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9张PPT)
部编版2024中考语文古诗词曲分类赏析
——思乡怀人篇
《次北固山下》
《夜雨寄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天净沙·秋思》
《黄鹤楼》
【总体特征】
古人或战乱难归,或贬谪失意,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漂泊,或久战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一般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因一事、一物而发生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原文】
【译文】
我要走的道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我多么思念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
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王湾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这首五律,最早见于唐朝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这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的。
【创作背景】
王湾,字号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玄宗先天年间(712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转洛阳尉。后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他对南朝梁、齐以后的诗文集进行了大量的编校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在开元十七年,曾作诗赠当时宰相萧嵩和裴光庭,后去世。
【文学常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赏析】以对偶点题。“客路”在“青山”之外,诗人是看不到的,可见是诗人在船上的想象,暗含旅途奔波之意。表达漂泊羁旅之情。
旅人前行的路。
【诗歌鉴赏】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赏析】运用对偶,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表现出来。象征了诗人对人生旅途充满期待,心情乐观昂扬。
炼字: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正”和“悬”的对应,写出了江风的和缓与行船的平稳;“阔”描绘出两岸一望无际的景色。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赏析】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二字使“日”和“春”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内容和思想上这两句蕴含了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哲理,揭示出新旧交替的变化规律,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指夜将尽未尽之时。
炼字:用“生”“入”二字使“日”和“春”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运用设问,在自问自答中用“雁足传书”的故事寄托思乡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愁。
意象内涵:思乡怀人之情;孤寂飘零之感;反映边塞荒凉景象。
意象勾连: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主旨】诗人描写了冬末春初时自己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思乡之情。
(1)《次北固山下》中描写平野开阔、波平浪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从旧事物中孕育并将取代旧事物哲理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句理解型默写】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4)《次北固山下》中,抒发乡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有异曲同工之妙。
(5)《次北固山下》中,用雁儿送信抒发了对亲人的深切眷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湾的《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_”一句描写了诗人看到太阳从海平面冉冉上升的景象。
(7)《次北固山下》中既写景又点明时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海日生残夜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8)2022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令小宇震撼。他查阅资料,对诗剧中展现的《千里江山图》做了进一步了解。这幅宋代名画用“青绿”营造美妙的意境,启发小宇制作了“只此青绿”古诗文佳句积累卡,以探求“青绿”在中国古典诗文中的意蕴。请你帮他把空缺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只此青绿
色彩意蕴 诗句梳理
“青绿”指深绿色。古诗文中,这种色彩常常象征生命与勃勃生机。 “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王湾眼里山青水绿。
行舟绿水前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跨越千年,传咏至今,请分析其原因。
【答案】这两句中“生”和“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日”“春”以人的意志和情思,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还包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的哲理,揭示出新旧交替的变化规律,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诗歌内容理解】
(2)小明认为【链接材料】中蕴含的情感与本诗尾联有共通之处,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
——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答案】示例:我同意。在【链接材料】中,作者回忆了他在故乡成长中的部分足迹,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本诗尾联中诗人借“雁足传书”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亲人及家乡的思念之情,故两者所表达的情感有共通之处。
(3)默写古诗时,“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雁”常被误写成“燕”。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片解释为什么要写作“雁”。
知识卡片
《汉书·苏武传》记载:“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后以“雁足”或“雁”为书信的代称。
【答案】诗人因思乡想给远方亲人传递书信,而雁是书信的代称。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原文】
【译文】
干枯的藤、衰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悲伤到极点的漂泊人还在远离家乡的地方。
【创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在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此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1.马致远,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此曲被元人周德清誉为“秋思之祖”。
2.曲: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套数和小令两种基本形式。套数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天净沙·秋思》是有标题的小令。
【文学常识】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赏析】首先,寓情于景。写景时采用白描手法,景物细节中暗含抒情主人公,“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是他眼中所见;“古道”是他的经行地;“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正吹在他身上。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组成了一幅苍凉萧索的深秋晚景图。
