,比外圆的半径少1cm,圆环的面积是( )cm2。
【答案】28.26
【分析】先用圆环的内圆半径加1cm求出外圆的半径;再根据圆环的面积求出圆环的面积。
【详解】4+1=5(cm)
3.14×(52-42)
=3.14×(25-16)
=3.14×9
=28.26(cm2)
所以圆环的面积是28.26 cm2。
【点睛】求圆环面积时要先算出的是两圆半径的“平方差”,而不是“差的平方”。
10.(本题1分)求阴影部分面积(长度单位:厘米),阴影部分面积是( )平方厘米。
【答案】25
【分析】阴影部分是一个三角形,根据圆的特点可知,这个三角形的底边长等于圆的直径,高等于圆的半径,已知圆的直径为10厘米,则半径为(10÷2)厘米,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代入数据即可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详解】10×(10÷2)÷2
=10×5÷2
=25(平方厘米)
即阴影部分面积是25平方厘米。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通过圆的特点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
11.(本题2分)下图中圆的周长是18.84dm,则圆的面积是( )dm2,正方形的面积是( )dm2。

【答案】 28.26 18
【分析】将圆的周长除以3.14再除以2,求出圆的半径,从而根据圆面积S=πr2列式求出圆的面积;
将正方形沿着一条对角线一分为二,每个小三角形的底是圆的直径,高是圆的半径,根据三角形面积=底×高÷2,求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将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乘2,即可求出正方形的面积。
【详解】18.84÷3.14÷2=3(dm)
3.14×32=28.26(dm2)
(3×2)×3÷2×2
=6×3÷2×2
=18(dm2)
所以,圆的面积是28.26dm2,正方形的面积是18dm2。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周长和面积、三角形的面积,熟记公式并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12.(本题1分)如图,一个半径为1cm的小圆盘沿着一个直径为4cm的大圆盘外侧做无滑动的滚动。当小圆盘的中心围绕大圆盘中心转动90度后,小圆盘运动过程中扫过的面积是( )cm2。
【答案】12.56
【分析】如下图,涂黄色阴影部分是两个半径为1cm的半圆,可以组成一个圆;黑色阴影部分是一个圆环;所以小圆盘运动过程中扫过的面积=圆环的面积+半径为1cm的小圆面积。
根据圆环的面积公式S环=π(R2-r2),圆的面积公式S=πr2,代入数据计算求解。
【详解】4÷2=2(cm)
2+1×2
=2+2
=4(cm)
3.14×(42-22)×
=3.14×(16-4)×
=3.14×12×
=9.42(cm2)
3.14×12=3.14(cm2)
一共:9.42+3.14=12.56(cm2)
小圆盘运动过程中扫过的面积是12.56cm2。
【点睛】本题考查圆环的面积、圆的面积公式的运用,分析出小圆盘运动过程中扫过的面积是由哪些图形的面积相加得到,然后根据图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
二、仔细推敲,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X,每题1分,共5分)
13.(本题1分)任何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14倍。( )
【答案】×
【分析】根据教材中关于圆周率的含义的推导可知,圆的周长和它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圆周率用“π”表示,π的取值是3.14159265…;由此判断即可。
【详解】一个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π约等于3.14,并不等于3.14,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的关键在于区分π和3.14的区别。
14.(本题1分)在同一个圆中,圆心角越大,扇形面积就越小。( )
【答案】×
【分析】在同一个圆中,半径是确定的,那么圆心角越大,扇形面积就越大。
【详解】在同一个圆中,圆心角越大,扇形面积就越大。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面积,扇形面积和半径、圆心角的大小相关。
15.(本题1分)在同一个圆中,半圆的周长大于圆周长的一半。( )
【答案】√
【分析】根据半圆的周长=整圆的周长的一半+一条直径的长度,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在同一个圆中,半圆的周长比圆周长的一半多一条直径的长度。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半圆的周长,明确半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6.(本题1分)一个圆的半径是2dm,那么这个圆的面积与周长相等。( )
【答案】×
【分析】根据圆的面积公式:面积=π×半径2;圆的周长公式:周长=π×半径×2;因为面积和周长意义不同,所以无法比较,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个圆的半径是2dm,那么这个圆的面积与周长无法比较。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圆的面积、周长的意义以及应用,关键明确:只有同类量,才能比较大小。
17.(本题1分)杂技团小红骑的自行车,前轮滚动4周,则后轮要滚动5周,前轮与后轮的直径的比是4∶5。( )
【答案】×
【分析】因为前轮所行的路程和后轮所行的路程相等,所以前轮周长×前轮滚动的周数=后轮周长×后轮滚动的周数。据此可知:前轮周长×4=后轮周长×5,所以前轮周长与后轮周长的比是5∶4;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可推导出:两圆周长的比等于直径的比,所以前轮与后轮的直径的比是5∶4。
【详解】因为前轮周长×4=后轮周长×5,所以前轮周长∶后轮周长=5∶4,所以前轮直径∶后轮直径=5∶4。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解决此题关键是明确自行车前轮和后轮所行路程相等、自行车轮子的周长×自行车轮子的转数=自行车所行的路程。
三、反复比较,合理选择。(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5分)
18.(本题1分)车轮是圆形,看表演时人们一般会围成圆形,这些都是因为( )。
A.同圆中半径都相等 B.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C.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D.圆的面积比较大
【答案】A
【分析】看表演时人们都喜欢离演出人员近一点,将演出人员的位置看作圆心,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所以表演时人们一般会围成圆形,此时所有人看表演的距离都一样,据此分析。
【详解】由分析可得:
看表演时人们一般会围成圆形,是因为同圆中半径都相等,这样所有人离演出人员的距离都相等。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基本知识的应用,熟悉圆的特征,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
19.(本题1分)圆周率最早是由我国古代数学家( )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的。
A.杨辉 B.祖冲之 C.刘徽 D.贾思贤
【答案】B
【分析】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据此解答。
【详解】圆周率最早是由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
因此圆周率最早是由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的。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除了掌握圆周率的相关知识外,还应熟悉与其相关联的知识。
20.(本题1分)如图,求半圆的周长,列式正确的是( )。
A.(3.14×12×2)÷2 B.3.14×(12×2)÷2+12
C.3.14×12+12×2 D.3.14×12×2
【答案】C
【分析】根据半圆的周长=整圆的周长的一半+一条直径的长度,据此计算即可。
【详解】3.14×(12×2)÷2+12×2
=3.14×12×2÷2+12×2
=3.14×12×(2÷2)+12×2
=3.14×12×1+12×2
=3.14×12+12×2
=37.68+24
=61.68(cm)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半圆的周长,明确半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1.(本题1分)观察下面两个图形中的阴影部分,周长和面积的大小关系是( )。

