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学案(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学案(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4 20:1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程标准 目标分解
1.认识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2.认识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及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及意义 1.结合研究者对戊戌变法研究结论的异同,明确在进行历史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应坚持的原则,对戊戌维新运动的背景和存在的局限性进行理性分析,探究其失败的必然性和对中国民族危机加深、近代化探索的影响。(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结合学者对“东南互保”的论述,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时代背景、过程,认识清政府中央权力的衰落和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趋势、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自主预习】
一、戊戌维新运动
背景 (1)甲午中日战争战败,《马关条约》签订,晚清一批读书人逐渐认识到,唯有实行变法才能救亡图存。 (2)维新思想很快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3)康有为撰写的《①     》和《孔子改制考》,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的《变法通议》等文章,更是明确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过程 序幕—— “②    ” (1)背景: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回国内,激起朝野上下的反对声浪。 (2)概况: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过程 高潮—— 百日维新 (1)时间:③    年6月11日到9月21日。 (2)标志: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④     ”诏书。 (3)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史称“⑤      ”
结果 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运动失败。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⑥     外,均被废止
影响 (1)政治: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2)经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思想:推动⑦    的传播,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
失败原因 (1)客观原因:守旧势力仍很强大。 (2)主观原因:维新派缺乏可靠的⑧     ,没有严密的组织,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3)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力量弱小
二、义和团运动
背景 (1)《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⑨     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 (3)反洋教斗争的兴起
过程 (1)以“⑩     ”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 (2)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毓贤、袁世凯等,对义和团采取先抚后剿的举措。 (3)1900年5月28日,英、美等八国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 (4)慈禧太后采用“    ”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 (5)在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评价 (1)进步性 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 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迫使列强改变瓜分中国的侵略计划。 (2)局限性 盲目排外,没有先进阶级领导。 无法阻止中国滑向     的深渊
三、八国联军侵华
过程 (1)1900年6月10日,廊坊阻击战,第一批联军被迫退回天津。 (2)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 (3)6月21日,慈禧太后向各国“宣战”;7月14日,天津陷落;8月中旬,    失陷。 (4)出逃途中,慈禧太后发布铲除义和团的谕旨,并指定奕劻和李鸿章与列强议和。 (5)八国联军所到之处,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俄国军队趁机侵占中国东北。 (6)当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    ”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结果——签订《辛丑条约》 时间 1901年9月
内容 (1)惩办“首祸诸臣”,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 (2)赔偿各国白银本息合计约9.82亿两。 (3)将北京     划定为使馆区,不许中国人居住。 (4)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
危害 (1)加剧了中国贫困和经济衰败。 (2)“    ”成为“国中之国”(侵华大本营)。 (3)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影响 (1)《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2)《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答案】①新学伪经考 ②公车上书 ③1898 ④明定国是 ⑤百日维新 ⑥京师大学堂 ⑦新思想 ⑧社会基础 ⑨瓜分中国 ⑩扶清灭洋 招抚 半殖民地 北京 东南互保 东交民巷 使馆界
学思之窗 想一想,戊戌维新有怎样的局限性。
解题关键:提取材料中的核心信息。
思路引领:注意材料中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
答案提示:从“明定国是”诏书中可看出变法坚持“圣贤义理之学”为其根本,试图通过妥协减少变革的阻力,说明当时守旧势力强大,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诏书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洋务派的某些主张,体现了维新派理论上的欠缺。加之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和严密的组织,皇帝又未完全掌握实权,这一切注定了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
思考点 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解题关键:抓住关键词“一步步”;知道列强四次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签订的影响。
