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专题复习:题型3 分析说明题型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中考专题复习:题型3 分析说明题型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4-04 20:0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题型3 分析说明题型




题型特点:
资料分析题的题干往往提供信息丰富的情境素材,以文字资料(或文字、图表等)的形式呈现,选用情境素材通常涉及人类疾病与健康、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生物与环境保 护、生物科技进展和生物科学史等方面,问题设计灵活、多变、有梯度,旨在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 中获取信息、观别分析信息,通过理性思维活动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技巧:
明要求
扣教材
写答案
读材料
(1)读材料:粗读材料,大致获取信息要点,初步联想考查知识点,基本明确考查切入点。
(2)明要求:仔细阅读试题设问,确定试题考查要求,进一步细读材料,筛选出有用信息 。




解题技巧:
明要求
扣教材
写答案
读材料
(3)扣教材:根据问题要求,结合材料信息,联想并准确把握教材相关知识、原理或规律。
(4)写答案: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运用生物学知识原理等专业语言规范作答 。写答案的时候,应特别注意试题设问的角度及意图,防止答非所问 。分值较大的长句作答题,可按照“ 已知条件十相关原理规律(或分析推理)十结论”的格式作答,力求得满分。
典例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为有效阻断新冠疫情的发展,注射疫苗构建免疫屏障,是当前的重要工作,截至2021年6月1日,我国已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近7亿剂。
资料二:抗生素是我国老百姓最熟悉,也是最容易被“ 滥用”的药物 。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破坏细胞膜的正常生理功能等来发挥杀菌作用,是当前治疗人和动物细菌感染的常用药 物 。 滥用抗生素,会产生能抵抗多种抗生素的“超级细菌”。
(1)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注射新冠疫苗属于 。
保护易感人群
学业要求1:分析健康和疾病类题型




典例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为有效阻断新冠疫情的发展,注射疫苗构建免疫屏障,是当前的重要工作,截至2021年6月1日,我国已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近7亿剂。
资料二:抗生素是我国老百姓最熟悉,也是最容易被“ 滥用”的药物 。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破坏细胞膜的正常生理功能等来发挥杀菌作用,是当前治疗人和动物细菌感染的常用药 物 。 滥用抗生素,会产生能抵抗多种抗生素的“超级细菌”。
(2)从免疫学的角度看,新冠疫苗属于 。 注射新冠疫苗一段时间后,新冠病毒入侵时机体能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将其清除,这个过程主要由第 道防线完成。
学业要求1:分析健康和疾病类题型
抗原





B
(3)某人注射疫苗 — 段时间后,相同抗原再次侵入(下图中① 、②分别表示注射疫苗和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间)。检测此过程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最合理的是图 。




(4)有人在患流感(流感病毒引起)后高剂量服用抗生素,病情没有好转 。根据题干资料,你认为抗生素不能有效杀灭病毒的原因是




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破坏细胞膜的正常 生理来发挥作用,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抗生素不能杀灭病毒。
学业要求2:分析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类题型
典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出现了“ 间作套种”的农业生产方式 。据《氾胜之书》记载,在瓜田中“又种薤(xiè)十根……居瓜子外,至五月瓜熟,薤可拔卖之,与瓜相避。又可种小豆于瓜中,亩四五升,其藿可卖。此法宜平地,瓜收亩万钱。”这种生产方式就是立体农业的雏形。立体农业是指依据生物的生活特性以及对环境的要求充分利用不同种生物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进行合理搭配而建立的一个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种植和养殖结构,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立体种植
学业要求2:分析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类题型
典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我国某地一林场在板栗林地里栽培茶树,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板栗、茶树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板栗是一种深根性树种,而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板栗一般高度为3~4米,而茶树高度为1米左右,两种植物高矮配合,充分利用了不同层次的光能。板栗喜光,茶树耐阴,光照过强会导致茶树的光合作用效率下降。
(1)材料 — 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的生产经验可实现在 — 定时间内、有限土地上 ,以增加收入。




