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中考 一轮复习 古文复习第2篇 陋室铭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 中考 一轮复习 古文复习第2篇 陋室铭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5 17:3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陋室铭
[唐]刘禹锡
[2019备用卷、2014备用卷]
复习目标
1.能背诵默写全文。
1.掌握作者和重点的文言词句。
2.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

 ①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或者 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②刘禹锡,字 ,唐代文学家、哲 学家,有“ ”之称。③骈句:要求文字的对偶,重视声韵的和谐,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④散句:句式灵活而富有变化,能使语气舒缓,舒卷自如。
警诫自己
称述功德
梦得
诗豪
【文学文化常识】

1.文章开头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你怎么理解陋室的“陋”与“不陋”?
2.作者是如何证明“陋室不陋”的?
3.文章以类比的方式开头,有什么好处?
4.作者给自己的陋室作“铭”,有何用意?
5.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
要求:
1.认真思考,不出声。 2.简单写出答案。
3.记录疑难,准备交流。 4.时间8分钟。

1.文章开头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你怎么理解陋室的“陋”与“不陋”?
2.作者是如何证明“陋室不陋”的?
3.文章以类比的方式开头,有什么好处?
4.作者给自己的陋室作“铭”,有何用意?
5.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
要求:
1.组长主持,全员参与。 2.小组释疑得出结果。
3.勇敢质疑,及时记录疑难。 4.时间6分钟。

自由展示
1.身正腰直,声音洪亮。
2.条理清晰,用语规范。
(主线:借“陋室”,表“德馨”)
1.文章开头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你怎么理解陋室的“陋”与“不陋”?
【答】“陋”是因为居室环境清幽,装饰简陋;“不陋”是因为“惟吾德馨”,即住屋的人道德品德高尚而使陋室芬芳馥郁。
2.[教参整体把握改编]作者是如何证明“陋室不陋”的?
【答】作者通过突显陋室主人“德馨”,来证明“陋室不陋”:①通过描写清幽的居室环境与高雅的日常生活,表明陋室主人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②运用类比手法,借“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陋室”,指出陋室可以与古代名贤的居室比美,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③引用孔子的话,暗含以“君子”自居的意思,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
变式设问 (1)作者写“陋室”时为什么要提到“诸葛庐”和“子云亭”?(只答第②点)
(2)[教材思考探究]《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只答第③点)
3.[教参整体把握改编]文章以类比的方式开头,有什么好处?
【答】①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类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说明陋室也可借高尚之士的美好品德散发芬芳,增强了说服力;②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也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伏笔。
4.作者给自己的陋室作“铭”,有何用意?(主旨探究)
【答】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写“陋室”来写“德馨”,表达自己高雅的志趣和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怀。
5.[教材思考探究]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
【答】示例:“惟吾德馨”是古人淡泊名利、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是古人对道德情操的最高追求。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忽略美好的品行,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追求高尚的品德和高雅的情趣。
【结构导图】

【写作特色】
托物言志,运用类比,主题突出。

1.课下注释重点字词
(1)有仙则名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龙则灵 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____________
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笑有鸿儒 鸿儒:__________
鸿:____________


课堂基础自测
(标“▲”为通假字或词类活用现象)
出名,有名(名词作动词)
神异(形容词作动词)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博学的人


(5)往来无白丁 白丁:__________
(6)可以调素琴 调素琴:________
调:____________ 素琴:_____________
(7)阅金经 金经:__________
(8)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__________
形:____________
2.非课下注释重点字词
无丝竹之乱耳 乱:____________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弹琴
调弄
不加装饰的琴
指佛经
指官府文书
形体、躯体
扰乱
      
      
      
      
      
      
      
      
      
出名,有名
名贵的
命名,取名
名字,名称
有名,著名
映入
在国内
颜色,色彩
脸色
      
      
      
      
      
      
      
不加装饰的
白色
一向,平素
白色的绢
使……劳累
慰劳
勤奋
(加粗字词为采分点,务必翻译准确)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神异。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孔子云:何陋之有?(注意句式)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作业
1.全体同学复习《爱莲说》。
2.精练册《陋室铭》。
3.后几名同学抄写《陋室铭》的原文、翻译、课下注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