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专题4
植物的生活
重要概念 学业要求(通过本讲复习,你将收获) 复习提示
1 识别和描述种子、根尖、芽、叶片、花的结构及功能,以及花与果实在发育上的联系 通过绘图或模型等形式呈现各个结构的特点
2 运用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方面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生命活动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复
习
目
标
重要概念 学业要求(通过本讲复习,你将收获) 复习提示
3 从物质循环与能量变化的角度,阐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通过具体的食物链举例,阐述物质循环与能量变化的规律
4 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探究关于植物生活的影响因素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探究实验等多种途径,探究和认识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吸收和运输等生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复
习
目
标
思
维
导
图
思
维
导
图
典例1.米粉是我市的地道美食。米粉的主要成分来源于水稻种子的
( )
A. 胚芽 B. 胚根 C. 胚乳 D. 子叶
变式1.某同学在家制作豆浆,豆浆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大豆种子的( )
A. 胚根 B. 胚轴 C. 胚芽 D. 子叶
学业要求1 识别和描述种子、根尖、芽、叶片、花的结构及功能,以及花与果实在发育上的联系,通过绘图或模型等形式呈现各个结构的特点
C
D
典
例
变
式
学业要求1 识别和描述种子、根尖、芽、叶片、花的结构及功能,以及花与果实在发育上的联系,通过绘图或模型等形式呈现各个结构的特点
典
例
变
式
典例2.图为大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①②③④组成
B. ④中贮藏的营养物质能够供胚发育
C. 种子萌发时,③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D. 与大豆种子相比,玉米种子中没有④
D
学业要求1 识别和描述种子、根尖、芽、叶片、花的结构及功能,以及花与果实在发育上的联系,通过绘图或模型等形式呈现各个结构的特点
典
例
变
式
变式2.如图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菜豆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②
B. 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滴加碘酒,变蓝的部位是b
C. ⑥和g都是新植物的幼体
D. 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③和f
A
典例3.幼根的生长一方面需要细胞分裂,另一方面需要细胞体积增大(迅速伸长),说明幼根生长主要依靠( )
A.伸长区、根冠
B.分生区、成熟区
C.成熟区、根冠
D.分生区、伸长区
D
学业要求1 识别和描述种子、根尖、芽、叶片、花的结构及功能,以及花与果实在发育上的联系,通过绘图或模型等形式呈现各个结构的特点
典
例
变
式
变式3.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植物的根能不断地向土壤的深层生长,吸收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根深”和“叶茂”分别与根尖的哪些部位的活动有关( )
A.根冠、分生区 B.分生区、伸长区
C.伸长区、成熟区 D.分生区和伸长区、成熟区
D
学业要求1 识别和描述种子、根尖、芽、叶片、花的结构及功能,以及花与果实在发育上的联系,通过绘图或模型等形式呈现各个结构的特点
典
例
变
式
典
例
变
式
典例4.如图为叶芽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芽原基,将来发育成芽 B.②是芽轴,将来发育成叶
C.③将来发育成茎 D.④将来发育成花
变式4.李清照曾写诗:“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由此可见荷花之美,那你认为荷花是由什么发育而来( )
A.枝芽 B.顶芽 C.侧芽 D.花芽
C
D
典
例
变
式
典例5.如图是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数字表示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属于上皮组织,细胞排列比较紧密
B.2内有输导组织,能够运输营养物质
C.4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D.5属于营养组织,细胞内含有大量叶绿体
A
典
例
变
式
变式5.小齐同学把新摘的向日葵叶片放入的热水中,叶片表面产生许多的小气泡,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对这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少 B.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
C.叶片下表面叶绿体多 D.叶片下表面线粒体少
B
典
例
变
式
典例6.气温回升有利于播种后的种子萌发,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 )
A.适宜的温度
B.一定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气
D.足够的无机盐
A
典
例
变
式
变式6.为探究“小麦种子萌发与光照的关系”,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这个方案中需要进行修改完善的一项是( )
A. 水分
B. 空气
C. 光照
D. 温度
A
组别 种子数量(粒) 温度(℃) 光照 空气 水分
甲组 50 25 无光 通风 适量
乙组 50 25 有光 通风 少量
典
例
变
式
典例7.下列花中依靠风媒传粉的是( )
变式7.下列花中依靠昆虫传粉的是( )
B
D
典
例
变
式
典例8.小明家的苹果树枝繁叶茂,却在形成花蕾以后出现落蕾现象。小明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及时给苹果树施加了适量化肥以后,就不再出现落蕾现象,并不久开花了。请问小明施加的化肥中主要含有下列哪种无机盐( )
A.含氮的无机盐
B.含磷的无机盐
C.含钾的无机盐
D.含钙的无机盐
B
典
例
变
式
变式8.农谚“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农作物生长提供无机盐。请选出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一组无机盐( )
A.含钙、含铁、含磷的无机盐
B.含硼、含锌、含钾的无机盐
C.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D.含氮、含锌、含铁的无机盐
C
典
例
变
式
典例9.河南灵宝苹果被誉为“中华名果”,下图表示从开花到结出苹果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③落到①上的过程叫作传粉
B.a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
C.⑤将来会发育成b
D.为了保证优良品种并快速繁殖,通常采用种子繁殖
A
典
例
变
式
变式9.木棉花(如图)是广东凉茶“五花茶”的原料之一。下列关于木棉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为木棉的营养器官
B.木棉花中有雄蕊和雌蕊
C.花药成熟后散发出花粉
D.受精后胚珠可发育成种子
A
典
例
变
式
典例10.小林同学用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块茎繁育出新植株。下列繁殖方式与此不同的是( )
A.利用番茄种子进行繁殖 B.扦插月季的茎进行繁殖
C.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 D.草莓匍匐茎上长出幼苗
