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港南一中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港市港南一中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10 18:5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生完成情况
教师批改情况
导学案整理情况
主备人:李心波 备课组审核:______ 审核人:___ _
__ _班__ 小组 姓名_ ____
八年级上册语文科导学案(第6号)
课题:6、阿长与《山海经》 课型:预习+展示 课时:三课时
一、本课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写作背景,把文中优美的语句积累起来。(学习重点)
2.朗读课文,学习本文详略得当、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准确把握阿长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重点)
3.理解文中带有感彩的词语,体会欲扬先抑的写法。(学习难点)
4.领会作者对一位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之情,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
二、预习,积累基础知识
1.字音字形,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骇( ) 孤孀( ) 掳( ) 惶( )急 疮疤( )
诘问( ) 渴慕( ) 疏( )懒 霹雳( ) 玑( ) 惧惮( )
矩( ) 懿( ) 灸( ) 颈( ) 悚( )
2.多音字,请你根据根据相关的资料书进行归纳。
3.形近字,请你根据根据相关的资料书进行归纳。
4.词语辨析,请你根据根据相关的资料书进行归纳。
5.重要词语,对子相互听写课文中的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6.作家作品(知识链接)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他以“鲁迅”这一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且介亭文集》、《而已集》等。
三、研读课文
1.文段分析
2.文章主旨
3.脉络梳理
4.重点句段朗读
P52第三自然段:过了十多天……永安她的灵魂!
5.重难点探究
(1)认真朗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用简单的语言概况出来。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
(2)课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恶”“讨厌”阿长,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什么样的感情?
(3)文章中“我”对长妈妈的感情是始终如一的吗?如果不是,说说前后有何变化。
憎恶→ → →空前的敬意→ →
→感激不尽。
(4)反复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用是什么?
四、写作技巧学习
1.课文详略得当,中心突出。文章详写阿长给“我”买《山海经》的事,以此突出她善良热情的性格,而对其他的事则都一笔带过。
2.课文先抑后扬,人物形象刻画逼真、生动。
先抑后扬是本文构思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文章从一开始就表达出作者对长妈妈的厌烦和
不满,厌她啰嗦,厌她限制“我”的自由,厌她睡相不好;烦她规矩太多,烦她道理太多。就在读者似乎感到长妈妈一无是处时,作者笔锋一转,详细叙写了两件令他敬重的事。由于前面“抑”得太多了,后面的“扬”就给人以奇峰突起的感觉,人物形象霎时间高大起来。请你也运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
例: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茅盾《白杨礼赞》)
3.语言生动传神,恰当地表现人物性格。
五、学习质量测评
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疏懒lǎn 惊骇hái 掳去nǔ 渴慕mù B.惧惮dàn 反诘jié 霹雳pī 惶急huàng
C.震悚shǒng 和蔼ǎi 烦琐suì 魂灵líng D.咒骂zhòu 淡薄báo 憎恶wù 保姆mú
2.选出字形不正确的一项。( )
A.保姆 大抵 掳去 面如土色 B.福橘 霹雳 烦琐 莫明其妙
C.渴慕 疏懒 投掷 毫不相干 D.哀悼 惧惮 和蔼 深不可测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现问题。
B.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讨论并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D.为了缓解地震灾区受伤人员血液供应不足,社会各界人士踊跃献血。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细细 一盏清茶,里面有着说不尽的意蕴。清幽淡雅的绿茶,清澈透明,沁人心脾;雅俗共赏的花茶,齿颊留香,妙不可言;外刚内柔的乌龙茶,甘而不浓,回味无穷。文人喝茶,喝出的是茶外茶。郑板桥喝出了“汲来江水烹新茗”的 ,杜耒喝出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的 ,梁启超喝出了“饮茶之乐乐无穷”的 。
A.品尝 绝妙意境 浓情厚谊 独特感受
B.品赏 浓情厚谊 绝妙意境 无限乐趣
C.品赏 浓情厚谊 闲情逸致 无限趣味
D.品味 闲情逸致 浓情厚谊 独特感受
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A.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息息相通。
B.焦裕禄以改变兰考县贫困的面貌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汉语具有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和简洁优雅的意义之美。
D.宽甸河口的上万株桃树,妖娆多姿,栩栩如生。
课外作业
1.P54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2.P55研讨与练习第四题   3.同步学习练习
4.作文小练笔,给下列的作文题目拟中心思想。
题目:《带着微笑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