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变形记》
学习目标
1.能从多个角度梳理文本中人物变形的特点 2.能从多个角度分析主人公发生变形的原因 3.能结合作者背景,结合实际理解文本的主题 4.掌握现代主义小说的阅读方法,理解“变形”这一文学概念的内涵与历史变迁
课前学习任务
1.通读全文,划分段落,厘清字词与文下注解。
2.完成阅读的预习任务。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习变形之法:探究格里高尔变形后的特点。 在文中找出体现格里高尔变形后特点的段落,总结卡夫卡笔下的“甲虫格里高尔”有怎样的特点。
【学习任务二】探变形之源:探究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 小组讨论,列举造成格里高尔变形的因素,并在文中找出依据。 任务单设计: 【人物】请仔细填写表一《变形者档案》,可摘录书本上的语言,并适当做些概括。 变形者档案《促织》《变形记》 什么变形者与变形物落魄读书人的儿子——促织 格里高尔——甲虫生活时代明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家庭、社会地位作为读书人的父亲饱受官吏欺压,没有收入来源还要被压榨;自己失手弄丢蟋蟀后被父母诅咒去死疲于生计的公司职员;为了赡养父母、供妹妹上学在老板面前忍气吞声;怎么变形方式魂化:原身不变,心理上认为自己是虫身变心未变:心理上还是个人,但身体感觉都虫子化了变形物特征个头小,其貌不扬;但擅斗擅舞,讨人喜欢巨大而笨重;行动不便、难以翻身;长得吓人 为何变形的“因” (压力源)①地方官吏的欺上媚下 ②封建统治者的贪婪暴力 ③父母“你去死吧”的责骂 ④自身的责任感和愧疚①工作业绩压力大、饮食差、舟车劳顿、没有朋友 ②寄生的父母 ③金钱至上的社会 ④自己想要承担一切的执念变形的“果”解决危机,并且改变了家庭命运; 家庭陷入困顿; 自己被边缘化被视为累赘何时变形的契机(情节点)中间情节的突转:丢失促织、被父母责骂时变;变后危机解除开头的设定:一觉醒来变甲虫
4.【概括】比较两位变形者“变形方式”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5.【拓展】你在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中见过哪些“变形者”,他们有什么特征? 明确:蝙蝠侠(力量变强——拯救世界)、孙悟空(从死物变活——反叛精神)、神奇宝贝(更有战斗力——为了战斗)、百变小樱(变强变好看——拥有魔力) 【概念】经过以上的文本梳理,说一说你对“变形”的定义。 【二、批评家任务】细读文本,析“变形”之法(1自修课时+1活动课时) 课前思考:小说中的变形世界,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它的异常之处? 要求:结合初读初读疑惑和素养目标,在以下课题中认领小组的探究课题 组内确定1位发言人,1名记录员,并整理制作1张发言大纲 细节探究课题我的预设发言人大纲我的打分1.变形物的选择:变形物的特征和变形者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格里高尔一定要变成甲虫?而不是令人厌恶的蟑螂或者别的哺乳动物?2.变形者的心理和语言描写:有什么特征? 3.其他人物:文中的变形者只有成子和格里高尔吗?家人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 4.环境描写是如何辅助变形发展的? 5.我的问题:
课下,相关课题小组可面向全班同学征集想法;如果对某一课题有思考,可给相关课题负责小组投稿、提想法。 附:*探究活动的评价星级量表: 视觉化:生成可展示的探究结果导图 具体化:有三个及其以上的文本细读的例子 如:在p6段的…体现了… 纲领性:有探究结果的一句话概述 创新性:集合全组智慧,独特有创见 生动性:表演张力 *探究任务报告书框架: 1.知识概念:如,环境描写指的是: 2.文本细读:环境描写在每段的体现是怎样的…… 3.所得总结 【任务三、作者任务】再读文本,探“变形”之由(1引导课时+1写作课时) 根据变形者档案,如果让你运用“变形”的手法创作一个寓言性的故事,你会选择让主人公变成什么?理由是 明确:利用变形物的特征,解决情节冲突或体现主人公愿望;变形物的特征应该和主人公特点相符合。 比较两篇小说的结局:如果不发生“变形”,人物的命运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明确:《促织》成子弄丢蟋蟀愧疚死亡,成名一家被地方官吏压榨至死;《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在工作、家庭的繁重压力之下失去自我和生活追求;在现实中可能得了渐冻症或变成残疾人,被他一心想要保护的家人视为累赘。就算身体不变形,心理上也变形了。 为什么一定要发生变形:《促织》的结尾,变形恢复了,是为什么?那么《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能变回来吗? 明确:促织恢复,出于“大团圆”结局的传统,也是作者心中的美好祝愿;与现实中更可能发生的成家败落的残酷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变形是因为家庭、工作和内心的多重压力,这些压力不变,那么变形恢复也就无从谈起。 你会在自己的文本中如何体现“变形”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