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测试卷
第一单元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的文段,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潺( )潺的流水,平桥村的夏夜洋溢着温馨、美好;红红的灯笼,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zhuì( );隆隆的响声,安塞腰鼓容不得羁bàn( ),使困倦的世界变得亢( )奋了……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让我们流连。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舞台上女艺术家的演奏_____动听,观众在这经典乐曲里如痴如醉。
②在进行旅游开发论证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_____到一千年以前。
③只有拥有了广博的阅历、丰富的语汇,我们创作作品才有可能_____。
A.优雅 追溯 一气呵成 B.优雅 追述 一鼓作气
C.幽雅 追述 一气呵成 D.幽雅 追溯 一鼓作气
3.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都有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①是由民众世代传承并创造的民间文化。它们有的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有的展示传统文化习俗。②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一幅幅民俗风情,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修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写贺敬之《回延安》中的诗句。
(1)满窑里围得不透风,__________________。
(2)亲人见了亲人面,__________________。
(3)枣园的灯光照人心,__________________!
5.将情思融入景物之中,景物就成了意象。请参照示例,从备选景·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句用意象表达情思的话,修辞和句式不限。
示例:月——月,一条银色的扁担,这端挑着天涯,那端挑着故乡。
备选景物:落叶、大海、夕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
1.小语读了《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做了读书卡片,请帮她找出错误的一项。( )
读书卡片 A.这本书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B.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论语》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体裁。 C.《说文解字》篇是我们学习、研究古汉字体系,探究汉字起源的重要参考书目。 D.这本书对知识的讲解精辟,且通俗流畅,深入浅出,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
2.有同学读了《经典常谈》后表示:“我觉得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没什么作用,因为发展经济与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关系不大。”请你结合《经典常谈》及相关内容,就上述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6分)
乙卯①重五②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③,艾束著危冠④。
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注释】①乙卯:指1195年,这年诗人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②重五: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③粽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④危冠:高高的帽子。
1.诗句“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端午节的什么习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内容,概括诗人“笑”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为其设计微电影镜头脚本,来展现诗歌的意境。(8分)
枕石
高攀龙
心同流水净,身与白云轻。
寂寂深山暮,微闻钟磬声。
【注】镜头脚本是将文字转换成可以用镜头直接表现的画面,通常包括了画面内容、景别、运镜、时间、机位、音效、主题等。
镜头脚本设计(部分)
景别 摄法 整体画面 配音 预期效果
远景 从人物后面位置拍摄 (1)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钟磬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0分)
跋①吕侍讲②《岁时杂记》
【宋】陆游
承平无事之日,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人人知之,若不必记。自丧乱③来七十年,遗老凋落无在者,然后知此书之不可阙。吕公论著,实崇宁、大观④间,岂前辈达识,固已知有后日耶?然年运而往,士大夫安于江左,求新亭对泣⑤者,正未易得。抚卷累欷⑥。
庆元三年二月乙卯,笠泽陆某书。
(选自《渭南文集》)
