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程标准 目标分解
1.通过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1.结合学者评述,了解汉朝刺史制度的演变发展和影响,认识汉朝为巩固大一统国家、加强中央集权的努力及其对两汉衰亡的影响。(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2.结合“张骞第一次通西域往返路线”“丝绸之路主要路线图”、《汉书》中关于西域都护设置的记载,认识汉朝为巩固大一统国家采取的开疆拓土、对外交往等举措,探讨汉代对世界文明交流发展所作的贡献。(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自主预习】
一、西汉的统治
1.汉初统治
西汉建立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① ,史称西汉
汉初政策 (1)“汉承秦制”: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② ”。 (2)郡国并行制:汉初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汉高祖刘邦陆续分封了一批异姓诸侯王和同姓诸侯王,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 (3)“七国之乱”:③ 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七国叛乱。不久被平定
文景之治 (1)汉初“与民休息”: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④ 思想,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2)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⑤ ”
2.西汉的强盛
(1)汉武帝的措施及影响
措施 影响
政治 颁布“⑥ ”,要求诸侯王将封地再行分封给子弟 诸侯王不再威胁中央
加强皇权,削弱宰相权力,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握的中朝 打击地方势力,加强了皇权和中央的权力
任用酷吏整治地方,打击豪强势力
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监察
建立以⑦ 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 使部分有能力的人得到重用
经济 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⑧ ,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 增加了中央政府的税收,稳定了社会秩序,打击了富商大贾
思想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 ⑨ 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军事 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为开辟中西交通道路——⑩ 奠定基础 促进了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2)西汉对边疆的管辖
西域都护府 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设置 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西南及东南 西汉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比以前更加有效
丝绸之路 中国的丝织品沿着中西交通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非洲,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二、东汉的兴衰
1.新朝建立: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2.东汉的统治
东汉建立 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 ,史称东汉
光武中兴 (1)政治上: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 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 (2)经济上: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 (3)思想上:提倡文教,重视儒学
后期统治 (1)党锢之祸: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大多年少继位,年寿不长,造成宦官、外戚交替专权。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抨击时政,遭到镇压,史称“党锢之祸”。 (2)黄巾起义:184年,张角创立“ ”,在多个地方同时发动起义
思考点 汉武帝为什么要建立刺史监察制度
解题关键:刺史监察制度的内容和汉武帝建立这种制度的目的。
思路引领:结合教材内容,从汉武帝建立刺史监察制度的原因、目的等角度分析思考。
答案提示
原因:原来地方监察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建立更完善的地方监察制度成为一种必要,以便加强对地方郡国的控制。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学思之窗 谈谈阅读上述诗赋的感受体会。
解题关键:区别两汉文学的不同形式;了解作品的内容。
思路引领:阅读所给材料,了解两汉文学的主要成就;把握两汉文学不同形式的特点;联系时代背景,感受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答案提示
