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武威第十一中学中考化学模拟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物质世界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酒的酿造 B.水的电解
C.活性炭吸附 D.铁生锈
2.钕(Nd)等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钕原子含60个质子 B.钕属于非金属元素
C.一个钕原子的质量为144.2g D.三氧化二钕的化学式为O3Nd2
3.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从KCl与MnO2的混合物中回收MnO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点燃该混合气体
C 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将锌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中,观察现象
D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aCl2 加入过量的Na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4.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联合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CO3的溶解度为16g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C.t2℃时,将18.1gNa2CO3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68.1g饱和溶液
D.若NaCl中混有少量Na2CO3,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得到NaCl
5.稀HCl和NaOH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两者已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反应发生的是( )
A.在混合液中加金属Zn,无气泡产生
B.在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的
C.在混合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D.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
6.以下文字叙述与图像不相符的是( )
A.等质量的Zn、Fe分别与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B.向盐酸和FeCl3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
C.常温下向pH=1的盐酸溶液中加水稀释
D.向一定量NaHCO3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7.中国有广阔的海域,拥有航空母舰保卫祖国海疆已不再是中国人遥远的梦想.建造航母需要大量的金属钛.钛因其硬度大、熔点高、常温下耐酸碱、耐腐蚀等优良的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由钛铁矿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过程如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TiCl4在高温下与足量Mg反应生成金属Ti属于置换反应
B.TiCl4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
C.上述生产过程中得到的金属钛中混有少量金属杂质,可加适量稀盐酸除去
D.分离出的铁与制取钛无关,可作为垃圾处理
8.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液体体积读数 B.点燃酒精灯
C.过滤 D.称量氯化钠
9.2023年11月30日,同济大学许维教授团队,利用十氯代蒽(C14Cl10 )最终成功合成了芳香性环型碳C14 C14在新型半导体材料 分子电子器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十氯代蒽分子中含有C14分子
B.十氯代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23g
C.十氯代蒽分子由碳原子和氯原子构成
D.十氯代蒽中碳元素与氯元素质量比为14:10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测pH
C.配制氯化钠溶液
D.熄灭酒精灯
11.请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实现转化①的金属也一定能和稀硫酸反应
B.转化②只能通过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现
C.通过与C或CO发生置换反应可实现转化③
D.反应④可用于工业除铁锈,其现象可观察到溶液变为浅绿色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e、Fe2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和水蒸气: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NaOH溶液
C.浓盐酸、浓硫酸都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
D.NH4Cl、(NH4)2SO4都含有NH4+,都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NH3
13.如图所示是将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盐酸中含有H+和CI-
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Na+和OH-
C.两种溶液混合时,H+与OH-结合生成了H2O分子
D.两种溶液混合时,Na+与CI-结合生成了NaCl分子
14.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蓝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5.(5分)用化学符号填空。
(1) 两个氢原子 ;
(2) 三个氮分子 ;
(3) 五个镁离子 ;
(4) 氯化钾 ;
(5) 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
16.(4分)从下列物质中,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里:
A.食盐 B.纯碱 C.硫酸铜 D.烧碱 E.熟石灰 F.稀硫酸 G.食醋
(1)腐蚀性很强,工业上常用于造纸、肥皂的是 。
(2)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于金属除锈的是 。
(3)工业上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的是用 。
(4)农业上既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又能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用 。
(5)生活中既可作食品调味剂,又能用于清洗热水瓶内水垢的是用 。
17.(4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丙的溶解度为 ;
(2)将t2℃时500g甲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20g水后过滤,得到滤液的质量是 ,过滤操作所用的玻璃仪器有 ;
(3)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
B.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最多的是丙
D.所得溶液中,含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丙>乙>甲.
三、推断题(每空1分,共5分)
18.下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请回答:
(1)溶液X是 (填“酸”“碱”或“盐”),试剂A的名称是 。
(2)若X是稀硫酸,D是氧化物,则D的化学式为 。
(3)若X是稀盐酸,C是单质,则C的名称是 。
(4)若X是稀硫酸,B是金属氧化物,则X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2分)
19.(12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图用序号填空)。
(1)写出编号①和②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加热KMnO4制O2时,应选用 做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用装置E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已知MnO2固体和浓盐酸混合共热可制得氯气(Cl2),则应选用 做气体发生装置。
(3)有一名同学欲用F装置收集O2,则O2应从导管口 通入(选“a”或“b”)。另一同学欲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O2应从导管口 通入(选“c”或“d”)。
(4)实验室若用B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时,往长颈漏斗中应加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0.(10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溶液的化学性质时对碱的有关化学性质进行梳理和总结,并预测了陌生物质的化学性质。请完成下列问题。
(1)基于宏观视角分析碱的化学性质
①实验A中,推入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实验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猜想:
猜想一:只含有NaOH
猜想二:含有NaOH、Na2CO3
猜想三:含有NaOH、Ca(OH)2
同学取少量B试管中的清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在试管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不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三不正确
在试管乙中缓慢滴加足量稀盐酸 猜想二正确
③通过A、B、C、D四组实验探究活动,可以总结出碱的化学性质有 (写一点即可)。
(2)基于微观视角分析碱的共性
烧杯A和烧杯B中分别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向烧杯A和烧杯B中分别加入硝酸铁溶液,出现的相同实验现象是 ,从微观角度分析现象相同的原因是 。
(3)基于微观视角分析碱的差异性
向烧杯B中滴加硫酸钾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上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现象为 ,而向烧杯A中滴加硫酸钾溶液与烧杯B中现象不同,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 。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体现了化学学科大概念“结构决定性质”。
(4)基于“结构决定性质”预测陌生物质的化学性质
烧杯C中盛有某溶液,请根据所含的微粒,预测该溶液能与下列试剂发生化学反应的有____(填字母序号)。
A.氯化钾溶液 B.铜片 C.硝酸钠溶液 D.稀盐酸溶液
五、计算题(共12分)
21.(6分)今年5月15日是全国第30个“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主题是“科学补碘三十年,利国利民保健康”。
市售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
试回答:
(1)(2分)超市中的加碘盐(加入碘酸钾KIO3),加碘盐中的“碘”是指 (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2分)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2分)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至0.1%);
22.(6分)将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9.3g,放入80.7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
(1)100g 7.3%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
(2)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1-10 CAACC CDACD 11-14 ADDB
15.(1)2H (2)3N2 (3)5Mg2+ (4)KCl (5)
16.(1)D (2)F (3)B (4)E (5)G
17.(1)25g
(2)475g;漏斗、玻璃棒、烧杯
(3)A;D
18.(1)酸;紫色石蕊溶液 (2)CuO (3)铁 (4)Fe2O3+3H2SO4=Fe2(SO4)3+3H2O
19.(1)长颈漏斗;集气瓶
(2)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A
(3)a;c
(4)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CO2 + Ca(OH)2 = CaCO3↓+ H2O
20.(1)瘪气球膨大;;刚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碱能够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或碱能够与某些盐反应或碱能够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2)都产生红褐色沉淀;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与铁离子结合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
(3);产生白色沉淀;A中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
(4)D
21.(1)元素
(2)214
(3)59.3%
22.(l)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l00g×7.3%=7.3g;
(2)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OH+HCl=NaCl+H2O
40 36.5 58.5
X 7.3g y
解得:x=8g y=11.7g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1.5%
答:(1)l00g 7.3%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是7.3g;
(2)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是8g;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