【注释】①跋:文体的一种。②吕侍讲:与文中的“吕公”同指《岁时杂记》的作者。③丧乱:战乱,指金兵攻取北宋首都,北宋灭亡。④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⑤新亭对泣:出自《世说新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勠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⑥累欷:屡次叹息抽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固已知有后日耶:__________ (2)正未易得:__________
2.对于“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为何从“若不必记”变为“不可阙”?请简述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下文,联系注释⑤,推断文中“新亭对泣者”指哪一类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抚卷累欷”,字字千钧,吟之更觉有味,你吟读时会将重音落在哪里?结合全文,阐述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16分)
阿伯的花灯
刘炅
刺桐花,是泉州的市花。
泉州称得上是一座古城,常听老辈人嘴中念叨“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指的便是建于唐朝开元寺内的镇国塔、仁寿塔和中山街。在这座自唐而兴的小城之中,名胜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不胜数。正值春节期间,赏花灯、听南音、赏梨园戏这些佳节中的传统项目,让泉州的年味儿充满了浓郁的中国味道。
其中我最痴迷的便是泉州花灯。据史料记载,泉州的花灯制作工艺起于唐代,盛于宋、元并延续至今。泉州花灯历史悠久、影响广泛,集雕刻、绘画、书法、造型、配色、漂染于一身,极富工艺美术价值。2006年,泉州花灯也被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
从丰泽走到鲤城,古城显现出浓浓的节日韵味。骑楼间挂着的花灯,各式各样,这些花灯大多出自泉州花灯手艺人之手。街口的阿伯便是一位制灯好手,他在这里制灯几十年。我在他这里买了十几年的灯,因此与他相熟。阿伯告诉我,当年他在泉港那会儿,扎出了一盏大龙灯,还挂到区政府办的灯展上,抢尽了风头;现在体力不济,只能做些小盏的,赚点小钱图一乐,最重要的是别让这手艺生疏了。
这些年看阿伯做花灯,让我彻底成了花灯爱好者,自然对他的制灯手法非常熟悉:他先是在报纸上画好需要的线稿图,再把这张草稿盖在要做花灯的那一叠彩纸上,用订书钉钉起来。之后捏来几根又细又长的钢针,沿着那画好的线,一点点等间距地打孔。待他把孔打完,取下那当模板的报纸,展开彩纸轻轻一抖,通常会满意一笑或是继续微调。这张彩纸,在外行人眼中不过是一片细密的小孔,可能连图案的轮廓都看不出,更别提手艺人的道行了。待这些彩纸粘到灯的骨架上,组成一盏完整的花灯,再把它点亮,火光便透过那些孔洞映出来,彩纸上的那些图案便仿佛活过来一样。若有幸能观看整个制作过程,那么这一刻便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花朵如在灯光中绽放一般,凤凰如在灯光中涅槃一般,巧夺天工,令人拍手叫绝!
这瞬间绽放出的绚丽画面正体现了手艺人的真功夫。这一个个小孔,扎弯了阿伯的腰,扎糙了阿伯的手,也扎出了泉州花灯的名气。做了一辈子花灯的阿伯有个用了一辈子的篮子,里面装了他一辈子的手艺。那本被翻得破破烂烂的小画册中,花鸟鱼虫、人兽龙凤样样俱全。这里面的图案呀,除了经典样式,阿伯还不断推陈出新,也都让他摹到灯上去了。就说现在,他不做灯的时候,手也没闲着,经常把那本小画册掏出来,勾上几笔,弄点新花样。
今年阿伯就给我做了个新花样——刺桐花花灯。
“阿伯送你这盏刺桐花,就是希望你将来出息了也别忘了咱们泉州刺桐城,更别忘了阿伯的老手艺。古城的文化,少不了一代代传统手艺人!”
我理解阿伯的意思。现在灯展的参展单位越来越多,但在这一片华彩之下,中国手艺和工匠精神正慢慢地消失。机器代替了人工,花灯都是工厂大批量的产品,而传统的手工扎制的花灯越来越少。我捧着阿伯手工做的刺桐花灯,在西街边走边看,一盏又一盏花灯在我头顶掠过。
远处的一盏花灯,引起了我的注意。走近看,这盏灯是多个三棱锥状的小部件拼成的,每个小部件上都刻着精美的图案。那精度,那功夫,一看就知道是传统手工制作的。再看灯底挂着的牌子上写着:“李尧宝刻纸工艺第三代传人。”旁边还有一位老先生在灯下,盯着他的作品。
我用手机将这位老人和这盏灯拍下,心中念着:传统手工,才是有温度的艺术。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分析第⑤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第⑥段,分别说说三个加点的“扎”的含义。(4分)
这一个个小孔,扎弯了阿伯的腰,扎糙了阿伯的手,也扎出了泉州花灯的名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⑨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章结尾处说:“传统手工,才是有温度的艺术。”请你结合本文,说说为什么传统的手工花灯才是有温度的艺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13分)
端午的阳光
熊红久
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当他在江边对着渔父吟诵“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时,就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纯净与江水的清澈合二为一了。我知道,这是屈原为保留个体的纯净做出的最无奈而又最高尚的选择。
最终,他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怀抱沉重的巨石,把最后的生路堵死。可以说,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激流之中的。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永远被世人铭记;一个普通的日子,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端午,承载着代代后辈对伟人的缅怀和敬仰。