形式特点:两汉文学成就集中体现在汉赋、乐府诗、五言诗上。汉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特点是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乐府诗是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很多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东汉民间流行五言诗,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
感受体会:《上林赋》中,作者司马相如夸饰上林,渲染田猎,意在揭露奢侈行径,而不是歌颂功德,是言褒意贬的讽谏,委婉而深刻。《江南》为汉代民歌,汉乐府作品。诗中大量运用重复的句式和字眼,表现了古代民歌朴素明朗的风格。诗歌描绘了江南采莲的热闹欢乐场面,从穿来穿去、欣然戏乐的游鱼中,我们似乎也听到了采莲人的欢笑。《行行重行行》是创作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汉末动荡岁月中的相思离乱之歌。此诗抒写了一个女子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前六句为第一部分,追叙初别,着重描写路远相见之难;后十句为第二部分,着重刻画思妇相思之苦。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比兴,形象生动;语言朴素自然,通俗易懂,自然地表现出思妇相思的心理特点,具有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
【探究与拓展】
问题探究 阅读这段材料,分析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与东汉政权衰亡之间的关系。
解题关键:把握东汉豪强势力发展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思路引领:阅读材料内容,了解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归纳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表现及其危害;分析其对东汉政权衰亡的影响。
答案提示:材料“豪人之室……睇盼则人从其目之所视,喜怒则人随其心之所虑”反映的是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情况。
原因
①经济基础:土地兼并形成了大地主集团。②政治原因:光武帝刘秀是在豪强势力的支持下建立东汉的,开国元勋云台二十八将多有封赏,这又形成了新的豪强势力。③文化因素:东汉尚儒,儒学世家相传,豪强垄断文化,形成门阀,比如荀氏、孔氏等。
与东汉政权衰亡的关系:东汉建立后,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是东汉政治的一大特点。他们世代为官,把持中央和地方大权;占有大量田地和人口,形成自成一体的田庄;生活豪奢,横行乡里,鱼肉百姓,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地方割据势力。豪强地主势力在东汉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使政治更加黑暗,统治日趋腐朽,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这成为东汉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衰亡的社会根源。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东汉政府号召豪强地主以私家武装助剿。豪强地主趁机扩充武装,积蓄力量,形成众多割据势力。为争夺地盘,各个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相互混战,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三、两汉的文化
领域 时期 代表性成就 历史地位
史学 西汉 司马迁 《 》 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
东汉 班固《汉书》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文学 汉代 汉赋 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
五言诗 东汉民间流行,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
科技 战国 至西汉 《黄帝内经》 奠定了 理论的基础
东汉 《神农本草经》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九章算术》 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改进造纸术 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答案】①长安 ②汉承秦制 ③汉景帝 ④黄老无为
⑤文景之治 ⑥推恩令 ⑦察举制 ⑧盐铁官营 ⑨儒学
⑩丝绸之路 西域 洛阳 外戚 太平道 史记 乐府诗 中医 蔡伦
【重要概念】
1.汉承秦制
汉承秦制是指西汉建立后,在制度上承袭秦制,如皇帝制、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等,虽略有改动,但在汉武帝之前的中央行政体制,基本上没有突破秦朝模式。到汉武帝时,中央官制出现了内朝与外朝的划分,皇权更加集中。承袭秦朝的监察制,又加以发展,在地方设十三州刺史,承袭秦朝郡县制度等。
2.均输平准
均输法是指汉武帝时期,在中央主管国家财政的大司农之下设立均输官,由均输官到各郡国收购物资,再易地出售,辗转交换,最后把中央所需货物运回长安。平准法是在大司农之下设立平准官,用官物在市场上随物价涨落贵卖贱买以营利。实行均输平准后,京师物资大大增加,平抑了市场的物价,利用政府权力大夺商人之利,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
3.太学清议
清议是东汉时期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时论。东汉自中叶以后,外戚专权,宦官祸乱朝政,西羌侵扰边境,政治、社会上都表现出动荡和不安。群聚京师的太学生目睹社会的黑暗,遂逐渐转移其视线于实际社会问题,于是时常议论朝政、品评人物,这就是所谓的“太学清议”。
