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内能
课标要求 了解内能和热量
作业用时 建议用时:15 min,实际用时 min
答错题题序
【基础作业】
知识点一 内能
1.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 与 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一般来说,同一物体的温度越 (选填“高”或“低”),内能就越大。
2.质量相同的0 ℃的水和0 ℃的冰比较,它们的内能哪个大 ;判断的理由是 。
3.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B.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 ℃的水没有内能
C.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知识点二 物体内能的改变
4.质量为500 g、温度为20 ℃的铜,投入质量为1500 g20 ℃的水中,这时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热传递,因为 。
5.夏天,我们常常将饮料和冰块放在一起,制作“冰镇饮料”。这是因为饮料和冰块的 不同,两者之间发生了 。
6.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透明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下压,结果观察到硝化棉燃烧,上述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是 。
7.如图所示,一只瓶子,内装一些铁屑。我们既可以通过振荡,也可以通过加热,使铁屑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来看,前者是通过 的方法,后者是通过
的方法来增大铁屑的内能。如果你没有看到内能改变的过程,仅凭铁屑温度的改变,能否确定采用了什么方法改变了铁屑的内能 (选填“能”或“不能”),这是因为 。
8.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 B C D
A.双手摩擦能发热
B.烧水时水温升高
C.钻木取火
D.锯木材锯子发烫
9.下面是研究物体内能改变的情景,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
A.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变热
B.把钢球放入炉火中,烧一段时间
C.冬天,用热水袋对手进行取暖
D.水烧开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10.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此实验中,主要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是 ( )
A.试管变热的过程
B.水变热的过程
C.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
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同时变成“白气”的过程
【素养作业】
11.如图,这是小明同学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用手握住烧瓶的外壁,会看到液柱向左移动,这是因为空气受热膨胀对液柱做功,将 能转化为机械能,此时瓶中空气的密度 。
12.图甲是冰的熔化实验(试管里放冰,烧杯里有足量的水),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图乙是冰由固态变为液态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t1时刻物体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 J,t2时刻物体的内能 t3时刻的内能。(后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 ℃的物体也具有内能
B.只要物体放出热量,温度就一定降低
C.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14.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和做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B.某铁块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C.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
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15.如图所示,向装有少量水的烧瓶缓慢打气,突然塞子跳起来,同时瓶内出现了“白雾”,关于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
A.白雾是水蒸气
B.瓶内气体膨胀对外做功
C.瓶内气体内能增加
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
16.图为注射器,小芳迅速下压活塞,注射器内密封的气体温度升高。此过程密封气体的 ( )
A.内能增加
B.分子动能减小
C.分子热运动速度减小
D.内能转化为活塞动能
17.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 ℃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 ℃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的时间是相同的
B.热水温度下降比冷水温度升高得快
C.热水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
D.热水的质量可能小于冷水的质量
参考答案
基础作业
1.分子动能 分子势能 高
2.0 ℃的水 冰在熔化成水时,需要吸热,所以0 ℃的水比0 ℃的冰内能多
3.C
4.不会 铜和水之间没有温度差
5.温度 热传递
6.做功
7.做功 热传递 不能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方面是等效的
8.B 9.A 10.D
素养作业
11.内 减小
12.热传递 大于 小于
13.A 14.A 15.B 16.A 17.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