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学案 (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学案 (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4 20:2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课程标准 目标分解
1.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 3.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1.结合相关文献史料和学者对晚清民国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制宪实践上的比较,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形成的三大政治制度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认识新中国对建立民主政治的不断探索,感悟中国走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的重要性,体会中国共产党创新民主制度的政治智慧。(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以两幅图片材料为背景,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采取的促进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认识新中国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所进行的初步探索。(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自主预习】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成 立 召开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9月21日) (1)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 (2)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 内容: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为①    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性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纲领,具有②    的作用。 (3)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③    为主席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949年10月1日) (1)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2)任命④    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意 义 (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2)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3)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背景 (1)国内: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 (2)国际:美国发动⑤    战争,给国家带来安全危害
措施 土地改革 (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 (2)时间:1950~1952年年底。 (3)意义:农民从⑥    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稳定物价、统 一财经 (1)背景: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趁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物价飞速上涨。 (2)措施:“银元之战”和“⑦    ”;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 (3)结果: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到1952年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抗美援朝 (1)背景 A.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扩大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B.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中国⑧    ,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 C.朝鲜党和政府请求。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4)意义 A.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B.志愿军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外交 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包括“⑨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三大政策
外交 成就 第一次建交高潮 与苏联以及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参加日内瓦会议(⑩  年4月) (1)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的重要会议。 (2)成果:由于中国所作的努力,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 (3)意义:显示了新中国在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    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确认: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同两国总理在联合声明中,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参加亚非会议(1955年4月) (1)特点:这是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2)成果:中国提出并坚持“     ”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 (3)影响 A.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 B.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进展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经济 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1)时间:1953年。 (2)内容: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概况:1956年年底,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意义: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      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3)实施“一五”计划: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政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2)性质及原则:这是一部    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构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的作用 (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2)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3)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思想      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答案】①新民主主义 ②临时宪法 ③毛泽东 ④周恩来 ⑤侵朝 ⑥封建土地 ⑦米棉之战 ⑧台湾海峡 ⑨一边倒 ⑩1954 印度 求同存异 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毛泽东思想
思考点 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解题关键:认识土地改革对巩固人民政权、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思路引领:据教材内容把握土地改革的背景、目的、内容和影响。
答案提示
必要性: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受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和压迫;②民主革命的任务还没有完成;③是巩固人民政权紧迫而又必要的措施。
重要性(影响):①农民从封建土地关系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全国粮食产量大幅增加;②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③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转变、逐步实现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学思之窗 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解题关键: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把握。
思路引领: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从“历史”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从“现实”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答案提示