思路引领:结合所学知识,联系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其相关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来理解。
答案提示:两次鸦片战争中,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外国侵略者把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在中国身上,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后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探究与拓展】
问题探究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戊戌变法的背景。
解题关键:抓住甲午中日战争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理解戊戌变法的原因和条件。
思路引领:阅读上述材料,抓住材料中的主要信息“观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也”“如今日中倭之构难,究所由来”“严复《论世变之亟》”等并联系所学知识,结合国际和国内形势分析戊戌变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答案提示
国际形势:经济上,19世纪下半叶,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原本相对落后的俄、日通过改革迅速强大,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成为当时的一种世界潮流;政治上,19世纪后期,欧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在长期的发展中日趋完善,为中国人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示范。
国内局势:(1)从原因看,民族危机加剧。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使命。亡国灭种的危急形势迫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找新的救国救民道路。
(2)从条件看,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为资产阶级开展
【重要概念】
东南互保
1900年6月,东南各巡抚刘坤一、张之洞等会同各国驻上海领事,制定《东南互保章程》。“东南互保”表明了东南地区当权的洋务派官员与西方列强合作抵制义和团的意向,它维护了列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破坏了东南各省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
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公车上书”表明其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戊戌维新运动奠定了阶级基础。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萌芽和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为戊戌维新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康有为等维新派通过办学堂、报纸、学会等大力进行舆论宣传。
学习拓展 查找相关史料,思考此事件的后果。
解题关键:“东南互保”协议。
思路引领:把握材料相关信息“英国担心波及其势力范围长江流域,遂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上海道余联沅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后,南方更多督抚加入进来,和各参战国商订协议”“地方大员寻求‘自保’,表明中央权威的式微与地方势力的扩张”等;查找相关史料,了解不同说法;联系所学思考后果。
答案提示:维护了英美等国在华利益;地方政治、军事权力进一步扩张,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保护了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免受义和团和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为民主革命力量的发展、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等等。
【合作探究】
任务1 戊戌变法
材料 关于戊戌变法性质的研究
研究者及提出时间 史料来源 结论
范文澜/1945年 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所撰《变法通议》 第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翦伯赞/1950年 1911年康有为出版的《戊戌奏稿》 自上而下地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从而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戊戌变法六十年纪念活动论文集/1958年 1911年康有为出版的《戊戌奏稿》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
研究者及提出时间 史料来源 结论
茅海建/2017年 康有为戊戌变法期间历次上书汇编 戊戌变法是以西方化为方向、以强国为目标的改革运动
  ——据茅海建《论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梁启超的政治思想与政策设计》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研究者对戊戌变法研究结论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在进行历史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应坚持的原则。
【参考答案】 (1)异:前三位研究者重视戊戌变法的阶级属性;茅海建强调戊戌变法的西方化色彩。同:均肯定了戊戌变法的进步性。
(2)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在历史研究中的指导地位;实事求是,从一手史料出发,重视对史料的辨析;重视对新史料的挖掘。
“四读” 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得出重要信息: 材料:从题引得出是“关于戊戌变法性质的研究”,从出处得出“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梁启超的政治思想与政策设计”,从正文得出“第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以西方化为方向、以强国为目标”“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进而提炼出研究者对戊戌变法研究结论的异同
“两定” 限定词(时间、空间、角度): 第(1)问,时空限定——1945年、1950年、1958年、2017年,角度限定——比较异同;内容限定——研究者对戊戌变法的研究结论。第(2)问,内容限定——我们应坚持的原则;角度限定——历史研究 定位词(原因、特点、影响): 第(1)问根据“第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可知前三位研究者在结论方面均强调戊戌变法的资产阶级性质,而茅海建则认为其“以西方化为方向、以强国为目标”;在相同点方面根据“第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等可归纳出均肯定了戊戌变法的进步性。第(2)问可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材料中的前三位研究者均坚持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在历史研究中的指导地位;实事求是,从一手史料出发,重视对史料的辨析。而茅海建则重视对新史料的运用,重视对新史料的挖掘