A.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B.周长不相等,面积相等
C.周长和面积都相等 D.周长和面积都不相等
【答案】B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左图中两个完全一样的半圆可以组成一个圆;左图阴影部分的周长=直径为4的圆的周长+正方形的两条边长,左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直径为4的圆的面积;
右图中4个完全一样的圆可以组成一个圆;右图阴影部分的周长=直径为4的圆的周长,右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直径为4的圆的面积;
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πd,圆的面积公式S=πr2,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代入数据计算,得出结论。
【详解】左图阴影部分的周长:
3.14×4+4×2
=12.56+8
=20.56
左图阴影部分的面积:
4×4-3.14×(4÷2)2
=16-3.14×4
=16-12.56
=3.44
右图阴影部分的周长:
3.14×4=12.56
右图阴影部分的面积:
4×4-3.14×(4÷2)2
=16-3.14×4
=16-12.56
=3.44
左图阴影部分的周长≠右图阴影部分的周长
左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右图阴影部分的面积
综上所述,两个图形中的阴影部分,周长和面积的大小关系是周长不相等,面积相等。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组合图形周长、面积的求法,分析出组合图形的周长是由哪些线段和曲线组成,根据图形的周长公式求解;分析出组合图形的面积是由哪些图形的面积相加或相减得到,根据图形的面积公式求解。
22.(本题1分)如图,有一块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草地,在这块正方形草地的一组相对的顶点上各有一颗大树,每棵大树上都用绳子拴着一只羊,绳子的长都是10米。两只羊都能吃到草的草地面积是( )平方米(大树的树干忽略不计)。

A.114 B.57 C.86 D.43
【答案】B
【分析】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圆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2,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代入数据计算求解。

