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学案(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学案(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4 20:1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程标准 目标分解
1.认识清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2.通过了解清朝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1.结合相关学者论述,认识清朝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和特点,理解“康乾盛世”下所面临的重大现实危机,认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走向衰落的历史必然性。(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结合清朝形势图、清代纂修《大清一统志》概况介绍,了解清朝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自主预习】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康乾盛世
时间 清朝皇帝康熙、①    、乾隆在位期间
表现 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
  2.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
方面 史实 特点 意义
中央与地 方的联系 ②     :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 迅速、机密 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中枢秘书机构 军机处 皇帝指派、直接监督、日夜轮值 ③     发展到顶峰
思想文化控制 文字狱 控制严密 严重摧残文化
二、疆域的奠定
1.清朝前期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边疆 背景 清朝版图的开拓和巩固
东南 1662年,④    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东北 (1)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 (2)康熙前期,清军围攻侵占⑤    的俄军,迫使沙俄同意进行谈判 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⑥       》,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北部 和西 北部 明朝末年,鞑靼分为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⑦    被称为漠西蒙古 清军入关前,打败并收降漠南蒙古,漠北和漠西蒙古也遣使进贡
(1)17世纪后期,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势力强大,占据天山南北,又向东进攻漠北和漠南蒙古。 (2)18世纪中期,原受准噶尔部统治的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兄弟起兵反清 (1)1757年,清朝将⑧     彻底击溃。 (2)清朝平定了大、小和卓兄弟发动的叛乱。 (3)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⑨   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西南 清初,西藏最有影响的佛教格鲁派领袖五世达赖来京朝贺 (1)清初,清廷册封五世达赖以“⑩    ”尊号,康熙时,赐予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尊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中央政府册封。 (2)从1727年起,清朝开始派遣     ,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3)1793年,清政府颁布《         》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2.因地制宜的统治措施
地区 措施
内地       制度(巡抚或总督治理)
边疆(东北、北部和西部) 分设将军和办事大臣辖区
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设理藩院
  3.清朝疆域: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内部危机 ——农民 起义不断 (1)背景 资源危机:清朝    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社会乱象萌生: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的积累,乱象逐渐萌生。 (2)表现:从乾隆后期起,农民起义屡屡爆发
外部危机 ——闭关 锁国   (1)背景: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2)概况: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   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    ”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严厉禁止民间出海贸易。 (3)评价:这种闭关自守的政策,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答案】①雍正 ②奏折制度 ③专制皇权 ④郑成功 ⑤雅克萨
⑥尼布楚条约 ⑦瓦剌 ⑧准噶尔部 ⑨伊犁 ⑩达赖喇嘛 驻藏大臣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督抚 人口 广州 十三行
学思之窗 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奏折制度如何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思路引领:结合奏折制度的含义、运作,理解其作用。
答案提示:(1)题中所说的奏折制度实指密折制度,其始于康熙晚年,完备于雍正时期。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呈递密折。
(2)密折制度的作用有三个:一是使朝政进一步黑箱化,增添了皇权的神秘感;二是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人人自危,使大臣们相互牵制,加强了皇权;三是密折奏事作为一种特权,使臣子不断献媚邀宠。