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屈原把自己的一身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子。他在结束自己肉体生命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被江水灌洗的灵魂,犹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
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陨落,唤醒了一种文化的崛起,就像屈原活着未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粽子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似如端午与屈原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
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楚辞”或者《离骚》的片言只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黏软的糯米联系起来,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
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成为精神上抵挡艰难生活的盾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屈原叩谢。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
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殇》和汨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蜂拥至江岸,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热热闹闹,轰轰烈烈。
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而其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了。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沌。好在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
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人们从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映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端午”为线索组织材料,回顾了对端午节的认知过程。作者对自己最初只喜欢端午节粽子的浅薄而感到惭愧,对世人将悲情渲染成欢悦而感到不满。
B.文章通过写汨罗江因屈原而被人铭记,来证明名家名作对于名胜的重要意义,正如欧阳修之于醉翁亭、范仲淹之于岳阳楼,表现了名胜与文化的血肉关联。
C.文章运用诗一般的语言,意蕴深厚,所引用的余光中“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一句,指出了屈原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开创性作用。
D.文章最后一段赞颂了屈原无人能企及的伟大品格,说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不足,促使我们反思并不断提升自己,从而强化了屈原精神在现实中的意义。
2.请从内容和结构上说说文章前三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题目《端午的阳光》,除了指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的阳光,是照着屈原投江的阳光,是历史的见证外,还有两层更深刻的含义。请你仔细阅读全文,写出这两层含义。(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21分)
深潭会舟
蔡云超
①今年的蒋村龙舟比赛是在一个艳阳天,也不知从哪里钻出来那么多人,把西溪的深潭口挤得满满当当,无论是用摩肩接踵或是密不透风来形容人流的密集都不觉夸张。如果不是有那么多的人在“如临大敌”地维持着秩序,我甚至怀疑,树上、房顶上都会站满观赏的人。
②戏台上正在上演着西溪的传统文化精粹,一会儿西溪滚灯,一会儿西溪船拳,一会儿十八般武艺,一会儿越剧。西溪小花篮的现场制作在大香樟下摆开了擂台,编织花篮的大嫂无疑生就了一双巧手,细细的竹叶在她手上犹如活了一般,上下翻飞着,不多时,一只灵动的小花篮魔术般地跃然手中。为了应和“端午节”,还在内里放了几颗蚕豆或是一个小粽子。观赏的人围合着,啧啧称赞着,五元一只的小花篮供不应求,成了龙舟比赛一个经典插曲。一旁的小餐馆里窗口打开着,供应的茶水是免费的,看过去,几乎人手一只杯子。门口还搭张台子,堆着些粽子、茶叶蛋等外卖,内里早已坐满了食客,估计在这里吃端午饭也是别有情趣的。
③盛装出阵的蒋村龙舟比赛在下午的一时左右终于登场了。A.水面像是有什么精灵在搅动着,一扫平时水流的温和,竟是波涛汹涌着,吹响了战斗的第一声号角。“满天装,半天装,赤膊装”龙舟,顾名思义就是船的装扮了,拟人话来讲,“满天装”就是一个盛装出席的达官贵人,“半天装”就是一个休闲出游的旅人,而“赤膊装”却可以形容成一个光膀子在水里嬉戏的汉子了。
