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程标准 目标分解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1.结合学者论著《汉唐文化发展的特点》,了解三国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中出现的新成就,认识中国古代主流文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结合汉唐文物中骆驼形象的变化,了解三国至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影响,认识中外交流的特点和规律。(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自主预习】
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汉代 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
魏晋南北朝 ① 在民间广为传播,并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佛教在中国盛行,也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作为主流统治思想的儒学,自身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隋朝 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又称“② ”,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唐朝 唐朝统治者奉行③ 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唐中期④ 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他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⑤ 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二、文学艺术
文学 (1)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有了很大发展,从东汉末年开始,先后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⑥ 、东晋陶渊明的⑦ 、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 (2)唐代: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杜甫分别被誉为“诗仙”和“⑧ ”
艺术 书法 (1)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 (2)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⑨ ”。 (3)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⑩ 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
绘画 (1)东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代表作:《 》和《洛神赋图》。 (2)隋唐的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
石窟 艺术 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如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 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思考点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出现了“诗圣”“书圣”“画圣”等杰出人物。这一时期的文艺成就达到高峰的原因是什么
思路引领:应结合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时代特征多方面综合思考。
答案提示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220~907年)是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时期。
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在魏晋南北朝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在隋唐得到继续发展;隋唐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相对稳定、宽松的政治环境有利于文化发展。
2.经济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农耕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隋唐时期,农耕经济全面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海路和陆路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为隋唐文化的灿烂繁盛提供了物质基础。
3.思想文化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形成,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实行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
4.杰出人物自身的努力。
学思之窗 贾思勰的这段话,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
思路引领:此题的题眼是“舍本逐末,贤者所非”。题干中的“本”即指农业,“末”指的是商业,整句话的意思是舍弃作为根本的农业去追求作为枝叶的商业,是为有贤德的人所不取的,所以《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认为对于经商的事情,都没有记录的必要。这是很典型的重农抑商的思想。
答案提示:重农抑商。
思考点 这一时期,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有哪些
解题关键:抓住限定信息“这一时期”和“对周边国家”。
思路引领:根据教材相关内容,明确时间限定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归纳教材中“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的史实。
答案提示:①中国佛教的发展影响周边国家。日本和新罗等国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高僧空海回国时带走了许多佛经和诗文集、唐朝高僧鉴真6次东渡等,促进了日本等周边国家的佛教发展。②唐朝首都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③日本、新罗两国文化受唐朝影响巨大。它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④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南方港口城市定居。
【探究与拓展】
问题探究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谈谈唐朝所受域外文化影响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具体表现。
思路引领:了解文化的交流与融通,可从诗歌、绘画、舞
三、科技
魏晋 南北朝 (1)数学:南朝 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 592 6~3.141 592 7之间。 (2)农学:北朝贾思勰著述的《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3)地理:西晋地图学家 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隋唐 (1)建筑: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2)印刷术:唐朝已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 (3)火药: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4)天文: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的长度。 (5)医学: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 》;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四、中外文化交流