【详解】(3.14×102×-10×10÷2)×2
=(3.14×100×-100÷2)×2
=(78.5-50)×2
=28.5×2
=57(平方米)
两只羊都能吃到草的草地面积是57平方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圆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运用,也可以用半圆的面积减去正方形的面积求解。
【第二部分】计算·效率(24分)
四、看清题目,巧思妙算。(共24分)
23.(本题4分)直接写出得数。
×= 15÷= 99×0.87+0.87= 0×(-)=
1+-= 33= ÷= 3π=
【答案】;25;87;0
;27;;9.42
【详解】略
24.(本题12分)脱式计算。
3.14×62 3.14× 3.14×(312-262)
3.14×82 3.14×9.5×2 3.14×72-3.14×42
【答案】113.04;1661.06;894.9
200.96;59.66;103.62
【分析】四则运算分为两级。加法、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1)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法),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法)。
(2)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的。
【详解】3.14×62
=3.14×36
=113.04
3.14×
=3.14×529
=1661.06
3.14×(312-262)
=3.14×(961-676)
=3.14×285
=894.9
3.14×82
=3.14×64
=200.96
3.14×9.5×2
=29.83×2
=59.66
3.14×72-3.14×42
=3.14×(49-16)
=3.14×33
=103.62
25.(本题8分)计算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单位:cm)
【答案】左图:34.84厘米;19.74平方厘米
右图:75.36厘米;31.4平方厘米
【分析】左边的图形的周长包含两个长度为8厘米的边以及一个直径为6厘米的圆的周长;面积可以看成一个长为8厘米宽为6厘米的长方形去掉一个直径为6厘米的圆的面积;
右边的图形周长包含三个圆的周长,直径分别为2厘米、10厘米、10+2=12厘米;面积用最大圆的面积减去两个小圆的面积即可。
【详解】左图周长:
3.14×6+8×2
=18.84+16
=34.84(厘米)
面积:
6×8-3.14×(6÷2)2
=48-3.14×9
=48-28.26
=19.74(平方厘米)
右图周长:
3.14×(10+2)+3.14×10+3.14×2
=37.68+31.4+6.28
=75.36(厘米)
面积:
3.14×[(10+2)÷2]2-3.14×(10÷2)2-3.14×(2÷2)2
=3.14×36-3.14×25-3.14×1
=113.04-78.5-3.14
=34.54-3.14
=31.4(平方厘米)
【第三部分】实践·应用(31分)
五、实践操作,探索创新。(共6分)
26.(本题6分)按要求操作。
(1)在上面的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
(2)画出这个组合图形所有的对称轴。
【答案】见详解
【分析】(1)所画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2)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所以(1)的组合图形有4条对称轴。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作图:
(1)
(2)
【点睛】本题考查圆的画法以及对称轴画法以及数量。
六、活学活用,解决问题。(共25分)
27.(本题5分)王伯伯家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2米,宽8米,他想给菜地安装自动灌溉喷头(如图,喷洒面为圆形)。经询问商家,有最远喷射2米(20元/个)、3米(25元1个)、4米(30元/个)、5米(35元/个)、6米(40元/个)的喷头,连接水管5元/个。王伯伯想了想,决定考虑3个因素:不能喷到菜地外,尽可能喷的面积大,花钱较少。那么,他该怎样给菜地安装自动灌溉喷头呢?计算并简单说说这样安装的理由。

【答案】见详解
【分析】由题意可知,要求不能喷到菜地外,尽可能喷的面积大,花钱较少,结合长方形的长12米宽8米,以及自动喷头喷洒面为圆形(即同一个自动喷头最远喷射距离是相等的);可以尽可能的把长方形分割成几个正方形;
先以宽边为直径,分割出来一个直径为8米的正方形,则应选择最远喷射8÷2=4米的一个喷头;
这样还剩一个长为8米,宽为12-8=4米的长方形,再把它继续分割成两个正方形,边长为4米即可。再选择4÷2=2米的两个喷头,以及三根连接水管,这样就符合要求了。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如图所示:

8÷2=4(米)
12-8=4(米)
4÷2=2(米)
30+20×2+5×3
=30+40+15
=70+15
=85(元)
答:这样安装不会喷到菜地外,喷的面积比较大,而且花钱较少。
【点睛】本题考查圆的认识,明确正方形比长方形更接近于圆形的特点,以及喷头喷射的距离是圆的直径是解题的关键。
28.(本题5分)小海找到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中间有圆孔的长方形铁片,他测量的有关数据(单位:厘米)如下。现在,小海想把直角三角形、长方形分别从圆孔里穿过,你觉得他能做到吗?请通过计算说明。(铁片的厚度不计)
【答案】直角三角形能,长方形不能
【分析】三角形面积=底×高÷2,三角形高=面积×2÷底,据此求出直角三角形底边5厘米对应的高,如果这个高比2.8厘米短,那么直角三角形能穿过圆孔;
长方形最短的边是宽,宽比圆孔的直径长,那么长方形不能穿过圆孔。
【详解】3×4÷2=6(平方厘米)
6×2÷5=2.4(厘米)
2.4<2.8,所以三角形能穿过圆孔。
3>2.8,所以长方形不能穿过圆孔。
答:直角三角形能穿过圆孔,长方形不能穿过圆孔。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认识、三角形的面积,掌握圆的特征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9.(本题5分)公园里有一个圆形水池,量得水池的直径是40米,水池的中间有一个圆形小岛,小岛的半径是6米。这个水池的水面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图所示)

【答案】1142.96平方米
【分析】根据题意,求出这个水池的水面面积,就是求圆环的面积,根据圆环的面积公式:面积=π×(大圆半径2-小圆半径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3.14×[(40÷2)2-62]
=3.14×[202-36]
=3.14×[400-36]
=3.14×364
=1142.96(平方米)
答:这个水池的水面面积是1142.96平方米。
【点睛】熟练掌握圆环的面积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0.(本题5分)在一个长8米宽6米的长方形花圃中,建了一个最大的圆形花坛。
(1)请在左图中画出这个圆形花坛。
(2)这个圆形花坛的面积为( )平方米。
(3)圆形花坛中有一个扇形区域种郁金香,这个扇形的圆心角是105度,请在图中画出郁金香的种植区域,并标出圆心角的度数。
【答案】(1)见详解;(2)28.26;(3)见详解
【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的圆的直径是6米。在长方形内找出一个合适的点作为圆心,取半径3米,画出这个圆;
(2)圆面积=3.14×半径2,据此列式求出这个圆的面积;
(3)以圆心为顶点,利用量角器画出一个105度的角,延长角的两边和圆周相交,画出扇形。
【详解】
(2)6÷2=3(米)
3.14×32=28.26(平方米)
所以,这个圆形花坛的面积为28.26平方米。
(1)(3)如图:
【点睛】本题考查了画圆及扇形、圆的面积,掌握圆和扇形的作图方法、圆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31.(本题5分)如下图所示,张大爷利用一面墙,用篱笆围了一个直径10米的半圆形鸡舍。
(1)围成这个鸡舍至少要多长的篱笆?
(2)这个鸡舍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如果将这个半圆形鸡舍的直径增加2米,这个鸡舍的面积将扩大多少平方米?
【答案】(1)15.7米;(2)39.25平方米;(3)17.27平方米
【分析】(1)圆周长=3.14×直径,据此求出直径是10米的圆的周长,再将其除以2,即可求出围成这个鸡舍至少要多长的篱笆;
(2)圆面积=3.14×半径2,据此先求出直径是10米圆的面积,再将其除以2,即可求出鸡舍的面积;
(3)根据(2)的求法,求出直径增加2米后鸡舍的面积,再利用减法求出这个鸡舍的面积将扩大多少平方米。
【详解】(1)3.14×10=31.4(米)
31.4÷2=15.7(米)
答:围成这个鸡舍至少要15.7米的篱笆。
(2)3.14×(10÷2)2÷2
=3.14×52÷2
=39.25(平方米)
答:这个鸡舍的面积是39.25平方米。
(3)10+2=12(米)
3.14×(12÷2)2÷2
=3.14×62÷2
=56.52(平方米)
56.52―39.25=17.27(平方米)
答:这个鸡舍的面积将扩大17.27平方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周长和面积,熟记并灵活运用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第四部分】思维·探究(10分)
七、思维创新,实践探究。(共10分)
32.(本题5分)如图所示,AB是圆O的直径,AB⊥BC,B为垂足。线段AC与圆O相交于点D,AB=BC=8厘米。