起义军虽然相继被官军各个击破,但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
地方长官依靠豪强地主的支持趁机拥兵自重,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学习拓展 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感悟他们的家国情怀。
解题关键:把握材料对几位杰出人物的历史定位。
思路引领:把握材料对几位杰出人物的历史定位: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志向,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壮志,张骞“凿空”的勇气,苏武绝不“屈节辱命”的精神,马援“马革裹尸”的情怀,班超“投笔从戎”“立功绝域”的追求。再结合所学知识罗列相关史实。
答案提示:①司马迁撰写的《史记》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其文字精练,人物刻画与叙事生动,不虚美、不隐恶,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②“匈奴未灭,无以家为”是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千古名言。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封霍去病为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率领一万骑兵,从陇西出发进攻匈奴。霍去病率兵和匈奴接连打了六七天,匈奴抵挡不住向后败退。霍去病带兵越过燕支山(今甘肃永昌),追了一千多里最终凯旋。汉武帝为了赏赐霍去病,赐他豪宅和美女。但是他拒绝了,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③“凿空”,即开通道路,指的是张骞开通中原与西域的道路。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欲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俘,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之以太中大夫之职。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仍为世人所称道。
④苏武,西汉大臣。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因随行人员参与了匈奴人的叛乱而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苏武处处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既表达对匈奴的修好之愿,又抱定必死的决心,绝不“屈节辱命”。 后匈奴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念念不忘自己是汉朝的使者,留居匈奴19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⑤《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马援,东汉初期的名将,英勇善战,为东汉王朝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建武二十四年(48年),武陵的少数民族首领相单程率众发动叛乱,光武帝派兵去征讨,结果全军覆没,急需再有人率军前往平叛。光武帝考虑到马援年纪大了,不放心他出征。马援见没有下文,直接找光武帝,说:“我还能披甲骑马,请皇上让我带兵去吧。”光武帝见他精神矍铄,矫健的动作不减当年,便批准了他的请求。于是,62岁的马援又领兵远征武陵、五溪蛮夷。建武二十五年(49年)三月,马援受阻于壶头山(今湖南沅陵县城壶头山),水急,船难溯行,天炎溽暑,士卒多疫死,马援亦病死于军中,应了他当年“马革裹尸”的誓言。
⑥班超,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汉明帝永平五年(62年),班超的哥哥班固受朝廷征召前往都城担任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一起来到洛阳居住。由于家中贫寒,班超就靠帮官府抄写公文勉强度日。他很有志向,有一天,他愤愤地将笔扔到地上,叹息道:“男子汉大丈夫,即使不能实现伟大的抱负,但至少也得像介之推、张骞那样,为国家的事业作出伟大的贡献,而不应该在这里抄抄写写,白白地消耗一生!”从那以后,班超就扔掉了手中的笔参了军,立下许多战功,被封了官,几次出使西域,为东汉的外交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这就是成语“投笔从戎”的来历。
【合作探究】
任务1 汉代国家治理模式的调整
材料一 汉初,没有对诸侯国的监察制度,惠帝、文帝时,对中央直辖的郡由丞相直接派员“分刺州,不常置”。汉武帝时将全国分成13个监察区域,每个区域各派刺史1员,监察郡级官员(郡守、国相),并有权监督诸侯王,正式创立了刺史制度。刺史巡行监察,无固定治所。汉元帝之后,刺史有了固定治所和佐吏掾属。西汉末年,新莽政权以州牧取代刺史,赋予州牧统兵作战之权,并参与地方政务,州牧开始向地方官转变。
东汉初年,尽管光武帝复置刺史,但刺史已经变成固定的地方官,行政权也进一步扩大。东汉末年,再改刺史为州牧,以便集中所辖州内各郡军事、民力和财力镇压起义,州牧正式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州牧(个别仍称刺史)乘机专兵揽权,扩充实力,东汉中央政府逐渐失去了对地方州牧的控制,“汉之殄灭,祸源乎此”。
——摘编自朱华《西汉至隋刺史制度的演变——兼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材料二 任何一项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即根据其实际利弊而判定。而所谓利弊,则指其在当时所发生的实际影响而觉出。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结合汉朝刺史制度发展的史实,对材料二的观点作出解释。
