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
课题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教学目标
1.能够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历史地图信息,认识印欧人为主的游牧部落和亚欧游牧民族的主要迁徙路线,了解古代人类迁徙的基本特征,落实时空观念素养。 2.能够引导学生运用图片、雕刻、钱币及相关文献材料等多元史料,分析古代游牧民族的大迁徙对亚欧大陆各主要区域文化形成和转型的重要影响,落实历史解释素养。 3.能够引导学生基于对“挑战-应战”理论的理解,探究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类迁徙对文化交流融合的影响,感悟在文化交汇的挑战中形成的文化借鉴与认同,落实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素养。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印欧人的迁徙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主要过程和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1.古代游牧民族的大迁徙对亚欧大陆各主要区域文化的形成和转型产生的重要影响。 2.古代人口迁徙所带来的不同类型的文化交融与认同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展示一组图片,介绍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罗布泊西缘一平缓沙丘上的古代墓地——小河墓地,通过描述这里出土的早期人类遗骸外貌特征,激起学生探究兴趣,进而引导学生猜测这些人类遗骸可能是什么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信息,点出这些人类遗骸是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混血,很有可能是吐火罗人的遗骸。用吐火罗人这支被认为是最早定居在天山南北的原始印欧语民族引出原始印欧语,并结合表格认识几种印欧语之间的联系,了解印欧语和印欧人。进一步设疑:那小河墓地中的原始印欧人是如何出现在罗布泊的?他们的到来又对区域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由此开始本课的学习。 新课:一、印欧人的迁徙:区域文化塑造 【学习任务一】通过总结归纳印欧人的迁徙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认识印欧人的迁徙塑造早期区域文化。 问题探究1:根据地图,找出印欧人的主要迁徙路线。 通过解读地图,引导学生认识到印欧人向西来到了西欧地区,向西南穿多瑙河、跃巴尔咯阡山到巴尔干半岛地区,南下跃高加索山脉到小亚细亚,向东南穿印度河到印度半岛,迁入后与当地居民融合,引起这些地区人口的改变,形成新的族群。在西亚形成赫梯人、波斯人,西欧北欧形成凯尔特人,巴尔干半岛形成希腊人,印度形成雅利安人。再次观察地图,可以看出印欧人迁徙范围广,分析出长距离的对外迁徙需要技术和运输上的保障,印欧人通过驯服野马实现了迁徙范围的拓宽。还可以看出印欧人迁徙时间长,整个迁徙过程延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分析出长时段的对外迁徙说明其流动性很强,这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典型的社会习性。 问题探究2:结合所学,找出古代主要文明分布区。 教师结合地图介绍由于气候等自然条件,古代历史上一直横亘着两条近乎平行的文明带,亚欧大陆温带偏北地区是游牧世界,偏南地区是农耕世界。通过问题探究,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学生调动起《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的学习内容,回答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通过图史结合的教学方法落实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材料一:早期古代文明几乎被限制在各自所在大河流域内,看似在汪洋大海般未开化的几座小岛。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农耕地带基本以自给自足和少量贸易为主,有相匹配地更为稳定发达的文明和完善的政治结构;游牧地带囿于环境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体系较为缓慢和落后。 ——徐敏《“多元一体”视野下的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 基于地图,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最早文明的分布区与农业最初的发生地几乎一致,早期古代文明几乎被限制在各自所在的大河流域内,孕育出了农耕文明。结合材料,分析出农耕地带主要的特点是自给自足,社会结构比较复杂,有相匹配的稳定发达的文明和完善的政治结构,相对比较富硕;而游牧地带生存环境恶劣,不适合发展农业,社会结构简单,物质生活也相对比较贫瘠。 