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古诗词诵读第8课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同步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古诗词诵读第8课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同步练习(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4 21:3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诗词诵读 第8课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横线上。
萝卜(bo bǔ)____ 卜算子(bo bǔ)____
横线(héng hèng)____ 蛮横(héng hèng)____
二、辨字组词。
横( ) 聚( ) 欲( ) 始( )
簧( ) 骤( ) 裕( ) 抬( )
三、解释下列的字词。
眼波横:____ 眉峰聚:____
才始:____ 若:____
四、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题。
(1)下列诗句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B.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C.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D.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2)下列对《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作者在浙东为好友鲍浩然送别时写的一首词。
B. 词的上阕运用了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把江南秀丽的山水比作女子的眼波和眉毛,极富人情味。
C. 本词构思别致,词的下阕用了两个“送”和两个“归”,把季节和人巧妙地联系起来,表面上吐露惜春之情,实际上寄托了对朋友美好前景的祝愿。
D. 这是一首风格独特的送别词,与朋友分别时一般都是凄切、悲凉的,但是这首词笔调轻松活泼,语言风趣俏皮,想象新颖且充满情趣。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表达了词人与朋友离别的惆怅与悲凉的感情。
B. “送鲍浩然之浙东”和“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之”的意思相同。
C.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六、阅读理解。
1. 课内阅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 王观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片“眼波横”“眉峰聚”的比喻有什么新巧、动人之处?“眉眼盈盈处”的丰富含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片四句用了三个“春”字,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课外阅读。
送友人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注释】
①水国:水多。
②蒹葭(jiān jiā):水草名。
③苍苍:深青色。
④今夕:今晚。
⑤离梦:离人的梦。
⑥杳(yǎo):无影无声。
⑦关塞:边关塞外,代指遥远的地方。
(1)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要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往往要借助独特的景物。从第一、二句能看出本诗是在____季所作,选取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都能够传递离情。
(2)第三句诗的意思是:谁说友人千里之别从今晚就开始了?根据这句话的意思和语气可知道最后一句诗的意思是( )
A. 离别后的梦无声无息,就像迢迢关塞一样绵长(有这样的梦相伴,我们如同没有分离)。
B. 离别后连相逢的梦也杳无踪迹,它竟像迢迢关塞那样遥远(让我连离别的思念都无法寄托)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横线上。
bo bǔ
héng hèng
二、辨字组词。
横线 聚集 欲望 开始
弹簧 骤然 富裕 抬举
三、解释下列的字词。
美人流动的眼波。 美人蹙起的眉毛。
方才。 假如。
四、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水就像流动的眼波,山就像聚拢的眉峰 。
(2)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归去。要是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五、选择题。
(1)C
(2)A
(3)A
六、阅读理解。
1.(1)上片写眼前送别之景,下片写朋友将去之地。
(2)词人从“眉如春山”“眼如秋水”的比喻中翻出比喻,反过来用“眉峰”“眼波”比喻山水,构思新奇。“眉眼盈盈处”一语双关,既指友人所去浙东的秀丽山水,又描绘了送别时脉脉含情的神态。
(3)“春归”“君归”全都无法挽留,“才送”“又送”可见悲情不断,以“春归”映衬“君归”,表现愁苦之深。但词人痴想友人能赶上春并和春同住,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2.(1)秋 蒹葭 霜 寒月
苍山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