思考点 为什么说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解题关键:对照《明朝疆域图(1433年)》,把握清朝版图的进一步开拓和巩固。
思路引领:读《清朝疆域图(1820年)》,结合教材内容,明确清朝时形成的中国版图的概况;理性分析清朝开疆拓土的做法和特点;正确认识其对今天中国版图形成的积极影响。
答案提示
清朝中期的中国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
清朝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清朝的开疆拓土,并不是简单的军事征服,而是把一整套“中国”的特质移植到边疆地区,比如父系的家庭制度、财产诸子均分制、乱伦禁忌、婚丧礼俗、定居农业、土地产权登记制度与户籍制度等。清朝对这些地方也不是简单地“汉化”或者“满化”,而是把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质保留了下来,把众多非汉族的民族整合成一个超越民族界限的新的政治体。所以,不但清朝的绝大部分领土都被之后的中国政权给继承了下来,而且中国还发展成为一个文化多元化的统一国家。
【探究与拓展】
问题探究 阅读上述材料,了解乾隆、嘉庆两位皇帝是怎样看待西方列强的,并予以评论。
思路引领:乾隆、嘉庆两位皇帝对待西方列强的态度可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解答,不难看出他们都主张实行以闭关自守为主的政策,评论时可从原因、影响等角度入手。
【重要概念】
1.改土归流
指明清时废除自元代以来世袭之土官,而代之以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主要在滇、黔、桂、川、湘、鄂六省推行。政府设府、厅、州、县,委派有任期的官员进行统治,实施和汉族地区相同的政治制度,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和经济文化发展有积极意义。
2.“海禁”与“闭关锁国”
(1)“海禁”政策是指明清王朝禁止官民私自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除非得到官方正式许可,否则禁止民间私自出海贸易。它并不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只是要求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即“朝贡贸易”。“海禁”政策主要是对内防范。
(2)“闭关锁国”政策是指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交往的政策,但不是禁绝中国的对外交往。“闭关锁国”政策实质上是对外消极防卫的措施,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免受威胁,其根源在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答案提示:(1)乾隆、嘉庆两位皇帝都主张实行以闭关自守为主的政策,都有“天朝上国”的心态,主张进行有限的贡赐贸易。乾隆皇帝认为中国物产丰富,不需要外夷货物,有限的对外贸易是对外国的恩惠,故拒绝了外国的通商要求;嘉庆皇帝认为西方不必遣使远来,岁岁进贡。
(2)评论:①乾隆、嘉庆两位皇帝产生此类思想并非历史的偶然,一方面它是落后、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农耕经济的繁荣与长久以来的朝贡体制带来的是“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另一方面又是清朝统治集团民族狭隘性的表现,它惧怕国内汉人与外界勾结反清,从而威胁其统治。②这种对外政策作为一种消极防御手段起到过一些自卫作用,暂时延缓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进程。但对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它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沉重打击了中国的航海业和对外贸易;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推进工业化的契机;阻碍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使中国脱离世界发展潮流,最终落后于西方。
学习拓展 查找材料,了解上述改革措施的演变线索及其历史意义。
解题关键:重点把握康熙与雍正时期的不同举措,从税收的作用等角度分析其意义。
思路引领:了解史实,多角度分析税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答案提示
演变线索: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廷决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丁税额数作为定额,以后新增人丁,不收丁税。这样丁税额数便固定下来了,实现了地丁合一。这是希望人丁(劳动力)兴旺,百姓安居乐业。这种办法在康熙末年开始行之于广东、四川等省。新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办法施行后,又出现了新增人丁不征税,旧额人丁不减税的矛盾;而且,新增人丁很多,用谁来补充旧丁缺额,也很难做到苦乐平均。
到了雍正时期正式采取“摊丁入亩”的政策,将丁银全部摊入田赋的赋税中,废除了人头税。政府放松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各省地方政府,查清各处地亩多少,按亩均摊税赋。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
意义:①结束了地、户、丁等赋役混乱的现象,完成了人头税并入财产税的过程,彻底废除了自西汉以来的人头税;②由于征税的对象是土地,政府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增加了大量可以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对活跃商品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③无地少地的农民摆脱了丁役负担,不再被强制束缚在土地上,进一步松弛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特别是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④摊丁入亩,按地亩之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这项措施有利于贫民而不利于官绅地主。
【合作探究】
任务1 “盛世”下危机的初现