教师进行总结,阐释地理环境衍生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态,南方的粮食、布匹等对北方的游牧民族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因此公元前2千纪发源于东欧大草原的游牧民族印欧人开始了持续上千年的迁徙历程,凭借着马匹和马拉战车的武力优势向农耕世界进发,四面出击向海岸线辐射,使零星交互的早期人类文明有了更深入的交往碰撞。 问题探究3:结合所学,从人口结构、技术传播、国家建立和文化区域四个角度概括印欧人的迁徙对早期区域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教师回收导入埋下的伏笔,将学生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小河墓地,从遗骸中的混血基因得出印欧人迁徙至此后,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了新的族群吐火罗人,在鲜活的历史场景中深化历史认识,引导学生概括出形成的新族群有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并且通过介绍考古学家在小河墓地中发现有西来的小麦标本、冶炼技术等遗存,得出随着马拉战车的四面出击,游牧民族的某些关键技术也传到了农耕世界。学生结合书本对印欧人的迁徙对早期区域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进行提炼总结。 教师从两张图片着手,还原历史细节,重现历史现场。引导学生观察苏美尔人的战车和赫梯人的战车,挖掘其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从战车的牵引动力和轮子形状入手,在细节中生动体会随着印欧人的迁入,他们的金属冶炼,牲口驯养等技术让农耕地带得到发展的历史演进历程。 教师不仅兼顾微观详实的历史细节,还在宏观上建构贯通古今,关联中西的时空脉络,结合地图展现了古代西亚、印度和希腊等几个重要文化区域形成的历史面貌。学生认识到公元前1千纪,人类进入铁器时代,扩张能力也因战车和马匹获得新的动力,独特的区域文化形成发展,各大文明区不断扩展,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 二、亚欧游牧民族的迁徙:区域文化转型 【学习任务二】通过总结归纳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认识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促进区域文化的转型。 问题探究1:根据地图,找出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起源的大致区域,并结合书本描述迁徙的大致路线。 通过解读地图,引导学生认识到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起源于亚欧大陆偏北地区,主力军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和西欧的日耳曼人。借助亚欧游牧民族迁徙的动画演示,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到匈奴人的迁徙行为引发了整个亚欧大陆上的诸多变动和文化交融。在对地图及教材素材的不断挖掘中,学生分析出匈奴人牧马扬鞭一路迁徙并不是单一民族的动向,而是带来了逐级传递的连锁反应,形成了民族迁徙的大浪潮。学生得以把握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整体图景。 问题探究2:仔细观察并分析贵霜帝国钱币蕴含的文化因素,阐释其体现的文化交融特点。 通过解读贵霜帝国时期钱币的正反面信息,带领学生神入历史现场,认识钱币中贵霜帝国国王迦腻色伽一世和湿婆形象,从国王进行印度教的祭祀仪式和湿婆拿着三叉戟样式的法器可以看出贵霜既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又保留了印度本地文化的特色,体现了文化交融的特点。 问题探究3:结合所学,从政治格局、区域文化、民族文化三个角度概括亚欧游牧民族的迁徙对区域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匈奴人的牧马扬鞭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也带来了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碰撞,产生了隋唐开阔、对外进取的文化新气象;在欧洲,日耳曼文化和罗马文化杂糅,形成了日后西欧封建社会的新文化。 三、古代人类的迁徙:文化交流双向互动 【学习任务三】基于汤因比“挑战-应战”理论,把握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在冲突交融中互相学习和适应的一面。 材料三:在诸文明的起源问题上, 挑战与应战间的互动是超出其他因素的决定性原因。 ——【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上卷》 问题探究1:结合所学,说明本课中农耕文明区域文化受到的挑战。 问题探究2:结合所学,例举在游牧民族大迁徙的背景下农耕民族应战的具体做法。 学生在内化思考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凝练,认识到农耕民族一直积极吸收学习游牧民族的先进技术,比如马、马拉战车、冶炼技术等;同时努力发挥自身文化的长处,用政治和文化上的优势同化游牧民族,扩大农耕文明的影响。 结尾:教师结合时间轴回顾本课知识结构,点明正是在多元文化共存交流互鉴的协奏曲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文明因交流而精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