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分子热运动
课标要求 1.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通过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作业用时 建议用时:15 min,实际用时 min
答错题题序
【基础作业】
知识点一 物质的构成
1.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 构成的。人们通常以 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知识点二 分子热运动
2.科学家为了说明戴口罩防护的重要性,用高速摄像机拍下来打喷嚏的过程。如图所示,数万个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小液滴(气溶胶)组成高密度喷射物,最远可达8米,大量病毒随产生的小液滴传播开来。小明认为病毒随喷嚏向四周飞散是扩散现象。你认为他的说法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你判断的依据是 。
3.科学家开发出制作单层硅分子薄膜技术,如图所示:在硅板表面覆盖陶瓷薄层,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硅板中的硅分子居然能穿透陶瓷薄层从而形成单层硅分子薄膜。加热使得硅分子穿透陶瓷薄膜,这说明:(1) ;(2) 。
4.大多数汽车防冻冷却液是以水和乙二醇为原料混合而成的。配制防冻冷却液时将乙二醇加入水中,二者混合后实际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乙二醇的总体积,这说明分子是运动的,同时也说明 。
5.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能远远感知是梅不是雪,是因为闻到梅花香味,“暗香来”说明 ( )
A.分子间有空隙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是运动的
6.将一勺砂糖放入一杯水中,整杯水都变甜了。这个现象说明 ( )
A.分子是运动的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可以再分
知识点三 分子间的作用力
7.如图所示,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然后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稍向上拉玻璃板,在玻璃板离开水面之前,弹簧测力计读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个现象说明 。
8.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说明 (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素养作业】
9.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当一个人吸烟时,旁人也被动吸二手烟。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因吸烟导致近600万人失去生命,造成他人吸二手烟是由于 ( )
A.烟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B.烟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C.烟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烟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10..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
B.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
C.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
D.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
11.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
A.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2.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其中,分子之间的斥力大小F斥随着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分子之间斥力的大小 ( )
A.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D.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13.小丽和小亮在学习了“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后,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为此,小丽说:“放在我家衣柜里的樟脑丸过几天就变小甚至消失,就是这个原因。”小亮说:“阳光照到屋子里,有时能看到许多的灰尘在空中飞舞,也是这个道理。”
小丽和小亮的说法正确吗 请分别说出理由。
参考答案
基础作业
1.原子 10-10
2.不正确 小液滴不是分子,小液滴的运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
3.(1)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4.分子之间有间隙
5.D 6.A
7.变大 分子间存在引力
8.C
素养作业
9.C 10.B 11.A 12.D
13.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过几天就变小,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阳光照到屋子里,有时能看到许多的灰尘在空中飞舞,灰尘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所以小丽的说法是正确的,小亮的说法是错误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