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学案(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学案(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4 20:0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程标准 目标分解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区域开发、民族交融等新的成就 1.结合潮汕地区汉代及两晋南朝时期墓葬一览表,了解汉代和两晋南朝时期南方区域开发、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认识其发展原因、基本特点和历史意义。(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结合学者论述,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认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融对中华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自主预习】
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政权更替频繁
一、三国与西晋
三国鼎立 (1)魏:220年,曹丕称帝,定都①    ,国号魏。 (2)蜀:221年,刘备称帝,仍用汉的国号,定都成都,史称②   ,简称蜀。 (3)吴: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国号吴
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1)曹魏灭蜀: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 (2)西晋建立: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3)西晋统一:280年,西晋灭③   ,完成统一
西晋的灭亡 (1)背景 A.西晋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活动在长城一带的④    。 B.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 (2)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的匈奴贵族所灭
二、东晋与南朝
【随堂检测】
1.政权演变
东晋 (1)建立: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⑤    。 (2)士族的崛起 A.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⑥    。 B.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南朝 (1)建立:420年,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 (2)演变: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⑦   。四个王朝均定都⑧      ,加上先前在此定都的吴和东晋,又统称为六朝
南北对峙 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但随后在军事上渐处下风,又退回到淮水一线。陈朝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
  2.江南的开发
背景 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⑨    资源
表现 (1)农业方面: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2)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影响 在⑩    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
三、十六国与北朝
十六国 (1)十六国: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   ”。 (2)北方的民族交融:少数民族政权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各族彼此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 (3)前秦统一北方: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 (4)淝水之战:前秦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    。前秦政权迅速崩溃
北朝 (1)北魏统一北方: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 (2)北魏孝文帝改革(5世纪后期) A.内容: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改鲜卑姓为    ;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B.影响: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    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3)北方政权的更替 A.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 B.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
  【答案】①洛阳 ②蜀汉 ③吴 ④鲜卑 ⑤东晋 ⑥士族 ⑦南朝 ⑧建康 ⑨劳动力 ⑩江南 十六国 淝水 汉姓 隋唐盛世
思考点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解题关键:把握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
思路引领:结合教材内容并补充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总结。
答案提示:①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和民族压迫大批南下,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资源。②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③江南统治者为扩充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学思之窗 根据材料,说说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成就。
解题关键:抓住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思路引领:根据材料,结合教材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答案提示
①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②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③商业:以长江沿岸最为活跃,番禺则是主要的外贸港口。
【探究与拓展】
问题探究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当代汉族姓氏与古代少数民族的关系。
思路引领:本题是开放性的,没有固定答案。姓氏文化反映了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不断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只是其中一个阶段,查找资料有利于加深对姓氏文化内涵的理解。
答案提示