佛教的 传播与 交流 (1)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 (2)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 (3)唐朝的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西行前往天竺取经。 (4)日本、新罗等国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回国时带走了许多佛经和诗文集;唐朝高僧 曾六次东渡,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这些交流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其他方面 (1)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2)日本、 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它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 (3)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在 、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
【答案】①道教 ②三教合一 ③三教并行 ④韩愈 ⑤天命论
⑥建安文学 ⑦田园诗 ⑧诗圣 ⑨书圣 ⑩柳公权 女史箴图 敦煌莫高窟 祖冲之 齐民要术 裴秀 赵州桥 千金方 鉴真 新罗 广州
【重要概念】
魏晋玄学
魏晋之际,社会上出现了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思潮——玄学。以老庄哲学为骨架,杂糅儒家经义,以有无本末关系为中心问题,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主要经典是“三玄”,即《周易》《老子》《庄子》;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蹈几个方面展开。
答案提示:举例如下
1.外来宗教对诗歌、绘画、建筑的影响。唐朝时由于海陆对外交通的发达,佛经进一步传入,佛经翻译臻于鼎盛,中国成了东土佛教中心。除佛教外,西方宗教如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亦纷纷传入。当时世界上重要的宗教,几乎都荟萃于中国。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多咏山水田园,有“诗佛”之称。吴道子长于佛道画,有“画圣”之称,代表作《送子天王图》。北朝时期的敦煌莫高窟气势恢宏。到了唐代,佛像雕塑、壁画等大量增加,艺术成就达至巅峰。
2.唐时音乐、舞蹈及各方面的艺术,受西域文化影响极大,且许多诗文都以中外交通和往来作为题材。如著名乐舞《秦王破阵乐》便是采民间流行歌曲,并掺杂龟兹乐作成的。胡旋舞也是一种来自西域游牧民族的舞蹈。
学习拓展 选读杜甫作品中与当时历史现实有关的诗篇,体会其史料价值。
思路引领:诗歌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之际,其作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答案提示:“三吏”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即《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这些作品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诗人在乱世之中飘荡的孤独,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的不幸和困苦,表达了诗人对备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并对唐军补给线施压,唐军之混乱远甚于叛军,甚至在归途中抢掠百姓。郭子仪等退守河阳(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正是其中的一首。《石壕吏》是一首现实主义风格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当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面对这一切,诗人没有美化现实,而是发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这对于研究安史之乱所造成的危害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合作探究】
任务1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材料 汉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化不仅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总体来看,汉唐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统一与兼容;二是斗争与发展;三是继承与创新;四是吸收与消化;五是高潮与低潮。
——摘编自熊铁基《汉唐文化发展的特点》
根据材料,围绕“汉唐文化的特征”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参考答案】 示例
论题:汉唐文化——统一与兼容并存。
阐释:汉武帝“尊崇儒术”后,儒学被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魏晋到隋唐时期,一直以儒家思想作为官方的指导思想来治理国家,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这体现了汉唐文化的统一性。虽然汉武帝“尊崇儒术”,但是其他的一些思想学派转入民间继续发展。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东汉时期,道教开始形成并发展起来;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之后又逐渐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并立的局面,并延续至唐代。三教之间既相互辩驳,又相互吸收,中华文化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景象,这体现了汉唐文化的兼容性。
综上所述,汉唐文化统一性与兼容性并存,并在统一与兼容中获得发展。
(问题会设计、知识能迁移、思维讲层次、分段有讲究)
审试题要求,确定试题主旨 初步设计“问题”(论点) 根据材料,围绕“汉唐文化的特征”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试题主题不明确——自拟论题)
读相关素材(史料、图表等) 有效信息 “汉唐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统一与兼容……”
时空定位 汉唐时期
史实梳理(准备论据,先“多多益善”,再“去伪存真”)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文化措施及影响;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变化(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层次鲜明 汉唐文化统一性的体现——汉唐文化兼容性的体现
其他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
答题步骤 确定论点 汉唐文化:统一与兼容并存
梳理论据(2个为宜,不贪多求全) 汉武帝“尊崇儒术”,儒学被确立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新儒学产生;佛教传入、道教的产生;玄学兴起及儒、释、道三教并立
得出结论(回望论点,展示素养) 汉唐文化统一性与兼容性并存,并在统一与兼容中获得发展
任务2 三国至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汉唐时期,千姿百态的骆驼形象折射出社会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更新。
