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课《当代中国外交》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4课《当代中国外交》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5 14:3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标要求
了解当代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政策的后取得的主要成就。
课题及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课主要从三个子目展开,详细记录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外交成就。第一目“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主要是介绍了自建国之初到70年代中国主要的外交成就,重点突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方针以及三次建交高潮。第二目“”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介绍了在“和平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全方位外交,从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与大国的关系、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其他多边外交平台的关系等。第三个子目是“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从习近平外交思想出发,介绍这一时期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中国方案等内容,体现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进程的态度。三个子目相互配合,展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继承和发展,也从外交这一个窗口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上升。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初中八年级下册,以及《中外历史纲要上》已经学习了新中国外交的相关内容,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这一课在基础知识上进行了大量扩张,内容覆盖更加广泛深度也适当增加。第二、学生的总结和理解能力需要进一步锻炼,对于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内在逻辑的理解将是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确立的背景、具体方针,理解中美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得以正常化的重要原因。
时空观念:认识当代中国的外交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重点突出——运用图片及文字史料,探究新中国采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必要性,探究十八大以来的国际局势的变化与中国作出的抉择、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历史解释: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并通过内涵深刻理解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外交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家国情怀:体会当代中国外交对中国及全人类发展的贡献与价值,深刻认识合作共赢是新时代符合各国外交的新境界,深刻理解中国必将长期贯彻落实和平发展的外交道路。
教学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阶段特征及表现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文字材料、图片材料、数据材料等
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示法、探究法等
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文字:清政府的一位外交官名叫谭锦镛,因为扎着辫子,在旧金山被美国警察殴打,辫子像牵狗绳一样被拴在栏杆上,还被扣上手铐押到警察局,被当地华裔商人赎出来后,跳水自尽。
2021年9月25日晚,孟晚舟在结束被加拿大方面近3年的非法拘押后,乘坐中国政府包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顺利回到祖国。境外媒体称,这是中国国家实力的象征,中国外交打了一场漂亮仗。
设计意图:结合时政,用清末与新中国迥然不同的外交事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中国的外交。
一、独立自主:新中国和平外交新方针
探究一:新中国和平外交新环境与新方针
史料实证: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外交方针是什么?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方针?
材料一: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1949年,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发言
材料二:自近代以来,中国就不断地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领土主权的丧失与连绵的战乱成为中国人的切肤之痛。基于这种经历,“独立自主”与“和平”这两个词对中国人来说就具有超乎寻常的意义,他们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在外交方面的基本诉求和对国际和平的渴望。
——章百家:《我们怎样走向世界——新中国外交视角与观念的演变》
2.表格展示在独立自主的外交总方针指引下,新中国的具体外交政策。
3.历史小侦探:你能根据图中给出的蛛丝马迹找到为何当时中国会实行一边倒政策以及为何当时中国会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原因吗
(展示图片)
(1)国际方面:
①世界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阵营(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
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虎视眈眈 (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外交上不承认)。
(2)国内方面:
①建国之初,百废待兴,经济基础薄弱。
4.外交成就
到1950年,共有苏联等19个国家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形成了第一次建交高潮。
19世纪50年代中期,有一批国家与中国建交。
19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恶化,中美继续敌对,中国与法国等西方国家及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迎来第二次建交高潮。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缓和,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迎来了第三次建交高潮。
二、和平发展——新时期和平外交新主题
材料一:我们的对外政策,就本国来说,是要寻求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材料二:中国现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的力量……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
——邓小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三、合作共赢:新时代和平外交新境界
探究二:新时代的变化与抉择
1.根据材料一,概括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想一想:我们应该作什么样的选择?
材料一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另一方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错误论调不时沉渣泛起。合作还是对抗?对话还是冲突?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以邻为壑?
材料二
中国与二十国集团
二十国集团,即G20,是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成员国由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中国、加拿大、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国、美国等十九个国家及一个区域联盟——欧盟组成。二十国集团人口占全球的三分之二,国土面积占全球的60%。该机制的宗旨是为推动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领导人参加了历次二十国集团峰会,在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世界经济复苏方面发挥了重要建设性作用。
美国与伊拉克战争
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伊拉克战争实质上是美国趁机清除反美政权的一场战争。战争使得伊拉克经济下滑了三分之二,无数的百姓无家可归。战争给美国自己带来的伤害和投入是巨大的。据统计军费就高达七千多亿美元。美国现在债台高筑,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一系列战争而导致的。
(一)外交政策与成就
探究三:从“一带一路”倡议看新时代新外交
材料一“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秋天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并与2017年、2019年先后两次在北京召开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旨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对接彼此发展战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联合国大会、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亚太经合组织等有关决议或文件都纳入或体现了“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成果正在惠及世界。
材料二“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理念,着眼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梦想而提出的创新合作模式。它与西方大国主导的国际合作模式有着本质区别,中国虽是倡导者和推动者,但并不寻求占据主导和中心地位,而是秉持开放包容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开放的姿态“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 ’”。
材料三“一带一路"经济区开放后,承包工程项目突破3000个。2015年,中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同比增长18.2%。2015年,中国承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8.3亿美元,执行金额12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6%和23.45%。2016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881列,其中回程502列,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70亿美元。截至2021年11月20日,中国与141个国家和32国际组织,签署了206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价值700多亿美元。
1.根据材料一,试概括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外交实践。
2.议一议: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认为,中国主导“一带一路”是为以后争当世界霸主作准备。并极力鼓吹“中国威胁论”。请结合材料二中的理念及材料三中的具体内容,对上述观点予以驳斥。
(二)外交理念
走过从前,走向未来
中国始终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
——《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小结:历史证明,中国人向来爱好和平,和平是刻在中国人民基因里的优良传统,永远也不会变。未来,就让我们紧跟国家领导人的步伐,竭尽所能,与人为善,将和平之光散向世界。
板书设计
独立自主——新方针
和平发展——新主题 和平
合作共赢——新境界