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同步练习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同步练习题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5 23:5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选择题
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体现了哪位南宋抗元将领的崇高气节(  )
A.文天祥 B.岳飞 C.寇准 D.李纲
2. 下列不属于元朝的进步性表现的一项是(   )
A.实现了国家统一 B.加强了民族融合
C.推行行省制度 D.推行四等人制
3.《三字经》:“赢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材料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秦、隋、宋
B.秦、隋、元
C.秦、元、明
D.隋、元、明
4.元朝设立宣政院,明朝加固增修长城,清朝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其共同意义在于( )
A.加强中央集权
B.削弱地方势力
C.抵御外来入侵
D.维护国家统一
5.我国有很多省份,如四川省、云南省等,这些省份的名称来源于元朝的( )
A.中央集权制
B.禅让制
C.王位世袭制
D.行省制
6.蒙古史书中记载:“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最终改变这种局面的是以下哪位历史人物 (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铁木真 D.忽必烈
7.蒙古政权建立后,曾灭亡了哪几个政权 (  )
A.西夏、金 B.辽、北宋
C.西夏、南宋 D.辽、西夏
8.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
A.蒙古政权建立 B.西夏灭亡
C.金朝灭亡 D.元朝建立
9.下面是小明总结的记忆忽必烈主要事迹的三字经,其中存在史实错误的一项是 (  )
A.承汗位 B.行汉法
C.行暴政 D.不嗜杀
10.1276年,因元军攻占都城而灭亡的政权是 (  )
A.南宋 B.辽
C.金 D.西夏
11. 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一局面,建立蒙古国的历史人物是(  )
A.成吉思汗 B.元世祖 C.唐太宗 D.宋太祖
12.“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到处传扬你的恩德/在牧人心头铭刻。”这首 《成吉思汗》中,他被牧人传扬的“恩德”是(  )
A.建立元朝 B.统一蒙古 C.修筑长城 D.开发江南
13. 他开疆辟壤,以其雄才霸略与心怀天下的豪迈胸襟,创建了大一统的元朝,成为第一位统一中国的少数民族皇帝。“他”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14. 1276年因元军攻占都城而灭亡的政权是(  )
A.南宋 B.辽 C.金 D.西夏
15.元朝灭南宋时,南宋军民进行了奋勇抗击,其中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的南宋大臣是(  )
A.岳飞 B.陆秀夫 C.张士杰 D.文天祥
16、铁木真曾经是一个部落的首领,下列事迹与他有关的是( )
①统一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政权 ③灭北宋 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 )
A.尧舜时期的禅让制 B.西周的分封制 C.秦朝的郡县制 D.元朝的行省制度
1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全国性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 元朝
9、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局面开始形成于( )
A.西夏灭亡后 B.金灭亡后
C.契丹灭亡后 D.匈奴灭亡后
19、下列选项能准确概括从宋到元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
A. 繁荣与开放 B. 分裂走向统一 C. 文明初露曙光 D.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20、元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和标志是(  )
A.1260年 忽必烈继承汗位
B.1271年 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C.1276年 元军攻入临安
D.1279年 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21、“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  )
A.实行分封制 B.实行郡县制 C.创立科举制 D.推行行省制度
22、元朝时,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民族,这个民族是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
23、统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主流。我国历史上结束了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分裂,实现大一统的朝代是( )
A.秦朝 B.隋朝
C.元朝 D.清朝
24、从公元10世纪初到13世纪末是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直至蒙元再次统一全国。在统一过程中他们先后灭亡了( )
①西夏 ②辽 ③金 ④南宋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5、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南宋灭亡 ②元朝建立 ③蒙古军队灭金 ④统一蒙古 ⑤蒙古军队灭西夏
A.④⑤③②① B.③②①④⑤
C.②③①④⑤ D.①⑤④②③
二、非选择题
26.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贞观年间)天下大捻(丰收),流散者咸(阳)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冬至于海,南及五岭,皆户外不闭,行旅不贵(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材料三 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材料四 马可 波罗是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他在元世祖在位时随同父亲和叔叔沿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国,侨居中国17年后回到意大利,口授了《马可 波罗游记》一书,详细描述了元朝大都的繁华,盛赞中国物产丰富,向欧洲展现了一个富饶神奇的东方世界。
——摘自川教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读图1、读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战国时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图3反映了战国的商鞅变法,请问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是什么?
(2)材料二记载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的情景?他在经济上采取什么措施才达到材料所述的“天下大捻”?
(3)请你举出一个两宋时我国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所说“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4)材料四反映了元朝的繁华,请举出一个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5)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归纳概括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成吉思汗是闻名中外的蒙古族及中华民族的英雄,是公元后第二个千年最伟大的人物之一。电视剧《成吉思汗》全面介绍了成吉思汗的一生……
材料二 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材料三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统一全国的政权。为了巩固蒙古人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元朝统治者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注意农业生产,多次下诏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牧场;采取一些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的措施,使农业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在中央设立专门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呈现以中原传统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电视剧《成吉思汗》中可能会出现哪些与成吉思汗有关的史实 (列举两例即可)
(2)依据材料二,归纳忽必烈的主要贡献。
(3)根据材料三,归纳元朝的统治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材料二: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世祖
(1)材料一“至元八年”是哪一年?“遂一天下”是怎么回事?有何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蒙古族是如何一步步实现大一统的。
(3)请你写出在这次统一前,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的三个朝代。
(4)材料二反映了元世祖的什么思想?这对后世统治者有何启示?
答案
1-5ADBDD 6-10CACCA 11-15ABBAD 16-20ADDBB 21-25DBCCA
26、(1)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重农抑商。
(2)唐太宗;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3)灌溉技术和耕作技术的提高;原产于北方的作物如小麦、大豆在南方大量栽培;粮食作物特别是水稻的产量大大增加;经济作物如棉花大量栽培等。
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4)禁止把农田变为牧场;推广棉花种植;治理黄河水患等。
(5)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耕作技术等的提高,国家政策的促进,统治者 的重视等。
27、.(1)统一蒙古族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建立司法机构;创制蒙古文字。
(2)建立元朝;灭南宋,统一全国。
(3)政策:禁止圈占农田作牧场;劝课农桑,兴修水利;设立专门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8、 (1)1271年。元朝灭亡南宋,统一全国。意义:元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间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蒙古灭金;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攻入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
(3)秦朝、西晋、隋朝。 
(4)重视农业生产,以农为本。启示:统治者要重视农业,以农为本;统治者要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关心百姓疾苦;要重视兴修水利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