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核心素养目标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分析材料、识读地图,概括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说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确立过程、地位、实施情况,归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史料实证、时空观念: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图片,梳理促进民族共同繁荣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就。
家国情怀:认识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国家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课程标准: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新课导入
一角:高山族和满族
两角:朝鲜族和土家族
五角:苗族和壮族
一元:侗族和瑶族
两元:维吾尔族和彝族
五元:藏族和回族
第四套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元素——人物篇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实施背景
昭君出塞
张骞通西域
北魏孝文帝改革
文成公主入藏
材料:(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相互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区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历史特点: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自秦汉以来,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长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现实情况
观察下图,我国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频繁迁徙中逐步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格局。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大边疆地区,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
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条件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地区
民族自治区域的权力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949年
1954年
1984年
制度化
法律化
确立为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情况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分为几级?
我国一共设立了哪些自治区?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自治区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材料一: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
材料二:“我们党采取民族区域自治这个新办法......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②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③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1.(2023·江苏苏州·中考真题)民族区域自治实行以来,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以来,民族地区经济总量由1984年的680.9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6477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63.5亿元增加到8436亿元,这两项指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
A.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B.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加强了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 D.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2.(2023·云南·中考真题)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的实施,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一制度是( )
A.民主集中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B
链接中考
3.(2023·内蒙古·中考真题)下面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
②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
③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2023·广东·中考真题)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训练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作为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的两项中心工作,随即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央( )
A.确保“一五”计划实施 B.工作重心从经济转向教育
C.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 D.推动边疆的兴边富民行动
D
C
二、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生产落后
交通不便
生活贫困
教育落后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三十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保留原始公社制度残余的,当时有60万人口。
云南佤族·原始社会
四川彝族·奴隶社会
佤族人群在屋前阳台
云南景颇族·原始社会
西藏· 农奴制
农奴正带着沉重的铁链在田中劳作
农奴正被农奴主当马骑
2.措施:
为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1)政治上:
1959年,西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经过近两年的时间,西藏地区完成了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
史料链接:
1954年,通车
1962年,乡人民代表
1965年,西藏自治区
(2)经济上:
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物资支持
医疗支援
工程支持
教育支援
援藏·孔繁森
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18岁参军,在部队干了7年,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
1979年,时任山东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到西藏工作。
1993年,孔繁森进藏工作期满,但他继续留在西藏,担任了阿里地委书记。
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他牺牲后,江泽民总书记于1995年4月29日亲笔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
青山处处埋忠骨
一腔热血洒高原
各民族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西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旅游业、藏医药业、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和绿色食品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和民族手工业、矿业、建筑建材业,让高原经济雄起世界屋脊。
新疆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聚焦油气、煤炭、矿产、粮食、棉花、果蔬等在全国经济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资源和产业。
(3)文化教育上:
国家重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①按照自愿原则,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
②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
③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
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为这些民族的文化传承创造了条件。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2009年,《侗族大歌》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
3.国家战略
20世纪末,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同时还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
西部大开发标志性项目青藏铁路
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西部大开发战略覆盖了5个民族自治区、27个民族自治州和83个民族自治县,还有3个民族自治州参照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
影响: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001—2010年:奠定基础阶段
2010—2030年:加速发展阶段
2030—2050年:实现西部现代化
兴边富民
兴边富民行动旨在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兴边富民行动,是1999年由国家民委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倡议发起的一项边境建设工程。宗旨就是振兴边境、富裕边民。
在全国脱贫攻坚战中,一些民族地区实现了从贫困落后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4.意义
①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行使自治权;
②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长足发展,日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④有利于加强祖国内地与边疆的联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拓展延伸
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民族大家庭的和谐稳定做些什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
①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同民族分裂行为作斗争;
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③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链接中考
1.(2023·山东潍坊·中考真题)创作于1963年的著名版画《初踏黄金路》,刻画了两位身着传统服饰的藏族妇女,一前一后沿着金色大道向我们走来。它创作的背景是( )
A.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B.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C.西藏完成民主改革 D.实施西部开发战略
2.(2023·江西·中考真题)分析下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资金统计表(部分)
A.国家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B.国家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C.民族地区推行社会主义改造
D.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机关
C
年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扶持资金(亿元) 1.12 6.42 6.73 10.26
B
3.(2023·浙江丽水·中考真题)1947年5月,中国第一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诞生。从此,民族区域自治这个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模式”,开始在中华大地普遍实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制度( )
A.保障了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B.维护了民族自治地方行使高度自治权
C.解决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 D.形成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关系
4.(2023·海南·中考真题)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大批成果,2006年,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材料表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 )
A.经济建设 B.文化传承 C.科技发展 D.文旅开发
A
B
课堂小结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共同繁荣
含义:
地位:
自治区:
意义:
政治: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经济:多种方式支援经济建设
文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尊重各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
前提:
少数民族当家做主,行使自治权
维护国家统一
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
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蒙、疆、宁、桂、藏
民
族大
团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