④关于龙舟竞渡的起源,流传最广的是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而西溪的“龙舟胜会”最早出现在唐朝,那时蒋村地区每当入夏都会遭受西来山洪的侵袭。人们入夏之际供奉龙王,求其不再发大水肆虐百姓。到了明代,西溪有位告老还乡的尚书洪钟,见家乡的水患不去,便带领乡亲修西溪大塘,疏山河开五港,水患从此不再。每年端午,各乡村的大小龙船都会集合到蒋村乡的深潭口村举行龙船比赛,自此,蒋村龙舟声名鹊起。清朝乾隆皇帝巡江南时,特意在端午节这天来到钱塘西溪深潭口村观龙舟竞渡,欣然御封河渚(今西溪)“龙舟胜会”,蒋村龙舟遂得盛名。今天,蒋村人民又赋予“龙舟胜会”新的含义,吸引着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⑤蒋村龙舟,一般有十名桨手,可分五档,各司其职;一档、二档把握方向,护卫龙头;三档防止水淹,保护船舱;四档最费力气,掌握快慢;五档最为出彩,司掌表演。除了十名桨手,龙舟艄上还站立一人,称为压艄人,又叫踩艄龙头;压艄人要体魄健壮、力气较大的汉子来胜任,任务是把龙舟的船尾压低,不使龙舟头重脚轻,从而避免折桨沉船的危险。龙船并不看重比速度,看似随意地玩着,实是经意的精彩表演。尽管没有特定的裁判来裁定孰优孰劣,但看客心里都有一杆秤:一比击桨整齐而有力;二比踩艄姿态优美,踩艄与划桨动作是否协调;三比龙头翘得高且水抛得高;四比龙嘴出水量大等。两船并排时,同时也比速度。所以说,蒋村龙舟竞渡也是划龙船技巧的竞赛,蒋村“龙舟胜会”可以说是龙船竞技盛会。
⑥锣鼓喧天,鼓乐齐鸣,船尾的踩艄人一蹲一立。据说这踩艄很有讲究,一上一下之间,龙首时而入水,时而高昂,水自龙嘴喷射而出,犹如蛟龙出水,如果哪条龙舟的龙嘴喷出的水又远又多,那就一级棒了。划船的人个个精神抖擞,劳力的代价是汗水湿透了所有人的衣衫,但脸上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突然传来一阵哄笑声,循着声音望去,发现一个船老大的外裤可能是用力过度全部开裂了,自己并不知情,仍然很是卖力地在一上一下,咧开的口子像是一张大嘴巴,让人开心得前仰后合,乐不可支。与龙舟的装饰一样,船上人的衣着也是五花八门,给这碧绿的湖面添了很多色彩。岸上观战的各色人等,神色俱足。老汉们一脸陶醉的神色,可是在回想当年下船的神勇;孩子们还是不肯安歇的样子,在妈妈或是奶奶怀里动来动去,一个不留神,估计会蹿下水里去的;青壮年的男男女女,嬉笑着,举止也夸张得很,没了平时重担在身的凝重。
⑦最有意思的是发饷处,大大的“发饷处”牌子竖在那里,像个威严的赳赳武夫。所有的船头都一字儿排开,船上的人脸上都带着凯旋的神色。B.只听发饷处的工作人员一声大喊,“某某某龙舟队领饷”,船老大一个箭步冲上前,领了饷又作揖致谢。我一恍惚,以为是时光倒流到梁山好汉的年代。
⑧我不由得想起“喜闻乐见”这个词,只有民族的、传统的才是世界的,只有老百姓喜欢的、热爱的才是永恒的。
1.为在推广视频中完整展现赛龙舟的全过程,脚本分为四组镜头,请依据提示完成表格。(8分)
镜 头 内 容 划船人 龙舟装扮亮相,整装待发 ①__________ 踩艄人卖力踩艄,忘我投入 ②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观众 ③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看客们心里暗自品评 ④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我”高度关注深为赞赏
2.小实和小溪挑选AB两句极富表现力的语句,想将其作为短视频的字幕。请你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句式特点方面入手,分析这两句话作为字幕的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溪认为,需要补充一个关于西溪艳阳碧水的全景画面才能凸显出龙舟比赛的精彩。小实认为没有必要,因为第②段的描写就可以达到“凸显龙舟比赛精彩”的效果,你支持谁的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视频结尾,屏幕上敲击出“只有民族的、传统的才是世界的”一行字,取自文章第⑧段的画线句,可谓意蕴丰富。请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和文章内容谈一谈你对画线句的理解。(5分)
【链接材料】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各国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文化间的差异、个性和特色。世界的本质就是多样化,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神都是独一无二的,尊重文化,保持文化的独特性,才能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电视屏幕上,《舌尖上的中国》挑动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味蕾,《寻味中国》更多的是寻找美食背后的人文底蕴,《回家吃饭》使人触动更深的是阖家团圆的其乐融融。其实,每个家庭的餐桌都有自己的专属“味道”……
请以“我家餐桌上的专属味道”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hán 缀 绊 kàng
【解析】“潺”不要读作cán,“缀”不要写成“辍”,“绊”不要写成“跘”“拌”等,“亢”不要读作háng。
2.A
【解析】优雅:优美雅致。幽雅:幽静而雅致。第①句中的主语是“演奏”,应选“优雅”。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追述:述说过去的事情。根据句意,第②句应选“追溯”。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也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不间断、不松懈。一鼓作气:指趁劲头大的时候抓紧做,一下子把事情完成。根据句意,第③句应选“一气呵成”。
3.修改①:“世代传承”和“创造”调换位置。
修改②:在“民俗风情”后加上“(的)画卷”。
【解析】①语序不当,“世代传承”和“创造”应调换位置。②缺少宾语,应在“民俗风情”后加上“(的)画卷”。
4. (1)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2)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 (3)延河滚滚喊“前进”
5.