材料一
材料二 在汉代文物中骆驼并不多见,其在形象塑造上没有变化多样的姿态,也与真实情况差距很大,蹄子与马蹄无异,且大都混同在各类动物之中,没有明显的特别含义。到了唐代,以骆驼为题材的塑像、绘画剧增,且大量出现在不是骆驼产地的中原地区。在骆驼形象的塑造上,很多陶塑抓住了骆驼习性中精彩的瞬间,充满动感,极为传神;且很多不再是简单的形象再现,它们或大步行走,或引颈长啸,像是与险象环生的自然环境进行抗争,渗透着对现实生活的歌颂。这一时期骆驼载货的造型更为流行,驮载货物的品类也更多,并且胡人牵骆驼的搭配造型在骆驼陶俑创作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摘编自齐东方《丝绸之路的象征符号——骆驼》
(1)辨析材料一、材料二对研究丝绸之路的史料价值。
(2)提取材料信息,对汉唐文物中骆驼形象的变化加以阐释。
【参考答案】 (1)材料一中的文物是实物史料(第一手史料),可信度高,对于研究丝绸之路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材料二是文献史料,是现代学者对汉唐时期骆驼形象的描述,对研究丝绸之路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使用时须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
(2)变化:由少到多;由单一、失真到生动细腻、富于变化;逐渐成为中外丝路贸易的象征。变化的原因:从制陶技术、中外交流联系、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精神风貌等角度回答。变化的认识:反映了丝绸之路逐渐开拓与日益兴盛;反映了中外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加强;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与人们观念认识的更新。
“四读” 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得出重要信息: 材料一:从题引“汉唐时期,千姿百态的骆驼形象折射出社会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更新”,正文图片“汉代灰陶骆驼(出土于西安南部沙坡汉墓)”“唐代彩绘骆驼(出土于西安某村庄将军墓)”得出史料类型和主要作用。 材料二:从出处“《丝绸之路的象征符号——骆驼》”及正文“在汉代文物中骆驼并不多见……没有明显的特别含义”“以骆驼为题材的塑像……渗透着对现实生活的歌颂”得出汉唐文物中骆驼形象的变化
“两定” 限定词(时间、空间、角度): 第(1)问,时空限定——汉唐时期;内容限定——研究丝绸之路。第(2)问,时空限定——汉唐;角度限定——文物中骆驼形象的变化
定位词(原因、特点、影响): 第(1)问,根据材料一“汉代灰陶骆驼(出土于西安南郊沙坡汉墓)”“唐代彩绘骆驼(出土于西安某村庄将军墓)”可知,材料一中的文物是实物史料(第一手史料),可信度高,对于研究丝绸之路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根据材料二“摘编自齐东方《丝绸之路的象征符号——骆驼》”可知材料二是文献史料,是现代学者对汉唐时期骆驼形象的描述,对研究丝绸之路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使用时须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第(2)问第①小问,根据材料二“在汉代文物中骆驼并不多见”“到了唐代,以骆驼为题材的塑像、绘画剧增,且大量出现在不是骆驼产地的中原地区”,可知由少到多;根据材料二“形象的塑造上没有变化多样的姿势,也与真实情况差距很大……在骆驼形象的塑造上,很多陶塑抓住了骆驼习性中精彩的瞬间,充满动感,极为传神”可知由单一、失真到生动细腻、富于变化。第②小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丝绸之路开通的影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时代的变迁与人们观念认识的更新等方面分析作答
【随堂检测】
1.(2023·河北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齐民要术》记载:“凡黍、穄田,新开荒为上,大豆底为次,谷底为下……良田小豆底佳,黍底次之。”据此可知,《齐民要术》崇尚( )。
A.精耕细作 B.辩证思维
C.观察积累 D.改良工具
【解析】材料强调种植作物时对土地的选择,体现了古代重视农业技术和耕种方式,这有利于提高单产,符合精耕细作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未反映辩证思维,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精耕细作的方式,没有体现观察积累,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耕种方式和技术,不是改良工具,排除D项。
【答案】A
2.唐贞观年间,松赞干布将佛教引入吐蕃,并在统一吐蕃后,亲自颁定了包含有“孝亲敬上”“孝顺父母”和“非礼勿动”等条文的《二十条律》。由此可以推断( )。
A.儒家思想主导吐蕃政治
B.三教并行推动民族交融
C.民族交往加速文化传播
D.吐蕃沿用唐朝礼仪法典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松赞干布属于少数民族首领,佛教属于外来宗教,松赞干布将佛教引入吐蕃,并颁布了一系列与佛教有关“孝”“敬”等思想的条文,可见民族交往加速文化传播,故C项正确;“主导”一词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佛、道、儒三教并行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吐蕃沿用唐朝礼仪法典,排除D项。
【答案】C
3.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他为“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称他为“诗圣”;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他为“诗佛”。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 )。
A.文学形式丰富 B.对外交流的频繁
C.社会经济的繁荣 D.“三教合一”的趋势
【解析】李白的诗歌中透露出道家思想,杜甫的诗歌反映出儒生的政治理想,王维的思想受到佛教的影响,这体现了唐朝“三教合一”的趋势,故D项正确。
【答案】D
4.(2023·辽宁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有学者认为,魏晋南北朝是“人性觉醒的时代”,是“没有思想权威的时代”,是“吸收与融合外来文化的时代”,是“中国历史第二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其意在说明,这一时期( )。
A.呈现出多元性文化特征
B.历史发展进程动荡多变
C.凸显了大一统恢宏局面
D.各民族之间的交流频繁
【解析】依据材料“人性觉醒的时代”“吸收与融合外来文化的时代”“中国历史第二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既有人性觉醒、民族交融的因素,又有思想争鸣的因素,由此可知这一时期文化面貌具有多元性,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B项,排除;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国家分裂时期,排除C项;频繁的民族交流不能完整概括材料主旨,排除D项。
【答案】A
5.莫高窟第217窟盛唐壁画中的人物,身穿驳领窄袖袍服,头戴幞头。幞头是唐朝典型的冠式,而驳领窄袖袍具备了胡服的特征。形成于唐朝的大型歌舞剧《霓裳羽衣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元素。以上现象反映出唐朝文化的特征是( )。
A.开放包容 B.影响深远
C.领先世界 D.固守传统
【解析】根据材料“幞头是唐朝典型的冠式,而驳领窄袖袍具备了胡服的特征。形成于唐朝的大型歌舞剧《霓裳羽衣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元素”可知,盛唐人物服饰出现中外交融情形,而唐代歌舞剧《霓裳羽衣舞曲》也带有明显的外来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特征,说明唐代文化具有开放包容的特征,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