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中国的气候(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中国的气候(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0-10 15:0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中国的气候2、中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3、气温---积温---温度带---农业的关系4、中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及成因、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什么?5、降水类型有哪些?中国降水主要类型是什么? 6、中国东部地区年降水量时间分配的特点及原因?7、我国四类干湿地区划分依据是什么?
它与农业有何关系?复习提问:
1、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什么?一.气温和温度带⑴冬季气温分布特点:①南北温差大.②越往北气温越低.1.气温: 影响因素:①纬度因素:北方纬度高.太
阳高度角比南方小. 且日照时间比南方短.
②近冬季风源地:加剧寒冷.0℃等温线0℃等温线的地理意义:①南北方分界线.
②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③水田与旱地分界线.
④秦岭淮河一线.
⑤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漠河西沙群岛二.⑵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成因: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北方虽然比南方小.但日照时间却比南方长.得到的太阳辐射并不比南方少多少.因此南北温差不大.
南北温差12℃左右练习:七月平均温度最高出现_____盆地.
原因是___________. 最低平均温
度出现在______高原.原因是_______吐鲁番盆地青藏高原吐鲁番盆地地形.晴天多 .日照强青藏地势高2.温度带:⑴积温:≥10℃持续期内日均温之和.⑵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气候区.高原气候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温度带范围积温(≥10℃)作物熟制及品种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黑龙江省北部、
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和内蒙古大
部分、新疆北部黄河中下游大部分
地区和新疆南部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滇、粤、台的
南部和海南省<1600℃>8000℃1600—3400℃3400—4500℃4500—8000℃一年一熟,早熟的
春小麦,大麦、
马铃薯等一年一熟,春小麦、
大豆、玉米、谷子、
高粱等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冬小麦复种早熟糜子、
荞麦,后冬小麦复种
玉米、谷子、甘薯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
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
加冬油菜或冬小麦水稻一年三熟二.降水和干湿地区1.降水:⑴空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⑵时间分配:
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由东南向
西北递减. 原因: 夏秋受夏季风.
冬春受冬季风⑶各地雨季长短:
南方开始早而结束晚.雨季长;
北方开始晚而结束早.雨季短.原因:受夏季风进退所影响.练习:降水最少的地方________ 原因 ______________ 降水最多的地方_______ 原因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季节变化: 夏秋多雨.冬春少雨. ②年际变化: 南方较小.北方较大.原因: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造成.吐鲁番托克逊深居内陆.水汽少.降水少台湾火烧寮 ①东北、东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②受暖流影响.③多台风吐鲁番火烧燎五月中旬六月中旬七八月份⑷东部雨带的移动规律:①五月份在南部沿海一带:②六月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③七.八月在华北.东北一带:④九月份南移.十月份雨季结束北移南移⑸降水类型:①对流雨: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②锋面雨: (主要) 冷锋雨(主要) :锋后雨.暧锋雨:锋前雨.多连续性降水.③地形雨: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
(雨影效应.焚风效应).准静止锋降水:多雨连绵天气.④台风雨:强度大. 历时短. 狂风
暴雨.⑹影响我国的两个主要准静止锋:①江淮准静止锋:长江中下游春末
夏初的梅雨天气(也叫霉雨).由于
冷暧气团势均力敌而成.
②昆明准静止锋: 冬季. 由地
形阻挡而成. 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①概念: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③影响我国的二种季风:东南季风:来自太平洋.主要影响
东部地区.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主要影响
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及
长江中下游地区等.④影响我国的三种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⑤长江中下游伏旱天气: 时间:七月中旬到八月下旬.
成因:雨带北移后. 受副高
控制.炎热干燥.贺兰山2.干湿地区:⑴划分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⑵四类干湿地区: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⑶干湿地区三条分界线:800㎜等降水量线400㎜等降水量线200㎜等降水量线①湿润地区(>800mm)②半湿润区(>400mm)③半干旱区<400mm④干旱地区<200mm练习:新疆西北部有半干旱区分布
原因是____________黑龙江西北也有湿润区
原因是 __________受来自大西洋气流影响纬度高. 蒸发小800㎜200㎜400㎜湿润地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地区干湿地区干湿状况分布地区植被湿润地区半湿润
地区半干旱
地区干旱地区年降水量>800mm
降水量>蒸发量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年降水量<200mm
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以南
地区东北三省东部
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森林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
高原东南部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和青藏高原大部分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
和青藏高原西北部森林
草原草原荒漠1.为什么我国冬季风影响范围比夏季风要大?⑴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差大.风力大.所以影响范围大(主要).⑵地势西高东低.冬季风顺势而下.2.梅雨的分布除长江中下游地区外还有哪些地区有分布?⑴除长江中下游地区外.朝鲜半岛南部 及日本南部也有分布.练习:哈尔滨 北京 武汉 广州四地在降水量分配上有什么异同?相同点:不同点:都集中在夏秋季—季节分配都不均。降水量多少不同;