【参考答案】 钱穆提出评价制度优劣要依据其在当时的影响,全面认识其积极和消极作用。汉朝刺史制度的发展演变体现了这一观点。
汉初,由于缺乏完备的监察制度,出现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员和诸侯国的监察,加强了中央集权,对西汉大一统局面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但西汉末年以后,刺史权力扩大到行政、军事领域,一方面有助于镇压起义,维护统治;另一方面又形成了地方割据的隐患。东汉末年,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州牧(刺史)逐渐演变成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导致了东汉政权瓦解和魏晋分裂局面的形成。
钱穆先生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评价刺史制度的方法。汉朝刺史制度的发展说明,完备的刺史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但监察权失去制约(刺史制度的异化)会导致中央失去对地方的控制,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问题会设计、知识能迁移、思维讲层次、分段有讲究)
审试题要求,确定试题主旨 初步设计“问题”(论点) 结合汉朝刺史制度发展的史实,对材料二的观点作出解释。(试题主题不明确——自拟论题)
读相关素材(史料、图表等) 有效信息 “惠帝、文帝时,对中央直辖的郡由丞相直接派员‘分刺州,不常置’”“汉武帝时将全国分成13个监察区域……监察郡级官员(郡守、国相),并有权监督诸侯王”“西汉末年……州牧开始向地方官转变”“光武帝复置刺史,但刺史已经变成固定的地方官,行政权也进一步扩大”“东汉末年……州牧正式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东汉中央政府逐渐失去了对地方州牧的控制,‘汉之殄灭,祸源乎此’”
时空定位 两汉时期
史实梳理(准备论据,先“多多益善”,再“去伪存真”) 两汉时期刺史制度的职能变化和影响
层次鲜明 归纳钱穆先生的主要观点——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西汉末年以后,刺史权力扩大——东汉末年逐渐演变成地方割据势力
其他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
答题步骤 确定论点 钱穆提出评价制度优劣要依据其在当时的影响,全面认识其积极和消极作用。汉朝刺史制度的发展演变体现了这一观点
梳理论据(2个为宜,不贪多求全) 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的背景和积极影响
西汉末年到东汉时期刺史职能的扩大和危害
得出结论(回望论点,展示素养) 钱穆先生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评价刺史制度的方法。汉朝刺史制度的发展说明,完备的刺史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但监察权失去制约(刺史制度的异化)会导致中央失去对地方的控制,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任务2 汉代“丝绸之路”
材料一 西汉时期,对中西交通道路的开辟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图1 张骞第一次通西域往返路线图
图2 丝绸之路主要路线图
材料二 《汉书》不同篇目中关于西域都护设置的记载
记载 出处
自元狩(汉武帝年号)之际,张骞始通西域;至于地节(汉宣帝年号),郑吉建都护之号 《汉书·郑吉传》
汉宣帝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都护郑吉、汉使冯奉世等“遂以节(古代使节的权力凭证)谕告诸国王一,因发其兵,南北道合万五千人进击莎车(西域诸国之一),攻拔其城” 《汉书·冯奉世传》
其后日逐王畔(叛变)单于,将众来降,护鄯善(西域诸国之一)以西使者郑吉迎之……是岁,神爵(汉宣帝年号)三年(公元前59年)也。乃因使吉并护北道,故号曰“都护”。都护之起,自吉置矣 《汉书·西域传》
材料三 在汉代,政府首次作为对外交往与开放的主体在官方层面上积极地开展了与域外的广泛联系。两汉政府卓越的努力与经营,使得中华社会由此迈开了走向世界的历程,开启了此后古代中国近2000年之久的开放局面。这不仅使中华各民族深受其益,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周尚兵、王洪军《走向世界:汉代开放对古代中国的影响》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图1和图2所反映的历史信息。
(2)指出材料二中《汉书》不同篇目对西域都护设置的记载的异同。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代设置西域都护的意义。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走向世界”的角度概述汉代对世界文明所作的贡献,根据“政府卓越的努力与经营”的提示,列举相关史实说明汉代促成“开展了与域外的广泛联系”的举措。
【参考答案】 (1)信息:图1反映的是张骞出使西域;图2反映的是陆上丝绸之路。
(2)异:西域都护设置的具体时间存在差异。同:西域都护设置于汉宣帝时期;郑吉是首任西域都护使。
意义: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汉代中央政权,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使西域诸国摆脱了匈奴的统治;为东西商路(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保障,加强了中原地区和西域广大地区的交流;西域都护府这种管辖方式,为中国后世王朝管理边疆提供了先例。
(3)贡献: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地中海地区;造纸术推动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举措:反击匈奴,夺回河套,占领河西走廊,多次大修长城,打通并保障丝绸之路。