变式10.植物的下列繁殖方式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A.播种玉米种子 B.嫁接苹果枝条
C.扦插柳树枝条 D.兰花组织培养
A
A
典例11.某学习小组在校园中进行测量,发现树林中的空气湿度高于裸地,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植物进行了(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变式11.我国有记录的最高树木——云南黄果冷杉,高达83.2米。促进其根部的水分运输到树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
A.蒸腾作用 B.吸收作用 C.光合作用 D.呼吸作用
C
A
学业要求1 运用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方面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典
例
变
式
典例12.我国最早的农书《齐民要术》记载有“正其行,通其风”,其蕴含的生物学原理是通风透光,为光合作用提供( )
A.氧气和光照
B.二氧化碳和光照
C.氧气和能量
D.二氧化碳和能量
B
典
例
变
式
变式12.图是某同学建构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概念图。图中空格①、②应依次填写( )
A.淀粉、叶绿素
B.叶绿素、淀粉
C.叶绿体、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D.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叶绿体
D
典
例
变
式
典例13.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实质是( )
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D.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变式13.如图的式子中,①②表示绿色植物体内进行的两项生理活动,b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B.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有机物
C.①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
D.②所释放的能量是b物质中储存的能量
B
A
典
例
变
式
典例14.现代农业基地利用温室大棚进行蔬菜栽培,要提高北方地区冬季大棚蔬菜的产量,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①定期合理灌溉施肥 ②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③提高氧气浓度
④维持大棚内高温环境 ⑤增大大棚内昼夜温差 ⑥定期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A.①②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C
典
例
变
式
变式14.植物工厂是利用计算机等设备对植物生长所需的温度、光照、二氧化碳等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以促进植物生长的高效农业系统。下列相关调节措施,能提高果蔬产量的是( )
A.适量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B.适当提高夜间温度
C.适量增加夜间氧气浓度 D.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D
典
例
变
式
典例15.下列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相匹配的是( )
①在蔬菜大棚中施加气肥(二氧化碳)——促进蔬菜的呼吸作用
②遇阴雨连绵天气,在农田挖排水沟——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③栽种农作物时合理密植——提高光能利用率
④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利于种子萌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典
例
变
式
变式15.生产生活中,下列采取的措施与目的不一致的是( )
A.移栽植物时根部带土团——保护幼根和根毛
B.晒干谷子才入粮仓储存——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C.给果木打针输液——主要为植物提供有机物
D.种庄稼时要“正其行,通其风”——利于补充光合作用的原料
C
典
例
变
式
典例16.下列对绿色植物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B.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
C.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其他生物
D.在维持碳氧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
学业要求3 从物质循环与能量变化的角度,阐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B
典
例
变
式
变式16.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为生物圈中的植食动物直接提供了食物来源
B.参与构建植物体结构的各个层次
C.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来源
D.参与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调节气候
学业要求3 从物质循环与能量变化的角度,阐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D
典
例
变
式
典例17.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展绿化荒山、荒漠和退耕还林、还湖、还草等活动。神州大地,处处绿意盎然。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绿色植物能够( )
A.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B.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C.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D.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B
典
例
变
式
变式17.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能量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B.呼吸作用: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C.光合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A
典
例
变
式
典例18.“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其中,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生物柴油替代化石柴油
B.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水力发电
C.用餐时倡导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D.推广使用低能耗车辆
C
典
例
变
式
变式18.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促进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生命活动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C.植树造林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有重要作用
