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哈姆雷特(节选)》课后练习(含答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哈姆雷特(节选)》课后练习(含答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5 09: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哈姆莱特》
作业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浅薄(báo) 战栗(lì) 怙恶不悛(quān) 万恶不赦(shè) B.棕榈(zōng lǘ)戕害(qiāng) 繁文缛节(rù) 楔子(xiē) C.血泊(pō) 忏悔(qiàn) 严惩不贷(chénɡ) 阿谀献媚(ē) D.藩属(pān) 嗣位(sì) 国玺(xǐ) 蟊贼(máo)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非常熟悉《哈姆莱特》这部戏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他自己就是把这当作一般推理的手段来应用。 ①不管他遭遇到什么,我们都可以引用到我们自己身上 ②就像我们无从描述自己的面孔一样 ③也因为哈姆莱特的痛苦在他脑子里一转就移到了一般人身上 ④因而我们几乎不知道该怎样评价它 ⑤因为它最富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⑥这是莎士比亚剧作中我们最常想起的戏 A.④②⑥⑤③① B.②④⑤①③⑥ C.⑥②④③①⑤ D.①⑥③④⑤②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哈姆莱特目光敏锐,善于思考,一回国就识破了克劳狄斯的诡计,感觉到了理想与现实的悬殊极大。 B.作为文艺复兴时代伟大的代表人物,莎士比亚不仅是伟大的创新者,而且是敏锐的学习者。 C.莎士比亚是要讲述一个伟大的事业承担在一个不适宜承担的人身上,因而,《哈姆莱特》注定是一个悲剧。 D.哈姆莱特作为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受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影响的少数先进人物的代表,在与邪恶势力的斗争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一共创作了154首十四行诗,其中《十四行诗集》最为著名。 B.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有《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和《亨利四世》,喜剧有《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等。 C.《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五幕悲喜(正)剧。剧本描写一对青年男女因家族间的世仇而不能联姻,结果自杀的故事。 D.莎士比亚的戏剧写作共分3个时期:历史剧和喜剧时期、悲剧时期、传奇剧时期。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莎士比亚作品成了一种有代表性的西方文字符号,① ______________,那么莎士比亚的作品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他的作品相当于是一部百科全书,② _______________,包括人间、天堂、海上、陆地,从一般的平民百姓一直写到骗子屠夫。又由于莎士比亚的作品是戏剧文学作品,③ 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去了解起来就更加生动活泼,更加逼近现实社会的本来面目。 6.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中有一句著名的独白,它有不同的译文。你认为哪一种舞台效果比较好?请说明理由。 朱生豪译文: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卞之琳译文:活下去还是不活,这是问题。 梁实秋译文:死后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问题。 方平译文:活着好,还是死了好,这是个问题。 二、文本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节选一】 (注:哈姆莱特去见母后,途中巧遇正在祈祷的国王) 哈姆莱特 他现在正在祈祷,我正好动手;我决定现在就干,让他上天堂去,我也算报了仇了。不,那还要考虑一下:一个恶人杀死我的父亲;我,他的独生子,却把这个恶人送上天堂。啊,这简直是以恩报怨了。他用卑鄙的手段,在我父亲满心俗念、罪孽正重的时候乘其不备地把他杀死;虽然谁也不知道在上帝面前,他的生前的善恶如何相抵,可是照我们一般的推想他的孽债多半是很重的。现在他正在洗涤他的灵魂,要是我在这时候结果了他的性命,那么天国的路是为他开放着,这样还算是复仇吗? 不!收起来,我的剑,等候一个更惨酷的机会吧;当他在酒醉以后,在愤怒之中,或是在乱伦纵欲的时候,有赌博、咒骂或是其他邪恶的行为的中间,我就要叫他颠踬在我的脚下,让他幽深黑暗不见天日的灵魂永堕地狱。我的母亲在等我。这一服续命的药剂不过延长了你临死的痛苦。(下) 【节选二】 国王、王后、雷欧提斯、众贵族、奥斯里克及侍从等持钝剑等上。 哈姆莱特 我绝对信任你的诚意,愿意奉陪你举行这一次友谊的比赛。把钝剑给我们。来。 雷欧提斯 来,给我一柄。 雷欧提斯 这一柄太重了;换一柄给我。 哈姆莱特 这一柄我很满意。这些钝剑都是同样长短的吗? 奥斯里克 是,殿下。(二人准备比剑。) …… 雷欧提斯 受我这一剑!(雷欧提斯挺剑刺伤哈姆莱特;二人在争夺中彼此手中之剑各为对方夺去,哈姆莱特以夺来之剑刺雷欧提斯,雷欧提斯亦受伤。) 国 王 分开他们!他们动起手来了。 哈姆莱特 来,再试一下。(王后倒地。) …… 哈姆莱特 王后怎么啦? 国 王 她看见他们流血,昏了过去了。 王后 不,不,那杯酒,那杯酒——啊,我的亲爱的哈姆莱特!那杯酒,那杯酒;我中毒了。(死。) 哈姆莱特 啊,奸恶的阴谋!喂!把门锁上!阴谋!查出来是哪一个人干的。(雷欧提斯倒地。) 