从广义上讲,先秦华夏族融汇周边少数民族成分的史实亦可纳入其中,但从汉代开始的材料就足够了。查找资料时注意区分不同情况:①少数民族的姓氏与汉姓重合或近似,逐渐混淆于汉姓(如粟特人“昭武九姓”中的安、史、石、曹、康、何、米诸姓氏);②汉族王朝对少数民族赐姓,或少数民族在汉族王朝统治之下主动改用汉姓;③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王朝统治期间逐渐改用汉姓;④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王朝灭亡后改用汉姓。一个时期的姓氏往往能反映一个时期社会文化的诸多方面。少数民族姓氏是中华民族姓氏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古代少数民族的发展与汉族姓氏有密切联系。
历史上少数民族改为汉姓的较多见,从而丰富了汉族姓氏。少数民族改汉姓的情况:一、崇尚汉族文化。北魏孝文帝将拓跋氏改为元氏,表示自己是黄帝的后裔。二、简单化、文雅化。如王子、王孙等就演变成王姓,姓狐的人改姓胡,姓苟的人改姓敬。三、部分少数民族姓氏与图腾崇拜、原始宗教信仰有关。如有的民族崇拜李树就姓李。四、有些与皇帝赐姓有关。如唐朝李氏称帝,对功臣、少数民族首领赐以李姓。五、战争及政权更迭等原因,导致一些少数民族为生存下去不得不改姓。如辛亥革命后,不少满族人将姓氏改为汉姓。
学习拓展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西魏—北周统治者是怎样推动民族交融、强化内部凝聚力的,并初步认识相关措施的历史意义。
思路引领:第①小问,查阅相关材料,了解
【重要概念】
1.门阀士族
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士族享有政治、经济特权,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经济势力。门阀之外的地主阶层通称庶族,他们的政治地位低下,只能任低级小官。东晋末至南朝,门阀士族衰落,庶族兴起,逐步执掌军政大权。
2.民族交融
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
北魏灭亡后北方政权更迭及其民族政策的逆转或倒退,注意对比东魏-北齐王朝和西魏-北周王朝在民族政策方面的差别。第②小问,这一时期相关政权采取措施对古代民族交融产生的历史意义,注意从短期效应与长期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谈积极影响。
答案提示:北魏灭亡后,随后建立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王朝,因为民族政策的变化,民族交融出现了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逆转。东魏-北齐王朝的民族政策,较之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倒退尤为明显。相比较来看,西魏-北周王朝在民族交融和增强内部凝聚力方面采取了较为务实的措施,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大趋势。因此北周后来居上,逐渐强大,灭北齐,为隋朝完成南北统一奠定基础。
相关措施的历史意义:大大缓解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民族矛盾,顺应了十六国以来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为全国重归统一创造了条件,也为以后隋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合作探究】
任务1 江南的开发
材料 潮汕地区汉代及两晋南朝时期墓葬一览表
时期 地点 随葬品
汉代 揭阳:东山,梅云,白塔,新亨,曲溪,普宁里湖 六处墓葬均发现陶器,其中三处发现铜镜等铜器,白塔墓葬发现铁器、陶纺轮、砺石(磨刀石)等器具
两晋 南朝 揭阳:曲溪,仙桥,地都,普宁南径。潮州:潮安归湖。汕头:潮阳铜盂 发现铁剑、铁剪刀和铁刀等铁器,青铜器完全绝迹;青瓷出现,青瓷羊、兽足砚台、高足鸡首壶制作工艺较为精美;还出现银手镯、银发簪、黄金指环等饰物;墓砖和陶罐上出现莲花纹样
——据黄挺《中国与重洋:潮汕简史》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汉代和两晋南朝时期潮汕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晋南朝时期潮汕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
【参考答案】 (1)汉代:随葬品以陶器为主,铁器较少,说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为落后;铜镜、陶纺轮、砺石等器具的发现,说明潮汕地区的手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工艺较为原始。
两晋南朝:铁器普遍使用,饰物增多,说明潮汕地区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青瓷出现,工艺精美,说明潮汕地区手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渐接近江南地区水平;莲花纹样的出现,说明佛教在潮汕地区有一定影响。
(2)原因:北方人民南迁,带来较多的劳动力和先进技术;潮汕地区相对安定;南方统治者完善行政管理制度(或:统治者的重视);民族交融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四读” 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得出重要信息: 材料:从正文材料得出“潮汕地区汉代及两晋南朝时期墓葬”,从正文表格得出“地点”“随葬品”,进而归纳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两定” 限定词(时间、空间、角度): 第(1)问,时空限定——汉代和两晋南朝时期;角度限定——社会经济发展。第(2)问,时空限定——两晋南朝时期;角度限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定位词(原因、特点、影响): 第(1)问,汉代:根据“六处墓葬均发现陶器,其中三处发现铜镜等铜器,白塔墓葬发现铁器、陶纺轮、砺石(磨刀石)等器具”得出随葬品以陶器为主,铁器较少,说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为落后;铜镜、陶纺轮、砺石等器具的发现,说明当地的手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工艺较为原始。两晋南朝:根据“发现铁剑、铁剪刀和铁刀等铁器,青铜器完全绝迹”得出铁器普遍使用,饰物增多,说明潮汕地区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青瓷出现,工艺精美,说明潮汕地区手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渐接近江南地区水平;根据“墓砖和陶罐上出现莲花纹样”得出莲花纹样的出现,说明佛教在潮汕地区有一定影响。第(2)问,结合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原因回答即可,主要有北方人民南迁,带来较多的劳动力和先进技术;潮汕地区相对安定;南方统治者完善行政管理制度;民族交融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任务2 民族交融
  材料 透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融合过程,其中最主要的推动力是草原文明与华夏文明之间的互动(不同文明如何协调自身,如何呼应对方,如何选择文明的发展方向)。……虽然在人口和物产上,农耕的“禾的世界”一直拥有明显的优势,但是草原的优势在于以骑兵为主的强大军事力量(“草的世界”),这足以使草原与华夏成为对等的两大区域文明,忽视任何一方区域文明的影响力和历史贡献,都无法清晰解释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
——摘编自波音《草与禾:中华文明4000年融合史》