示例一:落叶——落叶在空中飞旋着,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舞出生命的美丽。
示例二:大海——大海翻腾奔涌,潮起潮落,而心之深处一片宁静。
示例三:夕阳——夕阳吻着山峦的额,迟迟不肯坠落。
【解析】所给示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月”这一意象表达了乡愁。仿写时,也要注意从备选景物中任选一个作为意象;运用某一修辞,表达某种情思。语句优美通顺即可。
综合性学习
1.B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常识。《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对中国一些主要的传统文化经典的梳理和讲解,是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共十三个专题。B.“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论语》等”,《论语》不是史书;故选B。
2.示例: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帮助人们树立理想,懂得担当。国家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有理想有担当的人才。传统文化经典穿越千年而不过时,教会我们许多道理,如《史记》中“一诺千金”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应该恪守“言必信”的为人之道。所以,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和经济发展也是有密切关系的。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相关的文学知识以及语言表达。《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按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根据提干要求,有理有据进行阐述即可。
二、阅读理解
(一)
1.比喻、对偶。吃粽子,插艾枝。
【解析】这两句诗中,诗人将“粽子”的两角比作“两髻”,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两句诗句式相同,词性相对,音韵和谐优美,对仗工整,是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由诗句内容可知,写了端午节吃粽子和插艾枝的习俗。
2.①山村景色美好;②节日气氛浓厚;③较早做完了一天的事情;④能轻松地享用晚餐。
【解析】这首诗具体描绘了诗人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诗人吃了两角粽,高冠上插着艾枝。他忙着配药方、储药,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诗人欣赏到山村美好的景色,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气氛,早早做完了一天的事情,可以轻松地享用晚餐,因此“笑”。
(二)(1)示例:诗人看悠悠的白云、清澈的流水,产生物我相融之感;听若有若无的钟磬声,断绝尘想,神往物外。(4分)
(2)示例:描绘了优美宁静的生活环境,又通过钟磬声使暮色中的深山更显幽深,(2分)传递出诗人享受自然带来的美好和断绝尘世的心境。(2分)
(1)【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画面的描绘。在翻译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还要注意营造出意境感。
(2)【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词情感的分析。预期效果也就是诗人想要表达的,从诗歌的主要内容、写作技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分析,结合山水田园诗的风格和常见情感类型即可得出表达效果。根据“钟磬声”的提示,可知是指“寂寂深山暮,微闻钟磬声”两句的表达效果,此句意思是我陶醉在那迷人的晚景之中,只听到了断续的微弱的钟声。钟磬声的悠远使深山更显幽深,描绘了优美宁静的生活环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象的喜爱和断绝尘世的心境。
(三)
1.(1)本来 (2)容易