“四读” 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得出重要信息: 材料一:从正文图例说明“第一次通西域往返路线”“丝绸之路主要路线”得出历史信息。 材料二:从题引、设问“《汉书》不同篇目中关于西域都护设置的记载”分析得出异同。 材料三:从设问“走向世界”“政府卓越的努力与经营”“开展了与域外的广泛联系”等得出贡献、举措
“两定” 限定词(时间、空间、角度): 第(1)问,时空限定——西汉时期;内容限定——图1和图2所反映的历史信息。第(2)问,时空限定——汉代;内容限定——对西域都护设置的记载的异同、设置西域都护的意义。第(3)问,时空限定——汉代;角度限定——走向世界、世界文明、政府经营、域外联系
定位词(原因、特点、影响): 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反映的是张骞出使西域,图2反映的是陆上丝绸之路。第(2)问第①小问,根据材料中设置的时间可知,西域都护设置的具体时间存在差异。第②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
“两定” 从设置西域都护的皇帝及首任西域都护使分析相同点。第③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汉代中央政权,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使西域诸国摆脱了匈奴的统治;为东西商路(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保障,加强了中原地区与西域广大地区的交流;西域都护府这种管辖方式,为中国后世王朝管理边疆提供了先例。第(3)问第①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主要从手工业的丝织品及科技方面概括,可得出主要有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地中海地区;造纸术推动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第②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主要有反击匈奴,夺回河套,占领河西走廊,多次大修长城,打通并保障丝绸之路
【随堂检测】
1.东海郡《集薄》记载:“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据此判断,当时全国( )。
A.创设郡县制 B.侯国隶属于郡县
C.县侯数量相当 D.实行郡国并行制
【解析】材料中县、邑、侯国反映了汉朝初年的郡国并行制,故选D项;材料表明郡县制的存在,不能反映创立,郡县制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该记载无法体现侯国隶属于郡县,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东海郡县侯数量相当,但不能说明全国县侯数量相当,排除C项。
【答案】D
2.主父偃上书(汉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为此,他建议( )。
A.实施削藩政策
B.分封诸王,完善郡国并行制
C.颁布“推恩令”
D.尊崇儒术
【解析】材料中“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体现了主父偃提出的诸侯诸子均要分封的主张,故选C项;“削藩”是景帝时期晁错提出的,排除A项;分封诸王,完善郡国并行制是汉初的制度,不是主父偃提出的,排除B项;D项是董仲舒的主张,排除。
【答案】C
3.(2023·江苏南京高一统考期末)汉武帝对丞相无为而治的理念极为不满,他想大展宏图,干一番事业,于是召一些青年才俊入宫“与参谋议”。中朝官多为汉武帝宠信的文学侍从,如严助、朱买臣、主父偃、司马相如等,他们身份卑微,以文才博取利禄。汉武帝此举旨在( )。
A.整顿吏治 B.打击豪强
C.尊崇儒学 D.加强皇权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武帝不满丞相的无为而治,而选拔身份卑微的亲信人员为中朝官,参与商讨国事。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组建中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主专制,D项正确;A、B、C三项材料未涉及,排除。
【答案】D
4.东汉光武帝鉴于历史教训,规定“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此举(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导致宦官专权局面
C.有利于加强皇权 D.有效抑制外戚干政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虽然光武帝刘秀设立了“三公”职位,但是国家大事大部分都由皇帝亲自掌管的尚书台来处理,这就加强了皇帝的权力,故选C项;题干内容涉及皇权的加强,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A项;题干所述史实会加强皇帝的权力,不会导致宦官专权局面,排除B项;题干所述史实与抑制外戚干政无关,排除D项。
【答案】C
5.(2023·新疆乌鲁木齐高一校考期末)从吕思勉所著的《秦汉史》的目录中,可以看出两汉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
第六章 汉末事迹 第一节 元帝宽弛 第二节 成帝荒淫 第三节 衰帝纵恣 第七章 新室始末 第四节 新莽事四夷 第五节 新莽败亡 第十章 后汉衰乱 第一节 后汉外戚宦官之祸 第五节 灵帝荒淫 第六节 后汉中叶后外患 第十一章 后汉乱亡 第二节 董卓之乱 第四节 东诸侯相攻
A.朋党之争与黄巾起义
B.社会动荡与外戚干政
C.积贫积弱与边防压力
D.土地兼并与藩镇割据
【解析】“后汉外戚宦官之祸”“后汉中叶后外患”“后汉乱亡”“董卓之乱”等体现的是社会动荡与外戚干政,B项正确;从该目录中无法得知汉代出现朋党之争,排除A项;该目录无法体现两汉积贫积弱,排除C项;该目录未反映两汉时期的土地兼并问题,排除D项。
【答案】B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