材料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治武功盛极一时,被后世史家誉为“康乾盛世”。在这一百余年间,清朝完成了国家大一统的最高理想:在辽阔的版图内建立了空前稳固的有效管理,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传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了新的高峰。……但是这一时期多方面的发展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体制、社会结构以及儒家思想体系的框架,“康乾盛世”之下潜伏着深刻的危机。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观点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清晰,论证充分。)
【参考答案】 观点:“康乾盛世”之下潜伏着深刻的危机。
论证:“康乾盛世”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清朝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政治上,君主专制得到加强,国家长期保持安定发展,疆域得到开拓并巩固,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民族交融不断加深,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渐趋稳定。经济方面,经济繁荣,在世界经济格局中,中国经济仍处于领先地位。文化方面,《四库全书》等著名大型文化工程完成,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整理,儒家经典也被翻译传到了西方。这一时期,可谓文治武功,盛极一时。
同时,盛世之下存在危机。政治方面,专制统治日益僵化。经济繁荣背景下,人口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加上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的积累,从乾隆后期起,农民起义屡屡爆发。文化方面,文字狱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对外关系上,欧洲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而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因此,“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的统治危机初显。
综上所述,“康乾盛世”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清朝的统治阻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问题会设计、知识能迁移、思维讲层次、分段有讲究)
审试题要求,确定试题主旨 初步设计“问题”(论点) 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观点予以论证。(试题主题明确——材料的观点)
读相关素材(史料、图表等) 有效信息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治武功盛极一时,被后世史家誉为‘康乾盛世’。在这一百余年间,清朝完成了国家大一统的最高理想……但是这一时期多方面的发展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体制、社会结构以及儒家思想体系的框架……”
时空定位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史实梳理(准备论据,先“多多益善”,再“去伪存真”) 清朝君主专制发展的表现及影响;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举措;清朝统治危机初显的主要表现
层次鲜明 盛世的表现——潜藏的危机
其他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
答题步骤 确定论点 “康乾盛世”之下潜伏着深刻的危机
梳理论据(2个为宜,不贪多求全) “康乾盛世”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文化方面的表现
清朝前期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思想文化、对外政策方面潜藏的危机
得出结论(回望论点,展示素养) “康乾盛世”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清朝的统治阻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任务2 清朝疆界的形成及意义
材料一 1820年的清朝疆域图
  材料二  清代纂修《大清一统志》概况
时间 概况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至乾隆五年(1740年) 参照各省遵旨编纂的本省《通志》及中央档案纂修,确保一统志的官方性。在疆域构建方面,把民族聚居的边疆,尤其是长城以外的“三北”(西北、华北以北、东北)包含在内,强调“中外一家”,正面批判了此前“华夷之辨”下仅以长城以内作为“中国”疆域的观念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至乾隆五十年(1785年) 因初修后国家发生诸多边疆统一战争,需重新记载,尤其是乾隆中期统一新疆后,“中国”疆域达到极盛。故而,此次修纂以昭示疆域“一统无外之盛”为宗旨,继续塑造“中国”疆域广阔的空间观念
嘉庆十六年(1811年)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 因疆域版图最终奠定,需把各地的建置沿革、职官、户口等一切裁改事宜划一记载。将西北、北部完全纳入“大一统”疆域版图之中,特别突出东北疆域的地位,追溯清朝统治从兴京、盛京到北京的延续,进而证明清政权的合法性。同时,进一步深化已经形成的疆域一统观念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大清一统志》的纂修予以解读。(要求:解读合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示例
清代立国后,官方不断纂修《大清一统志》;强调“中外一家”,批判“华夷观念”,并将东北、华北以北、西北地区纳入版图。
清朝前期,采取措施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和巩固疆域,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同时,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清朝需要通过纂修《大清一统志》,昭示自身政权的合法性,进而巩固自身的统治。
