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程标准 目标分解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等方面的新变化 1.结合宋初赵普给宋太宗的奏折,了解宋初统治者的治国政策及特点,了解北宋初期强化中央集权的原因和影响。(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结合学者研究成果《变法视野下宋代商鞅评价研究》等文献,了解北宋中期“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等重要改革,认识两宋时期在政治、军事上的新变化和重要影响。(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自主预习】
一、北宋的政治和军事
1.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背景 (1)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2)宋初统治者吸取唐后期以来① 、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措施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中央派② 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2)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3)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③ ,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分散机构权力 (1)中央:A.枢密院专掌军权,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④ 为副相。 B.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⑤ ”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2)地方:A.设⑥ 和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和节制。 B.州一级增设⑦ ,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实行崇文抑武方针 (1)目的:抑制武将势力膨胀。 (2)措施: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⑧ ,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影响 (1)积极方面: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 (2)消极方面: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2.北宋的统治危机
边防 压力 (1)北部:辽朝占领燕云十六州,时常南下侵扰;通过“⑨ ”、盟约等勉强获得安定(澶渊之盟)。 (2)西北:与西夏的战争屡战屡败,通过“⑩ ”维持稳定
财政 危机 (1)北宋招募组建庞大的军队,军费占到国家财政开支的大半。 (2)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队伍不断膨胀。 (3)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3.王安石变法
背景 (1)北宋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 (2)仁宗“庆历新政”明显触犯了 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很快归于失败
开始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原则与目的 加强国家对农业、商业、水利、军事、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 的目的
内容 富国 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强兵 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恢复“兵农合一”的 制,取代募兵制
评价 (1)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大笔收入。 (2)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 (3)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激烈争议。 (4)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二、南宋的偏安
靖康之变 1127年,北宋被金朝攻灭,宋徽宗、宋钦宗被俘虏北去
南宋建立 赵构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南宋偏安 (1)岳飞抗金。 (2)绍兴和议: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 ,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 ”。岳飞也被南宋朝廷逮捕杀害。 (3)宋金南北对峙:南宋地位稍有上升,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侄国”
【答案】①军阀割据 ②文官 ③禁军 ④参知政事 ⑤三衙 ⑥转运司 ⑦通判 ⑧文治 ⑨岁币 ⑩岁赐 官僚 富国强兵 征兵 绍兴和议 岁贡
思考点 北宋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 为什么
思路引领:对民族战争要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这一问题是开放性的,可以回答可取,也可以回答不可取。可以从短期来看,也可以从长期来看。但不管持何观点,从何角度分析,都要以正确的民族观来回答。
答案提示:(1)从短期来看,北宋这种做法属于不得已而为之。
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禁军有一半驻防在京师及其附近,其余分别戍卫国内要冲地区,只有少量的禁军屯驻在边境,使得北宋御敌能力减弱。
②多次对辽战争的失败,使北宋统治者产生了“畏辽”的心理,加之国内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北京不得已以金钱换和平,以贸易求取稳定。
③对北宋而言,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宋的财政危机,这种以岁币换和平的方式,使北宋获得了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但也加速了统治集团的腐朽和堕落。
(2)从长期来看,北宋这种做法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不断交融。
