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4 20:1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课程标准 目标分解
1.认识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1.结合清朝君臣对《南京条约》的看法,认识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结合两位外国人对林则徐的评价,探究民族危机下“师夷之长技”的时代选择的必然性,学习林则徐、魏源等在民族危机下敢为天下先,向先进学习的勇气和爱国情怀。(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自主预习】
一、两次鸦片战争
1.背景
国际 背景 (1)工业革命后,①     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2)各国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趋激烈。 (3)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中国
国内 背景 (1)政治:仍停留在②     ,君主专制统治顽固。 (2)经济:自给自足的③     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3)科技:落后。 (4)军事:军队作战能力低下,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冷兵器。 (5)社会矛盾:④     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2.概况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
目的 打开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借口 ⑤   销烟 要求修约,被清政府拒绝
时间 1840年6月~1842年8月 1856~1860年
参战双方 清政府与英国 清政府与英、法两国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
进程 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开进广州海口,发动侵略战争。以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⑥    》而结束 1856年,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焚毁⑦    后,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结果 (1)1842年《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 (2)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英、法、美三国获得协定关税、⑧     、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 (1)1858年《⑨     》;1860年《北京条约》(英、法获取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内河航行权等大量权益;鸦片贸易合法化)。 (2)中俄《北京条约》,迫使清政府承认《⑩     》,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还把俄方提出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为此后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制造根据
影响 (1)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 (2)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        
二、开眼看世界
背景 《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皇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充分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高层的封闭、愚昧与腐朽
代表人物及著作 林则徐 在广州开办译馆,罗致译员;汇译成《     》等书稿,供对外交涉时参考
魏源 (1)著作: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     》一书。 (2)内容: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绍各国历史、地理、社会现状以及军事、科技等,提出了“       ”的思想。 (3)评价: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
徐继畬 (1)著作:撰成《瀛寰志略》一书。 (2)内容: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 (3)评价:是中国近代第一部     著作
影响 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
【答案】①资本主义 ②封建社会 ③小农经济 ④阶级矛盾 ⑤虎门 ⑥南京条约 ⑦圆明园 ⑧领事裁判权 ⑨天津条约 ⑩瑷珲条约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洲志 海国图志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世界地理
【重要概念】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半殖民地在政治上表现为丧失了部分主权而不是全部主权;在经济上表现为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
(2)半封建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但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不能认为中国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或认为政治上是半殖民地而经济上是半封建。
思考点 分析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状况,思考中国在当时国际格局中的处境。
解题关键:对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状况与同期西方的社会状况进行比较分析。
思路引领:先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社会矛盾等角度总结出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状况;然后通过与西方列强的比较得出它们之间的本质不同;进而理解中国在当时国际格局中的处境。
