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课时作业 13.3 比热容(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课时作业 13.3 比热容(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4-05 09:5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3 比热容
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作业用时 建议用时:20 min,实际用时    min
答错题题序
【基础作业】
知识点一 比热容的概念
1.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升高的温度高于乙升高的温度。由此可知 (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降低相同的温度,质量相等的甲液体放出的热量比乙液体放出的热量多
C.甲、乙两种液体相比较,乙液体更适合作冷却剂
D.甲物质的熔点高于乙物质的熔点
2.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与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均无关
B.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C.比热容跟物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有关
D.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3.在下列过程中,物质的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
A.把铜放在热水中再取出
B.把煤块碾成煤粉
C.水凝固成冰
D.水吸热升温
知识点二 比热容的特点及利用比热容解释自然现象
4.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你会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这是因为 的比热容较大;当沙子和水同时接受相同的阳光照射时, 的温度升高得更快。
5.在生产和生活中,常见到“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应用情景,以下事例中与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
A.沿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变化小
B.夜间,在秧田里灌水保温
C.发现人中暑时,常在额头上擦冷水降温
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
6.夏日晴朗的白天,在阳光照射下,某海边城市陆地与海面之间空气流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合理的是 ( )
A         B
C         D
知识点三 热量的计算
7.用煤气灶烧开水,是通过 (选填“热传递”或“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把质量为2 kg的水从20 ℃加热到60 ℃,水吸收的热量为 J。[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8.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用电热壶将1 kg初温为15 ℃的水烧至95 ℃,水吸收的热量为 J。茶叶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茶叶的内能。茶香四溢说明分子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素养作业】
9.如图装置,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两试管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种液体,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液体良好接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在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热t1时间,甲吸收热量多
B.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C.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甲吸收的热量多
D.吸收相同的热量,甲升温比乙多
10.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给初温均为60 ℃的甲、乙液体加热(m甲>m乙)至沸腾。若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电加热器放出的热量,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小
B.甲液体第90 s的内能等于第120 s的内能
C.液体的沸点与质量有关
D.加热到3 min,甲液体吸收热量更多
11.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水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76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 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 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12.如图所示,在一试管里装入质量为100 g的干燥沙子,用软木塞把管口封住,在塞中间插入温度计,测得此时沙的温度为20 ℃,然后用手指捏住试管上部上下晃动。过了一会儿,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变为23 ℃。[沙子的比热容为0.92×103 J/(kg·℃)]
(1)在这过程中,沙子增加了多少内能
(2)沙子的内能是通过什么方式增加的
参考答案
基础作业
1.C 2.A 3.C
4.水 沙子
5.C 6.A
7.热传递 3.36×105
8.3.36×105 热传递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素养作业
9.D 10.A
11.(1)升高的温度
(2)水 大于
(3)比热容
12.(1)沙子增加的内能Q=cm(t-t0)=0.92×103 J/(kg·℃)×0.1 kg×(23 ℃-20 ℃)=276 J
(2)沙子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的。晃动试管时,沙子互相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沙子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