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草船借箭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5草船借箭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4 19:3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学 科 语文 年 级 五 教学形式 授课
课题名称 5.草船借箭
学情分析 本单元配合“古典名著之旅”这一专题,在课后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多项教学内容。通过选文、改编、排练、表演课本剧使学生进一步感悟鲜明的历史人物的形象;“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快乐读书吧”都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帮助学生学习阅读名著的方法。目的是引领学生自觉走进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 指导学生学习写读后感。这是本单元的又一语文素养。教学中可以首先借用范文让学生了解读后感这种文体;引导学生选择书或文章中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两个内容,写出自己真实、具体的感受。建议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课文或自己读过的其他名著进行选材和命题。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古典名著之旅”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项教学内容。四篇课文有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改写的《草船借箭》;有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景阳冈》;还有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的《猴王出世》;有根据《红楼梦》第七十回选编的《红楼春趣》。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学生对这两个方面也较感兴趣,教学中并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实际,指导学生重点感受这两个方面,在阅读和感受中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本单元课文都是由原著节选或改编而来的,教学时要注意由此生发开去,注意适度拓展,引导学生初步接触原著,了解相关资料,阅读某些章节,启发学生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感受语言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中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兴趣。 3.能大致读懂“阅读链接”中原著片段,并能找到课文中对应的段落。 4.借助资料了解三国时代的一些历史背景,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形象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难点: 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策略: 采用读、猜、搜、写、画、演多样化作业题型,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主动作业,深度学习,爱上语文,爱上古典名著。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深入研读, 感受形象 品读课文, 分析人物 围绕中心,学习表达 结合单元整体编排的意图与特点,体现大单元教学理念,进行作业设计。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思维能力等个体的差异,采用读、猜、搜、写、画、演多样化作业题型,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主动作业,深度学习,爱上语文,爱上古典名著。用心设计,发展兴趣;学科设计,提升素养;多维设计,链接生活。 1.自学课文,圈画词句。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课文第6自然段中的句子。 3.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情况。 1.学完课文后,你对诸葛亮、周瑜、曹操和鲁肃有没有进一步的了解?小组内交流讨论。 2.全班学生交流汇报。 3.读读课后的“阅读链接”,找出课文对应的段落,感受语言的特点。 1.联系上下文阅读法、做批注阅读法、圈重点词句阅读法、借助相关资料阅读法 2.作者是怎样将文中人物的性格刻画得既鲜明又形象的呢? (2)作者抓住了四个人物不同的特点,如他们的语言、动作等,从而体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各异。 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分析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的性格特点,全面感受人物形象。把原著与课文进行对比阅读,激发起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板书设计
分层作业设计 A类基础必做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鲁肃知道dū du( )很dù jì( )诸葛亮的才干,所以对诸葛亮的请求直接zhào bàn( ), diào dù( )了二十条船帮助诸葛亮,最终shén jī miào suàn ( )的诸葛亮运用计谋顺利完成了任务。 二、用横线画出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1.街上有人摆下擂(léi lèi)台,不少人在那里擂(léi lèi)鼓呐喊。 2.五更时分,船靠近曹军水(寨 赛),军士们擂鼓呐喊,曹操得知动静后派弓(弩 努)手放箭。 三、在括号里填带“然”字的两字词语。 周瑜让诸葛亮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这( )是故意刁难,诸葛亮( )知道这是周瑜的阴谋,周瑜想不到诸葛亮( )答应了,第三天诸葛亮( )借来十万多支箭。这令周瑜不得不( )起敬。 四、查字典,按要求完成练习 1.“算”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 2.根据语境选择“算”的正确解释,将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1)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 ) (2)周瑜也算得上足智多谋,但远远比不上诸葛亮。 ( ) B类提升题(三选一) 5.搜一搜、画一画: (1)为自己喜欢的三国英雄设计一张人物名片。 搜集《草船借箭》中历史人物的经典故事,选一位自己喜欢的三国英雄,为他设计一张名片:名片上要画出人物的画像,再附上一段性格、事迹介绍,或用一两句话来评价这位三国人物。 (2) 画一张关于《三国演义》的思维导图。 根据已有的阅读经验和资料搜集,抓住《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关系、性格特征、相关历史故事等方面的内容画一张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人物名片和思维导图以图文并重的形式,使语文课程和美术课程相融合,既增加了作业的趣味性,又理清了名著脉络,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协助了学生逻辑和想象的平衡发展。 6.写一写: 把自己读《草船借箭》后的感想和体会写下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关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思考和感悟,运用联想、想象、质疑、思考、探究等方式,从不同角度感受作品,并清楚地表达出来,深入地理解故事,感受人物特点。 C类拓展题(二选一) 7.演一演: 自编自导课本剧《草船借箭》,适时表演。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学段特点,让学生自编自导课本剧,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目光,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课本剧的排演,使学生更亲近名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课本剧指引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经历一场由阅读到课本剧、由课本剧再到阅读的循环旅程,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8.说一说: 《三国演义》名著交流会 在认真阅读《三国演义》的基础上,把书中的主要内容、经典故事、部分精彩语句以及自己阅读时的感受,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和同学分享交流。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由课堂走向生活,由阅读走向表达,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