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怀仁县巨子学校高中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怀仁县巨子学校高中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0-13 15:2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知道: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
和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
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课程目标]1、背景(文艺复兴为什么首先起源于意大利?)一、文艺复兴 经济基础: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根本)阶级基础:新兴的资产阶级形成人才优势:众多博学多才的学者文化环境:古希腊罗马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壮大追求财富、现世享乐
关注人的本身的发展矛盾工商业发展首发地—意大利(约14世纪)2、实质: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3、核心:人文主义4、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就4、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就巧记:“特级 假日 听神曲”但丁与《神曲》薄伽丘与《十日谈》“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拉斐尔与圣母图西斯廷圣母 达芬奇
与蒙娜丽莎史上最神秘的微笑83%开心
+9%厌恶
+6%恐惧
+2%愤怒 《最后的晚餐》:耶稣从神坛上走下,坐在门徒们中间,讨论着共同的话题。自由平等 雕像充分体现了一种顽强、坚定和正义的精神气质。他双眉紧锁,目光炯炯,全神贯注,显示出压倒一切敌人的威武姿态。是雕塑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哥白尼(波兰)——“太阳中心说”1、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人意识的觉醒。2、促进了文艺的发展,产生众多文化巨人和名著。3、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4、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5、局限性: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宗教改革与上帝的直接对话 1、宗教改革的背景:(1)思想上:文艺复兴的影响。(2)现实上:天主教会对欧洲特别是德意志的压榨;成为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3)经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4)导火线:罗马教皇出售赎罪劵。 马丁·路德(1483—1546)德国宗教改革的推动者,亦是基督教路德宗(又称信义宗,Lutheran Church)的创立人。
他提出最有力的论点是“基督教的最终权威是《圣经》而非教皇”。他是第一位将圣经翻译成德语的人。加上活版印刷的推波助澜,各地开始将《圣经》翻译成当地语言,将《圣经》平民化和普及化。与上帝直接对话——宗教改革 第27条 有人说当钱币一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时,灵魂就超脱炼狱飞入天堂,这是宣传者的捏造。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86条 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节选 2、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信仰耶稣就可得救
《圣经》高于教会和教皇否定教皇和教会的权威。提高自身地位,追求平等。激发民族意识,得到封建诸侯支持。 实质:否定教会和教皇权威,强调人与上帝直接对话。带有浓厚人文主义意味,资产阶级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通过宗教的形式表达出来。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还俗
国家的权力高于教会3、宗教改革的性质性质: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 (1)宗教改革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
(2)在政治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巩固了新兴的民族国家
(3)促进了西欧各国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4、宗教改革的影响:都是发生在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时代 思想领域和社会的上层 政治运动群众基础 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新兴资产阶级披着宗教
外衣的反封建斗争 都是成长中的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都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打击了封建主义,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推动了科学、教育、文化艺术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教会神学罗马天主教会人文主义 废除繁琐宗教仪式,否定罗马
教皇权威,建立民主教会。 基督教 (诞生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帝国)东正教公教(天主教)东正教天主教新 教第二次分裂
16世纪路德教派、加尔文教、英国国教宗教改革的扩展本课小结一个根源:
两大运动:
一种精神:
共同影响: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解放思想1、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最先在意大利出现
B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C天主教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D意大利有杰出的文化遗产
2、对文艺复兴性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是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是中世纪欧洲文化的发展
C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D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3.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他们的这些杰作与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在
A.宣扬神学权威,维护教会地位
B.表现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物形象
C.倡导民主革命与反抗精神
D.宣传宗教改革与激进思想
4.人们将薄伽丘的《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称为“人曲”,是因为两部书都
A.用文学打动了人心 B.描写了现实生活
C.批判宗教信仰 D.歌颂人性
5.“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人文主义 B.启蒙思想
C.禁欲主义 D.蒙昧主义6、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
A、肯定人的价值及创造性的思想
B、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
C、藐视宗教作用的思想
D、追求幸福生活的思想
7、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是 A但丁 B彼特拉克 C拉斐尔 D薄伽丘
8、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9、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不包括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信仰得救
C.简化宗教仪式
D.《圣经》高于教会和教皇
10、中世纪的德国流传着一句谚语“德国是教皇的奶牛”,该谚语反映了
A、德国养牛业发达 B、德国供应罗马牛奶
C、罗马教会剥削德国 D、德国是教皇的领地
11、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阐述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12、16世纪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宗教内部派别斗争
B、世俗封建主同教会之间的争权夺利
C、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
D、农民阶级反封建的斗争
13.下列有关宗教改革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①摧毁了西欧封建势力②有力地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③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④促进了西欧民族文化的发展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