任务2 晚清中央集权的衰落
材料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顽固派认为可以借助义和团的力量挽救濒于崩溃的统治秩序,但是洋务派认为“草率地向十一国宣战,其结果只能给国家与民族带来灾难”。1900年上半年仅上海一地对外贸易出口总值就减少了一千三百万两,这对坐拥东南财富的洋务派官僚来说,是极其巨大的损失。义和团运动中所爆发出的“仇洋”心理和破坏力使列强极度恐惧。东南沿海地区是帝国主义列强较早入侵的地区,列强在该地区苦心经营多年。洋务派和帝国主义列强均希望维护自身在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利益。晚清时期,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被权重一方的地方督抚破坏,中央政府为依赖地方的人力、物力、财力而赋予地方督抚更多的权力。张之洞在与友人的谈话中指出“坐拥东南,死不奉诏”。
——摘编自陈琨《浅析义和团运动中的 “东南互保”》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参考答案】 示例
论题:“东南互保”反映出晚清中央集权的衰落。
阐述:晚清时期,东南地区由于地处沿海,较早遭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时间较早,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动了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东南地区成为当时中国最富庶的地区。由于东南地区可为清政府提供雄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于是清政府对东南地区更加依赖,这些地区的督抚也相应被赋予更多的权力,他们在坐拥权力的同时也获取了相应的经济利益。义和团运动发生后,帝国主义与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了“东南互保”协议,这一事件宣告了清朝中央权力的式微和地方势力的崛起,反映出晚清中央集权的衰落。
(问题会设计、知识能迁移、思维讲层次、分段有讲究)
审试题要求,确定试题主旨 初步设计“问题”(论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试题主题不明确——自拟论题)
读相关素材(史料、图表等) 有效信息 “中央政府为依赖地方的人力、物力、财力而赋予地方督抚更多的权力”“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被权重一方的地方督抚破坏”“张之洞在与友人的谈话中指出‘坐拥东南,死不奉诏’”
时空定位 晚清时期
史实梳理(准备论据,先“多多益善”,再“去伪存真”) 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和八国联军侵华;“东南互保”的形成原因、内容和影响
层次鲜明 清政府对东南地区依赖的加深——清政府中央权力的下移——列强维护自身利益的推动
其他方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答题步骤 确定论点 “东南互保”反映出晚清中央集权的衰落
答题步骤 梳理论据(2个为宜,不贪多求全) 晚清时期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地方督抚被赋予更多权力,地方势力崛起
得出结论(回望论点,展示素养) 帝国主义与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宣告了中央权力的式微和地方势力的崛起,反映出晚清中央集权的衰落
【随堂检测】
1.(2023·福建漳州高一统考期末)史料是人们了解、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可用来研究“百日维新”的原始史料是(  )。
A.史书《戊戌政变记》
B.电视剧《戊戌风云》
C.连环画《戊戌六君子》
D.“明定国是”诏书
【解析】依据材料“百日维新”“原始史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百日维新”是戊戌变法的主体内容,“明定国是”诏书是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为百日维新颁布的改革纲领,是皇帝诏书,是研究戊戌变法的原始史料,D项正确;史书《戊戌政变记》属于文献史料,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A项;电视剧《戊戌风云》属于影视作品,不属于原始史料,排除B项;连环画《戊戌六君子》属于文学作品,不属于原始史料,排除C项。
【答案】D
2.1888年,康有为进京上书指出中国面临的危机,提出“厘革积弊,修明内政”,向西方学习,实行改革。但“当时举京师之人,咸以康为病狂,大臣阻格,不为代达”。这种局面反映了当时(  )。
A.救亡图存成为社会共识
B.中国变革内政的艰难性
C.学习西方条件尚不具备
D.光绪因大臣阻挠被蒙蔽
【解析】康有为提出“厘革积弊,修明内政”说明他主张变革内政,对中国面临的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但是“举京师之人,咸以康为病狂,大臣阻格,不为代达”,又说明了当时的阻力非常大,所以变革内政非常艰难,故选B项。
【答案】B
3.北京“城内城外各行铺户与各街住户,义和团俱饬令避忌‘洋’字,如‘洋药局’改为‘土药局’,‘洋货’改为‘广货’……诸如此类甚多”。由此可知,义和团(  )。
A.具有盲目的排外性 B.极力抵抗列强侵略
C.沉重打击了八国联军 D.注重维护民族经济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强制商户和居民避忌“洋”字,不加区别地“仇洋”“灭洋”,反映了义和团具有盲目的排外性,A项正确;义和团极力抵抗列强侵略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义和团沉重打击了八国联军,排除C项;排斥带“洋”字的事物和更改其名称等,不能说明义和团注重维护民族经济,排除D项。
【答案】A
4.(2023·江苏南京高一统考期末)1900年7月,山西巡抚毓贤上奏其收到的盛宣怀从上海发给他的电报,上面说:“长江、川、东、苏、浙、闽、粤各省,已与各国议明,中外互相保护。两不相饶,各国已经照会应允。”该奏折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边疆危机 B.甲午中日战争
C.“东南互保” D.辛亥革命
【解析】根据材料“长江、川、东、苏、浙、闽、粤各省,已与各国议明,中外互相保护。两不相饶,各国已经照会应允”可知,“东南互保”是防止义和团运动向南扩展,抑止人民反抗斗争的产物,是东南督抚同帝国主义妥协的产物,也是东南督抚与清廷离心的产物,C项正确;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列强对中国边疆和中国邻国加紧侵略,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1894~1895年,排除B项;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排除D项。
【答案】C
5.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这一变化(  )。
A.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说明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
C.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解析】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列强转而扶植在华代理人,故选B项;《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项错误;“已被列强瓜分完毕”与史实不符,C项错误;《辛丑条约》是列强侵华进一步深入的表现,D项错误。
【答案】B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