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标解读
内容标准
内容要点: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认知提示:日本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怒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了解西安事变的经过,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初步形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展示张学良的相关内容进行设疑从而导入新课并在最后做到首尾呼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出示九一八事变的原因、影响和西安事变的影响等史料让学生合作探究,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逐步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出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时播放《松花江上》和华北危机时播放《义勇军进行曲》来感受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分组讨论“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捉,该不该杀蒋介石并说明理由”使学生学会对历史事实进行合理的理解与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国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以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通过介绍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使学生感受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精神,认识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博大胸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意义
教学方法
五步教学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
师:上课之前老师为同学们展示一组照片,有同学知道照片中的历史人物是谁吗?
生:回答......
师:张学良是民国时期的四大美男子之一,风流倜傥又爱国,2001年逝世于美国夏威夷,享年101岁,但是后来张学良说他的生命只到36岁,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共同学习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幻灯片出示课题)
新课
蓄谋已久占东北
请学生自主学习填写表格
师:学生回答九一八事变的时间时强调9月18号从此被定为中国的国耻日
根据学生说出的柳条湖事件及时配上相应的地图
过渡:柳条湖事件只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一个借口,那么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现在让我们通过史料来分析其中的原因
师:展示三则材料
材料一: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中国);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东北和内蒙古)
材料二: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三: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国民政府集中重兵三次“围剿”红军,无心北顾,这给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以可乘之机
过渡:由于国共内战日本有机可乘,在占领沈阳后,更加肆无忌惮,继续扩大侵略相继占领了东三省(出示动态地图)。同学们注意在短短四个月内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陷敌手,是什么原因造成东北的迅速沦亡呢?现在让我们看看蒋介石发给张学良的两则电报。
生:根据史料进行分析,教师进行概括总结
过渡:正是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造成了东三省的快速沦亡,为了彻底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日本在1932年,日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州国。在伪满洲国控制下的东北人民过着亡国奴的生活,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屠杀,中国人民能坐以待毙吗,对,不能!不甘做亡国奴的中国人民开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抗。
生:回答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以及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抵抗日本侵略的史实,
过渡:后来各抗日部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东北抗日联军,与日本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九一八事变的出现给中国和世界分别带来怎样的影响?
师:展示两则材料
材料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
材料二:远东军事国际法庭上,苏联检察官克伦斯基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中国抗战对象—日本所具有的法西斯主义特征以及国际社会对"九一八"事变侵略性质的认定,表明中国人民的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学生适当小组讨论后进行回答,教师进行总结
2、得寸进尺谋华北
过渡: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并在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动态演示相配合),而国民政府仍然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播放《义勇军进行曲)渲染氛围)人民音乐家聂耳、田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为了挽救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1935年8月1日,中共发表了《八一宣言》,号召 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回答)1935年底,
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在会上确立了______的方针,由反蒋转变为联蒋抗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掀起了一二九运动,现在请同学们自主学习回答一二九运动的基本史实。
让学生自主回答时间、地点、主体、性质,口号由学生共同齐读,感受民族危机下学生的爱国热情,最后请一位学生说说一二九运动的影响
3、摒弃前嫌合西北
过渡:在广大青年学生爱国运动的感召下,集国恨家仇于一身的张学良在劝蒋无效的情况下,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时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动态演示民族矛盾的上升),现在请同学们继续阅读教材来了解西安事变的基本概况
请个别学生说出西安事变的时间、人物、目的、经过
过渡: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时仅仅是为了逼蒋抗日,然后西安事变后的复杂局势却出乎张杨的预料(展示各方对西安事变的态度)是杀蒋介石还是释放蒋介石,张学良致电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团结抗日大计。而在内战过程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可以说共产党对蒋介石已经恨之入骨,恰好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共产党该不该杀蒋介石?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并说明理由?
生:每组派一位代表进行回答
师:同学们的回答很有远见,现在让我们来听一听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的看法(播放西安事变中共讨论视频),经过慎重考虑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并派周恩来、博古、叶剑英赶赴西安,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的努力,西安事变最终得以和平解决。那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请同学们阅读史料来进行分析
材料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变的枢纽,从此内战基本结束,给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建立了必要的前提。事变的和平解决大大推进了全国抗日形势的进展
材料二: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结束了十年内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成为中国由长期内战走向全民抗战的转折点,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
过渡: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陪同蒋介石飞回南京,一到南京蒋介石就背信弃义地扣留了张学良,张学良从此失去了人身自由,牺牲了个人的政治前途,而那年他才仅仅36岁。同学们现在明白张学良为什么说他的生命只到36岁了吧。后来周恩来评价张学良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可以说张学良内心深处有一颗炽热的爱国心,“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配上背景音乐《国家》)
总结:出示地图并展示三个板块
蓄谋已久占东北
得寸进尺谋华北
摒弃前嫌合西北
七、课堂精炼
1、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促进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2、张学良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耆。下而与他相关的事件有( )
①宁汉合流 ②东北易帜 ③南昌起义 ④西安事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
A.增强国力 B.地方自治
C.拥蒋反共 D.逼蒋抗日
4、《张学良口述历史》中称:我的事情只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张学良36岁那年发生的事情是( )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
5、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萁豆之煎 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叛逆目之。”
—摘自1936年12月《桂林日报》
请回答:
(1)材料中的“陕变”指什么事件 (1分)
(2)李济深对国民政府下讨伐令持什么态度 (1分)归纳他所持态度的理由。(2分)
(3)“陕变”的解决对时局产生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2分)
八、教学反思
自主学习是教师开展各种活动的认知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特意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真实的课堂既要有独自的静也要有小组的动,一张一弛谓之道。在起初设计本课时,我借鉴了别人的设计模块用国之耻、国之痛、国之幸、国之梦线索很清晰也很符合教材的编排而且也可以恰当的嵌入当今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后来和几位同事商议感觉这样的设计没有一点新意因此我迅速抓住了地域上的三个北字,蓄谋已久占东北、得寸进尺谋华北、摒弃前嫌合西北,循序渐进不断深入从而体现民族危机加深的过程也更能体现张学良和杨虎城的民族责任感。在设计导入的时候,我在备课的过程中发现别人导入基本用的都是《松花江上》或者国歌等等,千篇一律没有创意的老师也不会培养出就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因此我在不断的拓展与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有关的历史故事,后来看到张学良说一段话“最近我发现我的生命就到36岁”而张学良实际上活到了101岁,有了疑问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来我在想既然开头就有疑问,那么在课堂的结尾我一定要做到首尾呼应,如此才是一个结构上和系统上完整的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的教学氛围有点不够活跃,可能跟我的性格有关系,热情洋溢的老师才能感染带动学生。记得李镇西老师说过“要想让课堂有春天的希望,教师的语言必须有阳光的味道”我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争取和学生处在同一个频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