学业要求2:分析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类题型
生产者
(2)在该生态系统中,板栗和茶树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它们是生态系统的 。从根系的情况来看,板栗和茶树搭配种植的好处是
板栗是 — 种深根性树种,而茶树 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两者搭配种植,能够有效利用土壤中不同层次的营养物质;板栗植株高、喜 光,茶树植株矮、耐阴,两种植物搭配种植能合理利用阳光。




(3)现有四种农作物,它们的株高和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光照强度如下表:
A农作物株高170厘米,较高,喜较强光;而 C农作物株高 59厘米,较矮,喜弱光 。两者搭配种植,可充分利用光能,实现有效增收。
农作物 A B C
D
株高/厘米 170 65 59
165
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光照强度 较强光 较强光 弱光
弱光
根据材料二的经验,从四种农作物中选择 (填表中字母)两种搭配种植,可实现合理利用、有效增收 。简述选择的理由:
A、C
学业要求3:分析生物和环境类题型
典例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海芋是我国南方一种常见植物,叶片巨大,长度可达1至2.5米,易在大风暴雨中折断。叶肉肥厚鲜嫩,很多生物敬而远之,但锚阿波萤叶甲(简称叶甲)可顺利取食,并在原本完整的叶面上留下自己的杰作——一个个规则的圆圈(图1)。观察发现叶甲每个圆圈要画三次。第一次,仅在叶表皮画一条印痕,不会引起海芋的警觉;第二次,快速用脚爪将叶片角质表皮割裂;第三次,将圆圈上的绝大部分叶脉剪断(图2),然后取食圆圈内的叶肉。偶尔蜗牛会尾随取食圆圈内叶甲没有来得及吃掉的叶肉,而精明的取食者叶甲有时也会成为蜘蛛的美食(图3)。




(1)综合材料中的文字及图片信息 , 写出最长的 — 条食物链:
, 蜗牛与叶甲的关系是 。
(2)夜间蜗牛精准取食圆圈内叶肉 , 说明生物间 (“存在”或“不存在”)信息交流。
海芋→叶甲虫→蜘蛛
学业要求3:分析生物和环境类题型
存在




竞争
(3)叶甲三次画圈后才取食圆圈内叶肉 , 请推测叶甲该行为的原因:
生态学家研究认为叶甲取食对海芋有 — 定益处 , 你认为理由是
学业要求3:分析生物和环境类题型




叶甲的取食可以使海芋的叶片变小 , 不易在大风中折断 , 能够使海芋更能适应环境 。
先破坏叶表皮不会引起警觉 , 后破坏掉叶脉影响海芋信息的传递方便进食。
学业要求4:分析生物学科技进展和科学史类题型
典例4:请分析回答下列 一组有关溶解酶的问题:
(1)从我们已学生物学知道可知 , 含有脂肪酶的消化液有肠液和
, 这些消化液中的脂肪酶能够在 (场所)中将 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2)— 般认为 , 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只含有 酶 , 它能将部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3)有人利用2名捐赠者的消化系统进行实验 , 结果在舌的轮廓乳头部(他们将舌分为舌前部、轮廓乳头部和舌根部 , 轮廓乳头部下有唾液腺)检测到了能消化脂肪的脂肪酶 。根据这一 科学事实 , 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唾液中含有能消化淀粉和脂肪的酶
小肠
胰液
脂肪
淀粉




7. 依艺发现爸爸妈妈的大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弟弟的大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而自己的大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她利用所学的遗传学知识来解释这种性状的遗传规律。
显性
相对性状
生殖细胞
(1)大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和大拇指能向背侧弯曲在遗传学上称为
, 其中大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为 (填“显性”或“ 隐性”)性状。
(2)爸爸妈妈通过 将控制大拇指向背侧弯曲程度的基因传递给依艺。




7. 依艺发现爸爸妈妈的大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弟弟的大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而自己的大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她利用所学的遗传学知识来解释这种性状的遗传规律。
Dd或 DD
(3)如果用 D、d表示控制大拇指向背侧弯曲程度的基因,控制依艺的弟弟大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的基因组成为 。
(4)现在“ 三孩政策”开放,这一对夫妇再生一个大拇指能向背侧弯曲且女孩的概率是 。
12. 5%(或1/8)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