雨季长短不同。1.用直线将下列地区与其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连接起来: 寒温带 黑龙江省最北部 干旱地区
中温带 华北平原
暖温带 珠江三角洲 半干旱地区
亚热带 塔里木盆地
热 带 内蒙古高原 半湿润地区
高原气候区 青藏高原西北部
海南省东部 湿润地区 2.为什么纬度较高的东北长白山区属于湿润地区? 干湿地区是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来划分的,而不是单纯的由降水量一个指标来决定。东北三省的东部离海洋近,又是山地,多地形雨;同时又由于其纬度较高,地势也较高,气温较低,所以蒸发相对较弱。总的说来,长白山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故划定为湿润地区。 4.从我国降水的时空考虑,为什么我国无论西部还是东部,北
方还是南方, 发展农业生产都不能单纯依靠天然降水,必
须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水利措施? 西部:降水量少,属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必须依靠灌溉。 东部:虽降水量比西部充足,但降水量季节分布不均,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且越向北降水越集中。冬春两季,降水不足,对农业生产不利。加上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更容易在我国广大地区造成水旱灾害。因此,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是保证农业高产、稳产的必要措施。三、中国的气候特征夏季风:
夏威夷高压或副高控制,温暖湿润,
盛行东南风、西南风冬季风:
亚洲高压控制,寒冷干燥,从高纬陆地吹向低纬海洋,盛行西北风(偏北风)三.气候特征 对比齐齐哈尔与巴黎、北京与纽约的气温、年较差: 我国气候特征: 3.气候复杂多样 为何同在北纬15°—30°的地区,西亚、北非沙漠广布,而我国的江南地区却是“鱼米之乡”?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2.雨热同期 (气候资源)中国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
四、多特殊天气1、寒潮:2、台风:3、水旱灾害:1、寒潮:每年秋末、冬季、初春,从西伯利亚、蒙古侵入我国的强冷空气。范围:大部分地区。 西藏、云贵地区影响小(原因?)危害:路径:严寒、大风、霜冻危害农作物,影响交通、通讯等 。西、中、东路1. 各地区寒潮带来的灾害有何不同? 2.为了保护农田,应当采取哪些防灾措施? 在寒潮到来前,可用烟熏、灌水、塑料薄膜覆盖庄稼等办法来预防寒潮。思考:如: 北方:农作物——冻害
南方: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经济林——冻害
草原牧区:牧草、牲畜——白灾
干燥地区:沙暴
交通:阻断
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 类型和程度的不同。灾害:2、台风:西北太平洋上的强热带气旋 时间:夏、秋季节范围: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东部沿海地区利:缓和长江流域的伏旱狂风、暴雨、风暴潮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7日23时45分在台湾花莲登陆后,台湾南部高雄、阿里山等地受重创,恐致六百余人死亡,农损逾130亿 ……台湾高雄县小林村被泥石流掩埋 台湾高雄县小林村在9日凌晨爆发严重的泥石流,整个村落大约200户人家惨遭掩埋,估计有八、九百位民众不知下落。 莫拉克引发泥石流埋村800余人失踪
我国的水旱灾害时有发生。在同一时间里,往往是南涝北旱,或北涝南旱;在同一地方,往往是旱涝交替出现。3、水旱灾害自然原因: 主要原因是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也大。
其次是台风、厄尔尼诺、拉尼娜等极端天气现象带来(影响最大)危害:减灾措施: 例:春旱:北方、华南、西南 (华北最重)
初夏旱:北方 伏旱:长江中下游地区
秋旱:湘、鄂、赣、皖 冬旱:华南农业、建筑、交通通信、国民经济和生命财产兴修水利、监测预报、救援安置时间:A、水灾:夏秋季节(东部)B、旱灾:四季出现 1998年中国长江洪水干旱风化的荒地遭受旱灾的庄稼学生们在学校唯一的一眼水窖边争先恐后接窖水5.读某月份广州至乌鲁木齐一线气温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_____月份(一月、七月),图中A所在地区气温低的原因是_______ ,因此,该地区农业中 ______ 业占有重要地位。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原因,这一地区的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往往较高。
(2)图中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有“火洲”之称的________ ,该地发展农业依赖______条件,著名的农产品有________ 、_______等。
图中另一高温地区是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重庆,其气温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降水量沿该线
变化的趋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海拔高畜牧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吐鲁番灌溉葡萄、哈密瓜盆地地形不易散热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由东南向西北,离海洋越来越远,加上地形的阻挡,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逐渐减弱36.(10分)读图7及表2,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造成①、②两地年均温差异及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2)分析④地降水量高于⑤地的原因。
(3)分析⑥、⑦两地年均温接近,但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图7②地纬度较①地稍低,但其地势高,故其年均温较后者为低;
③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非季风区),远离海洋,水汽来源少,故降水量小于①地。④地地处我国西南,由于季风影响,可接受部分来源于太平洋的水汽,也可以接受西南李风带来的水汽,
⑤地位于内陆,水汽来源少,所以④地降水量远高于⑤地。⑥、⑦两地纬度及海拔高度均接近,故年均温接近。
但⑥地位于面向大平洋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大,
⑦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雨影区),降水量大大降低。空间定位、量算距离、绘剖面图、 分析气候直方图及人地关系、提出对策等。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判断a、b两点间的直线距离为
A、50 km B、110 km
C、160 km D、300 km2绘出图中ab两点之间的
地形剖面示意图答案:B(3)判断甲、乙两幅图中表示ab剖面所在地区的气候直方图是______(甲、乙)图,并根据图示资料,分析ab剖面附近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甲有利条件:
① 地势较为低平,有河流经过;
② 暖温带,夏季气温较高。限制因素:
① 冬季气温较低;
② 年降水量较小,冬春季较干旱。(4)另一幅直方图反映的是都江堰附近地区的气候资料,与ab剖面附近区域相比较,都江堰地区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是什么?在筑堰之前,对农业生产的威胁较大的因素是什么?三、中国的气候特征五.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