(1)求∠AOD的度数
(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π取3.14)
【答案】(1)90°
(2)20.56平方厘米
【分析】(1)观察图形可知,三角形AO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此判断∠AOD的度数。
(2)观察图形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圆的面积+梯形DOBC的面积-三角形OBC的面积;
根据圆的面积S=πr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代入数据计算求解。
【详解】(1)线段AO=OD,且OD⊥OA,所以∠AOD=90°。
答:∠AOD的度数是90°。
(2)圆的半径:8÷2=4(厘米)
圆的面积:
×3.14×42
=×3.14×16
=12.56(平方厘米)
梯形的面积:
(4+8)×4÷2
=12×4÷2
=24(平方厘米)
三角形的面积:
4×8÷2
=32÷2
=16(平方厘米)
阴影部分的面积:
12.56+24-16=20.56(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0.56平方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组合图形面积的求法,分析组合图形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然后看是求几种图形的面积和还是求面积差,根据图形面积公式解答。
33.(本题5分)如图,空地上有一座长方形羊圈。这座长方形羊圈的长是6米,宽是4米,在羊圈的墙角上栓着一只小羊。
(1)栓羊的绳长是4米,小羊在空地上的活动范围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栓羊的绳长是6米,那么小羊的活动范围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答案】(1)37.68平方米
(2)50.24平方米
【分析】(1)栓羊的绳长是4米,那么羊在空地上的活动范围是一个以4米为半径的圆;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2)栓羊的绳长是6米,那么羊在空地上的活动范围是由两部分组成,一个以6米为半径的圆和一个以(6-4)米为半径的圆,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分别求出这两部分的面积,再减去上一题的面积,即是小羊的活动范围增加的面积。
【详解】(1)3.14×42×
=3.14×16×
=3.14×12
=37.68(平方米)
答:小羊在空地上的活动范围是37.68平方米。
(2)3.14×62×+3.14×(6-4)2×
=3.14×36×+3.14×4×
=84.78+3.14
=87.92(平方米)
87.92-37.68=50.24(平方米)
答:小羊的活动范围增加了50.24平方米。
【点睛】本题考查圆的面积公式的运用,弄清羊的活动范围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是解题的关键。第五单元圆素养测评卷
(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3.测试范围:第五单元。
【第一部分】知识·巩固(35分)
一、用心思考,认真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用圆规画圆时,圆规的针尖所在的点叫做( ),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 ),同圆的所有半径( )。
2.壮壮打算利用下图的方法测量没有圆心的圆的直径,这是因为( )。
3.把一个圆形纸片沿着直径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周长增加了4厘米,则这个圆的半径是( )厘米,近似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4.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厘米,这个圆的半径是( ),它的直径是( ),它的面积是( )。
5.两个圆的半径之比是4∶3,它们的直径之比是( ),周长之比是( ),面积之比是( ),如果较大的圆的周长是12.56cm,则较小的圆的周长是( )cm。
6.已知圆形纸片的直径是10cm,将这个圆形纸片沿直径连续对折三次,得到的扇形的圆心角是( )°,面积是( )cm2。
7.如果在一个长8cm,宽4cm的长方形纸板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那么这个圆的面积是( );如果剪下一个最大的半圆,那么这个最大半圆的面积是( )。
8.钟面上从6时到9时,时针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如果时针长5cm,那么时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 )cm,时针所走的面积是( )cm2。
9.一个圆环内圆的半径是4cm,比外圆的半径少1cm,圆环的面积是( )cm2。
10.求阴影部分面积(长度单位:厘米),阴影部分面积是( )平方厘米。
11.下图中圆的周长是18.84dm,则圆的面积是( )dm2,正方形的面积是( )dm2。