2.因为故都沦陷至今已七十年,前朝遗老差不多都不在了,原来人人皆知的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现在已逐渐无人知晓,这本书就变得尤为珍贵了。
【解析】根据对文中语句“自丧乱来七十年,遗老凋落无在者,然后知此书之不可阙”的理解作答即可。
3.指思念故国又无可奈何的一类人。
【解析】《世说新语》中这段话的意思是:过江避难的士大夫们,每到风和日丽的日子,就相邀来到新亭,坐在草地上摆宴畅饮。周侯在座中叹息道:“景色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江山有了变化。”大家都相视流泪。只有丞相王导神色变得严肃,说道:“我们应当齐心协力报效朝廷,收复中原,怎么可以像楚囚一样相对落泪!”所以文中“新亭对泣者”指思念故国又无可奈何的一类人。
4.示例一:累欷。作者阅读《岁时杂记》时,庆幸有吕公所著之书,让后人得以重温往昔岁月,但想到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只能在书中看到,不禁悲从中来。作者又想到眼下士大夫们苟且偷安,连伤怀故国、痛惜山河的人都难以找到,不禁屡次叹息抽泣。重读“累欷”,可以突出作者对山河沦丧、志士难寻、故国未复的悲痛之情。
示例二:抚卷。作者阅读《岁时杂记》,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在眼底展现,手抚此书,心中五味杂陈,庆幸之中,更增感慨。而想到眼下士大夫苟且偷安,连伤怀故国、痛惜山河的心情也未必常有,作者不禁叹息连连。重读“抚卷”,可以突出作者对志士难寻、故国未复的悲痛之情。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明确“抚卷累欷”的意思是“抚摸着书卷屡次叹息抽泣”,然后根据要重读的词,结合文章内容,确定其表达的情感。如果将重音落在“累欷”上,则抓住句子“自丧乱来七十年,遗老凋落无在者,然后知此书之不可阙”“士大夫安于江左,求新亭对泣者,正未易得”来分析作者对山河沦丧、志士难寻、故国未复的悲痛之情。如果将重音落在“抚卷”上,则结合句子“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人人知之,若不必记”“然后知此书之不可阙”分析作者内心的庆幸,结合“岂前辈达识,固已知有后日耶”分析作者对志士难寻、故国未复的悲痛之情。不同的重音表现的主要情感略有不同,注意后面的分析要言之有理。
参考译文:天下太平,没有变故的时候,故都各个季节的风物景色和中原地区的风俗习惯,人人都知道,好像不必去记录。自从金兵破国七十年来,前朝的老人故去,这样才知道这本书不可或缺。吕公的著作,是在崇宁、大观年间,难道是前辈有先见,本来已经知道日后(的事)吗?然而岁月逝去,士大夫偏安于江南,想找一个思念故国的人,实在是不容易。我抚摸着书卷屡次叹息抽泣。庆元三年二月乙卯日,笠泽陆某写下这篇文章。
(四)
1.这句话运用想象,写作者观看阿伯制作的花灯时想象花朵在灯光中绽放,凤凰在灯光中涅槃的情景,突出了花灯的美丽灿烂,抒发了作者对阿伯巧夺天工的技艺的赞叹之情。
【解析】细读句子,可知“花朵如在灯光中绽放一般”是想象花朵在灯光中绽放的情景,“凤凰如在灯光中涅槃一般”是想象凤凰在灯光中涅槃的情形,所以运用了想象,突出了花灯的光彩夺目,从侧面赞美阿伯技艺的炉火纯青。
2.第一个“扎”是“累”的意思,第二个“扎”是“磨”的意思,第三个“扎”是“赢得”的意思。
【解析】阅读第⑥段,结合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可以利用词语替换法,得出“扎弯了阿伯的腰”之“扎”是“累”的意思;“扎糙了阿伯的手”之“扎”是“磨”的意思“也扎出了泉州花灯的名气”之“扎”是“赢得”的意思。
3.议论。通过议论写出了机器生产正在代替手工工艺,中国手艺和工匠精神正慢慢地消失的现状。通过议论抒发了作者对传统手艺和工匠精神逐渐消失的担忧之情,以及对阿伯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坚守花灯艺术的赞美之情。
【解析】第⑨段画线句“现在灯展的参展单位越来越多,但在这一片华彩之下……而传统的手工扎制的花灯越来越少”采用的是议论的表达方式。“但在这一片华彩之下,中国手艺和工匠精神正慢慢地消失”表达的是作者对传统手艺和工匠精神逐渐消失的担忧之情,“而传统的手工扎制的花灯越来越少”则突出了阿伯手工做的刺桐花灯的美丽珍贵。
4.①传统的手工花灯饱含独特精湛的技艺,有技艺的温度;②传统的手工花灯饱含手工艺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坚守,有情感的温度;③传统的手工花灯饱含手工艺人独特的艺术创造,有智慧的温度;④传统的手工花灯饱含手工艺人的心血、青春,是和艺人的生命融合在一起的,有生命的温度。