注:作者波音所说的“草的世界”(草原文明)是较为广义的概念,包含了北方蒙古草原及其两侧的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或者粗略地说,是长城之外的区域。“禾的世界”(华夏文明)同样不止包含了狭义的平原农耕区,而是指长城之内,以农耕平原为主干,囊括了山川河湖的区域。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与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相关的题目,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论题: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融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论述:中华文明在起源与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不同地域的文明,其中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相互斗争、交流、交融扮演了重要角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他们与当地汉人杂居,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而汉族人民向内迁游牧民族学习畜牧经验,将他们的饮食、服装等风俗习惯,融入汉族的生活中。游牧民族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
综上所述,各民族的大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问题会设计、知识能迁移、思维讲层次、分段有讲究)
审试题要求,确定试题主旨 初步设计“问题”(论点)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与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相关的题目,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试题主题不明确——自拟论题)
读相关素材(史料、图表等) 有效信息 “中华文明数千年的融合过程,其中最主要的推动力是草原文明与华夏文明之间的互动”“草原与华夏成为对等的两大区域文明,忽视任何一方区域文明的影响力和历史贡献,都无法清晰解释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
时空定位 中国古代
史实梳理(准备论据,先“多多益善”,再“去伪存真”) 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民族交融的原因、特点、表现和影响
层次鲜明 中国古代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交融——少数民族汉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其他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
答题步骤 确定论点 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融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梳理论据(2个为宜,不贪多求全)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游牧民族政权沿袭中原地区统治方式
汉族人民向内迁游牧民族学习
得出结论(回望论点,展示素养) 各民族的大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堂检测】
1.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按照区域位置,下面哪一幅图反映了229年三国鼎立的形势 (  )。
                  
      A             B
      C             D
【解析】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定都洛阳,统治中国北方;221年,刘备在四川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蜀汉位于西南;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建业即今天江苏南京,位于江南地区,故选D项。
【答案】D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曹操在207年作的《龟虽寿》一诗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由此可知,他们的共同理想是(  )。
A.发展经济
B.争权夺利
C.打败孙权
D.统一中国
【解析】依据题干“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诸葛亮的理想是兴复汉室,统一中国;曹操也想结束东汉末年以来的军阀割据局面,统一中国,故选D项。
【答案】D
3.(2023·山东高一专题练习)《史记》中描述江南地区“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南朝沈约的《宋书》中却描述江南地区“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促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经济重心南移
B.政区的调整
C.自然条件优越
D.人口的迁入
【解析】南朝时,北方长期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民举族南迁,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此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江南地区农业产量的大幅提高,其直接原因应该考虑农业生产方面的因素,而不是政区调整,排除B项;西汉时期和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自然条件都很优越,C项无法说明变化的原因,排除。
【答案】D
4.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能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改革由皇帝主持,皇帝拥有至高无上权威
B.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C.改革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D.改革措施全面易行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交融,为中国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北魏孝文帝改革能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A、C、D三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答案】B
5.(2023·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一期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逐渐改变清谈柔媚的社会风气,呈现出慷慨、激越、豪放的气质。同时,语言、文学、音乐、饮食以及服装等方面也深受少数民族的影响。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气候变冷 B.民族交融发展
C.商品经济繁荣 D.少数民族汉化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少数民族向内地迁徙,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在长期生活和交往中进一步交融,在各个方面出现了相互影响、相互发展的特点,因此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民族交融,B项正确;北方气候变冷与题干所述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和影响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商品经济繁荣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材料现象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不只是少数民族汉化,排除D项。
【答案】B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