12.如图,一个半径为1cm的小圆盘沿着一个直径为4cm的大圆盘外侧做无滑动的滚动。当小圆盘的中心围绕大圆盘中心转动90度后,小圆盘运动过程中扫过的面积是( )cm2。
二、仔细推敲,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X,每题1分,共5分)
13.任何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14倍。( )
14.在同一个圆中,圆心角越大,扇形面积就越小。( )
15.在同一个圆中,半圆的周长大于圆周长的一半。( )
16.一个圆的半径是2dm,那么这个圆的面积与周长相等。( )
17.杂技团小红骑的自行车,前轮滚动4周,则后轮要滚动5周,前轮与后轮的直径的比是4∶5。( )
三、反复比较,合理选择。(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5分)
18.车轮是圆形,看表演时人们一般会围成圆形,这些都是因为( )。
A.同圆中半径都相等 B.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C.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D.圆的面积比较大
19.圆周率最早是由我国古代数学家( )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的。
A.杨辉 B.祖冲之 C.刘徽 D.贾思贤
20.如图,求半圆的周长,列式正确的是( )。
A.(3.14×12×2)÷2 B.3.14×(12×2)÷2+12
C.3.14×12+12×2 D.3.14×12×2
21.观察下面两个图形中的阴影部分,周长和面积的大小关系是( )。

A.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B.周长不相等,面积相等
C.周长和面积都相等 D.周长和面积都不相等
22.如图,有一块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草地,在这块正方形草地的一组相对的顶点上各有一颗大树,每棵大树上都用绳子拴着一只羊,绳子的长都是10米。两只羊都能吃到草的草地面积是( )平方米(大树的树干忽略不计)。

A.114 B.57 C.86 D.43
【第二部分】计算·效率(24分)
四、看清题目,巧思妙算。(共24分)
23.(本题4分)直接写出得数。
×= 15÷= 99×0.87+0.87= 0×(-)=
1+-= 33= ÷= 3π=
24.(本题12分)脱式计算。
3.14×62 3.14× 3.14×(312-262)
3.14×82 3.14×9.5×2 3.14×72-3.14×42
25.(本题8分)计算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单位:cm)
【第三部分】实践·应用(31分)
五、实践操作,探索创新。(共6分)
26.(本题6分)按要求操作。
(1)在上面的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
(2)画出这个组合图形所有的对称轴。
六、活学活用,解决问题。(共25分)
27.(本题5分)王伯伯家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2米,宽8米,他想给菜地安装自动灌溉喷头(如图,喷洒面为圆形)。经询问商家,有最远喷射2米(20元/个)、3米(25元1个)、4米(30元/个)、5米(35元/个)、6米(40元/个)的喷头,连接水管5元/个。王伯伯想了想,决定考虑3个因素:不能喷到菜地外,尽可能喷的面积大,花钱较少。那么,他该怎样给菜地安装自动灌溉喷头呢?计算并简单说说这样安装的理由。

28.(本题5分)小海找到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中间有圆孔的长方形铁片,他测量的有关数据(单位:厘米)如下。现在,小海想把直角三角形、长方形分别从圆孔里穿过,你觉得他能做到吗?请通过计算说明。(铁片的厚度不计)
29.(本题5分)公园里有一个圆形水池,量得水池的直径是40米,水池的中间有一个圆形小岛,小岛的半径是6米。这个水池的水面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图所示)

30.(本题5分)在一个长8米宽6米的长方形花圃中,建了一个最大的圆形花坛。
(1)请在左图中画出这个圆形花坛。
(2)这个圆形花坛的面积为( )平方米。
(3)圆形花坛中有一个扇形区域种郁金香,这个扇形的圆心角是105度,请在图中画出郁金香的种植区域,并标出圆心角的度数。
31.(本题5分)如下图所示,张大爷利用一面墙,用篱笆围了一个直径10米的半圆形鸡舍。
(1)围成这个鸡舍至少要多长的篱笆?
(2)这个鸡舍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如果将这个半圆形鸡舍的直径增加2米,这个鸡舍的面积将扩大多少平方米?
【第四部分】思维·探究(10分)
七、思维创新,实践探究。(共10分)
32.(本题5分)如图所示,AB是圆O的直径,AB⊥BC,B为垂足。线段AC与圆O相交于点D,AB=BC=8厘米。

(1)求∠AOD的度数
(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π取3.14)
33.(本题5分)如图,空地上有一座长方形羊圈。这座长方形羊圈的长是6米,宽是4米,在羊圈的墙角上栓着一只小羊。
(1)栓羊的绳长是4米,小羊在空地上的活动范围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栓羊的绳长是6米,那么小羊的活动范围增加了多少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