【解析】首先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即文章第③~⑩段,然后细读段落,抓住关键句提取答案要点概括作答。如根据第③段“集雕刻、绘画、书法、造型、配色、漂染于一身,极富工艺美术价值”,第④段“他在这里制灯几十年”,第⑥段“除了经典样式,阿伯还不断推陈出新,也都让他摹到灯上去了”等语句,可分别得出“技艺的温度”“情感的温度”“智慧的温度”等要点。再结合第⑦~⑩段中阿伯的话和“我”的所见所思,可得出“生命的温度”这一要点。
(五)
1.C
【解析】A项,“惭愧”“不满”说法错误,原文没有此意。B项,作者的写作目的并不是谈名家名作与名胜的关系。D项,理解错误,“屈原无人能企及的伟大品格”与原文“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中的“品格”不一致,“促使我们反思并不断提升自己”在文中没有依据。
2.内容上:概述了屈原在五月初五自沉汨罗江的事件,点明了端午节与屈原的关系,表现了屈原纯洁高尚的品质和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结构上:照应题目,引出下文关于端午节的感想。
【解析】解答段落的作用,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本文前三段交代了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来由,表现了屈原高贵的灵魂和爱国精神,引发下文对端午节的感想,同时也照应题目《端午的阳光》。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3.①“端午的阳光”指屈原的精神的光芒(或:精神之光、品德之光);②“端午的阳光”指端午节的文化之光,屈原的爱国、正直、纯洁、高贵,就像阳光一样映照进后人的内心(或:端午节的文化意义对后人的影响)。
【解析】“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为保留个体的纯净做出的最无奈而又最高尚的选择”,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屈原的爱国、正直、纯洁、高贵,它们就像阳光一样映照进后人的内心。把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是对屈原高贵的灵魂和爱国精神的赞美,是号召后人纪念屈原并学习他的优秀品质。
(六)
1. ①龙船竞渡;②船上的人脸上都带着凯旋的神色;③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④岸上观战的各色人等,神色俱足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由第⑤段“看客心里都有一杆秤……是龙船竞技盛会”可知,第一空应该填入的是“龙船竞渡”;由第⑦段“所有的船头都一字儿排开,船上的人脸上都带着凯旋的神色。只听发饷处的工作人员一声大喊,某某某龙舟队领饷',船老大一个箭步冲上前,领了饷又作揖致谢。我一恍惚,以为是时光倒流到梁山好汉的年代”可知,第二空应该是“船上的人脸上都带着凯旋的神色”;由第④段“今天,蒋村人民又赋予“龙舟胜会'新的含义,吸引着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可知,第三空应该是“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由第⑥段“锣鼓喧天,鼓乐齐鸣,船尾的踩艄人一蹲一立。据说这踩艄很有讲究,一上一下之间,龙首时而入水,时而高昂,水自龙嘴喷射而出,犹如蛟龙出水,如果哪条龙舟的龙嘴喷出的水又远又多,那就一级棒了”“岸上观战的各色人等,神色俱足”可知第四空应为“岸上观战的各色人等,神色俱足”。
2.A.这句话运用比喻修辞,将“波涛声”比喻为“战斗的一声号角”,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当时场面的激烈。(2分)B.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领饷时,船老大的积极主动。(2分)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赏析。A.由“吹响了战斗的第一声号角”可知运用的是比喻修辞,在这里是将波涛声比喻成号角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赛龙舟时的那种激烈热闹的场面。B.由“船老大一个箭步冲上前,领了饷又作揖致谢”可知这是动作描写,写出了船老大拿饷的时候的那种激动和积极。
3.