(1)从历史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为构筑良好的周边外交与安全环境,为打破国际敌对势力对华政治、经济和军事封锁,中国政府决定以南部邻邦缅甸为突破口,通过谈判解决两国边界问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1953年年底由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是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得到中国、印度和缅甸政府的共同倡导。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先后两次发表演讲,系统而完整地阐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历史功绩:①从国家层面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出发点,以平等互利与和平共处为总目标,并以互不干涉内政与和平共处为保障,因而构成了有史以来全新的国家关系基本原则。②从全球层面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精神一脉相承,代表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与愿望,包含了他们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因而立即得到联合国大会的确认,进而得到国际社会广泛的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③充实和完善了国际法原则体系,促进了国际法的发展。④是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完整体现,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从现实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赋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几十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国际友好合作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不仅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而且是其忠诚的奉行者。在这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中国与绝大多数邻国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思考点 为什么国家要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解题关键:把握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
思路引领:可结合教材内容,从三大改造的背景、目的等角度理解。
答案提示:从背景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长期战争和国民党以及地主阶级、官僚资本主义留下了一个烂摊子。虽然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已经被推翻,但当时的社会经济性质还没有改变,要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富强,就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目的看,是要消灭私有制,初步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和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前提,奠定基础。
【探究与拓展】
问题探究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条文,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解题关键:抓住“根本”来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和地位。
思路引领:结合材料内容,从1954年宪法中规定的新中国的政权性质、权力地位等归纳总结。
答案提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由新中国的政权性质决定的,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1)从政权性质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2)从保障我国公民政治权利方面具有的特点和优势看: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是我国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准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质。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标志。这保证了人民代表大会的广泛代表性。由于实行真正的民主选举,人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出代表,这使国家权力真正掌握在人民信赖的人手中。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证了人民对国家的管理。
④由于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国家制定法律和决定重大问题,都必须经过人民代表的充分讨论和民主决定,这就保证了人民代表大会能够真正集中和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⑤各地区、各民族以及各个阶层、各种团体都有一定比例的代表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从而使各种社会集团的意见和利益都能在国家权力机关中得到反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还可以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从而使少数民族的特殊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
【重要概念】
1.统购统销
指借助政权的强制力量,让农民把生产的粮食卖给国家,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部由国家供应,农民的口粮和种子也得由国家批准后才能留下,城镇家庭凭粮票供应粮食,国家严格禁止粮食自由买卖,是国家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
2.“求同存异”
“同”:一是指与会国家的遭遇相同,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二是指与会国家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任务。
“异”: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存在差异。
学习拓展 运用唯物史观,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解题关键:唯物史观要求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放到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去理解。
思路引领:根据本课内容,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提示:历史地位
①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各阶段经验教训的总积累,标志着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后胜利。这是100多年来中国历史的一个具有伟大意义的里程碑,也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中一个伟大的里程碑。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鸦片战争以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终止了中国可能走向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发展趋势,结束了极少数压迫者、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国家四分五裂、征战不已和人民生活贫困、生灵涂炭的局面。
③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一个独立、统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屹立于世界。
重要影响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这在旧中国是不可想象的;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长远意义;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确立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使中国迈入长治久安的历史时期,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可靠的政治保证;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这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是不可能实现的;⑤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
【合作探究】
任务1 “中国特色”民主制度的创立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上的部分宪法
时间 名称 说明
1908年 《钦定宪法大纲》 清末新政期间制定,中国第一部宪法性文件,主要参照日本1889年宪法。共23条,其中维护君主权力的共14条,专制色彩明显
1912年 《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 借鉴了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宪法精髓,规定了主权在民、国民平等,确立了三权分立、责任内阁等体制,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但也存在因人设法的问题,后被袁世凯废除
  材料二 1952年11月,党中央作出决定,立即着手准备制定宪法。1953年元旦,《人民日报》在社论里把制定宪法列为1953年的三项伟大任务之一。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在毛泽东的亲自领导和参与下,在广泛参考了西方国家宪法和民国时期宪法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实际,经过七个多月的努力,前后易稿二十余次,最终形成了宪法初稿。宪法初稿先后经中央政治局确认和民主党派讨论后公布,广泛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据统计,约有1.5亿人参与了讨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达138万多条。在合理吸收民众建议之后,宪法最终定稿。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票通过了这部宪法。代表们在发言中纷纷表示: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从来没有过真正的民主宪法,这(五四宪法)将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宪法。
——摘编自王人博《法的中国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民国时期制宪活动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晚清民国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制宪实践上的异同。
【参考答案】 (1)目标上,从确立君主立宪到实现民主共和;措施上,从维护君主专制到确立主权在民。(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2)异:环境上,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成立初期实现了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进程上,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制宪进程曲折艰难,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宪进程顺利并取得成功;影响上,晚清民国时期的制宪活动未能有效促进政治民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制宪活动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进程。
同:都吸取了西方国家的经验;都反映了政治现代化的诉求。
