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第二课时)
1.运用示意图等手段,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运用示意图等手段,分析气压带与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3.运用示意图等手段,分析气候对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
学习目标
世界不同气候类型均有其特定的气候与气温与降水量指 标,因此根据某地点的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统计 数据,便可推断其所属的气候类型。
根据平均气温最低月和最高月出现的月份,判断该地所处半球
根据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判断该地所处的热量带
根据年降水量及各月的降水分配情况,确定降水季节分配类型
综合考虑热量带和降水季节分配类型,最终判定气候类型
根据气温、降水量指标推断气候类型
某地月平均气温最低出现在1月,最高出现再7月,表明该地再北半球;反之,再南半球。
如右图所示1-9地区位于北半球,东方站位于南半球。
根据平均气温最低月和最高月出现的月份,判断该地所处半球
根据气温、降水量指标推断气候类型
根据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判断该地所处的热量带
热量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 最热月平均气温/℃
热带 >15 >25
亚热带 >0 >18
温带 <0(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18(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寒带 <0 <10
根据气温、降水量指标推断气候类型
“气温定带”
根据年降水量及各月的降水分配情况,确定降水季节分配类型
雨型 特征 主要气候类型
年雨型 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雨型 降水集中在冬季 地中海气候
夏雨型 降水集中在夏季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少雨型 全年少雨型 温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极地气候
根据气温、降水量指标推断气候类型
“降水定型”
综合考虑热量带和降水季节分配类型,最终判定气候类型
根据气温、降水量指标推断气候类型
“气温定带”
“降水定型”
特征描述
气候特征的描述用词:
①气温特征的描述词:
高温或炎热、温和
或温暖、寒冷
②降水特征描述词:
多雨、湿润、干燥
③时间特征描述词:
全年、夏季、冬季
根据气温、降水量指标推断气候类型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高温
多雨
高温
少雨
高温
少雨
温和
多雨
温和
多雨
寒冷
少雨
酷寒
少雨
0°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高温
多雨
高温
少雨
高温
少雨
温和
多雨
温和
多雨
寒冷
少雨
酷寒
少雨
0°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湿季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高温
多雨
高温
少雨
高温
少雨
温和
多雨
温和
多雨
寒冷
少雨
酷寒
少雨
0°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湿季多雨
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高温
多雨
高温
少雨
高温
少雨
温和
多雨
温和
多雨
寒冷
少雨
酷寒
少雨
0°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湿季多雨
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
地中海气候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高温
多雨
高温
少雨
高温
少雨
温和
多雨
温和
多雨
寒冷
少雨
酷寒
少雨
0°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湿季多雨
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高温
多雨
高温
少雨
高温
少雨
温和
多雨
温和
多雨
寒冷
少雨
酷寒
少雨
0°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湿季多雨
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 雨季多雨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高温
多雨
高温
少雨
高温
少雨
温和
多雨
温和
多雨
寒冷
少雨
酷寒
少雨
0°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湿季多雨
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 雨季多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高温
多雨
高温
少雨
高温
少雨
温和
多雨
温和
多雨
寒冷
少雨
酷寒
少雨
0°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湿季多雨
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 雨季多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高温
多雨
高温
少雨
高温
少雨
温和
多雨
温和
多雨
寒冷
少雨
酷寒
少雨
0°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湿季多雨
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 雨季多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
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
全年少雨
0°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寒夏暖 夏季湿润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高温
多雨
高温
少雨
高温
少雨
温和
多雨
温和
多雨
寒冷
少雨
酷寒
少雨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湿季多雨
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 雨季多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
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
全年少雨
苔原气候
全年寒冷少雨
0°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寒夏暖 夏季湿润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高温
多雨
高温
少雨
高温
少雨
温和
多雨
温和
多雨
寒冷
少雨
酷寒
少雨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湿季多雨
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 雨季多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
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
全年少雨
苔原气候
全年寒冷少雨
冰原气候
全年酷寒少雨
景观,是由各种具有空间位置的地理要素组成的,包括地貌、水文、生物、土壤、人类及其创造物。
自然景观指景观中的自然部分。
气候
气候类型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不同的气候类型有不同的水热条件,对自然景观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
气候类型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情景导入
拿破仑和希特勒兵败莫斯科城下
气候特征: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北极圈以北属于寒带气候。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8℃~-10℃(最低-42℃,)平均每年气温零度以上的天数为194天,零度以下--103天,7月平均温度为11~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
气候对地貌的影响
亚欧大陆北部沼泽的分布
由于纬度高,导致气温非常低,在地下分布着永久冻土层,冻结的土壤阻止了水分的下渗,使得水分多在地表停留,从而形成沼泽。
西西伯利亚平原的沼泽地
气候对水文的影响
河流流经地区纬度高,河流冰冻期长,运输量低。
气候对生物的影响
森林特征:叶片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气候对土壤的影响
永久冻土中积聚了大量有机物,其碳含量约是大气中碳含量的两倍,全球森林碳含量的三倍。气候变暖正加剧冻土融化,并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近年来,随着农业改革与振兴,俄罗斯农业成功“逆袭”----从农产品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图5为俄罗斯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1)试说明“气候变暖”与“冻土融化”的相互联系。
(2)简述气候变暖对俄罗斯农业增产的有利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变暖加快冻土融化,气温升高加快,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冻土中的碳排放到大气中,使得温室气体增加,气候变暖加剧
改善热量条件,延长生长期,扩大耕地面积加快,冻土融化,改善土壤条件,利于农业生产
0°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
海洋性气候
热带
季风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候
温带
季风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
大陆性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
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热带
季雨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极地苔原带
极地冰原带
温带
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亚热带季风气候
撒哈拉地区 中国南方地区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少雨,风力作用强,空气极为干燥,风沙地貌广布,河流稀小,只有少数耐干旱的植物生存,形成荒漠景观。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丰富,河网密集,流水作用强,河流地貌广泛发育。植被繁茂,形成常绿阔叶林景观。
同纬度不同地区的差异
长江三角洲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