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中考 一轮复习 古诗文复习第1篇 《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 中考 一轮复习 古诗文复习第1篇 《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24.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5 17:3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编者按:①表格中画横线句子及其翻译,一定要熟读记诵;②每复习完一课,请完成专题集训本中对应的练习。
第   篇 《论语》十二章
【文学文化常识】 ①《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
《论语》十二章
[十年未考]
心向阳光 笑对人生 蓬勃向上 多彩成长
1.能背诵默写全文。
2.积累重点文言词语,会翻译文章。
3.正确理解文意,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和为学之道。

【复习目标】
【文学及文化常识】
1.孔子,名____,字_____,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2.《论语》,____家经典著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所写,记录________________的一部书,属于_____体散文。宋代把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大学》《中庸》《孟子》

仲尼
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语录
1.[教材思考探究二]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有哪些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2.怎样才能提高个人修养?请结合《〈论语〉十二章》谈谈你的收获。
3.“温故”和“知新”有着怎样的关系?
4 .孔子认为,“学”与“思”有着怎样的关系?
5.孔子认为,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为什么?
6.第一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7.[教材积累拓展改编]君子是中国人独特的理想人格,是儒家文化的精髓。请从文中找出或总结出一些成语来概括君子在“学”“思”以及为人处世方面的经验。

要求:
1.认真思考,不出声。 2.简单写出答案。
3.记录疑难,准备交流。 4.时间8分钟。
1.[教材思考探究二]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有哪些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2.怎样才能提高个人修养?请结合《〈论语〉十二章》谈谈你的收获。
3.“温故”和“知新”有着怎样的关系?
4 .孔子认为,“学”与“思”有着怎样的关系?
5.孔子认为,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为什么?
6.第一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7.[教材积累拓展改编]君子是中国人独特的理想人格,是儒家文化的精髓。请从文中找出或总结出一些成语来概括君子在“学”“思”以及为人处世方面的经验。

要求:
1.组长主持,全员参与。 2.小组释疑得出结果。
3.勇敢质疑,及时记录疑难。 4.时间6分钟。

自由展示
1.身正腰直,声音洪亮。
2.条理清晰,用语规范。
1.[教材思考探究二]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有哪些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答案】 学习态度: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注:此句也可以说是学习方法)。
体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应该端正学习态度,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遇到什么人,我们都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得到提高。
学习方法:①学而时习之;②温故而知新;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注:此句也可以说是学习态度)。
体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①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深刻理解,甚至会陷入迷茫。只空想而不学习,则终究会疑惑而一无所得。②“学”和“思”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我们要做到学思结合。
(山西中考)《论语》中有不少格言警句,如果要选择其中一句作座右铭,你会选择哪句?为什么?
变式设问
2.怎样才能提高个人修养?请结合《〈论语〉十二章》谈谈你的收获。(教参要求:对学来的道理要能学以致用)
【答】①加强自我反思(第2章);②珍惜时间,积极进取(第10章);③循序渐进(第3章);④坚定志向(第11、12章);⑤自觉学习,不断实践,学思结合,虚心求教等(第1、4、5、9章);⑥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拒绝不义之财的诱惑(第6、8章)。(注:在儒家看来,学习的过程就是修身的过程,因此部分格言既能指导学习,也能指导修身。)
3.“温故”和“知新”有着怎样的关系?
【答】学习知识是由浅入深的过程,在“温故”的基础上独立思考方可“知新”。可见,“温故”是“知新”的基础,“知新”是“温故”的延伸和升华。
4.孔子认为,“学”与“思”有着怎样的关系?
【答】“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深刻理解,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实实在在地学习,则终究会疑惑而一无所得。
5.孔子认为,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为什么?
【答】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之”,即把学习当作乐趣。因为“知之”只是一般了解,“好之”则会有更大的热情投入,“乐之”才能全身心地置身其中,有所成就。
6.第一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表明孔子尽情享受温习知识的乐趣,视与志同道合者交往为乐,不被人了解也不生气,有君子之风。
7.[教材积累拓展改编]君子是中国人独特的理想人格,是儒家文化的精髓。请从文中找出或总结出一些成语来概括君子在“学”“思”以及为人处世方面的经验。
【答】示例: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三省吾身、安贫乐道、矢志不渝等。


【结构导图】
【主旨情感】
本文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内容深刻,蕴含哲理,告诫学子要学思结合、谦虚进取、努力学习、加强修养。

课堂基础自测
注:①所有字词梳理的答案见本专题后;②完成句子翻译后,请核对梳理表格中的译文。
(标“▲”为通假字或词类活用现象)
1.课下注释重点字词
(1)学而时习之 时习:____________ 时:________________
(2)不亦说乎 说:______________
(3)人不知而不愠 愠:______________
(4)不亦君子乎 君子:_____________


按时温习
按时(名词作状语)
同“悦”,愉快
生气,恼怒
指有才德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 吾:______________
日:__________________ 省:______________
(6)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人谋:_____________
忠:______________
(7)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_____________
(8)传不习乎
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立:__________________ 惑:______________


人称代词,我
每天(名词作状语)
自我检查、反省
替人谋划事情
竭尽自己的心力
诚信
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
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迷惑,疑惑
(11)五十而知天命 天命:____________
命:______________
(12)六十而耳顺 耳顺:___________________
(13)七十而从心所欲 从心所欲:________
(14)不逾矩 逾:______________
矩:______________
(15)温故而知新
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天的意旨
命令
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顺从意愿
越过
法度
学过的知识(形容词作名词)
新的理解和体会(形容词作名词)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殆:______________
(17)人不堪其忧 堪:______________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______________
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饭疏食,饮水 饭:______________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疑惑
能忍受
喜爱,爱好
以……为快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0)必有我师焉 焉:_________________
(21)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者:________________
(22)子在川上曰 川上:____________
川:______________
(23)逝者如斯夫 逝:______________
斯:________________ 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三军可夺帅也 三军:____________
夺:______________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好的方面,优点
河边
河流
往、离去
代词,这,指河水
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指军队
改变
(25)匹夫不可夺志也
匹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笃志:__________ 笃:______________
切:____________
(27)仁在其中矣 仁:______________
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坚定志向
坚定
恳切
仁德
可以凭借
冷水
            
            
            
            
            
            
按时
时候
季,季节
常常,不时
当时,那时
与“少”连用,表示一会儿
      
      
      
      
      
      
      
      
喜悦、愉快
以……为快乐
乐趣

作为
对,向
表现
为了
      
      
      
      
      
      
      
      
诚信
实情
信用
相信
信任
每天

太阳
        
        
        
        
好的方面,优点

善于,擅长
好处
(加粗字词为采分点,务必翻译准确)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人家不了解我,(而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多么高尚啊,颜回!”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
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平民百姓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广泛学习且能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