“四读” 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得出重要信息: 材料一:从设问得出是“晚清民国时期制宪活动的变化”,从正文得出“《钦定宪法大纲》”“主要参照日本1889年宪法”“维护君主权力……专制色彩明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借了法国、美国……宪法精髓”“主权在民”“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进而提炼出晚清民国时期制宪活动的特点、变化。 材料二:从设问得出“制宪实践上的异同”,从正文中的“在广泛参考了西方国家宪法和民国时期宪法的基础上”“1953年元旦……在合理吸收民众建议之后,宪法最终定稿”得出制宪实践上的特点
“两定” 限定词(时空、内容、角度): 第(1)问,时空限定——晚清民国时期;内容限定——制宪活动。第(2)问,时空限定——晚清民国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内容限定——制宪实践;角度限定——比较异同
定位词(原因、特点、影响): 第(1)问,根据材料一《钦定宪法大纲》中“主要参照日本1889年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借鉴了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宪法精髓”可知,日本1889年宪法确立了日本的君主立宪制,而法国、美国的宪法确立的是民主共和制,即从目标上,从确立君主立宪到实现民主共和;根据材料一《钦定宪法大纲》中“维护君主权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可知,从维护君主专制到确立主权在民。第(2)问第①小问,根据材料一《钦定宪法大纲》中“主要参照日本1889年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借鉴了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宪法精髓”,及材料二“在广泛参考了西方国家宪法和民国时期宪法的基础上”可知,二者的共同点是都参考借鉴了他国宪法的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者都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法律的发展,反映了政治现代化的诉求。第②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进程、影响方面回答二者的不同点。例如:从进程上,根据材料一“但也存在因人设法的问题,后被袁世凯废除”以及材料二“1953年元旦……经过七个多月的努力,前后易稿二十余次,最终形成了宪法初稿……在合理吸收民众建议之后,宪法最终定稿”可知,晚清民国时期制宪进程曲折艰难,而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宪进程顺利并取得成功;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上看,晚清民国时期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是独立自主的国家;从影响上看,晚清民国时期的制宪活动未能有效促进政治民主,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制宪活动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进程,1954年宪法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宪法
任务2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建立
材料
结合图片创作的时代背景,自拟论题,写一篇历史评析短文。(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示例
论题:新中国成立后,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论述:新中国成立后,为恢复国民经济,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进行土地改革、建立农村基层组织等,这些措施给农村社会带来了新气象,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党和国家通过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民走上了农业合作化道路,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展现了当时农村社会的新变化。
结论:新中国的成立,为农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使农村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若从其他角度阐述,言之有理也可)
(问题会设计、知识能迁移、思维讲层次、分段有讲究)
审试题要求,确定试题主旨 初步设计“问题”(论点) 结合图片创作的时代背景,自拟论题,写一篇历史评析短文。(试题主题不明确——自拟论题)
读相关素材(史料、图表等) 有效信息 图1“《农村新气象》(1951年)”图2“《家家户户踊跃入社,迎接农业合作化高潮!》(1955年)”
时空定位 新中国成立初期
史实梳理(准备论据,先“多多益善”,再“去伪存真”) 新中国成立初期恢复经济、巩固政权的措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党和国家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内容、结果和影响
层次鲜明 政权巩固时期农村发展政策措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农村发展政策措施
其他方面 结合图片创作的时代背景
答题步骤 确定论点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梳理论据(2个为宜,不贪多求全)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为恢复国民经济所作的努力,如进行土地改革、建立农村基层组织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党和国家通过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民走上了农业合作化道路
得出结论(回望论点,展示素养) 新中国的成立,为农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使农村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堂检测】
1.徐铸成在回忆某次会议时说道:“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诚相见,各抒己见,与刚刚结束的那个旧时代相比,我真切地感到了民主的滋味。”材料反映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解析】据“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诚相见,各抒己见,与刚刚结束的那个旧时代相比,我真切地感到了民主的滋味”可知,民主党派和中共共同议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项正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时,旧时代尚未结束,排除A项;中共八大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与题干中的“刚刚结束的那个旧时代”不符,排除D项。
【答案】B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制止投机资本制造出来的市场混乱,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在上海等地进行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其直接目的是(  )。
A.稳定物价 
B.解决财政困难
C.建立国有经济 
D.巩固新政权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一些不法的金融、商业资产阶级,即投机商人囤积货物,哄抬物价,人民政府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直接目的就是稳定物价,故选A项。
【答案】A
3.(2023·江苏高一统考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周边一些比较弱小的国家对我国抱有恐惧和疑虑的心理。为了消除这些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误解,促进它们同我国发展友好关系,我国提出了(  )。
A.“另起炉灶”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不结盟政策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消除周边一些比较弱小的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误解,促进它们同我国发展友好关系,我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项正确;“另起炉灶”是指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求同存异”是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其适用对象并不仅仅是我国的周边国家,排除C项;我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才提出“不结盟政策”,排除D项。
【答案】B
4.(2023·江苏南京高一统考期末)年画具有易为认知、易被接受、发行量大、可以大面积迅速传播的特性。下图是发表于1951年的一幅年画,其反映的主题是(  )。
A.基层民主自治的盛况
B.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C.“米棉之战”胜利的喜悦
D.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形成
【解析】根据“人民代表选举大会”和“1951年”等信息可知,年画反映的是我国正在选举人民代表,这是在为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作准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所以该年画内容反映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形成,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主题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基层民主自治的盛况”“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米棉之战’胜利的喜悦”无关,排除A、B、C三项。
【答案】D
5.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后,人大代表刘立富说,他从小就当小贩学徒,卖过豆腐,十四岁就在码头上背豆饼,“挨皮鞭,挨木棒是家常便饭。可是现在,我们这些被瞧不起的人当了工厂的主人、国家的主人公了!”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以用来说明1954年宪法(  )。
A.从法律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B.增强了人民对新中国的政治认同
C.开启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解析】由材料“可是现在,我们这些被瞧不起的人当了工厂的主人、国家的主人公了!”可知1954年宪法增强了人民对新中国的政治认同,B项正确;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A项;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开启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排除C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排除D项。
【答案】B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