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微信公众号爱上新课标地理课
微信公众号爱上新课标地理
选择性必修二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1.运用资料,说出生态脆弱区自然环境的特点。
2.运用资料,说出北方农牧交错带自然环境的特点。
3.运用资料,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例,说明其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4. 结合实例,分析生态脆弱区土地退化的成因并提出综合治理的措施,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新课导入
问 题
材料
我国内蒙古东部的浑善达克沙地距离北京西北部约180千米,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的地区。20世纪后期,这里草场退化严重,沙尘暴频发,成为京津地区沙尘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如今,这里绿洲重现。
1、20世纪后期,浑善达克沙地为什么草场退化严重
2、现在的浑善达克沙地是如何从沙源地变成了生态绿洲
目录
生态脆弱区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
01
生态脆弱区
生态脆弱区
● 概念: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
● 分布: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
● 特点: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一旦其稳定性被打破,土地易退化。
● 表现: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频发等
生态脆弱区
生态脆弱区
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形势和危急区分布图
● 基本特点: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
● 分布地区:干旱半干旱区、南方丘陵区、西南山区、青藏高原及东部沿海水路交接地区。
生态脆弱区
生态脆弱区
探究活动:将下列土地退化表现与其典型分布区连接起来。
生态脆弱区
探究活动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喀斯特地貌 它有什么典型特征
(2)贵州喀斯特地区为什么出现了大面积的石漠化
(3)为什么喀斯特地区总是与贫困交织在一起
阅读课本第一部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喀斯特地貌 它有什么典型特征
探究:喀斯特山地石漠化生态脆弱区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地表崎岖、土壤贫瘠
阅读课本第一部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
(2)贵州喀斯特地区为什么出现了大面积的石漠化
探究:喀斯特山地石漠化生态脆弱区
水土流失
石漠化
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
土层薄
坡度陡
多暴雨
植被少
过度开垦
人口增加
耕地减少
贫困
石灰岩特点:抗风化能力强,成土过程缓慢
阅读课本第一部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
(2)贵州喀斯特地区为什么出现了大面积的石漠化
探究:喀斯特山地石漠化生态脆弱区
自然原因:石灰岩广布;多暴雨;多陡坡,土壤容易被侵蚀,水土流失严重。
人为原因:乱砍滥伐、过度开垦,加速了石漠化进程
阅读课本第一部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
(3)为什么喀斯特地区总是与贫困交织在一起
探究:喀斯特山地石漠化生态脆弱区
喀斯特地区易水土流失,出现石漠化,土壤贫瘠,使得耕地减少,限制了当地经济发展。
石漠化有一个孪生兄弟,那就是贫困。贫困与石漠化总结伴出现,国家级三大集中连片贫困区,分别是乌蒙山贫困区、武陵山贫困区及滇黔桂石漠化贫困区,都与其本地喀斯特石漠化分布有关。
成因 自然原因 ①地形地质:地形崎岖,坡度陡峻,石灰岩广布,易淋溶、成土速度慢;
②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强;
③土层:山坡土层浅薄,抗侵蚀能力弱;
④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 乱砍滥伐、陡坡开垦,加速了石漠化进程
危害 ①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减少;②涵养水源能力下降;③水土流失加剧;④生态环境恶化 治理措施 ①退耕还林还草;②保护自然植被;③植树造林;④建立自然保护区;⑤转变生产、生活方式;⑥实施生态移民等 总结:石漠化的成因、危害、治理措施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02
微信公众号爱上新课标地理课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位置和范围
● 概念: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也是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
●现象: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主要的生态脆弱区之一,当气候出现冷暖、干湿变化时,就会出现农进牧退或牧进农退的现象。
● 范围:北方农牧交错带呈带状分布,其东段较宽,最宽超过300千米;西段较窄,宽为100——150千米。共涉及9个省级行政区,总面积超过65万平方千米
微信公众号爱上新课标地理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自然原因
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处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对降水变率极为敏感,土地极易受风蚀和沙化,这是该带土地退化的根本自然原因。
◆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总体走向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相当。
请描述北方农牧交错带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位置关系。
微信公众号爱上新课标地理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案例分析
1.依据图2.12a估算鄂尔多斯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依据图2.12b,找出其年降水量最多与最少的年份及其数值。
2.鄂尔多斯市年际降水量变化对农业耕作和牧业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探究2: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自然原因(鄂尔多斯市)
【思考题】读鄂尔多斯市降水量的变化图完成下题:
(1)依据图2.12a估算鄂尔多斯的多年平均降水量
【答案】鄂尔多斯的年平均降水量大多在300—400毫米;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在夏季;降水年际变化也大。
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
探究2: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自然原因(鄂尔多斯市)
【思考题】读鄂尔多斯市降水量的变化图完成下题:
(2)鄂尔多斯市年际降水量变化对农业耕作和牧业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暴雨集中,不仅降低了水分利用率,还造成强烈的土壤侵蚀;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比较大,降水量少的年份往往出现旱灾,加剧土地退化。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3、鄂尔多斯地区为什么冬春季节多大风
鄂尔多斯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接近强大的亚洲高压中心,冬春干旱季节受亚洲高压影响且地面植被少,所以大风日数多且风力强劲。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多大风
本带多大风,且集中于冬春季节。
鄂尔多斯高原大风天数超过40天,60%以上的大风集中在冬春季节,其中春季大风天数在10——30天。
春季气温回升,地表解冻,但是降水稀少,因此表土层裸露、疏松,极易遭受大风侵蚀。
自然原因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人为原因
● 过度开垦
降水多
农耕条件好
农区向牧区扩展
降水少
农作物长势差
农民收入下降
进一步扩大耕地
对土壤保护作用减弱
风蚀、水蚀加剧
土壤肥力下降
垦殖区面积扩大
微信公众号爱上新课标地理课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人为原因
● 过度放牧
过度放牧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人为原因
不合理的开矿
过度樵采
道路建设
总结: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人文原因
水资源利用不当
工程建设
过度农垦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
水资源利用不当
过度开垦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
