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完成情况
教师批改情况
导学案整理情况
主备人:李心波 备课组审核:______ 审核人:___ _
__ _班__ 小组 姓名_ ____
八年级上册语文科导学案(第1号)
课题: 1、新闻两则 课型: 预习+展示 课时:三课时
一、本课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写作背景,把文中优美的语句积累起来。
2.朗读课文,了解新闻的结构与特点,培养独立阅读新闻的能力。(学习重点)
3.体会新闻准确、简明、凝练、概括性强;同时又鲜明、生动、富于感情的语言特点,领会其作用。(学习难点)
4.感受解放军所向披靡的气势及压倒敌人的革命斗志。
二、预习,积累基础知识
1.字音字形,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溃( )退 要塞( ) 阻遏( ) 锐不可当( ) 歼( )灭 阌乡( )
潢川( ) 鄂豫皖( ) 管辖( ) 襄阳( ) 逃窜( )
2.多音字。
héng(横渡) sài(要塞) xiù (星宿)
横 塞 sè(堵塞) 宿 sù (宿舍)
hèng(蛮横) sāi(塞车) xiǔ (整宿)
3.形近字,在括号里注音。
溃( )败溃 歼( )歼灭 遏( )阻遏
馈( )反馈 阡( )阡陌 竭( )竭力
聩( )振聋发聩 纤( )纤维 歇( )歇息
4.词语辨析。
突破/冲破 击溃/歼灭 封锁/切断
5.重要词语。
鄂 豫 阌乡 绥靖 横渡 突破 冲破 锐不可当
阻遏 击溃 歼灭 控制 封锁 切断
6.作家作品(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
三、研读课文
1.文段分析:阅读研讨与练习一内容,划出这两篇新闻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并概括导语和主体的内容。
2.文章主旨
3.脉络梳理
4.重点句段朗读
重点句:P2第一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P3此种情况,一方面……都很泄气。
5.重难点探究(2-3问)
(1)用波浪线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议论性的语句,说说这些议论性的语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2)本文题目为“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文章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还概述了一年多来南线解放军的战绩?
(3)快速阅读两则新闻,将两则新闻不同的地方找出来。
(4)本文语言准确、简明、凝练、概括性强;同时又鲜明、生动、富于感彩。请每个小组找出两句以上并加以分析 。( 注意结合研讨与练习二学习)
四、写作技巧学习
1.详略得当
2.语言精练
3.新闻特点:及时、准确、真实
五、学习质量测评
1.下列词语字形和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绥(shuí)靖 阌(wén)乡 督(dū)战 签(qiān)订
B.阻遏(è) 逃窜(cuàn) 要塞(sè) 业己(yǐ)
C.鄂豫(yù)皖 襄阳(xiāng) 泄气(xiè) 荻港(dí)
D.溃(guì)退 歼(jiān)灭 聿(yù) 锐不可挡(dàng)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干瘪 蓬蒿 阔然无果 门庭若市 B.巉岩 慰籍 一泄千里 引颈受戮 C.锦嶂 沉湎 如坐针毡 望眼欲穿 D.攫取 窒息 浩瀚无垠 辙乱旗靡
3.下面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导语和标题扣合得很紧密,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C.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D.导语中的“百万大军”“冲破”“横渡”“均是”等词语有力表现了人民解
放军渡江作战的雄伟气势及辉煌战果。
六、课外作业
1.课本P7研讨与练习第二题
2.同步学习第X题
3.作文小练笔,给下面作文题拟中心思想和列作文提纲。题目:原来幸福是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