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
【诗歌鉴赏】
【赏析】其次,动静结合。“流水”与“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这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直抒胸臆,“夕阳西下”点明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照应上文的“昏”字,渲染悲凉气氛。“断肠”一词是全曲之“眼”,点明主旨,抒发了飘零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孤寂愁苦之情。
形容悲伤到极点。
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主旨】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抒发了沦落异乡的游子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
(1)《天净沙·秋思》中描绘出苍凉孤寂的深秋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点明特定时间,渲染悲凉气氛,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句理解型默写】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3)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不同景物组接在一起,从正反两面烘托出羁旅游子内心的凄楚与悲怆。
(4)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与首句“枯藤老树昏鸦”的句法结构和情绪渲染一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古道西风瘦马
(5)班级开展“诗词大会”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三:飞花令】
写出含“人”字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答案】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人们对季节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下面试某同学学完古诗后做的批注,请补充对应诗句。
秋天 夕阳西下,
______________。
断肠人在天涯
漂泊他乡,夕阳更添思乡之愁。
(1)下列对这首小令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桥流水人家”动静结合,呈现出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让作者的思乡之情得到宽慰。
B.“古道西风瘦马”勾勒出作者牵着瘦马独自缓缓前行的画面,营造出一派萧瑟苍凉的气氛。
C.“断肠人在天涯”将一个长期漂泊天涯的游子思念家乡的孤寂愁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D.这首小令语言简练而不简陋,将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一个整体。
A
【诗歌内容理解】
【解析】“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孤苦游子相映,增添了作者的思乡愁绪。A项“让作者的思乡之情得到宽慰”分析有误。
【答案】A
(2)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示例:太阳落山了,有人牵着一匹瘦马跋涉在苍凉的古道上,他远离家乡,面容憔悴,显得十分愁苦,不知归向何处。
【原文】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问我归来的时间,(我)尚未确定归期,巴山今夜下着大雨,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池塘。我们何时将要在西窗下共剪烛花,追述此夜的相思。
【创作背景】
该诗大约作于李商隐任职梓州幕府时期,诗人身处蜀中,妻子在长安,因此诗题说“寄北”。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唐代诗人,其诗构思新奇,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文学常识】
【诗歌鉴赏】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炼字:“涨”字用词准确,富有动态感,既写出巴山之水注满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和不得归乡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浓重的愁思。
泛指川东一带的山。
意象(山)内涵:阻隔之山,传达离愁别绪、惆怅凄苦之情。
意象勾连: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何当”表示愿望,是由当前的苦况所激发出来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虚实相生,设想未来团聚的场景,用反衬的手法表现孤寂以及急切想和妻子(友人)团聚的思想感情。
何时将要。
回头说,追述。
【主旨】描写身处巴山倾听秋雨的寂寥之苦,想象来日相聚之时的幸福欢乐,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的寂寥和渴望与亲人、好友团聚的思归之情。
(1)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在一问一答中将失望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夜雨寄北》中,设想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想象回家团聚后的情景,时空交错,虚实相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句理解型默写】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4)《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典诗歌中亘古不变的思念之情,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例如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客居的寂寞转化为重逢的希冀,抒发相思之苦。
(6)古代诗人常常引“雨”入诗,李商隐“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一句,寄语妻子(朋友),透露羁旅之愁,寄情于“雨”。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却话巴山夜雨时
(1)简析诗歌第二句中“涨”字的妙处。
【答案】“涨”用词准确,富有动态感。写出巴山雨水注入秋池的自然景象,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衬托出诗人深重绵远的愁思。
【诗歌内容理解】
(2)这首诗是诗人滞留巴蜀时所作,结合诗人当时的处境,说说其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源自七下《古代诗歌五首》思考探究一题)
【答案】诗人滞留巴蜀,“巴山夜雨”的环境更让他感到孤独与凄凉,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的愁苦寂寥之感和渴望与亲友团聚的思归之情。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原文】
【译文】
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早已乘着黄鹤飞去,这里剩下一座黄鹤空楼。
黄鹤一去已经不复返了,白云千载还是那样飘飘荡荡。
晴日里的汉阳树木分明,鹦鹉洲上草木茂盛。
傍晚我到哪里去望故乡?烟波江上勾起我的乡愁。
这首诗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创作了这首诗。
【创作背景】
崔颢(hào),唐代诗人。早期诗多写闺情,流于浮艳。后历边塞,诗风转为雄浑奔放。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诗集》。
【文学常识】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赏析】首联扣题,从神话传说落笔,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诗人先悬想昔日仙人费祎乘黄鹤经过这里的情景,再从遥远的古代回到现实中来,写现在的鹤去楼空。
炼字:“空”字表达了诗人对鹤去楼空的无限感慨。
指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
【诗歌鉴赏】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飘飘荡荡的样子。
【赏析】紧承首联,是首联的延伸。前两联四句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赏析】诗人从怀古之思中回到现实中,转写登楼所见的明丽之景。此联写登高所见,境界阔大,色彩鲜明。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锵,音韵清朗,富于音乐美。
平川、原野。
分明的样子。
草木茂盛的样子。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故乡。