工程建设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是主要原因
人类活动不当的具体表现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探究活动
分析非洲沙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
1.请根据图2.14和文字资料,并联系已学知识,分析萨赫勒地区的气候等自然特征,并说明出现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
活动:分析非洲萨赫拉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
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萨赫勒地区遭受罕亡,千百万人流离失所。这场惨剧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世界荒漠化防治运动。萨赫勒地区通常是指撒哈拉沙漠南缘东西延伸的干旱与半千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大多为100- 500毫米。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探究活动
资料表明,萨赫勒地区正处于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谟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津德尔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居民点,其月均温都在22°C以上,甚至达到33°C,可想而知其蒸发量是巨大的。在降水方面,这里的年降水量不足500毫,且基本集中在夏季,特别是7、8两个月。以其有限的而且特别集中的降水状况与其全年的高温、高蒸发量相比,确实是个容易产生环境问题的敏感区,客观上,这里就潜在着荒漠化的自然因素。这是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水热条件所决定的。
1.请根据图2.14和文字资料,并联系已学知识,分析萨赫勒地区的气候等自然特征,并说明出现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探究活动
2.萨赫勒地区的传统经济以自给性游牧业为主。20世纪以来,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及交通条件的改善这里的游牧业向商品性定居牧业转变。根据图2.15, 分析这-转变对草场带来的影响。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探究活动
将传统的游牧经济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进行对比,比较它们对草场的影响。从表中可知,传统的自给性的游牧经济,因其牲者品种多样、经营规模小且分散、季节游牧,有利于牧草的恢复生长,是一种适应于当地自然条件的经济模式:面商业性的定居牧业从牲畜品种的单性、大规模的集中经营、 采取据井定居的经营模式,势必增加草场的压方,结果必然导致草场的退化,甚至导致整个草场的毁灭。
2.萨赫勒地区的传统经济以自给性游牧业为主。20世纪以来,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及交通条件的改善这里的游牧业向商品性定居牧业转变。根据图2.15, 分析这-转变对草场带来的影响。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探究活动
3.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急剧增加,粮食需求迅速增加。这一因素促使萨赫勒地区以南的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用地之争加剧。人口过快增长和贫困是萨赫勒地区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试提出一种解决非洲贫困问题的可能办法。
图示明显地描给了由于人口过快增长,造成贫困饥荒与荒漠化的思性循环过程。问题的源头就在人口的过快增长,如果控制人口增长与实行环境整治双管齐下,这个恶性循环就可以得到解决。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
03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
● 首先,应树立生态脆弱区要以保护、恢复自然环境为第一要务的观念;
● 其次,要运用生物、工程、经济、社会等措施解决问题,实现人地和谐发展;
● 防治核心:人地协调发展。
微信公众号爱上新课标地理课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综合治理的基本措施
● 从土地适宜性出发,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集约化、高效、特色农牧业及农牧产品加工业(图2.17 )。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
构筑防护体系
综合治理的基本措施
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
●草地退化严重地区:采用灌草相结合,适当人工补种植物,固沙防沙;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严重地区: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草方格沙障
农田防护网
微信公众号爱上新课标地理课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
以地养地,自然恢复
综合治理的基本措施
● 选择部分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人工种植高产牧草,解决牲畜食草问题,从而使退化的草场通过休牧得以自然恢复。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的基本措施
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
● 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退化草场,使牲畜数量控制在草场承载力范围内;调整牲畜结构,减少山羊等对草场破坏严重的畜种比重,增加肉牛等比重。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的基本措施
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 生态脆弱区的人口容量有限,人口过快发展对环境压力增大。在北方农牧交错带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微信公众号爱上新课标地理课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
案例:乌兰察布市实施退耕还林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
案例分析:乌兰察布市实施退耕还林
阅读教材图2.20、图2.21.以及相关的文字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乌兰察布市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
2.20世纪60年代以后,乌兰察布市草原基本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3.乌兰察布市由种植早春作物小麦、莜麦等粮食作物转变为种植晚秋作物马铃薯和甜菜等经济作物的原因是什么
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20世纪60年代后,当地人口大量增加,人们大面积垦草种粮,导致草原基本消失。
优化种植业结构,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增加农民的收入。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
土地利用结构中草地和林地的比重大,林地的比重上升,草地的比重略有下降,林地的比重上升,耕地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农业产业结构中畜牧业比重上升,种植业比重大幅度下降。
案例分析:乌兰察布市实施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促进乌兰察布市农村农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水平,实现了区域脱贫致富。同时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实现了社会、经济和生态三大效益有机统一。
4.通过退耕还林(草),乌兰察布市农业土地利用结构、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乌兰察布市通过生态整治带来了哪些积极效益
随堂练习
04
随堂练习
C
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表示( )
A.土地盐碱化 B.下游河流水位上升
C.下游河流流量减少 D.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
随堂练习
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读图,完成1~2题。
2.导致图示区域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类活动有( )
①燃料短缺 ②砍伐森林 ③不合理灌溉 ④盲目扩大耕地面积 ⑤风沙侵袭 ⑥人口和贫困问题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③⑥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