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综合自检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综合自检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6 19:2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综合自检卷-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祭祀(sì) B.狩猎(shòu) C.造诣(yì) D.尧帝(ráo)
2.下列选项中汉字字形结构不完全一样的一项是( )
A.删 剩 殷 挫 剪 B.锥 鸿 撇 树 奈
C.赴 曲 迂 匠 迎 D.闷 问 间 闯 闲
3.下列歇后语谐音字有误的一项是( )
A.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B.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C.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D.大肚子踩钢丝——挺(铤)而走险  盲人戴眼镜——假聪(充)明
4.下面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古老)的文字 (漫长)的演变过程 (独特)的艺术
B.(著名)的书法家 (悠久)的历史 (丰富)的文化
C.(仔细)研究 (制造)文字 (奠定)基础
D.(治疗)创伤 (查阅)书籍 (搜集)资料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国家。
B.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汉字。
C.甲骨文是我国古代唯一的一种文字。
D.优美而独特的汉字是美妙的艺术品。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形声字是指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表示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B.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汉字的演变从甲骨文开始,经过了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等字体的发展演变过程。
C.甲骨文一般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我国文化领域中研究甲骨文的学科叫“甲骨学”。
D.汉字是音、形、义三结合的表意字,从结构规律上分析,汉字主要有六种形式: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
7.照样子,写出下列歇后语中的谐音字。
(1)秃子打伞——无法( )无天
(2)唐僧的书——一本正( )经
(3)梁山泊军师——无( )用
(4)雨天出太阳——假情( )
(5)飞机上吹喇叭——想( )得高
8.将下列广告词还原成正确的成语。
痣在必得( ) 钙世无双( ) 骑乐无穷( )
衣名惊人( ) 泉心泉意( ) 咳不容缓( )
9.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心领( )( ) 古往( )( ) 有( )( )先
寒( )暑( ) 秋( )( )藏 源远( )( )
10.根据句意分析汉字填空。
(1)“益”字,本意是指水从容器中溢出来。所以“皿字底”上面的部分旋转90度,实际上是个“ ”字。
(2)文学家金圣叹因冒犯皇帝,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行刑之日,望着即将永诀的儿子,作为慈父的金圣叹口占一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对联用谐音关系,含蓄地表达与儿子永别的凄苦、酸楚之情。这一对联中的“莲”与“ ”、“梨”与“ ”谐音。
(3)陀螺,一种儿童玩具。人们根据它的形状造了一个会意字“尜”,读音为“ɡá”。根据字形,就知道这个玩具的形状应该是 。
(4)“赢”由五个汉字组成。有人说,它包含着赢家必备的五种意识或能力:“亡”指危机意识;“口”指 ;“月”指 ;“贝”指 ;“凡”指 。将下列内容依次填入横线上。(填序号)
①时间观念 ②平常心态 ③沟通能力 ④取财有道
二、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汉字字体的演变(节选)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它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单字有四千多个,其中已经认出的有一千多个,主要记录祭祀、战争、狩猎、农事、气象等内容。字形图画性较强,字体也不固定,“田”可以写作。由于是刀刻,字形线条比较纤细。
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字的线条粗壮,早期部分字形象形性还很明显,西周晚期之后,字形逐渐规整、美观。有些字形繁简差别很大,知,“车”字早期一般作,看上去很烦琐,中晚期作,与今天的繁体字“車”差别不大。
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统一六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小篆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一致,象形意味不明显。今天的书法作品特别是印章中仍然较多地使用这种字体。
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它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直笔或方笔,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笔画简化,书写方便,汉的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已经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魏晋时代有了楷书。“楷”是规矩、楷模的意思。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进入南北朝之后,楷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
1.从甲骨文到楷书,汉字的演变主要经历了 、 、 、 、 等五个阶段。
2.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是 。它的字形特点是 、线条圆转、 、 。
3.一直通行至今的文字是 。它的字形特点是 、 ,进入 (朝代)之后,它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
阅读理解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和“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靠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 吟“爆竹声中一岁除”;
吟“清明时节雨纷纷”; 吟“明月几时有”; 吟“劝君更尽一杯酒”; 吟“漫卷诗书喜欲狂”; 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废除了。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半开玩笑地回答。( )
(2)比喻像潮水一样起伏的心情,难以抑制。( )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横线上(填序号)
A.中秋时 B.清明时 C.过年时 D.喜悦时 E.慷慨时 F.送别时
3.汉字的特点是( )(多选)
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
B.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诗意的情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
4.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 )
A.汉字的形 B.汉字的义 C.中国古典诗词 D.汉语拼音
5.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废除了”?
三、书面表达
1.学习作表达。
本单元,我们遨游了神奇的汉字王国。在生活中,你一定也经历了许多与汉字有关的事,比如练书法、猜字谜,从识字不多到认识了许多汉字……从中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事情写下来,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D
2.D
3.D
4.C
5.D
6.B
7. 发 真 吴 晴 响
8. 志在必得 盖世无双 其乐无穷 一鸣惊人 全心全意 刻不容缓
9. 神 会 今 来 言 在 来 往 收 冬 流 长
10. 水 怜 离 两头小,中间大 ③ ① ④ ②
1. 甲骨文 金文 小隶 隶书 楷书 2. 小篆 结构稳定 粗细一致 象形意味不明显 3. 楷书 字形方正 笔画规整平直 南北朝
1. 戏答 心潮难已 2.CBAFDE 3.ABC 4.C 5.因为汉字是我国古代文明的象征,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1.例文:
我与汉字的故事
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我认得了不少汉字。但如果让我说说关于文字的故事,那可真是一言难尽、说来话长呀。下面,就让我来给你简短地介绍一下吧。
记得小时候——幼儿园的时候,有一天,爸爸不知道从哪儿拿来了盒识字光盘,上面写着“洪恩幼儿教育”的字样,让我在饭前听。每当爸爸在厨房里做饭,我坐在客厅里边玩边看或者听识字光盘上内容。一打开电视,上面便显示出一个个汉字,它们有的内部紧凑,外部放松;有的方方正正,毫不放松;有的外形奇特,实质普通……电视上跳跃的画面,一幅幅的图,让我明白了汉字并不是毫无生气、枯燥无味的。
学到一定的程度时,爸爸就在墙上贴上自己打印出来的一个个汉字纸片,然后让我认。那时的我,对汉字充满了好奇,自然十分努力。所以我很快把光盘看完了,但在认生字卡片晨,却闹出了不少的笑话。因为我在认词语时,爸爸总会让我读上一遍再认,于是,对于我不认识的字,我总是勉强把它记住。有一次,爸爸让我认“学习”,我不认识“学”字,只记得“习”字前是“学”字,所以当爸爸把“温习”二字拿出来让我认时,我不认得“温”字,就想当然地认为“习”字前一定是“学”,所以就把它念成了“学习”。为此,爸爸妈妈总笑话我扎辫子的都是妈妈。
后来,经过我的努力,到幼儿园结束时,我终于认会了很多汉字,基本上能自己看书了。我便想方设法地去认字。每次出去散步,我总在那儿一蹦一跳地,你可别奇怪,我在读地上那些地下管道盖上的字呢。现以,我已经可以读十余万字的小说了。
虽然现在光盘已经不在了,但学习汉字的决心依然在我的心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