宋辽间几十年的战争、宋夏之间长期的战争,使交战双方损失都很大,既消耗了国力,也违背了人民的意愿。战争结束后,各族通过“榷场”边境“互市”,进行经济、文化交流,这满足了各族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增进了各族人民的友谊,加强了边疆地区同中原的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是符合人民意愿的。北宋获得了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也为其经济、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学思之窗 上述言论出自变法反对派之口,或有夸大之处,但是否也反映了变法的某些缺陷
解题关键:认识变法的策略失误及其局限性。
思路引领: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变法反对派的主张,联系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历史局限性。
答案提示:①变法达到了富国的目的,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与西夏的战争仍以失败告终;②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③围绕变法问题,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引发党争,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探究与拓展】
问题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利弊得失。
思路引领:材料中南宋学者在总结前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时,反思了北宋初期的过度集权、法度过密、财政吃紧、养兵备用、内外皆柔等问题,还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意义。
答案提示
(1)积极作用:北宋政权建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自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政权更迭频繁、战祸连年不断、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得以改变,保持了国家的相对统一和社会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为笼络知识分子,北宋扩大了科举录取的名额,简化了科举录取的程序,从而推动了科学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监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些人的独断专行与贪赃枉法,有利于加强官员的廉洁性;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控制外戚与宦官,从而使中央政治能够比较清明。
(2)弊端:①材料指出北宋法度过密,立法原则是防范,没有鼓励进取的宗旨。②事权分散,行政程序烦琐,同时也造成官僚机构庞大而运转不灵,官员职责不清,行政效率不高,萎靡因循之风渐长,消耗过大而征敛无度也不利于政府办事效率的提高。③守内虚外,兵多但将帅不能因时因地灵活指挥,军队数量多但战斗力低下,在对辽、夏的战争中屡屡失利,使国家积贫积弱,最终导致了北宋的覆亡,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重要概念】
1.三衙
三衙是北宋管理禁军的机构,由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和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组成。三衙各设都指挥使为长官,以武将担任。三衙对禁军的管理主要限于平时的统领、训练,作战时则由朝廷委任的将帅统兵出征,战毕兵归三衙。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官员通常由文官担任,对禁军有调遣权,但是不参与日常管理,这样就跟三衙形成分工。
2.官职差遣体制
宋代,官僚制度中有“官”“职”“差遣”的区分。所谓“官”,实际是一种等级待遇,作为叙级、分等、定薪的依据。所谓“职”,不是职务,而是加官,只是一种虚衔。上述两种官僚,“有官无权”“有职无权”,真正负实际责任的是“差遣”。所谓“差遣”,也称职事官(事务次官),是官僚担任的实际职务。
学习拓展 近千年来,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就此次变法某个方面的措施查找资料,了解其争议所在。
思路引领:通过查找资料,理解变法举措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差距,理解改革派与保守派在国家治理理念上的不同。
答案提示:以青苗法为例。
熙宁二年(1069年)九月,颁布青苗法。规定以各路常平仓、广惠仓所积存的钱谷为本,其存粮遇粮价贵,即较市价降低出售,遇价贱,即较市价增贵收购。其所积现钱,每年分两期,即在需要播种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愿原则,由农民向政府借钱贷物。收成后,随夏秋两税,加息十分之二或十分之三归还谷物或现钱。青苗法的本意是使农民在青黄不接之际,不致受“兼并之家”高利贷的盘剥,使农民能够“赴时趋事”。
这项措施颁布后,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宋神宗还专门派人去民间访查,得到的结论是“民皆欢呼感德”“民便之,无不喜者”。这证明老百姓是满意并支持这一改革的。
但是反对这项措施的人也非常多,比如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反对者提出了一个看似让人无法反驳的理由,那就是国家对农民放贷是与民争利。他们攻击王安石的这种做法是陷国家于不仁不义,认为这不是“仁政”。以翰林学士范镇为典型,他认为国家放贷与民间高利贷没什么不同,五十步笑百步而已。言外之意,只要是放贷,那就是与民争利。同时青苗法在实行过程当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地方官员为完成政绩考核,强行让百姓向官府借贷,而且随意提高利息,加上官吏为了邀功,额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勒索,百姓苦不堪言。这样,青苗法就变质为官府放高利贷,收取利息的苛政,后遭废止。
【合作探究】
任务1 北宋初期的国家治理
材料 宋初赵普在给宋太宗的奏折中说:“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
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的观点作研究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示例
论题:北宋政治的“攘外”与“安内”。
论证:北宋统治者吸取前朝历史经验教训,为防止藩镇割据,从政治到军事,从中央到地方,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把政治、军事、财政大权最大限度地集中到朝廷。在“安内”方面,政治上实行二府三司制,分割相权;地方上派文官任知州,并设通判,加强了中央集权;军事上内重外轻,防止武人专权局面的出现。但是北宋受周边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的袭扰,军事上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攘外”方面做得并不合格。
