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中学历史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
课题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教学目标
1.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现代人口移民的原因,能够结合地图描述现代人口移民的方向,概况现代社会移民的特点,落实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 2.在分析全球化下的难民问题的相关史实基础上,认识到当今难民问题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难点问题,落实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素养。 3.运用多种史料,探究人口移民带来的文化认同现象,落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现代移民社会的形成及多元文化特征。
教学难点: 各类移民社会有不同的多元文化和文化认同问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对整个单元的线索进行梳理,并提出现代社会移民有何特征,对文化有何影响?直入主题。 【设计意图】作为本单元最后一课,与前两课进行衔接,并为本课开展创设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过渡:呈现图片,引出现代社会移民的两种类型。 【探究1】现代社会劳动力移民的动因与特点。 问题1:看图说话,现代社会劳动力移民的动因 通过呈现“苹果链”和“劳动力全球性流动”两幅图片,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强,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 问题2:根据下面图、表分析现代社会劳动力流动呈现怎样的特点? 呈现二战后世界劳动力流向的表格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现代社会劳动力流动的特点。 特点一:由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向发达国家(或地区)流动 呈现“当代美国绿卡申请条件”的表格和“美国硅谷”的图片思考现代社会劳动力流动的另一特点。 特点二:由劳工迁徙向知识精英迁移。 【设计意图】通过对图片、表格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史证、历史解释素养。 (二)难民的困境与救助 过渡:呈现乌克兰小男孩哈桑的图片,引出难民问题 【探究2】难民问题的由来与走向。 问题1:难民是如何产生的 ? 因为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等各种原因被迫离开原籍国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的人。 问题2:20世纪后难民的主要来源 ? (1)二战前:主要产生于欧洲,如遭到纳粹德国迫害而流亡的犹太难民。 (2)二战后: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 问题3:国际社会对难民问题作出了怎样的回应 ? 呈现书本知识,联合国从设立机构、进行立法并设置纪念日,但仍然没有改变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探究3】现代移民社会文化的痛与容 问题1:20世纪美国的移民人口构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呈现20世纪以来美国移民人口的增长以及变化两幅图。 教师讲述: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在前一课我们学过,由于世界各地移民的到来,美国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移民文化。但是到20世纪,我们发现美国的移民人口构成在发生着变化。欧洲移民比例呈减少的趋势。 问题2:美国移民社会呈现怎样的显著特征 ? 呈现国际问题学者、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的观点。 教师讲述: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是美国社会的显著特征;而多元文化传统也使美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 问题3:新加坡移民文化呈现怎样的特征 ? 呈现新加坡地理位置图片和新加坡人口构成,讲述新加坡移民社会的形成历史。 根据人口构成和书本知识分析,新加坡移民文化呈现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形成独特文化景观。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引导学生理解一二两目与此目的关系,同时通过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