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课程标准: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明清儒学活跃的历史背景政治上: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盛极而衰,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经济上: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土地
高度集中,赋税沉重阶级上: 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强大思想上: 程朱理学仍占统治地位,西学东渐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明末(1527-1602)明末清初明末清初明末清初(1610-1695)(1613-1682)(1619-1692)温陵居士梨洲先生亭林先生船山先生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㈠李贽的离经叛道 李贽,明末思想家。别号温陵
居士、百泉居士。为官期间,他目
睹朝廷腐败,常与上司争执。他经
受过倭寇侵掠、灾荒贫困的痛苦,
看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艰难,
在新兴的市民运动推动下,希望能
找到与宋明理学不同的“道”。主
要著作有《初潭集》《焚书》《藏
书》等。 76岁时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之罪下狱,在
狱中自杀身亡。其著作多次遭禁毁,但仍流传于世。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李贽的思想观点: (3)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对李贽的思想的评价: 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李贽的离经叛道◇◇(1)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2)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㈡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黄宗羲,字太冲,号梨洲,学
者尊为南雷先生,浙江宁波人。明
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
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
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
誉。十九岁进京为父讼冤,并在公
堂之上出锥击伤主谋,追杀凶手,
明思宗叹称其为“忠臣孤子”。 清军入关后,黄宗羲召集数百人反清,达数年之
久。失败后返乡闭门著述,清庭屡次诏征,皆辞免。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黄宗羲的思想观点:⑴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⑵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建立监督机构限制君权;⑶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对黄宗羲的思想的评价: 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㈢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顾炎武,江苏人,明末清初
儒学思想家、诗人。青年时曾参
加抗清武装斗争,他能文能武,
却不走科举之路,明清两朝多次
请他做官,他都坚拒。他为人刚
正,重视做人的品德修养,且擅
长理财,他在山西创办的票号钱
庄经营成绩卓越。 他大力批判宋明理学,提倡“经世致用”,主张
理论为现实服务,以经学济理学之穷。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很高的使用价值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得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顾炎武的思想观点:对顾炎武的思想的评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㈣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王夫之,湖南人,早年起兵
抗清,兵败后隐居在衡山石船山
麓,人称船山先生。他是明末清
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
的哲学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
物主义的一个总结,并且把它推
向新的高峰,在我国古代哲学史
上有着突出的地位。 王夫之终生不剃发,坚持每天打伞穿木履几十
年,表示与清廷不共戴天、不踏清朝土地。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王夫之的唯物论和辩证法:⑴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⑵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都是可知的;⑶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对王夫之的思想的评价: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
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民主思想对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通过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构建起了具有
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能形成完整的
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促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了
巨大影响。积极影响:局限:三、明清之际儒学的影响 3.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三、明清之际儒学的影响 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没有形成像
西欧启蒙运动那样波澜壮阔的景象?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2.强大而顽固的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课堂检测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提出了"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
A.封建王朝的更替
B.外族入侵带来国家危难
C.统治者不施仁政,导致民不聊生,社会退步
D.统治阶级内部纷争使国家分裂C课堂检测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异端”思想家李贽
A.提倡拜金主义,发展工商实业
B.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
C.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D.倡导“经世致用”思想C课堂检测明未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是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C课堂检测《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B课堂检测明末清初产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A.抗清斗争的高涨
B.对文字狱的抗争
C.西方民主思想传入
D.商品经济发展和封
建制度的日益腐朽D课堂检测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发表文章,认为孔子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是“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其目的在于说明
A、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
B、孔子是历代专制统治的标志
C、孔子提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
D、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都是吃人的历史A课堂检测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的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决定性因素是
A.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
B.受外来思想影响程度不同
C.所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
D.个人文化知识素养高低不同C课堂检测两千多年以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在于
A.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
B.孔子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C.儒家思想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
D.其他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C课堂检测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个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文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这足以证明
A.当时中国的制度文明比欧洲各国优越
B.当时中国文人充分理解“理性”之含义
C.儒学的主要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相同
D. 中国文化对欧洲启蒙思想家产生过影响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