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3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10 20:3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七颗钻石
【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
  在教学设计中,抓住让学生感悟爱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的神奇力量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两个重点,以自学、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为主,教师适当点拨,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思维得到碰撞而产生奇思妙想。 21教育网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感悟爱心的神奇力量,从而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大胆、丰富的想象、联想的能力及创新精神。
  教学步骤:
  一、引入
  同学们,你们已经在课外了解了有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斗星的知识,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讲讲!(请两位同学讲述后,老师利用多媒体介绍北斗星的知识,和同学们共同了解。)你们可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的童话《七颗钻石》,去了解它的神奇来历。 2·1·c·n·j·y
  二、熟悉课文 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听完故事后,请同学们谈谈你此时此刻心中的感受(听力培养训练)。
  3.哪位同学能复述一下课文
  三、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探究以下问题:
  ①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小女孩和她母亲的爱心
  ②小女孩的水罐是神奇的,神奇在哪里 是什么力量使水罐有这样神奇的变化
  ③课文结尾写到:七颗钻石升到天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成了大熊星座,这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学生独立思考后,分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探究。①小题应抓住水罐的五次神奇变化。)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汇报交流
  请小组代表发言,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教师适当点拨,得出答案。
  四、展开想象 拓展思维
  1?文中写到: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女孩在一天夜里,拿着水罐出门为生病母亲找水的过程中,累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女孩在睡着后做了一个梦,请你想象一下小女孩梦中找水的情景。 21cnjy.com
  2.小女孩把水罐递给讨水喝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路人时,从水罐中跳出七颗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一股巨大清澈的水流。同学们想象一下这个过路人是谁呢 (是真正的过路人,还是上帝……)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21·cn·jy·com
  五、奇思妙想
  1?托尔斯泰运用丰富的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幻想,将北斗七星赋予这样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表达了他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永远普照人间的美好愿望。同学们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能为“启明星”的来历创作一个童话故事吗 请同学们试试!
  2.请代表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四、作业设计
  1?阅读一篇童话作品,进一步了解童话作品的特点。
  2?查阅本文作者托尔斯泰的生平及作品的有关资料。
  【资料整合平台】
  作者简介:列夫 托尔斯泰 ( http: / / www.21cnjy.com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1828年9月出生在图拉省一个有名望的贵族世家。早年父母先后去世。童年和少年时代受过严格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进入喀山大学学习,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1847年因不满学校教育,辍学回到家乡雅斯纳亚 波里亚纳。他在自己的庄园里试图改善农民处境,未获成功。1851年随长兄赴高加索,当了一名志愿兵,后又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托尔斯泰从50年代开始创作。早期作品主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 少年 青年》(1851~1857年)、军事小说集《塞瓦斯托波尔故事》(1856年)、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年),以及赴西欧旅行时写下的小说《琉森》(又译《卢塞恩》)(1857年)等。60年代初,他的创作进入高潮,除完成中篇小说《哥萨克》(1853~1863年)等作品外,还创作了史诗性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1866~1869年)。70年代的主要作品是长篇小说《安娜 卡列尼娜》(1873~1877年)。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在长期精神探索的基础上,完成了世界观的激变,与本阶级决裂,转向宗法农民一边。这时他加强了对专制制度的批判,但又进行“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自我完善”的说教。80年代以后,托尔斯泰仍不断有杰作问世。1899年完成的长篇小说《复活》,可以说是作家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此外发表的主要作品有:小说《伊凡 伊里奇之死》(1886年)、《哈泽 穆拉特》(1904年)、《舞会之后》(1911年)、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年)、《活尸》(1911年)等。晚年的托尔斯泰始终为自己的思想情绪与农民有距离而深感痛苦,为自己的家庭生活与农民有巨大差距而十分不安。1910年11月10日离家出走,途中患肺炎,20日病逝于阿斯塔波沃车站。终年82岁。 www.21-cn-jy.com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