《大清一统志》从观念上和空间上扩展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疆域,也使得清朝疆域有了明确的法律层面的依据。《大清一统志》的纂修,有利于清王朝获得被统治地区的政权认同。国家疆域的确定,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及与内地的文化交流有积极作用,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四读” 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得出重要信息: 材料一:从题引得出“清朝疆域图”,进而提取相关疆域信息。 材料二:从题引得出“清代纂修《大清一统志》概况”以及从表中得出“中外一家”、批判“华夷观念”、“一统无外之盛”、“追溯清朝统治从兴京、盛京到北京的延续,进而证明清政权的合法性”,进而予以合理解读
“两定” 限定词(时间、空间、角度): 时空限定——清代;内容限定——《大清一统志》的纂修
定位词(原因、特点、影响):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先从宏观上解读,清代立国后,官方不断纂修《大清一统志》;且强调“中外一家”,批判“华夷观念”,并且将东北、华北以北、西北地区纳入版图。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清朝前期巩固统治需要的角度解读纂修《大清一统志》的目的。如:清朝前期,采取措施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和巩固疆域,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同时,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清朝需要通过纂修《大清一统志》,昭示自身政权的合法性,进而巩固自身的统治。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纂修《大清一统志》的意义的角度解读《大清一统志》。如《大清一统志》从观念上和空间上扩展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疆域,也使得清朝疆域有了明确的法律层面的依据。《大清一统志》的纂修,有利于清王朝获得被统治地区的政权认同。国家疆域的确定,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及与内地的文化交流有积极作用,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随堂检测】
1.(2023·河北邢台二中高一期末)清朝康雍乾时期,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强君主专制。“(它)不但完成了皇帝对政务的独裁,而且从信息流通的角度将臣僚完全置于皇帝的监督和操纵之下。”这里的“它”指(  )。
A.军机处 B.内阁 C.奏折制 D.文字狱
【解析】根据材料“而且从信息流通的角度将臣僚完全置于皇帝的监督和操纵之下”并结合所学可知,奏折制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C
2.发生在17世纪末,被英国学者赫德森评为“在中国政府与欧洲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的战役是(  )。
A.山海关之战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台州九捷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7世纪末”“在中国政府与欧洲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末,为保卫疆土,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围攻盘踞在雅克萨的沙俄侵略军,沙俄侵略军死伤累累,被迫投降,C项正确;山海关之战、台州九捷不是中国政府与欧洲国家的战争,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在1662年,属于17世纪中期,排除A、B、D三项。
【答案】C
3.(2023·辽宁高一校联考期末)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制度;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在西藏派遣驻藏大臣;在西南则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由此可知,清政府边疆治理的特点是(  )。
A.因地制宜 B.高度自治 C.垂直管理 D.编户齐民
【解析】根据材料“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制度;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在西藏派遣驻藏大臣;在西南则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可知,清政府边疆治理的特点是因地制宜,A项正确;清朝未实行边疆地区的高度自治,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边疆不同地区的不同管理方式,与垂直管理无关,排除C项;编户齐民属于户籍管理,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答案】A
4.史料记载,1840年之前,西方人不能带军器进入广州,“夷妇”也不许进入,以防“盘踞之渐”。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  )。
A.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B.禁止发展中外贸易
C.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故A项错误;当时清朝开放广州一地与外国进行贸易活动,故B项错误;由“‘夷妇’也不许进入,以防‘盘踞之渐’”可知,清政府此举是为了防止外国人在广州长期生活,而不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故C项错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采取措施限制中外的交往,D项与材料相符,故正确。
【答案】D
5.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湖北江陵县发生了一起抢劫案。一群流氓抢劫了附近的富有寡妇家,寡妇认出了抢劫者,事后便报官了。但这样一个小小的案件,换了5任地方官居然还没有结案。这一现象揭示了清朝(  )。
A.潜伏着统治危机 B.社会治安状况不佳
C.官匪勾结现象普遍 D.官员缺乏实际权力
【解析】乾隆四十三年,一个小小的案件,换了5任地方官居然还没有结案。这一现象揭示了清朝潜伏着统治危机,故A项正确;清朝社会治安状况不佳只是材料的现象,不是本质,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清朝官匪勾结现象普遍,故C项错误;清朝官员缺乏实际权力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答案】A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