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港南一中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港市港南一中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10 16:1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生完成情况
教师批改情况
导学案整理情况
主备人:李心波 备课组审核:______ 审核人:___ _
__ _班__ 小组 姓名_ ____
八年级上册语文科导学案(第4号)
课题: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型:预习+展示 课时:两课时
一、本课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写作背景,把文中优美的语句积累起来。(重点)
2.朗读课文,品味赞美圆明园的精妙的语句及反语的作用。(学习重、难点)
3.把握文章内容,学习综合运用对比、衬托等多种表现手法的写作技巧。(难点)
4.领会作者立场鲜明、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以及他的博大胸怀、高尚品格。(学习重点)
二、预习,积累基础知识
1.字音字形,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珐琅(     ) 脂(  )粉 惊骇(  ) 箱箧(  ) 野蛮(   )
瞥(   )见 晨曦(   ) 眼花缭(   )乱 朱鹭(   )
2.多音字,请你根据根据相关的资料书进行归纳。
3.形近字,请你根据根据相关的资料书进行归纳。
4.词语辨析,请你根据根据相关的资料书进行归纳。
5.重要词语,对子相互听写课文中的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6.作家作品(知识链接)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伟大作家,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研读课文
1.文段分析
2.文章主旨
3.脉络梳理
4.重点句段朗读
P29第二自然段: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5.重难点探究
(1)找出作者赞美圆明园的语句,有感情的朗读,要注意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然后思考、探究下面的问题。
雨果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找出文中评价圆明园的语句、盛赞的词语。这段文字中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1教育网
(2)雨果不帮着自己国家的人,他是站在谁的立场上的?这体现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写作技巧学习
1.作者使用铺陈的手法描绘圆明园的美景,在表达对圆明园的赞美同时,还能唤起人们对圆明园的无限遐思。
2.课文还使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展现主题。
3.文章还使用了大量反语,极具讽刺意味。
五、学习质量测评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掠夺(lüè) 珐琅(fà láng) 洗劫(jié) 脂粉(zhī) B.耗费(hào) 惊骇(hài) 绸缎(duàn) 瞥见(biē)
C.赞誉(yù) 箱箧(qiè) 琉璃(liú li) 赃物(zāng) D.恍若(huǎng) 给予(jǐ) 晨曦(xī) 行窃(qiè)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A.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冠冕堂皇的博物馆。
B.圆明园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而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C.额尔金是臭名昭著的英国殖民主义者,曾参与毁坏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并掠走这个神庙的精美大理石雕。
D.额尔金的儿子小额尔金,是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
3.下面不属于雨果作品的是( B )
A.《巴黎圣母院》  B.《鲁滨孙漂流记》  C.《悲惨世界》   D.《九三年》
六、课外作业
1.P32研讨与练习第二题2.作文小练笔,给下列作文题目拟作文提纲。
题目:我的一次明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