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学 科 语文 年 级 一 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
课题名称 6.画
学情分析 建议 1. 学生处于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对于识字认字还没有自己的方法,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反复观察,引导学生去关注汉字的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及构字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习得识字能力。 2.学生对之前学习的汉语拼音要熟练地掌握和能正确拼读。 3.部分学生缺乏归类方法和知识梳理的能力。 4.本课不仅是要达成识字任务,还在通过本次的识字活动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材分析 《画》这篇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组成。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诗歌,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单元是识字单元,在此单元前,学生已经有过一个独立的识字单元和课文单元及两个拼音单元的学习,具备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和识字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4.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梳理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1.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2.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梳理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策略: 建议: 1.教学PPT 2.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环节 初读课文 细读课文 巩固生字 生字书写 你们喜欢猜谜吗? 出示谜语,生猜后公布答案 导入新课,提示课题。 出示自学要求。 交流: 请生分行读课文 齐读全文。 通过刚才的读,你记住了哪些生字,是怎样记住的? 读课文第1、2句,说说写了什么景物?圈出 交流 写了什么?板 它们各在什么地方? 再学生字:远近,教学偏旁:辶,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 小结识字方法。板 (3)再读第1、2句,找意思相反的词。 再读生字:远近有无 小结识字方法。板 (4)再读,请生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了解诗意。 3、读课文第3、4句,说说写了什么景物?圈出 交流 (1)写了什么?板 (2)这两句中也有一组反义词,你找到了吗? 教学生字:来去,读、说如何记住。 (3)再读,请生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4.朗读全诗,尝试背诵。 再读生字 提出分类要求。(预设:后鼻音、前鼻音、同偏旁、同部件等) 交流 小结识字方法。 出示本课书写生字。 分析字形 说笔顺。 师范写。 师巡视 评议 生:喜欢 学生猜谜。 生读题 学生按初读要求自己读课文。 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过课文。 全班齐读全文。 学生介绍自己记住的生字,及识字方法。 学生读课文第1、2句。 生:山、水 生:远处、近处 生:读字音,比较不同点。 学生找反义词 学生读生字,说意思 生说说自己读了后明白了 生读3、4句,圈画。 生:花、鸟 生:来去 生读字音,说识字方法。 生再读诗句,说意思。 生读全诗,尝试背诵。 生读生字 小组合作,请生根据自己的标准将生字分类。 小组展示 生拼读字音。 生说注意点及关键笔画。 生书空。 生跟写。 生书写 修改后再写。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第一次与文本对话,增加熟悉感。 在反复读中,不仅增加学生与生字的见面次数,还纠正了学生的读音。 通过学生的介绍,帮助学生梳理出他们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 培养学生读书动笔的习惯。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识记生字。 引导学生了解字义,知道什么是的反义词。 这两句的教学方法与前两句相似,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复习巩固。 培养学生熟读成诵的能力。 训练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笔画的位置,正确的笔顺,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板书设计 6.画 山远 有识字方法:水近 无加一加花去说部件鸟来组词比较找反义词归类
分层作业设计 课后作业: 。 。 ,。 【: · , , 。 桐。 , , 。 。 】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不光要考虑到本课的教学目标,还要兼顾学生知识的拓展与能力的提升。在这个作业中,前两题的设计主要是围绕本课教学目标中的认识生字、偏旁及古诗文的朗读背诵。是一些比较基础的,学生在家完成时也不会出现偏差的内容。而第三题主要是想通过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营造亲子伴读的氛围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与能力,创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因为考虑到有的家长可能一时找不到朗读材料,就可以使用资料袋中提供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