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港南一中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港市港南一中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10 16:2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生完成情况
教师批改情况
导学案整理情况
主备人:李心波 备课组审核:______ 审核人:___ _
__ _班__ 小组 姓名_ ____
八年级上册语文科导学案(第5号)
课题:5、亲爱的爸爸妈妈 课型:预习+展示 课时:两课时
一、本课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写作背景,把文中优美的语句积累起来。(学习重点)
2.朗读课文,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的主题。(学习重点)
3.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深入理解文章内涵。(学习难点)
4.珍惜幸福生活,提高警惕,防止悲剧重演。
二、预习,积累基础知识
1.字音字形,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健忘(   ) 杀戮(  ) 屹(   )立 荒谬(   )
肃穆(   ) 执著(    ) 纳粹(    ) 簿(   )子
恍惚(    ) 蜿蜒(   ) 缭绕(    ) 憧憬(     )
2.多音字,请你根据根据相关的资料书进行归纳。
3.形近字,请你根据根据相关的资料书进行归纳。
4.词语辨析,请你根据根据相关的资料书进行归纳。
5.重要词语,对子相互听写课文中的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6.作家作品(知识链接)
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著有《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等小说集,《梦谷集》《三十年后》等散文集,《百花文集》等翻译集。聂华苓的作品以深邃的历史感表现现代中国的沧桑变化,抒写台湾中下层人们的乡愁和海外浪子的悲歌。创作坚持“融传统于现代,融西方于中国”的艺术追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研读课文
1.文段分析
2.文章主旨
3.脉络梳理
4.重点句段朗读
P38我们一共六十几位作家……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
5.重难点探究
(1)为什么萨特会说记忆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
(2)六十几位作家聚在一起讨论,发言一定很多,作者只记了三四个人的发言,为什么特别记下西德作家与日本人的发言?21cnjy.com
(3)为什么着重再现孩子们被屠杀的历史?
四、写作技巧学习
1.文章选材得体,详略得当。如选择西德作家与“日本人”来对比,突出主题:要和平,不要战争。引用恰当增强感染力。如标题引自孩子们的呼唤,让人心生对死难者的无比同情。21·cn·jy·com
2.文章语言凝练,意味深长。
五、学习质量测评
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荒谬 憧憬 眼花瞭乱 不可明状 B.屏障 屹立 响彻云霄 头发班白
C.杀戮 赃物 荒谬 荡然无存 D.憧憬 寒襟 月明风清 张皇失错
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B )
A.《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法国作家雨果歌颂远征部队取得伟大胜利的一封信。
B.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缺一不可。
C.《亲爱的爸爸妈妈》开头第一句“凄风。苦雨。天昏。地暗”写出了天气的恶劣。
D.《亲爱的爸爸妈妈》的作者是聂华苓,女,中国当代女作家。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著有《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等小说集。21教育网
课外作业
1.P41研讨与练习第二题   2.P41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3.同步学习练习
4.作文小练笔,给下列作文题目拟开头结尾。
题目:我的一次明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