D.倡导低碳生活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没有帮助
C
典
例
变
式
典例19.下列关于蒸腾作用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B.为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提供动力
C.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D.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变式19.关于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通过根吸收水分 B.通过气孔散失水分
C.通过筛管运输水分 D.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
A
C
典
例
变
式
典例20.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培养,两周后现象如下图所示,该实验的变量是( )
A.水 B.无机盐 C.阳光 D.温度
学业要求4 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探究关于植物生活的影响因素
B
典
例
变
式
变式20.某农民发现种植的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农田的低,他推测可能是该农田中某种无机盐含量偏低。于是设计以下实验:他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试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
据表中小麦收获量可判断,该农田含量偏低的无机盐最可能是( )
A.氮 B.磷 C.钾 D.钙
分组 甲 乙 丙 丁 戊
施肥种类(含无机盐的种类) 尿素(氮) 磷酸二氢钾(磷、钾) 磷酸氢钙(磷、钙) 硝酸钙(氮、钙) 不施肥
小麦收获量(千克 55.56 65.26 55.48 55.44 55.11
C
典
例
变
式
典例21.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步骤。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④②①⑤
B.④为隔水加热,小烧杯中的酒精变成绿色
C.本实验探究了光照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D.⑤的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A
典
例
变
式
变式21.某同学在学习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后,尝试在铜钱草叶片上“作画”(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作画”前,需将铜钱草放置于黑暗处一昼夜
B.用心形黑纸片将叶片的两面夹紧,置于光下
C.用酒精对叶片脱色,清水漂洗以后滴加碘酒
D.此实验可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淀粉
D
典
例
变
式
典例22.黑暗条件下,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的气泡最有可能是氧气
B.如果不提供光照,预测试管中将没有气泡冒出
C.实验中接受光照的金鱼藻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D.根据本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C
典
例
变
式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3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25 10 5
变式22.将某盆栽黑暗处理24小时,选取一片绿叶,按图示位置剪断主叶脉,光照处理4小时,发现B区不能制造淀粉,是因为B区缺少( )
A.叶绿素 B.光 C.二氧化碳 D.水
D
典
例
变
式
典例23.为探究绿色植物生命活动的几个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瓶中若换成煮熟的种子,蜡烛不熄灭,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B.图二中塑料袋上出现了水珠,这些水珠并不是全部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
C.图三试管里收集的气体可以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图四叶片a经酒精脱色、滴加碘液后观察,见光部分变成蓝色
A
典
例
变
式
变式23.为探究绿色植物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装置是酒精脱色,目的是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B.乙装置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C.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丁装置实验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D
典
例
变
式
材料
草莓是大家喜爱的水果之一,享有“开春第一果”之美誉。
9.近年来,城市郊区或农村新建了许多水果,蔬菜采摘园,春天可以到大棚里采摘草莓、蔬菜,秋天可以采摘葡萄等。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解草莓的一生,在校园里开辟出一小块试验田,经过播种、管理,收获了一定量的果实。下面是同学们整理的草莓一生中几个重要阶段的图片。请据图回答问题:
名
师
原
创
材料
草莓是大家喜爱的水果之一,享有“开春第一果”之美誉。
(1)在图2所示种子萌发阶段时,同学们要为种子提供 、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等环境条件。当花生处于图3阶段时,同学们按时按需浇水施肥,施肥主要是为其提供生长所需要的 。
(2)不久,草莓植株上开出了不少小花朵(如图4)。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 ,经过传粉和受精后, 发育成草莓,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为提高坐果率,果农会在温室大桶内放养几箱蜜蜂,原因是 。
蜜蜂能帮助植物传粉
适宜的温度
无机盐
雌蕊和雄蕊
子房
名
师
原
创
材料
草莓是大家喜爱的水果之一,享有“开春第一果”之美誉。
(3)一般来说,草莓的果实都会经历由绿色变白色,再变红色的过程。你知道其中的原理吗?
答:这是因为在草莓未成熟时,它们含有一种叫作叶绿素的物质,可以让草莓呈现绿色。当草莓开始成熟时,叶绿素会逐渐降解,花青素会逐渐增加,所以草莓就会从绿色变成白色,再变成红色。
名
师
原
创
(4)为了进一步探究花生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Ⅰ若将该装置暗处理一昼夜后,打开阀门①、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则发现澄清的石灰水都变浑浊,这说明 ;若将暗处理后的该装置光照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A和B,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 (填字母A或B)叶片变成蓝色。
Ⅱ图乙中曲线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草莓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一天中,大棚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时刻是 (填数字)时。
18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A
材料
草莓是大家喜爱的水果之一,享有“开春第一果”之美誉。
名
师
原
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