示例一:我支持小实,不需要添加。因为第②段描写了戏台上的表演、小花篮的制作和餐馆的热闹,所以说,这是通过侧面描写,突出赛龙舟的热闹非凡。故而,不需要添加,已经能够有所突出。(4分)
示例二:我支持小溪,可以添加,因为补充一个关于西溪艳阳碧水的全景画面可以将赛龙舟的自然背景补充完整,也是为了凸显赛龙舟的热闹非凡。(4分)
【解析】本题考查句段作用。如果认为需要补充一个关于西溪艳阳碧水的全景画面,则是运用了景物描写,来突出赛龙舟的热闹,是一种侧面描写的运用;将赛龙舟的热闹场面置之于天地之间。如果认为第②段的描写就可以达到“凸显龙舟比赛精彩”的效果,可以这样来说,由第②段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主要写的就是周边的场景,由“观赏的人围合着,啧啧称赞着,五元一只的小花篮供不应求”“门口还搭张台子,堆着些粽子、茶叶蛋等外卖,内里早已坐满了食客”可知这都是关于周边景象的描绘,写出了周边的热闹非凡,故而能够凸显赛龙舟的精彩,所以有第②段就可以了。
4.这句话的含义是说各个民族应该保有自己文化的那种独特性,这样才能够保有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也就是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贡献;从而成为世界文化中的瑰宝,为世界文化的殿堂添砖加瓦。(5分)
【解析】本题考查关键语句含义理解。由第⑧段“只有老百姓喜欢的、热爱的才是永恒的”可知人民喜欢热爱的文化,才会成为永恒的;由材料“世界的本质就是多样化,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神都是独一无二的,尊重文化,保持文化的独特性,才能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可知“世界的”,指的是民族为世界的多样性的贡献,也会成为这个世界的瑰宝。
三、作文
【写作导引】审题:这是一道“材料+话题”作文题。提示语“不仅仅是我们的味蕾”“美食背后的人文底蕴”“阖家团圆的其乐融融”告诉我们,作文不能仅仅停留在写“味蕾”上,而是要通过餐桌写出其中蕴含的人文底蕴与阖家团圆的氛围,要以餐桌为载体,写人、叙事和抒情。
选材:可以选取与餐桌或饮食有关的生活细节,表现出自己对“家”的感悟与体会。也可以写父母嘴上说不爱吃某种食物,实际是为了留给“我”吃这样的生活小事,描绘出亲情与爱的味道。
思路:①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每次从学校回来,母亲都会给“我”擀面。每次离家前,母亲都会给“我”包饺子。每次临走时,母亲都会在“我”的书包里塞进各种好吃的。“我”家餐桌上的专属味道就是母爱的味道。②周末放假回家,“我”吃着裹着酸酸甜甜的葡萄干的米饭,还有嫩白无刺的黄花鱼,感到很幸福。“我”抬头看向爸爸,爸爸正将鱼身两旁带刺的肉放入口中,慢慢咀嚼,却把鱼肚子上的肉放进“我”的碗里。“我”朝妈妈的碗里看了看,白白的米饭里不见一粒葡萄干。眼前的鱼肉、碗里的葡萄干刺痛了“我”的双眼,“我”不禁热泪盈眶。生活中,总有爱的味道埋在碗底。③每到吃饭时,“我”、姐姐和爸爸总是捧着手机看,有时看得入了神,竟忘记了饭菜的滋味。妈妈多次劝阻“我们”,没有成功,后来索性也看起了手机,“我们”一家人吃饭时眼比嘴忙。现代社会,手机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家的餐桌上总有一种网络的味道。
【范文示例】
最熟悉的味道,最怀念的时光
推开家门,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
热气腾腾的饺子正安静地躺在盘子中,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正是记忆中的味道。“回来啦,快来吃饺子。”母亲的声音从厨房传来,我的心情自然是愉悦的,洗完手小跑着坐到餐桌前。碗里的醋已经倒好,正等着我的到来。“快尝尝,这是……·”母亲话音未落,我就已经吃着饺子,含糊不清地说:“是奶奶包的饺子!”看着我滑稽的样子,母亲边笑边说:“对啊,今天回奶奶家的时候,她说你最爱吃饺子,忙活了一上午,做了你爱吃的饺子,你却没回去。这不,又包了许多饺子,非让我给你带回来呢!”听着母亲的描述,我可以想象出当时的场景,想象出奶奶说话时的样子。不知是因为醋吃多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我鼻子一酸,泪水竟充满了眼眶。
小时候我和奶奶的感情很好,若是说起我的童年,必然少不了奶奶的身影和奶奶包的饺子。自打我记事起,奶奶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不见她有什么愁闷。我经常看到奶奶包饺子,上了幼儿园之后,我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好动的双手,嚷嚷着要帮奶奶包饺子。说是帮忙,事实上我净给奶奶添乱。有一次,好奇的我在饺子馅儿里多放了两勺盐,当奶奶尝到自己包的饺子,正要责怪自己多放了盐时,我端着盐碗小声地告诉了奶奶真相。本以为她会生气,可是奶奶却耐心地教我分辨调料。那时候,我只觉得奶奶是世界上最好的人,因为她会给我包好吃的饺子,而且从来都不生我的气。我渐渐长大,和奶奶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短短的几天假期也被各种补习班和作业占满。从上次见到奶奶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开朗的奶奶是不是也因许久未见到想念的孙女而惆怅?想着想着,我觉得碗中的饺子越发珍贵。
在忙碌的学习中,我常常想念奶奶和那冒着热气的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