【赏析】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在自问自答中以“愁”结束,表达出游子思乡心切的情感。以抒情作结,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形象鲜明,刻画出诗人凭栏远望,故乡却为暮霭所隔,望不见而生无限愁思的鲜明形象。
炼字:全诗以一个“愁”字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
【主旨】本诗描写了诗人登临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
(1)《黄鹤楼》中表达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崔颢在《黄鹤楼》中用对偶手法写登高所见,境界阔大,色彩鲜明;使用叠字,音韵清朗,富有音乐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崔颢《黄鹤楼》一诗中,诗人以游子之身凭栏远望,故乡却为雾霭所隔,望而不见而生无限愁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名句理解型默写】
(1)《黄鹤楼》中表达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崔颢在《黄鹤楼》中用对偶手法写登高所见,境界阔大,色彩鲜明;使用叠字,音韵清朗,富有音乐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崔颢《黄鹤楼》一诗中,诗人以游子之身凭栏远望,故乡却为雾霭所隔,望而不见而生无限愁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常考名句理解】
(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
示例: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长江对岸的汉阳平野中那一棵棵葱翠的树木清晰可辨;江中的鹦鹉洲上,草木长得非常茂盛。
【诗歌内容理解】
(2)运用“同类对比”的阅读方法可以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请你将下表补充完整,探索诗歌的异曲同工之妙。(2分)
同类诗句摘抄 对比角度
修辞 赏析 情感主题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设问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将情感寄寓在北归的大雁所捎的家信中。
【答案】(2分)①在自问自答中,以“愁”字结束全诗,表现了游子的思乡愁绪 ②叙写羁旅之苦,抒发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
【原文】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何时有这皎洁的明月?我端起酒杯,向苍天询问。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该是何年何月。我想离开尘世,乘一缕清风回到天上去,又怕那美玉砌成的楼宇,寒气袭人。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天上哪里比得上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门窗上,照着不能入睡的人(指词人自己)。(月儿)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呢?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圆的欢乐,月有阴晦、明亮、合圆、亏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但愿远离千里的亲人,身体健康,天长地久,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译文】
苏轼因为与当权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宋神宗熙宁九年,作者在密州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中秋对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创作背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父子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代表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文学常识】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诗歌鉴赏】
【赏析】点明作词时间及缘由。丙辰年,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怀念手足兄弟。
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宫殿。
意象内涵: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意象勾连: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回到天上去。
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月中仙宫。
词人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
哪里比得上。
炼字:“恐”字刻画出了词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
【赏析】上片以问句开篇,把词人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写了出来,也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为什么。
本意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炼字:“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
炼字:“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赏析】下片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入世情怀和月色描写,写月光的移动和月下的不眠之人。“转朱阁”,谓月光移照华美的楼阁;“低绮户”,谓月光照着有离愁别恨的人,使其不得安眠。这样就自然过渡到思亲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去。后两句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主旨】全词围绕中秋之月展开,上片写词人在“天上”“人间”的徘徊,下片对月怀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明月的阴晴圆缺,表明人生不会完美无憾,要有豁达的胸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表达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名句理解型默写】
(1)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自己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和对明月的赞美及向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任何事都不能圆满,人生本来就充满了悲苦与欢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达了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福。
(4)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航天员刘洋引用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异曲同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请在下面表格空缺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类别 默写名句 赏析名句
诗中“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诗人以乐观旷达的
情怀、热烈奔放的
感情,向世人发出
美好的祝愿。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6)根据下面情境,在横线上补写诗文名句。
在“航拍中国”的镜头里,你看到过怎样的中国?绿水青山、烟波浩渺展开了一幅优美的中国画卷,我们心旷神怡,不由吟诵“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达出对中华儿女团团圆圆的美好祝愿。
但愿人长久
(1)下面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欲/乘风/归去 B.我/欲/乘风归去
A
(2)除“兼怀子由”外,你认为词中作者还表达了什么。
【答案】①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胸襟;②表达了作者对人世生活的留恋与热爱;③表达了作者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
【诗歌内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