总之,北宋未能平衡好“攘外”与“安内”的关系,使得北宋王朝“积贫积弱”。
(问题会设计、知识能迁移、思维讲层次、分段有讲究)
审试题要求,确定试题主旨 初步设计“问题”(论点) 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的观点作研究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试题主题明确——材料中的观点作研究论题)
读相关素材(史料、图表等) 有效信息 “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
时空定位 北宋初期
史实梳理(准备论据,先“多多益善”,再“去伪存真”) 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背景、表现和影响;北宋边防压力及财政危机
层次鲜明 北宋“安内”的措施及影响——北宋“攘外”的表现及结果
其他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
答题步骤 确定论点 北宋政治的“攘外”与“安内”
答题步骤 梳理论据(2个为宜,不贪多求全) 北宋吸取前朝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争及影响
得出结论(回望论点,展示素养) 北宋未能平衡好“攘外”与“安内”的关系,使得北宋王朝“积贫积弱”
任务2 王安石变法
材料
官员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王安石 卫鞅之于孝公,尽取秦法而更为之,尽取秦民而束缚驰骤之。虽甘龙辨说之烦,秦民言令不便者以千数,而鞅终不为沮,卒之国内大治,诸侯重足屏息,争西向而割地。(1069年奏折)
苏轼 唯商鞅变法,不顾人言,虽能骤致富强,亦以召怨天下,使其民知利而不知义,见刑而不见德,虽得天下,旋踵而失也。(1071年上神宗皇帝书)
李纲 (两宋之际 抗金名臣) 秦用商鞅之令而卒并六国。……改法更令,信赏必罚,以壮国威,以养士气,使之有勇而知方,然后兵乃可用也。(《梁溪集》)
—摘编自李香玉《变法视野下宋代商鞅评价研究》
(1)据材料指出宋代官员对商鞅变法的认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上认识产生的原因。
【参考答案】 (1)认识:变法彻底;赏罚分明;富国强兵;为统一奠定基础;重利轻义;严刑峻法,忽视德治;导致秦朝速亡。
(2)原因: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加剧;王安石为变法造势,实现富国强兵;苏轼反对新法;金军威胁;李纲主张改革,以增强军队战斗力。
“四读” 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得出重要信息: 材料:从材料出处“变法视野下宋代商鞅评价研究”及正文“而鞅终不为沮”“然后兵乃可用也”“亦以召怨天下……旋踵而失也”归纳出宋代官员对商鞅变法的认识
“两定” 限定词(时间、空间、角度): 第(1)问,时空限定——宋代;内容限定——官员对商鞅变法的认识。第(2)问,时空限定——宋代;内容限定——以上认识产生的原因
定位词(原因、特点、影响): 第(1)问,根据材料“而鞅终不为沮,卒之国内大治,诸侯重足屏息,争西向而割地”“秦用商鞅之令而卒并六国”“改法更令,信赏必罚,以壮国威,以养士气,使之有勇而知方,然后兵乃可用也”和所学知识得出变法彻底;赏罚分明;富国强兵;为统一奠定基础。根据材料“亦以召怨天下,使其民知利而不知义,见刑而不见德,虽得天下,旋踵而失也”得出重利轻义;严刑峻法,忽视德治;导致秦朝速亡。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面对宋朝统治危机,主张变法;苏轼则反对变法;李纲是两宋之际抗金名臣,也主张效法商鞅变法图强
【随堂检测】
1.唐末五代以来,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常常将大量财物留使、留州。宋初为解决这一问题所设的机构是( )。
A.通判 B.枢密院
C.参知政事 D.诸路转运司
【解析】据材料“唐末五代以来,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常常将大量财物留使、留州”可知,唐末五代以来,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地方所设的机构是诸路转运司,负责把地方财政转运到中央,D项符合题意;通判是北宋负责地方监察的官员,A项错误;枢密院是北宋负责军事的中央机构,B项错误;参知政事是北宋负责行政的中央官员,C项错误。
【答案】D
2.北宋中期,“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虽有武臣,盖仅有也”。这体现出当时( )。
A.崇文抑武 B.守内虚外
C.藩镇割据 D.无为而治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中期的官员多为读书人,选官多以“文词进”,武臣不受重视,体现出当时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宋朝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B项错误;宋朝并未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C项错误;无为而治是西汉初期的治国思想,D项错误。
【答案】A
3.(2023·浙江宁波高一期中)有学者对中国古代某次变法评论道:“九百多年前的这次变法,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试图以信用借款的办法刺激经济增长,达到‘不加税而国用足’的改革目标。”这次变法是( )。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庆历新政 D.王安石变法
【解析】根据材料“达到‘不加税而国用足’的改革目标”及所学可知,北宋王安石实行变法,实施青苗法、均输法、市易法等措施,打击了地主富商,没有向百姓加税而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D
4.(2023·全国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北宋元祐年间,苏轼担任杭州知州时,给中央上了一道《乞赐度牒修廨宇状》,要求修缮损毁严重的地方政府办公用房。按照当时的制度,苏轼需事先禀报( )。
A.转运司 B.节度使
C.枢密院 D.参知政事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从北宋开始,朝廷对财政管理严格,凡州军常例之外的财务,都需先禀报统管地方财政的转运司,由转运司审核上奏,绝无擅自决定的权力,A项正确;节度使在宋代没有实权,排除B项;枢密院在宋代掌管军权,排除C项;参知政事在宋代掌管行政权,排除D项。
【答案】A
5.诗人张以宁经过辛弃疾墓时赋诗:“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渡心。”该诗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A.宋朝放弃收复燕云十六州
B.澶渊之盟,辽宋和议
C.绍兴和议,宋廷偏安江南
D.南宋灭亡,国家一统
【解析】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他的作品中经常流露出对南宋山河分裂的悲痛,因此,张以宁用“英雄已尽中原泪”来纪念他;而绍兴和议后,南宋统治者偏安东南,无心统一,所以张以宁用“臣主元无北渡心”来讽刺南宋统治者的苟安,故选C项。
【答案】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