雷欧提斯 凶手就在这儿,哈姆莱特。哈姆莱特,你已经不能活命了;世上没有一种药可以救治你,不到半小时,你就要死去。那杀人的凶器就在你的手里,它的锋利的刃上还涂着毒药。这奸恶的诡计已经回转来害了我自己;瞧!我躺在这儿,再也不会站起来了。你的母亲也中了毒。我说不下去了。国王——国王——都是他一个人的罪恶。 哈姆莱特 锋利的刃上还涂着毒药! ——好,毒药,发挥你的力量吧!(刺国王。) 众 人 反了!反了! 国 王 啊!帮帮我,朋友们;我不过受了点伤。 哈姆莱特 好,你这败坏伦常、嗜杀贪淫、万恶不赦的丹麦奸王!喝干了这杯毒药——你那颗珍珠是在这儿吗? ——跟我的母亲一道去吧!(国王死。) 雷欧提斯 他死得应该;这毒药是他亲手调下的。尊贵的哈姆莱特,让我们互相宽恕;我不怪你杀死我和我的父亲,你也不要怪我杀死你!(死。) 哈姆莱特 愿上天赦免你的错误!我也跟着你来了,我死了,霍拉旭,不幸的王后,别了!你们这些看见这一幕意外的惨变而战栗失色的无言的观众,倘不是因为死神的拘捕不给人片刻的停留,啊!我可以告诉你们——可是随它去吧,霍拉旭,我死了,你还活在世上:请你把我的行事的始末根由昭告世人,解除他们的疑惑。 霍拉旭 不,我虽然是个丹麦人,可是在精神上我却更是个古代的罗马人;这儿还留剩着一些毒药。 哈姆莱特 你是个汉子,把那杯子给我;放手;凭着上天起誓,你必须把它给我。啊,上帝!霍拉旭,我一死之后,要是世人不明白这一切事情的真相,我的名誉将要永远蒙着怎样的损伤!你倘然爱我,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这一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述我的故事吧。 7.下列对选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收起来,我的剑,等候一个更惨酷的机会吧”,表明哈姆莱特在经历了激烈的内心冲突之后,暂时放弃了复仇。 B.“国王——国王——都是他一个人的罪恶。”这句表明雷欧提斯为完成复仇使命感到欣慰,自己死而无憾。 C.“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这一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述我的故事吧。”体现了哈姆莱特对于正义和真相的追求与坚守,闪烁着人文主义者的光彩。 D.“啊!我可以告诉你们——”,哈姆莱特本想将事情的真相告诉人们,但死神在召唤,他已经没有气力讲述复仇的始末根由了。 8.下列对选文艺术特点和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哈姆莱特虽然对雷欧提斯说“我绝对信任你的诚意,愿意奉陪你举行这一次友谊的比赛”,但不过是敷衍之语,他心中对雷欧提斯早有防备和打算。 B.王后临死前断断续续的语言,反映了她对儿子的深爱,展现了这个女性人物塑造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C.“跟我的母亲一道去吧!(国王死。)”这一处剧本设计,兼顾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简练明了,同时将惩恶的主题表现得酣畅淋漓。 D.选段在情节上存在多处巧合设计,如雷欧提斯被自己的毒剑所伤,王后意外喝下毒酒等,一次次将紧张的气氛推向高潮,也推动了情节的迅速进展。 9.“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选文内容展现了一个复杂生动的青年王子形象,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10.哈姆莱特为什么非要等到国王的阴谋被彻底揭穿之后才断然复仇?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附《莎士比亚》课时作业答案 1.B 【详解】 “薄”应读“bó”。 C.“忏”应读“chàn”; D.“藩”应读“fān”; 2.A 【详解】 语段主要说明《哈姆莱特》这个戏是人们常想到的一部剧作,因为这个戏富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更因为哈姆莱特身上体现的性格常在我们身上出现。 ④与空格前构成因果关系,②解说进一步解说④“不知道怎样评论它”的原因,且照应了前文的“熟悉”;⑤③由“因为……也因为……”紧密相连,应是解说⑥“经常想起”的原因;①的“引用到我们自己身上”和空格后的“一般推理的手段”紧密衔接。 故正确排序为:④②⑥⑤③① 3.D 【详解】 A.重复赘余,“悬殊”与“极大”重复赘余,删去“极大”; B.语序不当,应改为“不仅是敏锐的学习者,而且是伟大的创新者”; C.成分残缺,在“身上”后加“的故事”; 4.B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应为《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和《麦克白》。《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历史剧。 5.如果要想了解西方文化 作品内容极其丰富 具有形象化的艺术特点 6.示例:四种译法各有千秋,朱译的优点是琅琅上口,但“毁灭”一般用于国家、集体而非个体生命;梁译则有些“过度阐释”甚至有画蛇添足的味道;方译更像在讨论哲学命题而不是舞台独白。相比较,卞译与舞台演出比较贴近,表演效果比较好。 7.B “这句表明雷欧提斯为完成复仇使命感到欣慰,自己死而无憾”错,雷欧提斯此时是很矛盾的,他既想为父亲和妹妹报仇,又不想杀哈姆雷特,也意识到了一切罪恶的根源在于国王。 8.A “不过是敷衍之语,他心中对雷欧提斯早有防备和打算”错,从剧情上看,雷欧提斯按照事先与克劳狄斯设计的阴谋,私自换剑,裁判奥斯里克竟然大开绿灯,哈姆莱特对此也没有提出异议。哈姆莱特说:“我绝对信任你的诚意,愿意奉陪你举行着一次友谊的比赛”,可见哈姆莱特毫无防备之心,对雷欧提斯也是很信任的。 9.①具有强烈的复仇意识,选择杀死国王的时间与场合,最终在国王的阴谋被揭穿后,杀死国王。②心地善良、宽容,理解雷欧提斯的复仇,要求霍拉旭生存下去。③重视个人声誉,期待自己的复仇得到后人的理解等。 10.①哈姆莱特贵为王子,具有高贵善良的品格(胸怀人文主义理想,具有高度的理性)。②他不想不择手段地杀死国王夺取王位,而是想在国王犯罪的时候以正义之名复仇。③悲剧接连发生,国王的阴谋被彻底揭穿,此刻复仇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