答案提示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状况:政治上,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统治仍很顽固;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科技上,处在传统状态,落后;军事上,武备落后,八旗和绿营作战能力低下,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冷兵器,远远落后于英国的热兵器;社会矛盾方面,阶级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中国的国际处境:19世纪中期的世界形势发展到全新格局。工业革命后半个多世纪,英国掌握着资本主义世界霸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由此可见,中国与西方之间存在落后的封建制度和农业文明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工业文明的巨大差距。鸦片战争前夕,英国和其他殖民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
学思之窗 阅读以上材料,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抵抗英国侵略的正当性。
解题关键:理解“中国抵抗英国侵略的正当性”。
思路引领:先阅读材料,提取相关信息“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人权横遭侵犯”“这一切都是在‘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等,然后联系所学知识,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的暴行等分析理解中国抵抗英国侵略的正当性。
答案提示:英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对中国人民犯下了血腥暴行,中国人民的抵抗并非挑衅,而是维护自身和国家利益的正义之举;英国的借口掩盖并混淆了其发动战争的真正动机,暴露了其发动战争的非正义性。
【探究与拓展】
问题探究 阅读以上材料,分析清政府拒绝修约的合理性。
解题关键:注意“拒绝修约”“合理性”。
思路引领:可先强调拒绝修约的合理性,再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证明。
答案提示:材料内容明确指出“一经议定,两国各宜遵守,不得轻有更改”“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均不得遣员到来,另有异议”。
  2.朝贡体系与不平等条约体系
(1)朝贡体系:东亚地区传统的以中国为中心、中国周边各邻国与中国形成的双边“封贡关系”为结构的国际体系。朝贡体系的立足点是“华夷”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2)不平等条约体系: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确立的西方列强在华特权的总称。其法律依据是1842年《南京条约》以来的所有不平等条约。这个不平等条约体系的本质特征是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手段凭借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学习拓展 阅读上述史料,了解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实。
解题关键:注意“三元里人民抗英”的要求。
思路引领:先根据设问要求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杀死逆夷六、七人”“约数千人,与夷决战”“聚至百有余乡。将方、圆两炮台四面围住”归纳得出。
答案提示:①初九、初十,三元里民众杀死英军六七人;②再聚集数千人,与英军决战;③十一日,三元里周围一百多个乡的民众攻打英军据守的方、圆两炮台。
【合作探究】
任务1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材料 下表所示为时人对《南京条约》的看法。
道光皇帝 此外一切紧要事件必应筹及者,均著责成该大臣等一一分晰妥议,不厌反复详明,务须永绝后患。该大臣既知善后难于措手,他国之不免生心,即应思前顾后,预为筹画,于勉从下策之中力求弭患未然之计
江苏布政使李星沅 阅江南钞寄合同(指《南京条约》),令人气短,我朝金瓯无缺,忽有此磋跌,至夷妇(英女王)与大皇帝并书,且约中如赎城、给烟价、官员平行、汉奸免罪,公然大书特书,千秋万世何以善后
耆英照会璞鼎查 兹蒙大皇帝解嫌释惑,恩准照旧通商,于广州一处之外,又给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四处,俾斯得广为贸易,实属体恤有加……惟贵国所定条款,期于永久遵行;而中国亦有盟言,必须预为要约……言归于好,无话不可商量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朝君臣对《南京条约》的看法,并进行评论。
【参考答案】 看法:签订条约要一劳永逸,以绝后患;条约的签署是莫大的耻辱,无法向历史交待;开辟通商口岸是皇帝的恩泽,双方应永久遵守。
评论:清朝君臣对签订《南京条约》感到耻辱,极力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体现了一定的民族气节;盲目维护所谓“天朝”的“体面”;缺乏对近代国际社会的认识,不懂得用近代国际法维护本国利益。
“四读” 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得出重要信息: 材料:从题引、出处得出“清朝君臣对《南京条约》的看法”,从正文表格得出“务须永绝后患”“于勉从下策之中力求弭患未然之计”“令人气短,我朝金瓯无缺”“千秋万世何以善后”“实属体恤有加”“惟贵国所定条款,期于永久遵行;而中国亦有盟言,必须预为要约”等,进而提炼出时人对《南京条约》的看法
“两定” 限定词(时间、空间、角度): 时空限定——清朝;内容限定——君臣对《南京条约》的看法
定位词(原因、特点、影响): 第①小问,依据三段材料信息,提取归纳清朝君臣对《南京条约》的看法。根据“务须永绝后患”“于勉从下策之中力求弭患未然之计”概括得出,签订条约要一劳永逸,以绝后患;根据“令人气短,我朝金瓯无缺”“千秋万世何以善后”概括得出,条约的签署是莫大的耻辱,无法向历史交待;根据“实属体恤有加”“惟贵国所定条款,期于永久遵行;而中国亦有盟言,必须预为要约”概括得出,开辟通商口岸是皇帝的恩泽,双方应永久遵守。第②小问,对上述看法进行评论,评论时要运用唯物史观辩证分析,既要看到清朝君臣对《南京条约》感到耻辱,极力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体现了一定的民族气节;也要看到盲目维护所谓“天朝”的“体面”;缺乏对近代国际社会的认识,不懂得用近代国际法维护本国利益,启示人们要开眼看世界,正确认识当代世界
任务2 开眼看世界
材料 下表所示是两位外国人对林则徐的评价。
[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林则徐,福建侯官人。他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是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虽然作为封建官吏,因为存在“忠君”思想而镇压过少数民族起义,但在中华民族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坚决实行禁烟政策,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他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这是他一生活动和思想的主流。林则徐不愧是中国近代一位民族英雄
