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9《那个星期天》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媚、砖”等13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明媚、拨弄”等18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了解这一天里“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体会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
2.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模块一:了解作者,走近那个星期天 活动1:师生谈话,激趣导入 1.同学们,大家平时学习很辛苦,你对星期天都有哪些美好的期盼呢?说说看。 2.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史铁生去看一看文中的“我”是怎么表达期盼的心情的。请大家齐读课题。 活动2:交流作者,了解背景 1.课前同学们预习了《那个星期天》,你对史铁生有哪些了解?我们来交流一下。 交流:史铁生(1951—2010),中国杰出作家、散文家,生于北京。作品颇丰,代表作: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等,散文集《我与地坛》等。他的作品情感细腻,语言质朴简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内涵深刻,有强烈的感染力。课文选自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第四章《童年之门》。《务虚笔记》是史铁生首部长篇小说,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 2.了解了作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那个星期天。 【设计意图:课伊始,师生通过谈话导入课文,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接着,师生交流讨论作者,了解作者的背景,对课文的理解会有很大帮助。课前搜集资料,也是对学生搜集资料、提取关键有效信息能力的培养。】 模块二:初读课文,梳理课文脉络 活动1:初读课文,识记词语 过渡语: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学习任务,哪位同学来读一读要求? 1.(出示任务一) 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通过朗读课文,你觉得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说一说。 3.(出示词语) 明媚 蚁穴 耽搁 绽开 揉动 急遽 亲吻 依偎 沉郁 惊惶 念念叨叨 (1)大家读一读这些词语,注意标红部分的字音。 (2)小老师带读。 (3)全班齐读。 4.词语读完了,同学们还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生自由说) (出示)急遽 (1)把词语放进句子中,你就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了。读读这句话。 (出示)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2)你认为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指什么? (3)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很多,联系上下文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活动2:梳理脉络,走进文本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你能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吗? 3.用完整的话来再来说一说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内容通过初读课文,学生在词语认读上互教互学,由浅入深,能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概括文章内容和顺序,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培养概括能力。】 模块三:细读课文,感受心情变化 活动1: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过渡语: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让我们走进任务二。 1.(出示任务二) 思考:随着时间推移,“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你默读课文,圈画出表达心情的相关语句,作批注,小组讨论交流完成问学单上的表格。 时间“我”的心情早晨上午下午黄昏
2.学生自主圈画语句,作批注。 3.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活动2:汇报交流,感受变化 四人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交流,展示成果。(问学单投影) 时间“我”的心情早晨兴奋、急切上午焦急下午焦急、惆怅黄昏失望、委屈
3.一起读读相关句子,读出男孩的心情变化来。 (出示句子) (1)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 (2)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3)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 (4)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5)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设计意图:本模块通过自主学习,问学单的呈现,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体现“我”心情的关键语句,接着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问学单上的表格,从而把握“我”心情变化的大致过程。明了的表格便于学生更全面、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 模块四:品读课文,体会情感表达 活动1:语文要素,助力导学 1.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又是怎样表达“我”的内心感受的呢? 2.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第三个学习任务。 (出示任务三) 思考:作者是怎样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呢 请大家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画出来,可以在旁边作批注,简单写下你的感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汇报交流。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活动2:汇报成果,体会表达 1.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情感。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读一读句子,看一看课文插图,思考:这个自然段男孩做了哪些事 为什么要写他做的这些事?(相机板书:具体事例) (2)交流这个自然段主要表达男孩焦急等待的心理。为了表现焦急,作者写了跳房子、看云彩走、拨弄蚁穴、翻看画报四个事例,体现了男孩孤寂的身影、焦急的心情。 2.通过内心独白表达情感。 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 (1)这一段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相机板书:内心独白) (2)课文中还有这样的语言表达,一起看一看,分角色读一读,体会简短、急促的语言是如何表达“我”焦急的内心的。 (3)课文还有没有其他地方的内心独白?找一找。 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4)我们将这两段再读一读,体会这富有儿童情味的内心独白表达心情的好处。 3.总结升华 这节课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那个星期天,感受到了男孩一天中心情的变化,还学习到了通过具体事例、内心独白这几种方法来表达情感,还有一些表达真挚情感的方法,我们下节课再来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本模块以语文要素切入,接着根据任务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学生从文章具体语句出发,通过圈画关键语句,探究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内心独白等方法来真实细致地表达情感的,有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板书设计: 9 那个星期天 具体事例 内心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