[英]何伯英《旧日影像:西方早期摄影与明信片上的中国》 19世纪中后期,英国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展出时林则徐像出现在蜡像馆派发的宣传单上。其主图为穿着清朝服饰的一男一女相对而立的晶像,背景是当年在欧洲流行的中国风庭院景色,单页上以大字印着“钦差大臣林则徐与他钟爱的配偶”。再仔细读那些较小的文字,赫然发现这样的字句:“对华战争的始作俑者”“销毁250万英镑英国财产的罪魁祸首,他和他的小脚老婆是唯一在我国被展示的这类人物”。其中所谓“英国财产”是指被林则徐销毁的鸦片
(1)根据材料,概述两位作者对林则徐的评价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位作者的评价呈现差异性的原因。
【参考答案】 (1)差异:徐中约认为林则徐是民族英雄;何伯英认为林则徐是战争的罪魁祸首,给英国造成损失。
(2)原因:各自的立场不一致,徐中约的评价从中华民族的角度出发;何伯英的评价从英国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
“四读” 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得出重要信息: 材料:从题引得出“两位外国人对林则徐的评价”,从正文得出“坚决实行禁烟政策,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华战争的始作俑者”,进而提炼出两位作者对林则徐的评价
“两定” 限定词(时间、空间、角度): 第(1)问,内容限定——两位作者对林则徐的评价差异。第(2)问,内容限定——两位作者的评价呈现差异性的原因
定位词(原因、特点、影响): 第(1)问,根据“坚决实行禁烟政策,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得出,徐中约认为林则徐是民族英雄;根据“对华战争的始作俑者”得出,何伯英认为林则徐是战争的罪魁祸首,给英国造成损失。第(2)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得出,两位作者的评价呈现差异性的原因是各自的立场不一致,徐中约的评价从中华民族的角度出发;何伯英的评价从英国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
【随堂检测】
1.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里所说的“大势”即鸦片战争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趋势,也就是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更多的海外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刺激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扩张海外殖民地的野心,促进了西方殖民活动的发展,故B项正确。
【答案】B
2.《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下表中数据变化的内容是(  )。
1843年前后中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割让香港岛 B.战后赔款
C.五口通商 D.协定关税
【解析】据材料可知,直接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内容是协定关税。《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故D项正确。
【答案】D
3.道光后期以来,长江流域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传统的由“京广大水道”构成的南北纵向贸易路线,开始转向以上海为中心、以长江流域为主体的东西横向贸易路线。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
B.五口通商使外国商品输入
C.农民革命运动的影响
D.传统商路逐渐没落
【解析】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各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量外国商品由此进入中国市场,促使长江流域的贸易地位提升,传统的南北纵向贸易的路线地位被削弱,故B项正确;A、C两项与贸易路线改变无关,排除;D项不是主要原因,且材料未涉及传统商路逐渐没落,排除。
【答案】B
4.曾国藩指出,“咸丰九年(1859年),洋人来换和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1860年),夷人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这次“换约”事件(  )。
A.使列强侵华逐步深入中国内地
B.使中国开始“开眼看世界”
C.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使中国丧失了领事裁判权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换约”可知,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北京条约》,通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列强获得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内河航运权等大量权益,使列强侵华逐步深入中国内地,故A项正确。
【答案】A
5.(2023·湖南岳阳高一统考期末)阅读下列表格内容可知,林则徐、魏源,徐继畬(  )。
历史人物 相关活动内容
林则徐 在广州开办译馆,罗致译员,收集西洋各国的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汇译成《四洲志》
魏源 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按照五大洲介绍各国历史、地理、社会现状以及军事、科技等
徐继畬 撰成《瀛寰志略》一书,系统介绍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
A.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人
B.领导了中国的早期近代化
C.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D.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代表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徐继畬等人开启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他们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人,A项正确;洋务运动领导了中国的早期近代化,排除B项;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魏源、徐继畬三人都是地主阶级开明派知识分子,排除D项。
【答案】A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